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林场 第67节

  刘玉柱忽然想起这茬,就有点难为情的笑了笑,赶忙问冯天策讨要良方。

第137章 唱高调谁不会?

  第137章唱高调谁不会?

  “咦?柱子哥,是你选村主任还是我选村主任啊?什么都得我教你,还不如我自己上去得了。”冯天策没好气的说道:“你就说说你要是当上村主任,能给大家带来啥实惠不就完了?”

  “哦哦,那我就知道了。天策,你要是肯选村主任,那还说啥呢?就张晓鲁那样的,半分机会都没有!可惜你不愿意啊。”

  刘玉柱学人家仰天长叹,只是,咋看都是莽张飞在朝天怒吼的模样。冯天策一拍脑门,决定离他远点,到时候他上去爱咋说咋说。反正选上了,到时肯定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的。选不上,在林场干着不也挺好?

  “天策,你打的家具差不多要完工了,过些天就找人给你搬家里去。”石木匠看到了冯天策,他走过来笑着说道:“本来早该做完的,你那些木料我又多晾了些日子,所以时间有点长。”

  “石叔,时间长点不怕,我又不等着用。婶子和憨娃还好吧?回头我去搬家具的时候,给她娘俩带点补品。”

  冯天策就害怕石木匠误会自己在催他完工,所以这么久都没去他家,也是想着让他慢慢做活。

  “天策你有心了!对了,柱子这次选村长,是你的意思?”

  石木匠点点头,领了冯天策的情。不过,这会儿人多眼杂,他也就没多说什么,而是换了个话题。

  “怎么可能是我的意思?那是柱子哥自己的想法。或许他是想给乡亲们多出点力,领着大伙奔小康吧?”

  冯天策说着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就刘玉柱那三句话不对就抡拳头的性格,也不知道能不能当好村长。

  村主任和村长其实都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称呼正式一些,另一个属于约定俗成的叫法。

  “哈哈,天策,虽说是玩笑话,道理还真是这个道理。大家伙选出来的村长,是要给大家办些实事才行。至于柱子合不合适,你我说了都不算,得村上所有人说才算。”

  石木匠最佩服的是林支书,下来就是冯天策。这一老一少,都是有本事的人咧!林支书带着大家熬过这些年,终于开始修建村上的大桥。而冯天策这个小年轻,不光是仗义,还能给大家指一条致富的路,也很不简单。

  “都静一静,静一静......现在我宣布斜谷村新的一届村主任和村委会成员选举开始进行。首先,请几个参选的人轮流上来说几句。那谁,张晓鲁,你先来。”

  林支书喊一嗓子,满场乱纷纷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可见他平时在村里还是很有威信的。

  张晓鲁第一个走上前,拿着话筒,就开始了他的演讲......

  “嘿,这家伙尽是玩些花活儿,听着好听,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光喊口号了。”

  张有才和林场一帮子人,站在场地的另一次,没有和刘玉柱在一起。听到一半,就有人忍不住吐槽,觉得张晓鲁的说法一点都不实际。

  而站在场地另一端的,是村上一大群大婶、大妈,她们也同样在分析张晓鲁的说法是否能兑现。

  “他说五年以后,村集体经济要翻一倍,人均收入也要翻一倍,实现什么双翻番。问题是怎么才能实现呢?他有没有具体的章法,还不是忽悠人?”

  桃花居的老板娘,石根嫂子倒有些经济头脑,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石根嫂,你咋知道我家晓鲁没有具体的章法?这会儿每人就给五分钟的说话时间,他当然没办法说的太细呀。大家放心,等我家晓鲁当选村主任,一定会带着大伙致富的。”

  张晓鲁的老婆赵红英不知道从哪里忽然冒出来,听见有人在唱反调,马上就开口驳斥。

  “好了,都别吵吵,听上面的人继续说。”

  这时候刚好张晓鲁说完,轮到刘玉柱开始他的演讲。静静妈王春兰有些不满的瞪了赵红英一眼,示意大家安静,别影响程序的进行。

  赵红英对别人敢撒泼,对静静妈她可不敢,她讪讪地一笑,就走到一边去了。

  这时,刘玉柱请了清嗓子,开口道:“各位父老乡亲,那我就说几点。我要是当村主任,首先还是带领大家跟天策学习,学啥呢?就学他的林下种植和养殖经验。第二,还是带领大家跟天策学习,学习他一贯保护咱村生态环境的做法。有了好的环境,才有咱村的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有了认证才有咱村在外的名气!有了名气还愁赚不到钱吗?第三,希望天策的林场越办越好,那样的话就能为村里多解决一些就业。最后一点,就是我当了村长,肯定会得到天策的大力支持!好了,我说完了。”

  一二三四,刘玉柱两分钟不到就结束战斗,冲着大伙微微一鞠躬,就走了下来。

  “嘿,就连柱子哥都变狡猾了啊,怎么他自己选村长,还扯上我了呢?”

