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造了巫师 第124节

  系统提供了一本新的学科——《机甲学》,10 000功德值。

  犹豫了一下,林阳就决定购买学习了。虚拟空间二十年后

  学习后发现,从来没有见过这方面的知识,根据分析所得,林阳明白这是一个新的文明造物。

  类似于《管理学》中的古怪。《管理学》就是以普通人为主的学科。

  而《机甲学》中的机甲,同样是以普通人驾驶为主。

  “系统来自一个普通人为主的世界?这怎么可能?祂的超凡等级,绝对超过我们这个世界的最高等级,没然如何穿越世界呢?”

  “那么,就是系统穿越的一个世界里的知识了。”

  “以凡人为主的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凡人竟然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吗?仅仅是以类似炼器的机械制造就可以媲美金丹的实力?真的太强大了。不过,总感觉走偏了?不以自我超凡为目标,反而将有限的生命浪费在外物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综合《管理学》和《机甲学》里的分析,林阳得出了一个好处

  “凡人的生活水平,十分不错。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

  新的文明体系,新的知识,让林阳十分兴奋。

  只是《机甲学》和《管理学》不同的是,因为文明体系不同,没有对应的工业基础和环境基础,所以修真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用于借鉴却是极好的。

  接下来,林阳融合盔甲和机甲两者之长,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失败总结,再次假设……

  随着林阳的不断实验,新型盔甲的炼制,与修真界传统的即金氏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了。

  传统的方向是以阵法整体进行防御。

  而林阳却是以物质上的坚固,能量上的抗性,使用时的灵活性三方面为主,进行研究。

第二一一章——战甲

  林阳的研究方向,相较于修真界的传统研究方向,更趋向于系统提供的另一个文明体系的科学研究。

  而且,受系统的记忆灌输和虚拟空间中的人物交流,思维方式越来越明显的与修真界本土不同了。只是这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发生的,林阳并没有发现。

  《机甲学》里的研究就是这三个方向为主。

  研究就怕没有方向,林阳干脆直接将《机甲学》的研究方向嫁接过来,没想到十分的合适。

  其中阵法方面是重中之重,林阳出想到了办法,这个方法同样是借鉴《机甲学》里的方法——缩小,串联与叠加。

  有了方向,有了方法,研究起来就快多了。

  虚拟空间里的几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新型盔甲的研制。

  “材质上进行了合成,主体以金属为主,部分附加了相关的非金属材料。

  阵法上,在原来的阵法上,进行了缩小,串联,叠加。使简单的阵法变得更加复杂,发挥出来的威力更加强大。

  灵活性上完全根据《机甲学》里面的知识和理论,进行了专门的调适和精加工,更符合人体力学。”

  “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盔甲原来是分裂的,一个部件和一个部件之间虽然相辅相成,但是不是一个整体,总会有防御漏洞。

  但是现在成为了一个新型盔甲却是一个整体。而且用到的阵法都是初级阵法,一个初级炼器师就可以制造,降低了炼制的门槛。只是因为阵法变小了很多,需要再次专门的训练一段时间。”

  林阳因为鬼谷城的习惯,总是想着大规模生产的事,研究的时候,也一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现在研究完成了,才突然想到了自己是为了给自己炼制底牌才创造出来和,不是为了量产。

  “防御力方面勉强可以达到初级元婴期了,但是消耗能量太大了。而且需要极品灵石,虽然人充灵秘法,可以进行再次充灵,但是时间却很长,同样是很珍贵的资源了。”

  防御力只能勉强达到初级元婴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知道元婴和金丹两个大境界的差距有多大。以金丹期创造出来跨一大境界的盔甲,是多么的艰难的。

  现在被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初级金丹期的完成了,若是被人知道,一定会引起轰动的。

  林阳也是靠了系统提供的另一个神奇的凡人文明的科学理论,完成了这个壮举。

  “现在就将它在现实中完成,就完成任务了。”

  林阳又用了半年的时间,不断的炼制,可是总是失败,失败了近百次才完成了炼制。

  “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比,果然不同。”虽然虚拟空间中已经十分熟练了,但是现实世界中却失败了近百次才成功,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林阳自己都感觉吃惊。

  甚至有些根本找不到原因,看来也没有出现,也不知道倒底怎么回事。

  新型盔甲是一个整体,盔甲的躯干可以从中间分开。

  其它的四肢和头都可以像穿衣服一样的穿上。头盔有一个可以上拉下划的面罩。

  受《机甲学》的影响,对于舒适度十分重视。脚下的鞋底与脚之间加了一层,作为鞋垫,采用韧性的材质。

  面罩是水晶材质的。整体是透明的,也可以触动上面的一个阵法,变成外面不可视,里面可视的单面水晶。

  双手部位的设计是最精细的,以确保每个手指可以灵活的活动,且不影响手速,还要保持整体的防御力度不变。

  这个难度真的很大,光双手部位的设计就占用了总时间的一半左右。

  阵法最密集的部位在躯干,也是放入灵石的位置。其它部位虽然也有阵法,但是并不重要。类似于枝叶和主干。

  枝叶出了问题,并不影响整体,但是整体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了,会影响整个的阵法。躯干部位就是主干。是最不能出问题的地方。

  为此林阳设计的时候专门加固了躯干部位的防御力度。使这个部位成为整个盔甲里面防护最强的存在!

