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一人往矣 第38节

  可在那会啊,这个行业还有一层别的色彩。

  “他们前面推着独轮车,车上摆着杀猪刀,案板,秤杆和秤砣,后面拉着驴车,就这样在那些流民饿死的巷子,或者是刚死人却又没钱安置的那些人家那里逛着。对着那些死在他们面前的流民,就蹲下来挑挑拣拣,好的扔到独轮车上,坏的丢后面的驴车里。

  然后又去那些家里娃娃早夭却没钱下葬的人家家里,当着娃娃父母的面,对放在地上的娃娃指指点点,跟父母讨价还价,最后用五分钱收走了娃娃的遗体”

  王一没有说后面,但听着的人都已经知道了结果。

  “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害怕,我害怕我跟我身边的这个弟弟会变成案板上的一块肉。不对,我那时候哪还有肉啊,都瘦的快脱相了,只能当骨头卖。”

  王一自嘲的笑了笑,可他那笑声此刻在听故事的人耳里,却是那么的震耳欲聋。

  他们很想说什么,但却发觉他们没有任何一个立场可以说在这个故事中,遭难人和收尸人做错了,哪怕是那些知道孩子遗体会被怎么处理的苦难人。

  “那个时候京城已经是十月了,北方凉的早,我跟我那个弟弟已经快半个月没吃到什么东西了,两个人就这么依偎蜷缩在街头,当着一个收尸人的面。我年纪大点,得了,饿的更狠,就在我实在扛不住,准备睡着的时候,我那个弟弟看了我一眼,我到现在都记得他看我那个眼神,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他说,‘哥,你等一下啊,我给你讨块肉骨头来。’

  然后他就勉强站起来,颤颤巍巍走到那个正在案板剁骨头的收尸人面前,趴在案板上,说‘爷,给我哥扔块肉骨头吧,不要两脚羊的,我这身骨头肉就给您了,成吗?’”

  

  面无表情的收尸人在案板上挥舞着剁骨刀,一点点分拆着要今天要卖出去的骨头,肉块,然后把没人要的头骨扔到一边。

  而在收尸人对面,七岁的王一就这么依偎在墙角,麻木吃着自己那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弟弟,仅仅认识一年不到的弟弟,用自己一身的骨头肉给他换来那块腿骨肉。

  “后来的故事,我想你们都了解了,鬼手王在京城那里捡到了我,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看中我的,但他把我捡了,我活了下来。所以就随了他的姓,至于后面这个一,就是让我时时刻刻记住,我这条命,是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弟弟,用他那一身骨头肉换来的肉骨头才活下来的!”

  不知不觉间,夜已深,王一旁边的酒坛也被他喝完了,这是他第一次喝了这么多酒。

  他坐在那里,看着这片黑夜,那平淡,毫无波动的面孔,就好像刚才这个故事中人不是自己一样。

  放下手中酒碗,王一看着面前这些衣食无忧的同龄人,笑着反问。

  “关于我的故事讲完了,现在的我也算修行有成,今夜我与张师兄这场比武也会让我在异人界扬名立万,你们说,我接下来的打算,会是什么呢?”

第54章 道别离

  “你们说,我接下来的打算会是什么?”

  王一反问着听完他这个故事的众人,众人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就像王一说的那样,他一开始真没那么多想法。如果他开局不是以流落街头来到这乱世,而是直接拜入龙虎山或者三一这样的玄门正宗。

  那他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想这么多,做这么多。

  因为那样的他就是山间逍遥客,人间疾苦虽能见,但终究离的远了些,做多做少,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指摘他什么。

  但谁叫自己没那好命嘞,偏偏就被扔到这乱世街头求活,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就算他知道了答案,他也想试试,看看能不能避开所谓的天机,内景,去给答题者多透露点解题思路,试一试让答题者把这个答案答的更好些。

  因为答案答的越好,在这乱世之中死的无辜人就会少上那么一些。

  所以他每一步都算是在如履薄冰吧,因为他得一点一点试探,试探怎样的漏题,能够不引起天机内景的反噬。也许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但至少有个底,也不会变得更糟。

  这次这场比武,赢不赢不重要。

  赢了,声势那么大,异人界都会知道你龙虎山千年传承培养下的高徒,打不过一个在外面野蛮生长的独行侠。

  确实,这对龙虎山来说无伤大雅,毕竟不是每一代龙虎山天师都是异人界里的第一。但后面有些事啊,你今天落了人家龙虎山的面子,后面在需要龙虎山这个玄门正宗牵头办事的时候,就会时不时给来点惊喜,这些惊喜也许不是出自龙虎山的本意,但他们也没法阻止。

  这些道理啊,拜这个世道所赐,他明白的很早。

  “王师弟,为兄给你一句建议,这也是我们龙虎山第四十二代天师得到的教训,那就是除非亡国灭种,否则,异人不干国事。王师弟,你慎重啊。”

