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开局瞎子,从拉二胡开始 第93节

十二个肉包,三碗粥,一碟咸菜,十个灌汤包,三张胡饼。

最后又买了一盒巧点心,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去继续睡觉了。

一连几日,李平安都似在醉生梦死当中。

他喝的那些酒,本就不是凡酒。

而是景煜从书院中带来的佳酿,再加上钦天监监副的银金针催化。

若不是李平安身体强盛,恐怕睡上个把来月都不是问题。

............

短短几日,京城风雅之地。

便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有人在清月阁一掷千金,只为一名风月女子的一首诗词。

这种故事情节向来都受文人雅士的喜欢。

一时之间,这首诗词在京城盛行起来。

而后众人得知,做这首词的不是风月女子,而是书院之人。

名唤景煜。

那日,李平安留的姓名便是景煜。

他人问沉香姑娘那首诗的主人,沉香便如实相告。

书院。

“景煜,你身为书院学子竟然不知廉耻去那种地方。”

景煜看着被打的通红的手心,委屈巴巴。

满脑子的疑惑。

我他娘的怎么暴露了呢!?

在河边走了这么多年,还没有湿过鞋。

怎么这次不但暴露了,而且闹得人尽皆知。

甚至还莫名传出来一首他写的诗词。

景煜扁着嘴,眼中泪光闪烁。

钟大家提着戒尺,目光严肃地望着他。

沉默了一会儿。

景煜正想为自己求求情,忽听老师道。

“那首诗真是你写的?”

“我....我不知道啊..”

景煜当时喝得烂醉,一出门便遇见了公主。

之后的事情,便是莫名听见了自己的大名,流传在各个妓院青楼的事迹了。

随后便被钟大家叫来训斥了一顿。

“不知道?”钟大家困惑,“那首诗词你可还记得?”

景煜摇了摇头。

钟大家手一拂,一张宣纸从桌子上无风而起,精准地落在景煜眼前。

这自然不是李平安当日写的那张,而是钟大家摘抄的。

字同样是极好。

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景煜深吸一口气,怔怔地看着最后两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景煜忽然站了起来,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想起来了,这首诗词是我写的。”

钟大家双眼一眯,“毋自欺!!”

声音不大,却如洪钟大吕。

景煜心一紧,像是要爆开一样,急忙说道。

“应该大概可能或许不是我写的!”

“那是何人用了你的名号?”

景煜回忆了一下,很快就锁定了对象。

“老师....好像是李平安所做。”

钟大家眉头一皱,“那为何要用你的名字?”

“是不是因为我请他去嫖....”景煜连忙改口,“请他去风雅之地喝酒聊天,他便将这首诗词赠予我了?”

钟大家一捋胡须,现在看来似乎只有这一个解释了。

他虽然接触李平安时日不多,但也知对方是个低调之人。

景煜的目光重新落在那首诗词上,拿起笔墨,在上面添了一行小字。

天元十六年,友与景煜游清月阁有感而发,遂作词赠予景煜。

一首极佳的诗词流传于世。

即使是在市井小巷,对于一个儒学修士日后的发展都是极好的。

更何况这诗词,想必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一代佳作。

钟大家皱了皱眉,长叹一口气。

“大隋儒学衰败于斯,尔等不想着如何弘扬儒学,却整日计较这些。

悲哀!悲哀!”

说着,便拿起笔。

又多添了一行字。

变成了:“天元十六年,子由之友与弟子景煜游清月阁有感而发,遂作词赠予子弟子景煜。”

(钟大家,字:子由)

景煜:...........

老师,您真能蹭啊~

第88章 无妄之灾

昏昏沉沉了三四日,李平安才觉得有些恢复过来。

酒劲消散了不少。

走出客栈,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

当真有一些不切实际之感。

他走到客栈的后院,在马圈中找到了老牛。

老牛哀怨地望着他,仿佛是在说你小子总算知道来了。

一连饿了几日,老牛我跟这群家伙抢东西吃。

饿极了就舔舔马耳朵,尝尝肉的味道。

现在这群家伙都以为我是变态呢。

李平安笑了笑,摸着老牛的头。

“抱歉老伙计,今儿带你吃好吃的去。”

李平安牵着老牛离开了客栈。

京城柴米油盐都贵,太好的东西自然是吃不起的。

再加上一路行来,钱也不剩下多少了。

跟人家打听有没有便宜吃东西的地方。

一路向西,眼看着就要出城了。

京城不是所有地方都是繁花如锦,阳光灿烂的地方,黑暗必不可少。

比如李平安脚下这条街道,人声鼎沸,却是又脏又乱,交通不便。

左边的巷子又窄又长,透着一股霉味。

两边都是门面寒酸破旧小饭馆,冒着黑烟,呛得行人咳嗽不止。

还有有鸡窝一样的小茶馆...........

京城的繁华,仿佛跟他们完全不搭边一样。

先来一碗面开开胃。

李平安忍痛,要了一碗鳗面。

老板把事先处理干净的鳗鱼捞出来,把鱼肉和入面中。

在这之前要先蒸烂,拆去鱼骨,

入鸡汤清揉之擀成面皮。

小刀划成细条,入鸡汁、火腿汁、蘑菇汁滚。

加入鳗鱼肉和鸡汤后,原本没有味道的面条也就变得鲜美,味道也变得更加醇厚。

再配上一些辣子,酱汁又酸又辣,又香又滑。

吃上一口,再配上大蒜,美得要死。

正赶上饭点,面摊上人很多。

跟李平安挤在一桌子的是一个母亲带着十四五岁的姑娘。

二人长得虽不如清月阁里的花魁,却也十分耐看,清水出芙蓉。

吃了一会儿,李平安就觉浑身冒热汗。

首节上一节93/6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