  虽然在虚拟空间中已经试穿过了,但是林阳依然十分兴奋的试穿起来!

  果然,有些小问题需要调整,将这些小问题调整后,林阳才感觉满意。

  “新型盔甲和传统盔甲已经完全不同了,应该单独起一个名字,嘿,就叫战甲吧。”

  兴奋劲过了,然后是怎么隐藏的问题,底牌怎么隐藏是一个大问题了,不能隐藏怎么算底牌。

  “根据机甲的方法,可以专门配套创造出一个空间装备。”

  机甲可是十分巨大的,比盔甲战甲要大的多,若是没有专门的空间装备,根据不能携带。如何让机甲战士发挥他们的机动性。

  林阳再次向系统兑换了空间装备的炼制方法。

  学习练习之后,再根据机甲徽章的制作原理,开始研制专门的放置战甲的空间装备,机甲徽章是专门的放置机甲的空间装备。

  用了虚拟空间几百年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空间装备的研制!

  专门的收放战甲的空间装备,被林阳做成了项链形状。

  另外做了一个一立方大小的空间手镯,可以储存非生命物品,让林阳可以存放自己的一些私人物品,而不被人发现。

  等战甲配套的项链炼制完成之后,再次听到了系统的弹窗和声音

  “嘀——完成随机任务:创造底牌,获得奖励:开通系统功能开眼——等级。

  PS:天眼——等级:可以检测出修真者的等级,每次100功德值。

  限制:宿主大境界为上限。赶过宿主的大境界,不可检测。”

  看到限制的内容,林阳有些失望的说道

  “竟然有限制,这样的话,用处就差了很多。”

  林阳仔细想了想又笑道

  “也无所谓。越过一个大境界的,根本上不可战胜。只要不可检测,就知道这个人的修为比我高出一个大境界,不可力敌就可以了。若是敌人,就只能智取或者逃跑了。也不是非要死磕到底。”

第二一二章——灵石动力车

  林阳创造了底牌之后,心中的不安全感才稍微放松下来。

  正打算出去转转,休息一下,站在门口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研究了几年时间,若是没有成果出来,会不会让家族的人产生怀疑?

  林阳一想还真有可能。若是其它的人倒是无所谓,但是自己以往的表现可是每次闭关之后,或是研究出了新的东西或改进了原来的东西,或是修为进行了突破。

  自己进行研究可没有办法了隐藏,若是没有科研成果出来,怕是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以来自己的底牌可就保不住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底牌,还是再研究一番吧,怎么也要出一个研究成果,糊弄过去吧。

  “什么样的研究呢?”

  玉简?传信玉简,查询玉简还是其它玉简?

  不行不行,我这几年要了几次实验材料,全都是金属方面的,必须要是金属方面的才行。

  金属方面的?这个可以借鉴一下系统《管理学》和《机甲学》里面的那个凡人世界里的东西。

  嗯——车!

  那个世界的人,并不是用的马车,而是用的机械动力。

  自从妖灾之后就没有马车了。运输方面就难办了很多。若是将那个文明的车研制出来,就方便多了。

  《机甲学》在讲机甲历史的时候,有提过汽车的原理和设计图。嗯,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的话。嗯,这样,这样。原来是这样,真是天才的设计。

  “嘀——发布随机任务:灵石动力车。

  任务:改造汽车为灵石动力,并完善整个灵石动力车适合修真者使用。

  奖励:开通系统功能:天眼——雷达。”

  连系统任务都出来了,林阳自然更有研究动力了。

  林阳再次陷入了研究状态。

  改造的关键是将汽油发动机改成灵石发动机。

  以宗师级别的炼器水平,难度并不大,林阳很快锁定了太极阵法中的水火太极阵。就解决了汽油发动机变成了灵石发动机。

  然后是其它方面的,车身,这个简单,轮胎,这个也不难,车内设计,这个有现成的,转向系统,这个也是现成的……

  一个月后,通过魔改,终于改造出了灵石动力车。

  任务动未显示完成。只有前面一句变成了绿色字体,后面那句还是红色字体。

  “也就是说,系统默认的,这种汽油发动机改造的灵石动力车只适合普通人使用?没适用于修真者?”

  想了想也对

  “没有科技文明的公路之类的,这样四轮着地的车,的确不适合修真者使用。

  另外,没有防护,修真者使用的话,不是相当于一个移动的棺材吗?运输方面还是要有考虑战斗的,妖灾时代,不同基地城市之间的运输可不太平。”

  有了上面的分析,林阳再次找到磁悬浮车。开始进行魔改。

  这个反重力底盘可以用悬浮阵法。悬浮阵法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反重力阵法。只是悬浮阵法一般应用于悬浮岛,悬浮招牌等等固定的建筑或物品,设施的建造,很少用于移动的物品或者工具。

  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悬浮阵法需要专门的对一个地方进行调整,一旦移动,磁场变化,悬浮阵法不契合,就会失控。

  这个和科技文明创造磁悬浮车是一个难题。而磁悬浮车有两个解决方法。

  一个是人造轨道,可以使反重力底盘对应的重力磁场不变,达到可磁悬浮状态下高速移动。

首节上一节124/25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