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第191节

  夏远也为自己鼓掌,他心里想的更多,之所以今天能够加入游击队,很显然是昨天晚上给高传宝说的地道方案被老村长采纳,也因此而加入游击队,只是他现在还是编外人员,入党之后,才能够真正的成为游击队的一员。

  就像是高传宝和牛娃一样,都是一名光荣的党员。

  老村长伸开手掌下压,说道:“安静,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宣布,关于高家庄如何应对日军扫荡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分区也在认真商议对策,不过就在昨天晚上,夏远同志想出了一个应对日军扫荡的办法,而且这个办法十分成熟,甚至在我跟老钟几人看来,都是十分有效的办法。”

  老村长扭头看着高传宝,道:“传宝,这件事情你来说。”

  高传宝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自己看了眼,目光带着一丝激动,又带着感激的目光看向远处的夏远,清了清嗓子,这才说道:“这是夏远同志想出来的办法,经过我们几人的商议,一致认为这个方法可行。”

  “黑风口炮楼的鬼子距离咱们这儿就八里地,有的时候总是要来扫荡,躲在哪里是个问题,躲在地窖,日本鬼子已经发现咱们会躲地窖,往往找到一个地窖口,就能揪出来一窝,夏远同志针对原有的藏人地窖,想出了一个挖地道的方法,咱们高家庄四周都是平原,鬼子又距离的近,地窖已经行不通了,但可以把家家户户的地窖用地道打通。”

  “这样一来,鬼子发现了一个地道口,咱们啊可以通过地道转移,避免了日本鬼子发现一个地窖口,就能抓一窝的局面。另外不光要挖地道,还要把地道口设置的巧妙,夏远同志给了几个不错的方法,比如在马厩里,灶火下,床下,只有鬼子想不到,就没有我们做不到的,就跟老鼠打洞一样,专找鬼子发现不到的位置。”

  高家庄的村民们听得一个个交头接耳的讨论,她们被这个点子给惊到了,挖地道,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过呢,这可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高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挖了可以藏人的地窖,但就是跟传宝说的那样,地窖的洞口只有一个,鬼子一旦发现地窖口,他们就是瓮中之鳖,只能被鬼子抓出来。

  而地道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家家户户的地道打通,这边被鬼子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地道进行转移,鬼子就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还有地道不光要来躲藏,还要用来打鬼子!在地道设置陷阱,挖诱饵地道,那个作战叫什么三打.”

  高传宝抓耳挠腮的说道:“还是让夏远来跟大家说,他说的比较详细。”

  牛娃高兴地推搡夏远,道:“叫你呢。”

  夏远愣了一下,挠挠头道:“传宝哥,还是你说吧。”

  高传宝道:“这方面还是你懂得多,毕竟是你想出来的,说的肯定是比我想的全面。”

  夏远这才点头,来到高传宝面前,林霞嫂道:“夏远同志,就按照你跟传宝说的来,你不知道,传宝跑过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激动的。”

  夏远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看着高家庄的村民,说道:“他曾经说过,群众的力量的是强大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一个人能想的也非常有限,只能给大家打开一个思路,剩下的还是要靠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

  他说道:“刚刚传宝哥说的是‘三打一拉’,就是交通沟骚扰战,护村沟狙击战和地道战,一拉就是在鬼子行进的散兵线上埋上地雷,鬼子一来,咱们拉地雷,炸他个人仰马翻!”

  “对对对!”高传宝高兴道:“这就是三打一拉!”

  “还有地道,不光要挖地道,还要把房屋给利用起来,设立高房,高房就是位置偏高的射击点,在墙壁上开个洞,鬼子来了,趁其不备开枪。设立暗室,地堡,鬼子进入地道,咱们在地道旁开一个暗室,鬼子通过地道,咱们从暗室向鬼子射击。鬼子啊打不着咱们,但咱们呢,能打到鬼子!”

  夏远脑海里浮现一个庞大的高家庄地道要塞蓝图,一脸兴奋的说道:“不光如此,咱们要把所有的东西串联起来,从交通沟能到护村沟,从护村沟能到地道,从地道又能钻进高房,暗室,地堡,也可以钻出村子,不光如此,地道也要防水防毒。水从哪里来,咱们就把水送回到哪里去,鬼子灌水,咱们在地道挖水沟,挖到水井里,鬼子灌烟雾,毒气,咱们就把地道给封起来。”

  村民们听完夏远的设想,一个个脸上带着激动,纷纷议论起来。

  高传宝高兴的说道:“好法子,好法子啊,这样一来,我们在暗处,鬼子在明处,他们就拿我们没办法,而我们呢,不管鬼子在哪里我们都能够打到鬼子。”