  面对王一的反问,在场虽然都是十五六岁到二十岁左右的同辈人。虽衣食无忧,但该懂的道理都懂,听着王一反问他们的问题。他们知道了大概的答案,却没有任何理由去劝王一放下。

  只有张之维,他勉强有那么一个跟王一一样的立场,因为他跟王一一样,是孤儿。

  只是一个自小被抱上龙虎山,一个自小就在街头讨活。

  二者的际遇,犹如镜中反面,所以张之维能理解。因为在张天师屡次带他下山去找其他门派弟子切磋时,这样的世道一角他见过,只是从未深入其中罢了。

  所以他只是劝王一多考虑,而不是放下。

  听着张之维的劝告,王一笑了。

  你瞧,这就是王一的目的了,若不能让你这位龙虎山未来天师去设身处地的思考,他这场棋差一着的落败就没意思了。

  至于张之维口中这个四十二代天师嘛,名张正常,活跃在元末明初期间。

  依托着元朝君王加封的天恩浩荡,承认的天师之名,近百年经营之下,那会的龙虎山颇有祖师张道陵时期的威势,又在元朝末年早早下注朱元璋,等到大明初立,就上赶着去进京面圣,好让龙虎山在世俗圈的威势能够持续下去。

  结果碰到老朱这个前后不一的主,一句‘天师,天岂可有师乎?’直接逼着这位天师在大明开国皇帝面前跪下,任由他剥夺掉他们龙虎山历代传承的天师名号。给他上了个大真人的称号。

  那一波来自老朱这个开国皇帝的君威打击,再加上老朱后面明里暗里动用世俗圈力量,直接给当时的龙虎山整的欲仙欲死,无论在世俗圈还是在异人界,地位都掉了个档次。让这位四十二代天师,一代天师,洪武十年就没了。

  若只是如此,也就算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熬吧,熬到老朱一走,新君继位,估摸着龙虎山的地位就能回暖不少。

  结果后面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明太宗朱棣开创了大一统王朝时期地方藩王干翻中央的先河,那位妖僧姚广孝又作为当时的全性掌门,带着那帮无法无天的家伙帮助朱棣干下了这件大事。

  一时间,全性这个教派因为掌门姚广孝的缘故,那是风头无两,别说龙虎山,就连其他名门世家,门派在那时都得绕着点全性走。

  来自大明先后两代雄主的君威铁拳,也让异人界众多门派得到了个教训,也就有了刚才张之维的这番话。

  “我很慎重啊,如果我不慎重,现在已经是个刺王杀驾的浑人了,也没法在这跟大家喝酒聊天。只是再怎么慎重,有些事身在局中,是必须去做的,这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而是必须去做的选择!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那些把这个世道搞成这样的玩意,一个,一个的弄死!

  至于异人不干国事嘛,要真是这样,那为什么燕武堂和机云社要扎根京城呢?又为什么在各方权贵之间游走,去谋一份看家护院的差事?”

  王一浅笑着戳破异人界各家流派那层心照不宣的窗户纸,让张之维也尬住了。

  连远处听着的机云社社长,此时也不由几声干咳,掩饰在众人面前的尴尬。

  但此时尴尬的又何止机云社社长一个呢,在座的前辈,就算是左若童这位大盈仙人也免不了俗。他三一门又不是什么遗世而独立的仙宗,终究是扎根在俗世,人总是要吃饭的,要吃饭,就得学会妥协和审时度势。

  只是对于跟王一坐在一块的这帮同辈人而言,就不是那么好受了。

  这层心照不宣的窗户纸被捅破,让他们这帮涉世未深的同辈人颇有种滤镜被打碎的幻灭感。

  这种事王一能理解,毕竟谁不会想到后面发生的事超出他们所想,老一辈无非以为这又是一场改朝换代罢了。

  老一辈想法根深蒂固,王一不敢奢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大格局的事,大是大非上能拎清就是最好。

  但这些跟自己一辈的同龄人,只要有那么一个提前想通了,站到自己这一边,对于后面他要做的事都有不小的帮助。

  例如最简单的,在国难当头之下,自发组建起来的正道联盟。有时候因为形势所迫而组建跟有人牵头先组建,带来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只是这些离的太远,王一也只能徐徐图之。

  好在,时间暂时还站在他这边。

  “那王师兄你呢?既然你心中有这么多对世道的怨,难道你就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听着吕家大少爷吕仁的反问,王一笑了,等着就是你这句问!你不问,我怎么把我藏在燕国地图里的匕首亮出来呢。

