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东海龙太子,拜师菩提 第12节

尤其是在大海之上,更是有着龙族的底蕴。

但是现在,竟然连这般“显眼”的地方,都未有所察觉。

足以看得出,创造出此地的人,一定是一位非同小可的存在。

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是只有自己能够看到,还是说自己只是恰好看到的?

亦或者说,这里是某处洞天福地,自己只是无意识的撞了进来?

敖青思索片刻。可就在此时,那霞光已来到了他的跟前。

进而,霞光围绕着敖青,似乎带着某种欢悦,照耀在敖青的身上。

“这是,在邀请我?”

敖青从霞光之中,感受到了这种欣悦。

同时,他也莫名地,从心中浮现出了一种“机缘”的预感。

他顿了顿,旋即没有犹豫,伏下身去,在霞光的牵引之下,朝那大陆降去!

是的。

敖青还是选择了过去。

一则,是因为这霞光似乎带有灵性,而且并无邪祟之感。

二则,如果这大陆的背后,真的是有一位大神通者,那么他也不至于只针对自己。说不定,这霞光反而是接纳有缘人的标志。

自己一再想要获得机缘,如今,机缘很可能就在眼前,如果摇摆不定,那岂不是成了“叶公好龙”了?

反正自己乃是东海龙太子,甚至如今还和观音菩萨有了一些小小的交情。

一般的邪魔,没有胆量挑战龙族的底蕴。如果真的遇到什么太麻烦的危险,也可以默念菩萨之名,请菩萨出手相助。

敖青感觉,如此慈悲的观音菩萨,应当不会对自己见死不救……吧?

总之,敖青在这霞光的接引之下,很快,就来到了大陆之上。

顿时光芒收敛,四周放开一阵阵古朴气息。

敖青发现,这大陆颇有一些类似菩萨的紫竹林。其中一些山脉,从外面看,虽然占地不小,但却能够望到边际。

按说以自己两千丈巨大的身躯,在大地之上,多少会颇有一些拥挤。

可是真的落到地上,那大陆却似乎被放大了一般。而观音菩萨的紫竹林,也是如此!

这更加证明,此地或许是一位大神圣的道场。而他既然邀请自己,说不定……真的是自己的机缘!

不过话说回来,如此神通,当真是很令人疑惑的。

在紫竹林时,敖青还没有细想。但在这大陆之上,他却明显感受到了这种神通的玄妙。

越接近大地,大地就会愈发壮大。而越远离大地,大地就会逐渐变小。

这神通,在中国神话,应该是接近“壶中日月“、“袖里乾坤”的大法力。

敖青看向四周。

但见着大陆之上,千山排闼,万仞开屏。座座高峰连起伏,条条大道通高阔。

林麓幽深,源泉彻响。岚光轻锁翠,黛色冷含青。

起伏峦头显龙脉,必有仙人隐姓名!

好一个神仙道场,洞天福地!

敖青正要到山中去,忽然听到那林深之处,有人声响起。侧耳倾听,原来是歌唱之声。

“山中甲子如刹那,一梦浮光清冽。半生沽酒,百年烂醉,镜花水月。蚁凭三分,鹏程万里,尽归落叶。取几把烂柯,丁丁伐木,笑红尘、叹生灭。”

敖青听这首词,不由感受到了一种莫大苍凉。

浮生若梦,无论是一代雄主,还是路边乞丐。无论是一日生死的蜉蝣,还是万里乘风的鲲鹏。最终都不免归于黄土!

世间又岂有不灭者?

就连那上古的无数大神圣,恐怕也不免有烟消云散之日。毕竟,在道教传说中,就连“天地”,都有寿命!

“不对,这诗词不似凡人所作!”

敖青猛地回过神来。

他伏下身去,巨大的龙头看向那深深林麓,虽身躯巨大,但他乃神龙,眼中色彩缤纷,视野开阔。目光汇聚之间,却发现是一个樵夫,在那里举斧砍柴。

这樵夫穿着朴素,但却极为干净,手脚缓慢,但每一斧落入树木都极为轻巧,响声几近于无。以至于他歌声洪亮,竟无丝毫杂质。

这樵夫!

敖青瞳孔微缩。

眼前的场景,怎么那么像《西游记》中的一个场景?

貌似就是那孙猴子去到方寸山,遇到的那个樵夫呀!

只不过,这樵夫的诗歌,却唱的和《西游记》中记载的有所不同。记得那西游记中的诗词应该是“观棋烂柯”什么的。

当然了,诗歌不一样,并没有什么值得意外的。

因为这樵夫既然能够存在于这里,就说明,他十有八九也并非普通人,自然不会只念道一首诗词。

但是!

