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东海龙太子,拜师菩提 第30节

敖青依着樵夫,变成了一些松鼠飞鸟,山狐大雁之类的,又变成凡人,有男女老少,百态相貌。俱都彷如真实,看不出破绽。

樵夫看了许久,半晌后,不由抚掌笑道:“够了,够了。心玄师弟,你这变化之术当真是炉火纯青了,几乎没有什么破绽可言。不过,却还少了一样的东西。”

敖青一怔,回归本相,问道:“什么东西?”

樵夫道:“心境!”

“心境?”

樵夫道:“正是。你这变化之术,要比那些个幻化、易容之法玄妙得多,乃是真个变成了本物。但是,却缺少与之匹配的心境。”

敖青道:“请师兄说得详细一些。”

樵夫点了点头,细细说道:“这大千世界,自有玄妙道理,飞禽有飞禽的道,走兽有走兽的道。花草树木,亦有花草树木草木的道,就连凡人也是如此,往往会随着时光变迁,而心境不同。你这变化之术,虽然是连身躯都变得一般无二了,可心境却不加匹配。如果遇到一般人,自是无妨。但若是碰到了有诸如‘天眼通’、‘他心通’,或是能窥破本质,洞穿真实的神眼的话。那便恐被看破了。”

敖青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樵夫的这番话,不由得让他明白,为何《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变化之法会被二郎神、弥勒佛所察觉到了。

除了那猴子自身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心境上的不匹配!

就好像,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之时,变化成了一只麻雀儿,虽然身体改变了,但是心境,却还是一只猴子,自然会与真正的麻雀,多少有些不一样。

相比之下,反倒是变成“土地庙”这样的房屋,则更好隐藏心境一些。只是,猴子却又因为尾巴暴露了。

得知了这个破绽以后,敖青也是甚为庆幸。看来这一次没白请樵夫指点!

要是樵夫不说,可能自己也会忽略这个破绽。到时候要是真的与人斗起法来,怕是要吃亏。

于是,敖青便谢过樵夫。并且内心注意到了“心境”的问题。他与猴子不一样,心性倒是并不跳脱,又有菩提子相助,隐藏心性或是变化心性自然也是问题不大的。

当然了。

虽然,这收获已然不小了。但是敖青其实这次主要过来请樵夫指点的,却不是变化之术。

在樵夫道破变化之术的缺陷以后,敖青说道:“多谢师兄指点,除此之外,其实师弟还有一件事,想要请教师兄……”

樵夫道:“哦?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敖青道:“请问师兄,可知道这世间是否有与中央戊己土相关的龙?”

“中央戊己土……”樵夫微微皱眉,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敖青道:“不敢隐瞒,我在师父的帮助下,练成了混元龙珠之法……”

敖青便将有关龙珠修炼法的事情,毫无保留地告诉给了樵夫。

樵夫听了,也算是明白了前因后果,恍然道:“原来如此,看来之前那天地异象,当真是你引发的!不过,却未想到师父为你竟不惜损耗,逆溯光阴,观想到了龙祖大帝的修炼法!”

樵夫这一说,敖青心中起了一丝涟漪。

虽然他也知道,祖师观想龙祖画卷,肯定是不易的。但如今樵夫证实了,却让他对此更加感动:“不知师父……会有何损耗?”

樵夫看到敖青的神情,也顿时意识到了这一点,说道:“师弟,你也无须自责。师父神通广大,这点损耗,倒也算不得什么,应该早已恢复如初了。而你不负期待,竟然真的能够凝练成这龙珠,才是对师父最好的回应!若我是师父,也会甚为欣慰。”

樵夫如此一言,敖青这才放下了心来。

“不过,这蕴含中央戊己土的龙……”樵夫话锋一变:“如今这世间,怕是还真不好找。据我所知,如今世间的土行之龙,虽然也不是没有,但大都是河龙、井龙。其蕴含的中央戊己土,恐怕匹配不上你这混元龙珠,你可曾问过师父?”

