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 第195节

……这声音仿佛李洛是个耳聋听不见似的。不过村里人的热情跟城里人总是不同的,松岭县对京城来说,可不就是村里人吗?

“小侯爷,您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写个信好让下官去接您。”松岭县令道。

“回来过年。”李洛道,“我离开李家村也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多亏了你的照应,让我对养母一家很是放心。”

“哪里的话,能得您的看重,那是我的福气。”松岭县令赶忙道。论真本事,他或许没什么,但是论拍马屁,他可是个能手。瞧着他把自己的夫人拍的那么顺就知道了。

李洛知道这松岭县令有多少真本事,人有没有本事是一回事,行事作风又是一回事。这个松岭县令虽然不是老实人,但也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他有自己的底线。照着底线做事情的人,才是聪明人。

“既如此,往后还有更多的福气等着你。”李洛道。算是有点暗示的意思。

“哎哟,小侯爷回来了,真是太好了。”县令夫人比县令还热情。上次李洛送来的化妆盒,里面的首饰和头发那是比他们县城最流行的款式还要漂亮,她出去走访的时候,可长了不少的脸。

第197章 (补昨天)

“夫人,我想你了,所以就回来了。”李洛对着县令夫人,也是挺热情的。去年李忠铭接他回去的时候,在县令家住过几天,那个时候县令夫人帮他张罗过衣物,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挺熟悉的。

松岭县令觉得自己站在这里有点尴尬,他的媳妇和小侯爷好像在打情骂俏,他是不是应该拿个屏风把自己隔离出去?

“小侯爷这么说,我不好好招待您,那也是不行的了。”县令夫人笑着又道,“您和老爷先聊,我这就去给您准备吃的。”

“好,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您今天可要在这里住上一夜?”县令夫人问,“我好给您去准备房间。”

“那就麻烦了。”李洛道。

松岭县这种地方,因为西北地境比较穷,所以南来北往的客人比较少,也因此造成了这里的物价极其便宜,便宜的结果就是这地方越来越穷了。很多东西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吃,自己吃成本高舍不得,所以就没有继续生产、种植或者培养。

以至于这里人都开始种植小麦,三餐吃麦饼和馒头的人越来越多。其实这里空着的土地很多,比如李家村,经过瘟疫的影响,李家村死了近乎一半的人,而剩下的人也守在那里,每年的生产力降低,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只能够养活自己一家子的人。比如,他的养母家。

其实西北不是不能种植大米,而是这里的贸易不好,种植出来的大米没人要,家家户户的大米都开始发霉,以至于没人喜欢种植。而小麦则容易保存,三到五年都没有问题。

但是,小麦的营养价值虽然好,古代人却不知道,小麦也是不能多吃的,更加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

作为主食,还是需要大米。

而且,一亩地大米的产量是500斤,可以卖5两银子。

而一亩地小麦的产量大约是900斤,但是小麦比较便宜,只能卖2到3两银子。相对而言,成本也是小麦低。贫穷地方的人,总是喜欢廉价的东西。

不过,松岭县令家是吃大米的。

大米和小麦相比,没有会割舍大米而去吃小麦。但凡吃过小麦的人都知道,那干燥的小麦非常的难吃。

“小侯爷孤身在京城,过的可好?”松岭县令问。尽管去京城的衙役说侯府如何的气派,但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如果在京城被欺负了怎么办?当然,松岭县令在今天之前,并不担心李洛的。毕竟他们根本不熟悉,有的也只是去年五月份那几天的感情。

但今天李洛回来了,倒是有几分别样的关心。

“甚好。”李洛道。

松岭县令也相信他过的很好。瞧瞧那么多个护卫,瞧瞧身后的侍卫形影不离的跟着,瞧瞧他的穿着,瞧瞧他的红光满面。不得不相信京城的侯府把他养的很好。

不,他回去本来就是去继承侯位的。什么样的家庭需要找一个流浪在外的孩子去继承侯府,肯定是没儿子呗。所以他回去之后,肯定被当成宝贝。这是松岭县令自己脑补的家庭剧本。

“小侯爷过的好,下官就放心了。”松岭县令道。

李洛微微一笑:“县令大人可曾想过调到其他的地方?”

