人在民国:降妖除魔 第144节

就算他们真的答应联手对付张一鸣,也不会派出所有的部队,能够有一半就不错了。

这种情况,张一鸣自然不惧。

这也是他为何敢把青霉素公诸于世的原因。

比起国内的这些人,或许国外的那些势力,才是最需要警惕的。

这些家伙才是真正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好在,面对这,张一鸣也有自己的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他已经派人带着五千万英镑去德国了,以援助的名“零八七”义,将这一大笔钱借给阿道夫。

没错,他想要促进第二次大战的历史进程,到时候,欧洲大陆乱成一团,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就没有人关注华夏了。

那时候,也是他的机会。

如果没有这些国家在背后搞风搞雨,华夏是不会这么混乱的,也不会每年死这么多人。

就因为这些家伙不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华夏,所以才会不断的阻止。

张一鸣这么做,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当然,这个事情除了张一鸣和极少数的人外,没有任何人知道。

一切都非常的隐蔽。

事实上,阿道夫那边,比他更要谨慎,小心。

毕竟现在的德意志,一举一动都在其它国家的监视下,第一次大战过后,整个德意志的仪器设备工厂都快被其它国家搬空了,并且不允许组建自己国家的军队。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张一鸣也没有办法从德意志那边聘请这么多专家学者。

第二天。

张一鸣穿着一身将军服,在警卫的护卫下,来到了礼仁堂。

礼仁堂不是很大,但也不小,共有五层。

此次的新闻发布会,就在一楼左侧的大堂里面,这个大堂可以容纳三百人。

张一鸣带着人来的时候,大堂里面已经坐满了人,男女都有,其中将近有一半,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自各个国家。

这个时期的华夏,外国人还真的不少。

不过基本上都在那些大城市里面,其它地方很难看到。

张丙辰率先走上台,以主持人的身份说明此次发布会的召开事宜和内容,随后才请张一鸣上台。

“诸位上午好,我是张一鸣,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见到各位,也希望我们能够愉快的渡过一个美好的上午,大家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想必都是为了青霉素吧!”

张一鸣看着下面不说话的众人,淡淡一笑:“关于青霉素的出现,也是因为一次意外,具体是什么意外,就没有什么必要说了,相信大家也不在意,大家在意的应该是它的效果。”

顿了顿,张一鸣继续道:“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电报上面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因为这是我们经过长达两个月,对三百多名患者进行了试验后得出来的结论,其中成功率达到了百分八十五,剩下那些没有成功的,也没有任何的损失,仅仅是因为他们对青霉素过敏而已,青霉素并不是什么可以包治百病的神药,它只是一种抗菌素,我将其命名为抗生素,抗生素的最大效果就是杀菌,也就是预防多种感染,并且有效的治疗一些病症,比如肺炎,脑膜炎之类的。”

“不夸张的说,青霉素的发现和出现,绝对是人类药物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带领全世界的人类走向新的纪元,救活数以千万计的人类。”

“当然,就像我说的,青霉素不是万能的神药,一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会对青霉素产生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使用青霉素了,不过我们不会放弃这些人的,我们还会投入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来研究比青霉素更好的药物,争取做到能够救助任何人,让所有人都不在为疾病而感到痛苦。”

啪啪啪啪啪啪!!!!!

随着张一鸣的声音落下,现场响起了一片整齐的掌声,一些来自欧美的女子更是双目放光的看着张一鸣,十分大胆。

掌声过后,就是一阵闪光灯响起的声音了,只是一瞬间,张一鸣就不知道被人拍了多少张照片。

相机的出现历史很早,早在一五五零年,就有最简单的相机出现。

不过那时候的相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直到一八二二年,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才出现。

但效果同样不是很好,照片不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

一八三九年,才制作出了第一台实用的照相机。

发展到现在,相机已经相当的成熟了,连纽扣形,手枪形的相机都出现了。

不过,也就是从去年,也就是一九二五年,照相机发展到了第二阶段,以德意志的莱兹(莱卡的前身)、禄来、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当然,不管再怎么厉害,也无法跟地球上面的相比。

最起码,这个阶段的相机,派出来的还是黑白照。

这要是放在地球上,可是妥妥的咒人,敢给人拍黑白照,不把你打的半死都算你厉害。

不过,其实彩色照片很早就有了,就是成本太高了,一般人用不起。

而且不太方面。

这些东西,其实技术不是非常高,只要搞清楚里面的原理就行,关键还是仪器设备方面。张一鸣暂时也就没有让人弄了。

等拿下一个大地盘后再弄也不迟。

“好了,现在可以提问了0 ....”

张一鸣说道。

刷刷刷!!!

一时间,大量的手臂举了起来,张一鸣点了一名还算漂亮的女子。

对方显得有些激动,站起身道:“请问张司令,你打算如何处理青霉素!”