敖青道:“我之龙珠方才完善,还不曾询问。”

樵夫点了点头,说道:“据我所知,上一位具有中央戊己土,且实力强大的龙神。正是你龙族惊才绝艳的先辈……庚辰应龙!”

“应龙?”敖青目光一闪。

“不错。”

樵夫道:“所谓,天干之庚属阳之金,地支之辰属阳之土。应龙之所以名为庚辰,便是因为他乃是同时具有土、金两种属行。”

樵夫如此一说,敖青也是一点就破,顿时想到了。

的确,应龙应该是具有土属行的龙!

首先,应龙的形象,应该近似于黄龙。《黄陵庙记》、《拾遗记》等典籍都将其形象描述为黄龙。

黄龙,很显然是土行龙。

当然,应龙应该比黄龙更强大。就好像樵夫所说的,他并不是单纯的土行龙,而是土、金双行龙。

其次,应龙的龙珠碎块,敖青也见过,现在想想,似乎的确与目前他所具有的属行不同。

不过……从东海宝库来看,应龙已经去世了。也不知道,他的龙珠碎片,是否能够帮助自己完善土行……

第四十三章 手信

敖青仔细思索着。

但是现在,貌似也只有这一条路,最为靠谱了。

敖青身为龙族,虽然由于年龄尚幼的缘故,对龙族不能说是了如指掌。可是,仅从四海龙来说……是真的一条黄龙都没听说过!

就像樵夫说的一样,河龙、井龙或许有。但一则,在四海之外,敖青也不甚清楚。二则,那河龙与井龙的戊己土,或许真的不够资格。

而应龙,当然是够资格的!

不过,樵夫却似乎不知道这件事情:“只可惜,那应龙如今已经身死了。恐怕,其不能给你做什么参详。”

樵夫和祖师,乃是目前敖青极为信赖的两个人,因此他闻言以后,自然也不会有所隐瞒,便直接说道:“师兄有所不知,这应龙的龙珠,如今还在我龙族的东海宝库之中!”

“哦?”樵夫喜道:“若如此,则可矣!如果师弟能够将应龙龙珠中的庚辛金与戊己土所汲取,不但可以完善五行,还能让这混元龙珠再上层楼,更进一步!”

敖青见这樵夫欣喜,也有些感动。这师兄,也真是为自己着想了。

不过想到应龙龙珠如今的样子,敖青还是说道:“只是,如今应龙的龙珠虽然存在,却只剩下一块碎片了。不知道从这碎片中,我能否还可以完善戊己土?”

“碎片?”

樵夫语气一顿:“这,恐怕很难。”

果然。

敖青就知道,没有这么简单。

龙珠乃是神龙自身精华所汇聚的神物。但是,纵使再神妙,破碎以后,那五行灵韵自然也会消散……

看来,自己还得再想其他路子。

但是就在此时,樵夫话锋一转:“虽然很难,但或许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师父出手,说不定可以溯本还原,将那碎片化零为整,重新汇聚神奇。”

敖青闻言心中一喜,但同时又有些震撼而又担心的问道:“师父能做到如此程度?莫非,要付出很大损耗么?若如此,则还是另想其他办法罢!”

仅凭一块碎片,就可以将应龙的龙珠复原!?

这在敖青看来,是难以想象的。甚至他认为,这比龙祖画卷还要困难!毕竟,龙祖画卷只是逆溯时光,画了幅画,而龙珠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条神龙的本源力量。

然而,樵夫却说道:“师弟不必担心,以师父的法力,想做到这点很简单,何须什么损耗?这可比逆溯时光去观想龙祖大帝要轻松得多了!要知道,应龙虽是天才,但其和龙祖大帝,可是没法比的!”