  “这方面的心思?我要说没有,你们肯定不信,毕竟我就一个人。但北边这批人嘛,既然你们听了我的故事,就该知道我跟他们有着深仇大恨,他们配让我对他们动心思吗?如果有时候因为大势所需,我即使再怨再恨,见到了也会出手相助,因为他们一时半会活着,比立马死了有用。但要说一路同行吧,说不得日后黄泉路上送他们的,就有我一个呢。”

  话说到这里就够了,剩下的留白,就应该留给他们自己去填。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这点好,点到即止,剩下的他们自己会填上去。

  因为王一此时已经通过自己的故事,还有之前跟张之维的这场比武,给这些同龄人心里留下了一个印象。

  一个被世道逼迫到只能跟在全性门人身边讨生活的可怜人,一个早早就明悟本心的修行人,一个毫无牵挂,心中有沟壑的聪明人。

  这些他有意无意被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都会变成此时一颗颗打在这些同龄人脑子里的子弹,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王一的优势就在于此,他了解这帮同龄人的秉性。

  尤其是这些同龄人唯一的一个女娃,关石花。

  她可是关外出马一脉的高徒,从清末到民国纪年结束的这近百年时间里,关外是个什么样子,遭遇了多少苦难,身为关外人的关石花最是明白。

  而看着众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王一也知道过犹不及,不再多说。

  只是默默从梁挺旁边拿过酒坛,就往自己碗里倒酒。

  这是他修为有成以来第一次喝这么多酒,酒虽好,却没法灌醉现在的自己。

  篝火在一旁燃烧着,照着此刻围在篝火旁饮酒的一众同龄人脸上表情明灭不定。

  王一喝着酒,也不多说,远处的老一辈们也在王一引起的这个沉重话题下,没有了刚才的觥筹交错。

  良久,张天师也是意味深长望了左若童一眼。这时候,他才明白刚才为什么左若童提议让他们这些老一辈的离远一点,给这帮年轻人空间了,合着是在给王一搭台啊。

  左若童无视张天师的眼神,若无其事的喝着酒。

  而此刻王一那边和老一辈这边的沉默,就是这个陆家寿宴后半夜的主题。

  所有人心里都在王一这番浅谈辄止的话语下勾起了想法,老一辈的想着往事,年轻一代的想着今后,毕竟,他们都是要从老一辈那里接过衣钵的。

  只有张之维盘着腿,双手搂在袖子里,那天生修行人的气质衬托着他宛若一尊出尘谪仙,在那重新审视着对自己举碗喝酒的王一。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王一身边的酒也喝完了,后半夜还很漫长。

  王一起身,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也算打破了这后半夜沉默的氛围。

  “诸位,夜深了,咱们还是回去休息吧,只希望他日我们有缘再见时,彼此之间还能像今夜这般喝酒,不为脚下的立场而形同陌路。”

  说着,王一就要先走,却被陆瑾喊住了。

  “师兄,你还没说接下来的打算呢。”

  “接下来的打算啊,那就是再回一趟京城,看看能不能找到昔日的故人。而我要做的事,暂时也只能先在京城。”

  王一在那说着自己接下来的行程,南下暂时搁置的他,就只能先北上,开始为接下来的两年去布局了。

  明天中午两点上三江,很需要追读,收藏,推荐和月票

第55章 张之维的动摇

  陆家陆老太爷的八十大寿寿宴结束了。

  一夜过去,从天南地北赶来为陆老太爷贺寿的各家门派掌门也带着随行弟子向陆老太爷辞行。

  但相比于来时的兴高采烈,道别时,一些弟子已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左若童曾说过,拜入三一门的,除了像陆瑾,李慕玄这样家庭殷实的世家,商贾子弟之外,多的是贩夫走卒出身的弟子。

  他们也许不像王一这样命衰,生来就是孤儿,又因为生活在这些宗门的地界里,日子再怎么苦多少都还能过得下去。

  火德宗的弟子丰平,他就是这些贩夫走卒出身的弟子一个缩影。

  王一说的这些事,他们见过,听过,但从来没想过原因在哪。

  而现在,王一通过这些留白的话语,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原因。

  只要有一个人想通了,悟透了,找到了原因。届时,不用王一再去做什么,他们也会自发来找自己,站在自己这边。

  这就是个阳谋,而他们这些长辈还不敢去说,因为越说反而越会激起他们的抵触心理,更想去查个究竟了。

  所以现在这些老一辈看着此时正在跟陆光达,张之维寒暄的王一,眼神和表情都很不对劲。

  无奈,感慨,可惜的表情皆有。

  只是他们没有任何立场去指摘王一什么,只能趁着天色还早,赶紧领着自家不成器的弟子回宗门,没啥大事就不出来晃了,交给时间来解决。

  “王一,你到了京城就直接来燕京大学找我。关于之前你跟我说的那些话,我们需要做一个计划表,好好琢磨琢磨。”

  王一笑着点头答应,之前跟陆光达的对话无非就是让他下定决心出国留学。

首节上一节38/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