“这么好的东西,我当然不能独自享受,所以打算拿出来卖,让更多需要它的人用它来挽救自己的生命。”张一鸣道。

随后,张一鸣点了一个亚洲男子,主要还是看到对方脖子上面挂着的证件,上面写着帼民政符四个大字,张一鸣不能不给面子。

“请问张司令准备对这种药物定价多少,普通老百姓是否使用的起!”那名男子起身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所有的青霉素我们统一定价是七块大洋,对于那些暂时付不起费用的家庭来说,我们这里有另外一套方案,那就是在我们这里做工,我们会安排一份工作,按照我们这里的正常工资,只要努力,两个月就能够还清债务。”张一鸣道。

之所以这样,张一鸣也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来吸引更多的人。

不然他完全可以直接定价一块大洋。

在这个年代,青霉素可是能够直接跟黄金挂钩的。

这是真正能够救命的东西。

大家听到这个价格,都是微微一愣,不是价格太高了,而是价格太低了。

他们还以为张一鸣会要十块大洋,或者二十块大洋,甚至更高,完全没想到,竟然只要七块大洋。

是,七块大洋确实也不低,相当于普通百姓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工资,但跟这药效比起来,就真的不值一提了。

更何况,张一鸣竟然还给那些没有钱的人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案。

只是帮工两个月就能够换回一条命,恐怕会有无数的人愿意干。

“请问张司令,这种造福于人类的药物,您是否愿意1.7公布于众,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快速的摆脱苦难!”一名鹰国记者带着淡淡的骄傲道。

“如果你能够说动你们国家交出航空母舰的技术,那么我就愿意交出青霉素的技术。”张一鸣看了他一眼,微笑道。

“恕我直言,这完全不是两个同等级的交换。”那记者接着道。

“也就是说,在你看来,航空母舰比鹰国人民的性命更加重要是吧?”张一鸣回道。

那记者闻言像是一愣,随后连忙摆手,焦急的道:“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这两者的技术不是同一个等次的。”

这要是真的落实他觉得航空母舰比人命更重要,恐怕立马就会被人道主义协会的人喷死,就连自己国家的人估计也不会给他好脸色。

“既然你觉得青霉素技术不值一提,那我倒要看看,你们国家的人能够用多长时间自己提炼出青霉素,在此之前,我不会向你们国家提供一支青霉素的。”张一鸣道。

“no,你不能这么做!”听到张一鸣的话,那记者真的着急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声初扬!

如果张一鸣真的禁止向鹰国提供青霉素,他一定会被无数的鹰国人恨死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鹰国每年,也有不少人死于感染。

特别是军队,伤亡最大。

更准确的说,全球所有的国家,就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人死于这些疾病的。

要不然,青霉素也不会被人称为划时代的药物。

“下一个问题。”

.......

整个发布会,一直持续了一个小时才结束。

结束之后,张一鸣表示从公布青霉素到现在,已经有六十三位病人来到了蕙州,现如今已经被安排进了蕙州人民医院里面,明天开始正式进行治疗。

青霉素到底有没有用,大家很快就会知道。

发布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青霉素的热度却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更火热了。

所有的记者几乎在发布会后,立马冲向了蕙州人民医院。

惠州人民医院,这是张一鸣专门让人建设的,用来给普通人进行看病治疗的医院。

整个医院占地面积足有五千平方米,光是八层的大楼就有五栋。

整个医院和护士,加起来足有三千人。

每天,医院里面来来往往的都有很多人,不仅仅是蕙州的居民,还有来自其它地方的民04众。

就连羊城都有人过来看病。

毕竟像这种正规医院,整个华夏都没有多少,而且很多医院,还都是那些外国人开办的。

甚至很多大军阀身边的医生,都是外国医生。

中药的没落,其实已经开始了。

张一鸣也开办了医学校,可时间太短,想要见到成效,少说还得一年半载。

尤其是会做手术的医生,目前只能从世界各处高价聘请,华夏本土,还是太少了。

张一鸣能够做的,就是给这些培养特殊人才的学校提供更好的伙食和住所,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多的不敢说,一天一碗大补汤,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可不是一般的大补汤,而是张一鸣从《抱朴子》里面找的药方,喝了之后,能够强身健体,让人保持清醒冷静,略微加强一些精神力。

有这种大补汤,最起码可以减少五分之一的时间。

要不是人太多,药材太少,要是一顿一碗,绝对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

毕竟,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世界啊!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蕙州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医院中,自从正式治疗开始后,不少记者直接住在了医院,一旦拿到最新消息后,立马用电报发送回去。

五天后,六十三人,有六十二人的病情开始好转,感染明显减少了。

唯一的那人,是过敏体质。

又过了五天,那六十二人的病情已经好了大半,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年轻点的,都能够自由的活动了。

首节上一节144/4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