  冯天策暗叹一声人心不古,就连柱子这样的莽张飞都会用计了,还玩起了拉着虎皮扯大旗的把戏。

  不过,想想也是,不管谁来当这个村长,有冯天策的支持和没他的支持,差别可就大喽。

  人家林支书为啥能开工修桥?不就是因为有冯天策的支持吗?还有静静妈她们的合作社,村里的蔬菜种植户等等,哪一样都和冯天策脱不了干系。

  所以当刘玉柱说完,现场的不少人都会心的一笑。

  “好了,参选人都说完了,那么就开始投票吧。”

  林支书挥挥手,继续进行下面的程序。大家便开始填写各自心目中的村长人选,然后挨个投到了票箱里。

  今天有镇上派来的工作人员监票,计票等后续工作由他们来完成,以示公允。

  “刘玉柱、刘玉柱、刘玉柱、张晓鲁、刘玉柱......”

  很快就开始现场计票......两名工作人员,一名唱票,一名在黑板上画着正字。

  冯天策投完票之后,听了一会儿,就知道刘玉柱的当选已是必然。

  为啥?因为柱子和张晓鲁之间的票数相差太大,大概二十票里有一票是张晓鲁的,其余的不用说,都是刘玉柱的名字。

第138章 前往风县买林麝

  第138章前往风县买林麝

  毫无意外,最后的选举结果,刘玉柱以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得票率,顺利当选了斜谷村新一任村主任。

  “柱子哥,恭喜啊!等哪天晚上空了请你喝酒。不过,现在我要回去了,选村委我就不掺和喽。”

  冯天策笑着恭喜了新当选的刘村长,然后快步走出了村委会。

  其实,对于他来说,谁当村长,谁当村委会成员,都不太要紧,只要不是张晓鲁那种老想着跟他找事的人就成。

  他之所以现在就走,也是不希望无限制的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搞得他是多么霸道的人似的。

  ..........

  村上的选举告一段落,刘玉柱也顺利的走马上任。他现在每天上午在村委会坐镇,不光是处理村上的事情,还遥控林场的张有才。

  等到了下午,刘玉柱就从村子里转到山上,快傍晚了,他才又回到村委会。

  对于这一点,冯天策到没啥意见。其实刘玉柱在林场的角色,更像是林场场长的角色,他只要管好人,安排好工作就成,并不需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

  只是这样一来,张有才的工作量就无形中加大了不少。可这家伙,越忙越兴奋,人整天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不知疲倦。搞得冯天策都有点过意不去,私底下给他又涨了一些工资。

  “柱子哥,有才,林场的事情你俩最近多操点心。我明天就出发去风县,多则十天半个月,少则一周之内,我就回来。”

  林业站的王站长已经送来了他的林麝养殖许可证,他看着手边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决定去一趟风县。出发之前的头一天晚上,他把刘玉柱和张有才喊道家里来喝酒。

  “天策,也没这么着急吧?林场的隔离防护网也得十天左右才能完工,你可以歇两天再走呗。”

  刘玉柱喝着手里的红酒直皱眉,但又不好说什么。这些红酒,还是上次方露露和樊湘芸送给冯天策的,每一瓶都不便宜。

  “柱子哥,是不是喝不惯红酒?我这里还有沂州醇,要不给你和有才开两瓶?”

  冯天策已经习惯了红酒的味道,但他看到不光是刘玉柱,就连张有才也不是很喜欢红酒。于是,他又去拿出来两瓶沂州醇打开,给每人倒了一杯。

  “老板,还是这沂州醇带劲哦!”