好吧。

敖青又被上了一课。

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也的确是这个道理。自己只关注到了应龙的龙珠之强大,却未想过龙祖大帝和应龙之间的差距。

不过,经此一事,敖青也有所反省。看来自己现在虽然学有所成,但是世间广大,学无止境。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决不可因为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祖师之所以教自己“周天变化之术”,应该也有让自己隐藏锋芒的意思。

毕竟,从这点来看,就能够看出龙祖大帝的龙珠是有何等玄妙了。

要是真被妖邪察觉,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自己的麻烦恐怕将会接踵而来了。

不过,敖青也无所畏惧。毕竟,自己背后可有菩提祖师呢!

当然了,话虽如此,但是菩提祖师和如来佛祖、太上老君不同,三星洞这片“心界”,或许一般妖魔鬼怪没听说过。看来以后还得再多结交一些大神通者,就算不请他们出手,能够震慑宵小,也算不错。

譬如,那观音菩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多谢师兄相告,师弟我这就去请教师父!”敖青闻道欣喜,就想立刻去请教祖师,遂向樵夫行礼。

礼毕,便准备先行告辞,回去三星洞中。

但便在此时,樵夫却又叫住了敖青:“师弟且慢。”

敖青回首:“不知师兄还有何吩咐?”

樵夫笑道:“师弟有求索之心,乃是好事。但是我辈修行中人,求仙固然重要,但莫忘了修道才是根本。切不可急匆匆的,像只猢狲一样。”

敖青闻言,尤其是听到那“像只猢狲一样”时,更是不由抿嘴一笑:“师兄教训的是!”

的确,修行者,可不能太急切,忽略了道心。话说回来,自己这番过来,本就有恭候樵夫的意思,如今哪有撇下他回去的道理?

遂与樵夫一同,走步开山,有说有笑,接引着向那三星洞而去。

樵夫看这龙太子被自己一提醒,就能立刻放下“汇聚五行”的执念,而是当真可以心存“空寂自然”,与自己轻松说笑,不由得心中暗赞了一声。

怪不得,师父会如此看重师弟!

平心而论,如果是樵夫自己,在修行紧要关头得了一线希望。纵然在被提醒的情况下也可以按捺内心,但却决计会心中念着,做不到如此写意自然。

但自己这位师弟,竟然做到了。

而且樵夫也能看出来,他并不是在压抑自己的内心,而是真的就没有放在心上。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好一个龙太子!!

谈笑间,两人便进了三星洞。那樵夫又叫定敖青,伸出手来,道:“师弟,你看这是何物?”

敖青向那樵夫手掌看去,却发现,樵夫手上,一颗青色的石头珠子,圆滚滚地落在手心。那石头珠子,犹如鸡蛋,看起来平平无奇,与顽石无异。

敖青一愣:“这是?”

樵夫笑道:“这是我少年习练武艺之时,在一座荒山所看到的一块石头,因其好看,便留下了。适才师弟来接我时,我曾说过要给你带来手信,充当见面礼。正所谓:言出法随。师兄自当说到做到!”

一块石头?

敖青顿了顿,道:“长者赐,不敢辞。既如此,师弟我便收下了。”遂双手接过。

他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当石头入手,却陡然间有一道远古洪荒的大气象,由心底油然而生!

那石头,竟似透露着大岁月的气息!!

就在这气息流转之际,敖青竟然发现,自己体内的龙珠……变得稳固了!原本那一丝丝微妙的不契合的感觉,也荡然无存!

很显然,这石头,绝对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宝物。

第四十四章 出山

原本,敖青收下这石头,倒是没怎么多想,但是感受到了这石头的宝贵,他反而动作一滞。

反倒是樵夫,似乎看出了敖青的犹豫,说道:“师弟,为兄的一点心意,你可切勿推辞!”随即倒提起斧柯,转过身去,朝住处走去。

敖青见状,便也释然。他将石头好生收好,心中的感激化作恭敬,在后面行礼道:“如此,便多谢师兄了!”

远去的樵夫摆了摆手:“不必在意,快去寻师父去罢!”

敖青应了一声。

首节上一节30/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