  夏远看着传宝哥,说道:“没错,咱们要把高家庄变成鬼子的地狱,来了让他们出都出不去。不管他们躲在哪里,我们都能够知道,还要用竹子,上下打穿,可以当做传递消息的传声筒,这边喊话,那边就能够听得到,中间连接不到的地方,就设立专门的传话员,把命令传递过去。”

  高传宝高兴的抓着夏远的手,说道:“太好了,这个主意太棒了!夏远同志,你是怎么想到这么精妙的办法。”

  高家庄的村民则十分的惊讶,这个办法对他们来说是从未设想过的,甚至没人会想到在地道上下功夫,而夏远不仅做到了,并且方方面面全部都考虑到了。

  牛娃无比高兴的说道:“这个法子真好,我们躲在地道里,日本鬼子就拿我们没办法,不仅如此,日本鬼子还打不到我们,而我们只需要躲在地道了,对日本鬼子进行还击就行。”

  林霞嫂道:“还是夏远同志聪明,我们商量到半夜,都没有琢磨明白,人家这么一琢磨,就说明白了。”

  老忠叔扭头看着村长,“村长,地道战不仅仅适用于高家庄,其他几个村子同样适用,我们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日本鬼子。”

  老村长点头:“等到分区开会,我会把这件事情详细的告诉分区的其他干部,夏远同志的想法非常好,在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太难了,但如果我们把战场从地面转移到地下,就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在平原开展游击战的难题。”

  高传宝道:“这样正好,到时候分区开会,可以带着夏远同志,法子是他想出来的,他对地道战最熟悉。”

  夏远开口道:“传宝哥,我就不用去了吧。”

  老村长哎了一声,道:“夏远同志,这是立功的表现,如果地道战真的可行的话,你就立大功了,这件事情,你非去不可。”

  林霞嫂也说道:“村长说的对,夏远同志,你就跟着一起去吧。”

  夏远挠了挠头,也没再推辞了。

  挖地道的方案基本确定下来,怎么挖,如何去挖,这还是要靠群众们的智慧,而夏远为他们找到了行动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发挥群众的力量,动员群众。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夏远个人威望在高家庄中迅速拔高,村民们还是十分敬佩有智慧,识大字的人,在他们眼中,那样的人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村民们都散去之后,老村长叫着夏远和牛娃,叮嘱牛娃:“牛娃,夏远刚加入游击队,枪还不怎么熟练,没事的时候,你就带着他熟悉熟悉枪。”

  “哎,村长,你就放心的交给我吧。”牛娃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道。

  老村长又对夏远道:“夏远同志,你先跟着牛娃熟悉熟悉枪,先把怎么开枪,怎么拉栓学会。”

  夏远保持着该有的谦虚,“是!”

  实际上他的单兵能力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任何一名八路军战士,战斗意志也是无法想象的强大,也并非是他想要扮猪吃老虎,而是系统赋予的身份都是随机的,他身上具备的技能并不符合他的身份,暴露自己,很有可能会引起老村长他们的怀疑,自己保持着循序渐进的态度就行了。

  在养身体的那些日子,夏远每天都在村子里进行各项训练,老村长他们也都是看在眼里,不过对于他们而言,自己的训练好似是无用的,牛娃也劝自己省省力气,夏远依旧特立独行,每天锻炼着自己的身体素质,也算是为接下来自己展露强悍的战斗力做铺垫,要不然贸然的暴露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一些。

  成功的加入了游击队,把地道战的精髓告诉高家庄的游击队,也仅仅只是前两个计划中的一环,根据电影中的剧情,在区队开会没多久,日军的大扫荡就要到来,而当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武器弹药紧缺的问题。

  而夏远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分区开会的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毕竟这是属于保密会议,只有村长才能够知晓,而他也不知晓确切的时间,如果时间过早,那显然是来不及了,如果时间太晚,他贸然行动,很有可能会导致日军扫荡提前开始,日本鬼子会把怒会发泄到百姓们身上。

  到时候日军扫荡过的地方必然是生灵涂炭。

  百姓们是无辜的。

  夏远在思考再三,决定先稳一手,先把在黑风口的日军兵力摸清楚再说。

第285章 武器装备劣质的游击队

  牛娃把自己的枪包在怀里,用一块发灰的破布擦拭着,把枪身擦拭的锃亮。

  他端着枪,说道:“夏远,你知道这枪叫啥不?”