这樵夫在,岂不是说,这里……是灵台方寸山!?

那难道说这是菩提祖师的道场不成!

敖青不由心中大动!

要知道,他为何去守着猴子?其实不就是为了,能够想办法拜入菩提祖师的门下吗?

现如今,还没等猴子出世,自己难道说……就有这个机缘?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可能的。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弟子可不止猴子一个。而且他门下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个字,猴子是第十个。

很有可能,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收了不少徒弟。只不过《西游记》中记载的徒弟并不多,而且似乎大多没什么成就。

但是自己所在的,乃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自然,也不能完全以《西游记》中的记录为准。

当然了。敖青还是有点奇怪,如果这里是方寸山,为何会出现在南海之上?方寸山不是应该在西牛贺洲吗?

不过这一点,好像也不足为奇。

毕竟这等大神通者,可以只有一处道场,也可以处处,都是道场。

甚至还有人说,方寸山乃是猴子的心中世界,现实并不存在。这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敖青看到这樵夫,是真的心动了。

尤其是龙族的“和中”之道,是想要不偏不倚地联系“佛、道、儒”三教。

若以此为基准,放眼三界,恐怕也唯有菩提祖师神秘强大,又“精通三教”的大神圣,最适合当自己的师父!

第十八章 一条路

想到这里,敖青不再犹豫,稳住心神,硕大的龙头俯瞰,面向那樵夫问道:“敢问这位前辈,是三界中的哪位仙人?”

敖青的声音略微浑浊低沉,这是因为龙躯的缘故。他虽然没有刻意,但是龙威却散发了出来,若是普通凡人,恐怕早已被吓得筋骨酥麻。

可是那樵夫抬起头来,看向敖青,脸上却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带有笑容:“我不过一樵夫而已,龙神何故口出‘前辈’、‘仙人’之语?”

敖青不由心中腹诽:怎么高人都喜欢玩这一套?

《西游记》里,这樵夫见了猴子,也丝毫不慌张。如今见到自己这条巨龙,也丝毫无作态。更何况,这时间跨越度可不是一般的长!

若说他是普通人,敖青,是万万不信的。

不过他也不计较,仍然恭敬说道:“前辈口中所唱:‘蚁凭三分,鹏程万里,尽归落叶。’与那‘笑红尘,叹生灭’,看破人间世事,非神仙岂能轻易悟出?”

樵夫闻言,不由心中暗赞,果有悟性。不愧祖师竟对这龙太子如此看中!

他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唤《水龙吟》,的确是神仙教我的。那神仙,唤做菩提祖师,就住在这山中。”

果然是菩提祖师!

敖青道:“请前辈指路,若能闻道,必心记大恩。”

樵夫摇头道:“这山中之路,可非同一般。不是我指路,你就能到达的。还得你自己去寻,自己去找也!”

敖青一怔。

什么情况?

他还未思索,便看到周遭烟霞散彩,日月摇光。转眼间,那樵夫已不见了踪影,而前方的深林则似乎变得继位开阔了起来,露出了一座座山路林径。

敖青顿了顿。

但仔细想想,好像《西游记》中,这樵夫也没有带猴子去找菩提祖师,而是让猴子自行去找。

印象中,似乎也不是很难找。

“也罢。”

敖青看向林径山路,也没其他办法,就想再度高飞而起,在高天之上去俯视万山,寻找三星洞。

然而。

就在敖青飞起之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那周遭环绕的森林树木,竟然……也陡然变得极为巨大了起来!

敖青飞的有多高,那森林就有多大。

他身躯有两千丈,那一棵树,竟然能高至万丈,似乎要捅破苍穹一样!

但实际上,无论飞多远,那天上仍然无穷无尽。自己,也始终陷于林间。

敖青愣了。

好像……有点不妙。

自己怎么那么像是被诸如紫金红葫芦、玉净瓶这样的法宝,或者是袖里乾坤这样的神通给收了呀?

他想了想,朝后面退去。而那树木,却是没有继续增长,反而逐渐地恢复了原状。

但往前去走,那树木,就再次变得高耸了起来。

“原来如此。”

敖青明白了。

看来,自己可没有孙猴子那样的待遇。

想要去到三星洞,或许不是说去,就能够去的。

难道说自己是被拒绝了?

不,也不是。

虽然自己想离开,那菩提祖师固然不做阻拦,但是,那岛上的霞光牵引,却是真实的,不是自己主动闯进来的。

如果菩提祖师不想,敖青觉得自己可能都发现不了这大陆。

首节上一节12/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