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 第130节

官媒出侯府大门的时候,脸上笑开了花。这种两家人已经看中的亲事钱最好赚了。章练白现在只是个小举人,并没有人会关注他,所以他和李淋定亲的事情,也没掀起任何的波浪。章 母身体不好,接下来的亲事,也是章练白亲自和李杨氏商量的。因为明年三月章练白还要会试,所以他的意思是,婚事定在三月之后,到时候考个进士迎李淋进章家门,也好给侯府长长脸。毕竟侯府的门第,以他的身份,的确是高攀了。他也有自尊心,并不想别人说他走侯府的关系。

于是,婚事定在明年的三月底,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李淋也可以绣自己的嫁妆。再者四月是清明,对章家来说,新妇刚好可以给公公上香。对侯府来说,女婿刚好可以给李旭上香。这曰子挑的很好。

于是,李鸿又跑了一趟广悲寺,把定下来的事情告诉了李洛。

此时,已经十一月了,他到了广悲寺才知道,广慈大师圆寂了,所以整个广慈寺闭门关寺三天,所有的僧侣都为广慈大师念经诵佛。

“六弟?”他是来说喜事的,碰到广慈大师的丧事,真是尴尬。

第141章 李洛回府了

李洛的精神倒是很好,不过眼神有些失落。虽然广慈大师早就知道自己圆寂的日子在一个月后,可这一个月里,广慈大师健健康康的,完全不像一个将死之人,所以现在突然死了,让人一下子难以接受。“没事,大哥先回府吧,大哥成亲在即,怕是府上事情也多。我过了师父的头七就回府。”

“好。”

一般家里刚发生过丧事的,是不应该去参加喜事的,但广慈大师和李洛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李鸿结婚李洛还是可以去的。

“小侯爷。”李鸿才走,又有人来找李洛了,这个人李洛认识。虽不像郡一那样和顾郡辰影形不离,但也是顾郡辰的的一个侍卫。看到此人,李洛脸上一喜,“是齐王来信了吗?”

对方恭敬道:“是王爷来信了。”

“里面请,齐王那边情况怎么样?”李洛问。

“王爷说了,小侯爷想知道的,他在信中已写清楚。让属下接了小侯爷的回信再回去。”侍卫道。

“好,稍等。”李洛说着,进了房间,拆开信。

洛儿:见信已平安到达西北,先愿你节哀。我到达西北的时候,表哥已带着500精卫去了西北和扶丘之间的洛河峡谷,古有记载,西北和扶丘之间原有古洛河,但现在古洛河已经消失在历史中,剩下一座山脉,被称为洛河山脉。而洛河山脉中,有洛河峡谷。洛河峡谷非常的危险,很少有人踏足。表哥去洛河峡谷的原因,军中无人知晓。如今距离表哥失踪已经五天,我怕是要失言了,十二月底,我应该不能回来陪你过年了。

算着时间,这会儿广慈大师应该去了,别伤心。

记得乖乖等我回来,别惹事。

顾郡辰笔。

顾郡辰去西北调查于小将军的事情,恰逢于小将军出事,而这边西北监督使被入狱,这是有人故意想栽赃给于小将军,好在这次去的是顾郡辰,否则于小将军完蛋了,于家玩了,西北的十万军权会落入谁的手中?

顾郡辰一开始就是防止有人陷害于小将军,所以才必须走一趟。这一趟换成任何人走,他都不放心。

但是同样,他这一趟,让照宁帝也非常的不放心。齐王府有私兵五百,个个都是精锐,顾郡辰此番离开,带走了孟德朗、李淡、郡一、三名五行暗卫和其他的暗卫二十,还有一百的齐王府私兵,照宁帝还不是不放心,二百名御林军直接为他开路,这样的仗势,就是有心人想对顾郡辰出手,也不敢。

所以他这样一路快马加鞭到西北,是一路无阻的,却哪里知道,真正的问题是在西北。

听到顾郡辰过年极有可能回不来了,李洛是有些失落的。他写好信交给那名侍卫,又道:“你跟我说说西北的生活。”

“西北的生活很贫穷,军营里吃的基本都是馒头。因为西北这地方不易种植大米,所以大家都吃馒头。士兵每餐两个大馒头,偶尔一叠小菜已经是很好了。”侍卫道。

“知道了,你此去一路小心。”李洛想了想,“我让下人给你准备一点干粮和包子,寺庙里没有荤菜,但是包子里有素菜,可比西北的馒头好吃多了。”

“谢小侯爷。”

