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商 第260节

  “所有人都在指责我,指责我小气,指责我没有责任心。”

  “他们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恨不得我把所有赚到的钱都捐出去。”

  “今天在路上碰到的那个母亲,她哭着喊着骂我,说她孩子都要死了,我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帮她?”

  孟德满脸无奈。

  “老板,你说我该怎么办?”

  孟德这句疑问,看似是在问我,其实是在问自己。

  我给孟德续了一壶茶,坐在他旁边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看过聊斋吗?”

  孟德摇了摇头:“这些年我整天忙于工作,已经好久没有看书了。”

  “那我给你讲个聊斋里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名叫《布商》,也就是卖布的商人。

  说有一个布商去青州做生意,路过一处荒僻的古寺里歇脚。

  寺院已经衰败,商人看着有些伤感。

  寺里有一个僧人,僧人对布商说:“现在如有善人信士,帮助暂起一座山门,真是功德无量。”

  布商听了,慷慨的答应出资,僧人大悦,请布商进入内院。

  在内院里,僧人乘机提出,既然已捐资造山门了,干脆再多出点钱,把这里里外外都修缮一新。

  布商觉得很为难,于是便推辞,寺僧先是软磨硬泡,但是语气渐渐凶狠起来,有威胁的意思了。

  布商很害怕,于是便把随身财物都拿出来,给了僧人,起身告辞。

  不料寺僧一把拽住他,说:“你表面上装得这么好,捐这么多钱,其实一点都不是出自真心,今天我要是放了你,你以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不如杀了你!”

  说着拿出一把刀,把布商逼入一间暗室,准备杀人。

  故事的结尾,是有一个将军路过,他看到一个红衣女子进入了寺院,觉得很奇怪,进去查看时杀了寺僧,救下了布商。

  寺院里并没有发现红衣女子,布商认为是神佛化身来救他,心存感激,出钱重修了寺院,香火大旺。

  我问孟德。

  “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孟德不明白我的意思。

  “结局挺好的。”

  我笑着跟他说:“其实这是个恐怖故事。”

  孟德满脸不解,就连一旁的冯伟,也迷糊了。

  “兄弟,哪里恐怖了?”

  我解释给二人听。

  “这个故事恐怖就恐怖在,那个僧人其实没死。”

  孟德被我讲懵了。

  “将军不是把他杀了吗?”

  我摇摇头。

  “僧人非但没死,还化身万千活在当下,否则那些骂你不捐款,捐的少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孟德愣住了,冯伟对我伸出大拇指。

  “兄弟,可以啊,你什么时候成了毒鸡汤大师了?”

  不是我在讲毒鸡汤,而这就是现实。

  记得前几年华夏地震时,一个吴姓明星在微博上为灾区民众祈福。

  你猜有些人怎么评论?他们是这么说的。

  “那么高的票房、那么高的利润,吴先生打算分多少钱给灾区呢?我相信作为一个爱国演员兼爱国导演的吴先生不仅在虚构的电影里爱国,而且在现实灾难面前更爱国!”

  “你这么有钱,捐个一两亿吧!”

  还有更多人在问。

  “有没有捐钱?”

  “捐了多少?”

  “你会捐款吗?”

  ……

  类似的评论,足足有上千条。

  这些做着道德绑架、积毁诛心事情的人,不就是故事中僧人的化身吗?

  孟德有些犹豫的问我。

  “老板你的意思是,我不用在乎这些人?”

  我点了点头。

  “钱是你合法努力赚来的,你愿意捐给别人,是你的善心善行,你不愿捐给别人,谁也不能从你手里硬抢硬夺。”

  “碰到可怜人,你愿意帮他,别人应该为你鼓掌,你不愿帮他,别人也不该因此指责你。”

  “那些道德绑架的人,就像你之前说的。”

  “捐他****的!”

  “你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我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其实,那些逼迫着你捐款的人,最是吝啬。”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有记者去街头采访,问一个路人。”

  “如果你有一百万的存款,你愿意捐一百块给穷人吗?”

  “路人说愿意。”

  “记者又问,如果你有十万的存款,你愿意捐一百块给穷人吗?”

  “路人说愿意。”

  “记者再问,如果你有一万的存款,你愿意捐一百块给穷人吗?”

  “路人说他不愿意。”

  “记者追问为什么?”

  “路人回答,因为我真的有一万块。”

  “那些逼迫你捐款的人,就像这路人一样,他自己并不会从身上拔下一毛一毫,却吵着让别人去捐献。”

  “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自己不捐钱,他会理直气壮的回答你。”

  “因为我没他有钱啊!”

  “如果我有一百万,肯定都捐了!”

  “我敢肯定,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捂得死死的。”

  

第315章 插足的小三

  

  我给孟德讲了一个故事和一个笑话,孟德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

  “老板,真是谢谢你的开导了。”

  孟德主动给我留了名片,还加了我的微信,说希望叫个朋友。

  这可是安德有名的成功人士,我当然欢迎,笑着跟孟德说,以后多带朋友来茶馆,孟德笑着答应了。

  雨稍稍停歇,孟德便离开了,我准备去楼上喊素素下来收拾收拾茶具,谁知茶馆又来了一人。

  今天这生意,可以啊!

  来人是个女人,三十岁左右的少妇,风姿优雅,十分的漂亮,在大众男人的评分标准里,绝对能够打到七分甚至八分。

  少妇的脸上,表情忧郁。

  冯伟见到有美女,立马热情的迎了上去。

  “您好,来喝茶吗?”

  少妇摇了摇头,反问冯伟。

  “我听说这里卖一些神奇的东西,是真的吗?”

  神奇的东西,看样子指的是阴物。

  我请少妇坐下,问她想要什么。

  少妇轻咬嘴唇,眼睛微红,眼眶中亮晶晶的。

  “有没有能让人回心转意的东西?”

  回心转意?

  冯伟问道:“您是感情出问题了?”

  少妇点了下头,眼泪啪嗒一声就落了下来。

  我去柜台抽了两张纸巾给她,少妇接过,忙说了两声谢谢。

  “你整理下情绪,说一说怎么回事,我们看看能不能帮你。”

  少妇抽泣了两声,开始了讲述。

  她俞慧,不是安德本地人,十年前与老公童石在校园里认识,两人一见钟情,结为情侣。

  毕业后,俞慧不顾家人的反对,与童石结为夫妻,背井离乡独自一人来到安德,至今已经有七年了。

  “我和老公结婚后一直很恩爱,我也不相信什么‘七年之痒’,在我心里,老公他绝对不会是那种会变心的男人。”

  “可是……”

  可是,童石还是变心了。

  “一开始闺蜜告诉我,她在酒店门口看到我老公和另外一个女人走进去,我还不相信。”

  “但慢慢的我发现,老公逐渐像是变了一个人,对我不再温柔,甚至是变得漠不关心。”

  “我问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他……他竟然一口承认了!”

  “他还提出和我离婚!”

  有小三,插足了俞慧和童石的婚姻。

首节上一节260/11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