松岭县令心一动。但李洛到底是个六岁的孩子,他还不好确定李洛的意思。只是,对上李洛的目光,他心头一震,小男孩隐隐笑意的眼神,似乎就在等他的回答:“想。”最终,他还是受不了这个诱惑。

但是,李洛笑着摇头:“那可不行。”

“什么?”什么意思?松岭县令不懂了。这小侯爷这样问,不是想帮他调离这里吗?怎么又是这个答案。

“我对县令大人很是放心,如果换了其他县令,我担心他们无法照看我的家人。”李洛道,“县令大人七品官,二十五两银子一个月,举人买官。买官的县令朝廷不补良田,松岭县的生活条件比较低,平时消费也很低,所以二十五两银子一个月也是足够开销的。”

松岭县令听着,额头冒汗,这个小男孩想要说什么?

“但是,没有上进心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不想做大官的官员,也不是好官员。”李洛又道,“县令大人想上进,我能理解。可以县令大人的举人身份,华国律法做到四品已是尽头。还不如在松岭县做你的地头蛇,这日子多么逍遥自在。”

“侯爷的意思是?”松岭县令还是听不懂啊。如果要他留在这里,小侯爷提这些事情是干嘛的?

“我拿四品官的月例来补贴县令大人,大人就安心留在这里吧。”李洛最后才说出目的,“四品官员五十两银子一个月,我再补贴你二十五两银子一个月,一年五百两。大人认为如何?”松岭县令心一动,当然好了。不能升官,发个财也是好的。而且如同小侯爷说的,松岭县虽然贫穷,但的确很轻松,平日里也发生不了一件大事。如果给他四品官的月例,在这里逍遥自在,这日子过的踏实啊。

举人买官,四品到头,这是华国律法。那他想往上升职的原因是什么?权势?四品官屁股大的权势?所以当然是因为银子啦。如果小侯爷补贴他的话……“不敢不敢,哪里敢拿小侯爷的银子。”

“大人拿着,我才放心,也能放心的拜托大人帮我做事情。”李洛说着,打了一个手势。

李长诚拿出五百两银子交给松岭县令。松岭县令从来没有一次性拿过这么多的银子,手都在发抖,很是兴奋,同时又担心,这不会是受贿吧?

“县令大人不用多想,我在京城名声极好,我父亲是为了保护皇上而死的,皇上对我很是疼爱。”李洛又道,“我这次来松岭,还有一件事,想拜托县令大人。当然,也不是拜托,是想给县令大人一个发财又不违法的机会。”

发财又不违法,不干那是傻瓜。松岭县令几乎不用思考:“请问小侯爷是什么事情?”

“西北土地极多,很多土地都空着没东西可以种植,就拿我们松岭县来说,一眼望去都是小麦。一亩地900斤的小麦,大家种植出来的小麦都吃不光,虽然易保存可以吃很久,但是接下来的土地呢?都没什么用处。我想要大米。”李洛开口。

“大米?”

“对。”李洛眯起眼,“我想要一个月150万斤的大米,以一两银子150斤的价格来收购,那么一个月就是1万两银子,一年12万两。一年有两次的稻谷丰收,五月和九月,也就是每次要900万斤的大米。大人可以收购松岭县的土地,也可以租用松岭县的土地,这里的土地及其便宜。”

松岭县令心动的很。

这里的土地的确很便宜。放在靠近京城的土地,千亩良田一年千两银子,而这里,千亩土地一年500两银子都不用。

900万斤的大米,一亩良田如果收货差一点400斤的大米,那么需要22500亩的良田。

一年的租金折价11250

一年的田税:150大米乘以22500等于3375000斤大米,或者33750两银子。

一年的种子成本:一亩地1两银子乘以22500等于22500成本一年的工钱:一亩地200个铜板,22500亩的话需要4500两银子。

那么加起来所有的开销是:72000

一年还能赚的钱12万两银子-72000两银子,就算差一点,还有4万两银。

首节上一节195/60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