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商 第136节

  硬币准确的落在佛头上,随后又滑下掉落在地面上。

  我俯身去捡,顿时间心中了然。

  “找到一件了。”

  原本准备离开的满占大师,听到我的话后,顿足停了下来。

  他转身看向我,又看了看佛头,脸上表情略有诧异。

  从他的表情上可以猜出,我找对了。

  还未进小洋房的人,都围了上来,望着墙上的佛头,鉴别是否是阴物。

  我没理会他们,快步向着小洋楼走去。

  小样楼前,有一石阶楼梯,楼梯的正中央,是三块汉白玉石板。

  石板上有雕刻,一龙一凤,头对头,脚踩祥云。

  这叫丹陛石,也就是宫殿台阶中间镶嵌的长方形石头,这是帝王的象征。

  “咦?”

  冯伟发出一声惊异之声。

  “既然是帝王家的象征,为何这石板上的图案,龙在下,凤在上?”

  自古以来,龙是帝王的化身,龙在凤下,未免也太不敬了。

  我略加思索,想明白了是怎么一会儿事。

  “这石板应该和我送给满占大师的芳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冯伟恍然大悟。

  “你是说,这是慈禧掌权时期做出来的?”

  我点了点头,清代末期,慈禧太后一手遮天,权倾朝野,有凤上龙下的丹陛石也在情理之中。

  我检查了一下,这三块石板,并非阴物。

  石阶两侧的门柱上,各挂着一个木板,上面分别书写“上朝”和“下朝”。

  这是给游客区分上下楼梯,以免人多是楼梯拥挤,出了乱子。

  我从“上朝”一侧走上去,停在了小洋楼的门口。

  在门口的右侧,一只狮子,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只狮子和景区院中的其他石狮不同,是彩色的。

  狮子身子是绿色的,狮头上的毛发,则是黄褐色。

  我伸手触摸狮身,入手冰凉,手感并非石制,而是琉璃。

  好一尊双彩琉璃狮。

  琉璃狮并不少见,但眼前这么大,保存这么完整的,却是难得一见。

  这怕是华夏乃至世界,最大的双彩琉璃狮了。

  这只狮子的脚下,踩着一头小狮子。

  一般来说,雄狮脚踩绣球,象征着权利;母狮踩着幼狮,象征着母爱。

  我微微一笑。

  “这是第二件。”

  冯伟十分惊奇,仔细打量这尊双彩琉璃狮,半天憋出一句话来。

  “兄弟,你怎么判断出来的?”

  “秘密。”

  如何辨别阴物,阴商有着一套完整的手段,其中部分阴物,我用手摸就可以分辨出来。

  只是这是不传之秘,不能告诉冯伟。

  “有这尊母狮镇门,房主的母亲定是长寿之人。”

  走进小楼房,一层内摆放的都是些古老家具,屋中央,竟是还有一条木制龙舟。

  我从左手边,按照顺时针开始绕圈观看。

  一楼三十几件展品,没多一会儿,我就看完了,没有任何发现。

  我攀登去二楼,发现了一副精美绝伦的壁画。

  壁画并非是用笔墨涂抹画成,而是同样由瓷片拼接而成。

  画面荷花,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原图是张大千的名作《荷花八屏图》。

  见我盯了许久,冯伟悄悄问我。

  “这是第三件?”

  我微微的摇了摇头,壁画并非阴物,但壁画前摆放着一个木桌,桌上放着一个黑色的花瓶。

  就是这个花瓶,给我一种异样的感觉。

  

第175章 还差一件

  

  眼前的花瓶,和瓷房子外墙上的瓷瓶不同,它小了许多,双手可以握住,样式也更精致一些。

  冯伟见我盯着花瓶,好奇的打量起来,还下手摸了摸。

  他对我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

  “这绝对是一件阴物!”