  夏远看了眼牛娃怀里的枪,这把枪可是从清朝时期传下来的枪械,装备到抗战结束,它有一个土名字,叫汉阳造,汉阳造的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当时这把枪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1898年德国军方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将其取代。该型步枪遂转售给土耳其、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的清政府。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于‘毛瑟’品牌十分相信,德国的商人就把1888式委员会步枪谎称为毛瑟步枪,成功的欺骗了清政府,将1888式委员会步枪当做毛瑟步枪卖给了清政府。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号步枪,1899年南江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号步枪。

  从那时起,1888式步枪也被称之为汉阳造。

  而牛娃怀里的这把汉阳造有些年了,被牛娃当做宝贝一样护养着,但精度一般,射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远,大都是淘汰下来的,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也就是这样别人不要的垃圾装备,却被游击队员们当做宝贝一样养着,几乎是从不离身。对于这个时期的游击队还是非常困难的,像样的武器并没有,大都是边区造和老套筒,唯一好的武器就是牛娃手里这把被淘汰下来的汉阳造,

  传宝腰间别的手枪是民间仿制毛瑟手枪,一样是边区制造,一把可以折叠的手枪,大都是根据地的铁匠们用手打的,有的加个旧枪管,多数连膛线都没有,滑膛的,一次只能装一发子弹,做工极其粗糙,公差极大,经常打不响,精度更是离谱,二十米距离瞄准哪里不大哪里,往往瞄准头打能打到脚,射程近,威力小,单造价低,子弹好补充,有的能直接装黑火药。

  由于其造价低,制作简单,所以一些非一线的游击队长们几乎是人手一把,塞点黑火药就能当子弹。

  至于重火力装备,别说是一些条件较好的游击队,就是边区的主力同志们唯一的重火力装备也是从日本鬼子身上缴获来的歪把子,大炮什么的想都不用想。而高家庄的重火力装备则是村民们自发制作的土地雷,做个壳子,塞点黑火药,一个威力不是很大的地雷就被制作完成。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游击队员们凭借着群众们的智慧,和伪军们斗智斗勇。

  “牛娃哥,这枪我知道,是汉阳造。”夏远指着枪说道。

  “对了,这就是汉阳造,咱们村就四把,我一把,传宝哥一把,你狗娃哥一把,大宝哥一把。”牛娃端着枪,又道:“我给你说说怎么拉栓,怎么开枪,喏,这里就是枪栓,一拉一拐,这里就会打开,把子弹放进去,再推过去,瞄准之后扣动扳机就成。”

  他把枪递给夏远,说道:“你来试试。”

  夏远也不嫌弃,伸手接过来,摸了摸被擦得干净的枪,对于牛娃他们,枪就是他们的生命,哪怕这把枪不好,这把枪存在很多问题,但他们依旧对枪看的比自己生命还要重。

  因为就是这样一把落后的武器,可能是十几个八路军战士付出生命才换回来的。

  摸到这种古董级别的武器,夏远颇有些感叹,红军就是用着这样简陋的武器打天下的。

  牛娃在一旁说道:“等以后打了鬼子,缴获了鬼子的枪,你也会有自己的枪,枪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枪,哪怕人没了,枪也一定要在!”

  夏远点点头,道:“牛娃哥,你就放心吧,人在枪在!人没了,枪也在!”

  他曾经听过这样的话,人在枪在,人亡枪亡,意思是人在的时候枪要在,人没了的时候,枪也要毁掉,这是为了防止被敌人缴获了去,但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规矩,毕竟这个时候游击队和民兵是极度缺乏武器装备,枪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生命。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没有武器装备,如果前边的人死了,后边的人就能够捡起前边的人死后留下来的武器装备继续战斗,从来没有死的时候把枪毁掉防止敌人缴获的想法。

  想到这里,夏远颇感心酸,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牛娃哥,我会了。”夏远简单地尝试了几下,然后在牛娃带着震惊的目光中,无比熟练的拉栓上膛,动作从僵硬变得行云流水,看的牛娃震惊不已。

  “你以前摸过枪?”

  “没有。”

  “会的真快,我都没有你这么熟练。”牛娃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夏远这才摸枪多久,自己也不过告诉他怎么做,他尝试了几下,就能拉的这么熟练,甚至是行云流水,动作没有丝毫的卡顿,已经远远比他们这些老战士都更熟练。

  “可能,是天赋。”

  夏远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摸了摸头。

  “天赋,天赋。”牛娃轻咳一声,又道:“拉栓只是其一,最关键的是要打的准,打不准那是浪费子弹,所以动作熟练是次要的,只需要记得怎么拉栓,怎么上膛,怎么开枪就行了。”

  夏远重重点头,“牛娃哥,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练枪的,到时候一定多杀小鬼子。”

  牛娃满意的点点头,心里嘟囔着,天赋,难道自己的天赋很差吗?他开始有点怀疑人生了,以为夏远熟练的拉栓开枪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想到这才说话的功夫,可就这么的熟练了。

  心里感到惊讶的同时,又有些宽慰,这小子,是个打枪的材料,他内心又开始期待,如果这小子打枪打的也准,那就好了。

  当然,现在可没有子弹用来打靶,弹药可是高家庄最为紧缺的重要问题,莫要说是高家庄,就是边区对于子弹都十分的紧缺,而边区造的子弹,绝大多数都供应到主力作战部队上,能抠下来一些给他们的少之又少。