  张有才和冯天策二人碰了一下,就一口干了。刘玉柱也点头同意这个说法,在他看来,那种酸不溜丢的红酒,喝起来没啥滋味。

  “得,以后你俩在我这里,就喝沂州醇吧。再好的酒你们品不出好赖,还不是百搭?”冯天策笑着摇摇头,才接着说道:“风县那边入冬要比咱这边早,我还是早去早回吧。”

  刘玉柱和张有才听到冯天策已经拿定了注意,就不再多言。

  “天策,你自己一个人出远门多留点神,注意安全。家里这边的事儿,你只管放心!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我俩就回了。”

  等两瓶沂州醇变成了空瓶,刘玉柱和张有才他俩便起身告辞。冯天策把他们送到门外,返回家中收拾收拾,就洗洗睡觉。

  第二天一早,来到县城的仓库,他先将最近制作出来的金花茶盆栽,让物流全部装车发走。

  整整一百盆盆栽,以他的估计也要卖很长时间,好在省城粮储站仓库的存贮条件不错,冬季来临也不用担心。

  然后,他又开车出去买了不少的生活用品,装满了整个后备箱,这才出发,直奔终南山大峪村。

  他是打算先去看看在山里隐居的老者,人家可是对自己有传艺之恩呢。

  傍晚时分,冯天策才走到长安城附近,比他预计的时间晚了一些。于是他就下了高速,进了长安城。他准备在此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再去大峪,然不然他现在赶过去,天都黑了,也没法进山。

  找了一家名为“长安大酒店”的宾馆住下,他就琢磨是不是再去吃一碗羊肉泡馍。上一次老孙家的羊肉泡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啥时候想起来都会不自觉的流口水。

  但看看时间,此时恰逢高峰期,这要是往市中心走,估计堵车堵得一塌糊涂。

  “那还是算了吧,我一会下楼,就在附近转转,看看能找到啥吃的吧。”

  冯天策有点小遗憾,不过,为了一口吃食,他也不愿意太辛苦自己。反正回程还有可能会路过此地,到时候再说。

  离开房间,下了楼,冯天策就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

  长安城自古就是一座雄城,人口众多。街上下班的人群,汇集成人海,各种档次的饭馆都人满为患。

  好在冯天策也不是很饿,他走着走着逐渐偏离了大路,开始走进一条小巷道。

  “啧啧,一个城市的风情,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老旧街道里。”

  他现在所处的街道,明显有些年头了,似乎还没有被城市的拆迁潮波及。街道两边的店铺林立,但以小店居多,而小饭馆最起码占了有四成。

  “嘿,这一家小店排队的顾客,都排到了大街上了啊?我也去看看。”

  对于不熟悉的地方,有人说想找到好饭馆,就看它的客流。顾客越多,就有可能这家饭馆的饭菜越好。

  当然,这是一个笨办法,但总比用手机搜索来的靠谱些。

  反正晚上也没什么事情,冯天策也加入了排队的大军。刚才他看了,这家小店,也是以经营长安小吃为主。像什么羊肉泡馍、酱羊肉、胡辣羊蹄等,都是这家店的主打的特色。

  他排队这么一等,就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等轮他的时候,饭馆里已经清净了不少。

  “吃什么?”

  刚坐下就有服务员走过来开票,态度不算好但也不算坏,估计是一天忙活下来给累的。

  冯天策点了一份羊肉泡馍,一斤酱羊肉,四只胡辣羊蹄外加两个肉夹馍。

  “一共一百六十元,请先付账,谢谢。”

  服务员开好票,报出总价,让他先结帐。冯天策知道有很多生意火爆的小吃店都是这样,先付钱再吃饭,倒没觉得有啥不对。

  付了钱,他就坐在桌边等,这次他点的菜品很快就端了上来。

第139章 街头讹诈

  第139章街头讹诈

  “咦?这小店的羊肉泡馍的味道,可是一点都不比老孙家的差!没想到我误打误撞,还真来对了地方。”

  这种小店,一般不是本地人,很难找得到。就比如帝都的烤鸭,一说就是前门大街的那家店,可其实有很多隐藏在胡同里的小店,做出的味道也不见得就差了。

  到了这会儿,他可真的有些饿。于是,他也顾不上啥形象,大口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还在心底赞叹不已,这味儿可真地道!

  不过有一点他也吃了出来,那就是食材还是稍微差了点。这个问题只要是他在外面吃饭都会遇上,毕竟人家店主可没地方去买像他手上的那些食材。

  但这只是一个微小的瑕疵,人家精湛的手艺,已经完全可以弥补食材方面的遗憾。这一顿饭,让他吃得非常满意,也不枉他专门在长安停留一夜。

首节上一节67/2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