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暴君的男妃/穿成暴君的男妾 第167节

转眼过去了数旬。

秋走冬来,天气愈发寒冷。

京城那边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也许左枝和刘德知道些什么,但是他们并没有告诉温池的打算,温池也没有主动询问,三个人在这方面保持着共有的默契。

后来为了方便学武,温池把皇上派来的侍卫和宫女都安排在了隔壁院落,有了刘德和左枝同时盯梢,温池的武功还真是……自认为的突飞猛进。

临近年关,晋州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迎接新年。

周府也不例外,周知府安排下人们将府内外认认真真地打扫了一遍,并把所有灯笼都换成了喜庆的大红色灯笼。

然而在周府焕然一新的第二天,府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尹大人替周方揪出了之前勾结绑匪的人。

原来那些绑匪并非一时兴起闯入周府,而是和周府内的人里应外合,趁着周知府和四皇子林将军等人外出,把周府洗劫了一遍。

而勾结绑匪的人正是周方的亲弟和弟妹。

周方出生在一个小小的山村里,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全凭一股子冲劲儿爬到了如今的位置上,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功成名就后,便赶忙将家里的父母和弟弟都接了过来。

哪知道他这个弟弟不争气,不学无术也就罢了,还仗着他的名义在外面干些偷鸡摸狗之事,如今更是把主意打在了这些贵客头上……

本来夫妻俩一口咬定他们纯粹是被尹大人诬陷,根本不认识那些绑匪,不料尹大人冷哼一声,甩手扔出了他们和绑匪来往的信件。

夫妻俩瞧清楚信件上的内容,顿时两眼一黑,双双瘫在地上。

周方见势不对,赶紧从地上捡起其中一封信件,定睛一看,上面果然是他弟妹才能写出来的狗刨字。

“你们……”周方感觉有股血气直往脑袋上涌,冲得他头晕目眩,他好不容易稳住脚步,指着跪趴在地上的弟弟和弟妹,颤声道,“你们简直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我平时怎么对你们的?你们又是怎么对我的?”

“我错了,哥我错了!”

“大哥,我们也是被那些人骗了,我们不是故意那样做的,要怪都怪那些杀千刀的人啊!”

夫妻俩眼见抵赖不了,哭着喊着爬到周方跟前,两个人一左一右地抱住周方的大腿。

周方脸色煞白,愣在原地,整个人犹如被抽空了一般,连大脑都是空空荡荡的。

尹大人为求公正,特意把暂住在周府的人都喊了过来,其中包括几个和尹大人一同来晋州的官员,大家都没说话,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安静如鸡地等待着周方做出最后的决定。

温池站在人群边缘,他看了看表情沉重的尹大人,又看了看跪在周方脚下抱头痛哭的夫妻俩,心中突然浮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他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退,退到站在门口的左枝身旁,小声问道:“你说,尹大人为何忽然想起调查之前的事?”

左枝也小声回道:“奴婢不知。”

温池顿了顿,又小声问道:“你说尹大人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经过了太子殿下的授意?”

自从尹大人来到晋州后,就一直将温池带在身边,两个人可谓是在工作期间形影不离,除了工作上的事务外,自然会聊到一些私事,可温池从未听尹大人说起过这些事。

可惜左枝还是那个回答:“奴婢也不知。”

温池回头看向左枝。

左枝无辜地眨了眨眼睛,看上去还真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不过温池和左枝相处了一段时间下来,早就摸透了左枝这个老油条的性格,反正左枝说的话不能全信。

温池本想找尹大人打听一下,无奈尹大人忙着监督周方处理家事,直到散会,温池都没有找到和尹大人单独说话的机会。

接下来便迎来了元旦节。

古代的元旦节不叫元旦节,这个时代的人都把新年第一天称作“岁旦”,但喊法也不完全统一,比如尹大人便说开年之日,给大家放三日的假。

温池在屋子里憋了两天,终究没憋住,他想起时烨写给他的纸条,于是从木匣子里把那张纸条翻了出来。

第91章 给你的

尽管过去数旬,可纸条上时烨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温池盯着纸条琢磨了一会儿, 才将纸条折叠起来贴身放好, 随即把木匣子放回柜子里。

他打开门走出去, 便瞧见左枝候在外面。

温池问:“左枝, 你知道陈家庄怎么走吗?”

左枝思考片刻,点头道:“奴婢知道一些。”

半个时辰后。

温池和左枝坐着马车来到陈家庄。

陈家庄位于晋州偏繁华的地段, 而陈家庄的家主正是时烨在信件上面提及过的陈五。

小厮将温池带到正厅, 稍等片刻, 便听见厅外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温池偏头看去,只见一个留着小八字胡须的高瘦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中年男人径直走到温池面前,抱拳作了个揖:“在下陈五,这位便是温公子?”

温池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 客气道:“正是。”

说罢,他从衣襟里摸出时烨亲笔写的纸条,递给陈五。

陈五接过纸条,飞快地看了眼,随即将纸条捏作一团, 当他再摊开手时, 那封所谓的信件已成为一堆碎纸屑。

确定完温池的身份后, 陈五也不废话, 开门见山地说:“太子殿下为温公子留了些东西, 温公子随在下来吧。”

温池点了点头, 跟着陈五穿过一条幽深的羊肠小径, 最后来到一处看着颇为隐蔽的屋前。

左枝没有进屋的打算,识趣地在屋外守着。

温池进屋后,才发现这里貌似是一间书房,装修古朴,书架上摆放着密密麻麻的书籍。

陈五脚步不停地往里屋走去,等他从里屋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东西,他将那叠东西放在温池面前的案台上,对温池做了个请的手势。

温池迟疑地拿起最上面的几张纸,摊开之后足有四个话本那么大。

温池定睛一瞧,便瞧见这纸张上横七竖八地写满了古代的字,虽然温池识字有限,但还是能认出写在左上方的他的名字以及一些关键字眼。

首节上一节167/3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