“回去告诉王爷,如果今年他不能回来过年了,我一定让西北的士兵过一个好年,吃一顿好的。”李洛又道。

“属下一定把话带到。”

李洛原本是想在广悲寺待够两个月的,但现在收到顾郡辰的信,他便熄了这个想法。在广慈大师的头七过了之后,就收拾包裹回去了。这次回去,他带上了广慈大师的僧袍和袈裟,命人在琼极院的建了一座小佛堂,打算把僧袍和袈裟供奉在里面。

到了京城,李洛先进了一趟宫,毕竟是照宁帝口谕,让他去广悲寺待两个月的,现在提早回来,为了堵别人的悠悠之口,他要先进宫一趟。然后跟照宁帝交代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这样也是妥当,广慈大师圆寂,你一个人留在广悲寺徒添伤感,回家自己礼佛也好。”照宁帝叹了一声气,“大师临走前,可是跟你交代了什么?”

李洛想了想:“师父让小臣好好照顾自己,告诉小臣因果循环,不要想的太多。”

“没有其他的?”照宁帝又问。

李洛摇头:“小臣年纪小,师父说的太深奥,小臣也听不懂。”

“你个鬼精灵这会儿承认自己年纪小了?”照宁帝好笑,“得得得,回去吧。”

李洛犹豫了一会儿:“皇上,小臣前几天收到齐王哥哥的信了,说今年过年,他可能回不来了。”

“嗯,西北军事要紧。”照宁帝自然也收到了顾郡辰的信,于小将军失踪这么重要的事情,顾郡辰如果要没有后顾之忧,就必须告诉照宁帝。

“送信的人说,西北没有白米饭,吃的都是馒头,连肉和菜都很少。”李洛又道。

“西北很穷……但是养不起西北军的朝廷更穷。”就因为朝廷穷,所以照宁帝不想再给那些小国丰厚的回礼了。

“皇上,小臣家里的功勋田种植的秋稻已经丰收,功勋田是您所赐,取之于君、用之于民,小臣想把这45万斤大米送到西北,不知道可否?”

朝廷所有的私田都是要交税的,只有功勋田不用。但45万斤大米全部送到西北?当年照宁帝还是齐王的时候,便是想要朝廷一百万斤大米,都推三阻四。而现在,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却要一口气捐出45万斤大米,这是李旭的儿子啊。

“你舍得吗? 45万斤大米可以卖不少的银子。”照宁帝心头是震撼的,激动的,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李洛摇头:“小臣家中的银子够用,小臣虽然喜欢银子,但是更懂民为重的道理。如果西北的士兵吃不好,他们还怎么守卫国家? 45万斤大米,于小臣而言只是4500两银子,但是对西北军而言,则是好几顿的饱饭。我想父亲如果还活着,也会赞同小臣的做法。”

45万斤大米,是西北军半个月的伙食。

“允了,但是朕不会给你银子的。”照宁帝半开玩笑的道。

“小臣不要银子。”李洛道,“小臣得了皇上亲笔御赐的慈善之家的牌匾,以后就取之于君、用之于民了。”“好一句,取之于君、用之于民。”

李洛微微一笑。

待李洛离开之后,照宁帝久久没有回神:“大海,李旭的儿子比朕的儿子好多了。”

“小侯爷年纪小,小孩子只会想小孩子的方式。”海公公道。可这声音分明就在说,的确是小侯爷比较好。

噗嗤……照宁帝忍不住笑了。他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广慈大师说,洛儿和郡辰的缘分是天定的,洛儿是郡辰的贵人,朕如今看来果然不假。”“那也是皇上这个媒人做的好,没有皇上赐名,哪有今日齐王和小侯爷的缘分。”海公公可是个人精,说话一个劲的好听。

“你这话朕爱听。对了,等那个什么……什么慈善之家开业的时候,你跟朕也去瞧瞧。当曰郡辰问朕要牌匾的时候,朕还觉得洛儿这孩子有意思,什么鬼主意都想得出来。没想到马上就把45万斤大米捐出去了。你倒是说说,我华国之内,富裕的人很多,家中有万亩良田的应该也是不少,那都是几百万斤的大米,怎么就没见他扪行行善呢?”照宁帝问。

“所以也就小侯爷一个人成了李侯爷的儿子,也就小侯爷一个人得了您赐名,也就小侯爷一个人得了您的欢心,赐婚给了齐王。”甚至是未来的皇后。

“你这话……怎么朕又觉得好听了?”照宁帝道。

“因为奴才说的是实话,皇上您自然最爱听实话了。”

首节上一节130/60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