  我没有立即做出判断,反复观察,将花瓶拿在手中,端详了足足有十分钟。

  以阴商秘籍上记载的几种简单识别阴物的手段来判断,这件黑釉花瓶的确是一件阴物。

  可不知为何,我的心中隐隐觉得这个判断并不妥当。

  冯伟奇怪的问我:“我都能看出它是阴物,兄弟你怎么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模样?”

  我总不能告诉冯伟,直觉告诉我这花瓶有问题……

  “先不急下结论,再看看。”

  放下花瓶,我继续在二楼逛,没有新的发现后,登上了三楼。

  二楼通向三楼的楼梯侧墙上,有一副用瓷片拼成的龙。

  令我感到的惊奇的是,这幅龙图,正是当初九叔拿给我注灵的,画龙大家陈容真迹《蛟龙腾云图》。

  这幅蛟龙腾云图,并未在市面上展现过,若不是九叔拿给我,我都不相信世间还有如此一副旷世美画。

  虽是临摹,但房主人是从哪里得到原画的?

  我悄悄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九叔,心中有所猜测。

  登上三楼,我立马锁定了一件古物。

  这是一件柜子,准确来说,是一件梳妆台。

  柜子十分精美,但让我感兴趣的,是它的设计风格。

  明明是典型的中式柜子,柜门雕饰西番莲图案,花朵整饬不乱,婀娜端庄,可偏偏台子上的装饰,却是西方建筑常用的罗马柱。

  中西结合的梳妆台?

  刘寿康走了上来,见我对梳妆台好奇,主动为我讲解。

  “这个梳妆台,是当年溥仪送给婉容皇后的,婉容皇后很喜欢,取名美人镜。”

  “溥仪逃到津门时,遗留了下来。”

  我笑着回应:“这镜子幸好是拿出来展览,而不是被人用来梳妆,否则要出坏事情。”

  刘寿康一脸诧异,不等他发问,我拍了拍梳妆台。

  “第三件。”

  三楼其他的展品,没有异常,楼的边缘外探出一块,是个小亭,我走到亭子前,抬头一看。

  亭子的天花板,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奢侈。

  亭子的顶部,也就是天花板,贴满了一个个完整的瓷盘,磁盘中的图案,皆是粉色的鲤鱼,煞是好看。

  身为阴商,对古董还是比较有了解的,我敢断定,这些粉彩瓷盘,是乾隆时期官窑特有的粉彩盘。

  我仰着脖子,仔仔细细的查看这些盘子。

  冯伟跟着我看了一会儿,用手使劲揉着颈椎。

  “兄弟,脖子都快断了,有发现吗?”

  还真有。

  几十个粉彩盘中,有一个盘子中的鲤鱼,格外的鲜艳,仿若一条鲜活的鲤鱼跃然盘中。

  虽然没有十成把握,但这个盘子,极有可能是阴物。

  “第四件了。”

  冯伟咂舌。

  “兄弟,大部分人还都在二楼呢,你这速度也太快了!”

  我白了冯伟一眼。

  “这就跟普通跑步爱好者和专业短跑运动员跑百米一个道理,我让他们三个时辰,都比不上我找阴物的速度。”

  “走,去最后一层看看。”

  上了小洋楼四层,我发现了书柜,很像是阴物。

  但经过我仔细观察、判断,却是否决了。

  这个柜子,肯定是在阴气厚重的地方放置过很长的时间,几乎要达到“生灵”的地步了。

  可惜,终究还是差了一点,否则其价值必定再能上一层楼。

  我想考考冯伟。

  “冯伟,你觉得这柜子,有什么特点?”

  冯伟好歹也是贩卖过不少阴物的老手,古董一行,了解的还算透彻。

  他观察了一会儿,胸有成竹的跟我讲。

  “兄弟,你这可难不住我。”

  “你看着柜门,刻有十多梅花,象征着‘十年苦读’,并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所以这是个书柜,最早的主人,应该是个书生。”

首节上一节136/11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