  就目前高家庄存了几个月的子弹,也才八十多发子弹,被老村长命人严格看管,平日里牛娃身上也才携带三颗子弹。

  牛娃接过枪,从怀里掏出一颗子弹递给夏远,“这就是子弹,咱们村的子弹数量并不多,我身上就三发,小鬼子来的时候,才会多发一些子弹,但也不会太多,很多子弹要留着存起来,以应对后来之需。”

  牛娃抱着枪,一屁股坐在田埂上,说道:“别说是咱们村了,就是整个边区,武器弹药都非常缺少,咱们村有民兵四十多人,只有四条枪,其他人用的都是长枪,你也别着急,等到时候缴获了枪,会优先发枪给你的,要是有淘汰下来的枪就更好了,擦擦其实还能用呢。”

  夏远心里满不是滋味,他说道:“牛娃哥,你放心,我不着急的。牛娃哥,子弹给你。”

  牛娃拍了拍夏远的肩膀,把他递过来子弹揣在怀里放好,又道:“对了,我看你经常在村子里锻炼,省点力气,到时候打小鬼子用。”

  夏远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思想封建,很多人都没有啥学问,他们潜意识的认为夏远那样子锻炼,没啥作用,只会白白的浪费掉力气,好不如留着打小鬼子。

  对此夏远也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只是转移话题,问道:“牛娃哥,你对黑风口的鬼子了解多少?”

  “黑风口炮楼?”牛娃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忍不住捏紧,说道:“了解的很多,黑风口距离咱们这里只有八里地,有的时候一天能来三趟,不过这段时间鬼子在其他地方进行着大扫荡,没空管这边。”

  夏远沉思了一下,说道:“牛娃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鬼子忙完那边的扫荡,会不会将矛头对阵高家庄附近的几个村庄。”

  牛娃道:“肯定会,这不是边区也在对这件事情开会吗?估计是在商量对策,这种事情就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

  夏远又道:“牛娃哥,你有没有想过趁着鬼子大扫荡的时候,去偷袭一下黑风口炮楼的鬼子。”

  牛娃目光一凝,瞪大了眼睛。

  高传宝刚好听到夏远的话,走过来道:“瞎胡闹,这是擅自行动,可是要受批评的,另外咱们可不能动黑风口炮楼的鬼子,那是要牺牲的,黑风口的位置居高临下,打不上去,攻不下来,三五个鬼子能守着一片区域,就这手里的几条枪。”

  高传宝是战斗过来的人,他深知鬼子的可怕,坐在田埂上,说道:“黑风口炮楼有好几年了,游击队不是没有打过,根本打不下来,而且你去骚扰鬼子,杀了鬼子兵,附近村子的百姓就要遭殃,鬼子的报复心特别重,你可不能乱来,你才加入游击队,别想着做啥事儿,另外一点,打鬼子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似乎又觉得先前的话语太重了,联想到夏远的身世,高传宝嘴唇嗫嚅,有些于心不忍,叹了口气道:“夏远,我知道你报仇心切,但凡是要讲究一个过程,这就跟种庄稼是一样的道理,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来丰盛的秋收,黑风口炮楼立在黑风口已经有好几年,游击队打了几十次,每一次都伤亡惨重,不是说去偷袭,就能够偷袭成功的。”

  夏远低着头,一副接收说教的模样,只是他心里也在思索,商量对策。

  实际上动员游击队去袭击炮楼,本身就是一个不成立的说法。一方面当下不管是民兵、游击队,还是武工队,八路军,都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这也是未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各个政策等等。

  别说是他刚刚加入游击队,就是他是游击队长,也不能说行动就行动,说带着高家庄的游击队袭击黑风口的炮楼,就带着游击队袭击黑风口的炮楼,在游击队上边还有村长,分区区长,八路军等等。

  况且每一次行动,都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就比如亮剑中,李云龙擅自行动打小鬼子,旅长知道李云龙擅自行动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方面下命令等战斗结束,让李云龙来见他,另一方面召集各部队对各自管辖区域的企图增员的日本鬼子进行阻击。

  最重要的一点,吃了亏的鬼子会把怒火发泄到附近村子的老百姓身上,安排敌占区的百姓们转移,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协调统一配合。

  尤其是目前高家庄的情况,和日本鬼子战斗的村子可不仅仅只有高家庄一个,他这边擅自行动,那边很快就会受到鬼子报复。所以,任何建立在针对鬼子行动计划的前提都需要下达到各分区,各支队,各小队,协调统一,相互配合,你主攻,我侧翼,你切断鬼子退路,我切断鬼子增员,你破坏公路,我转移群众,整个地区的各分区相互配合,有序行动。

  可不是你想要行动,就能够行动的。

  夏远自知黑风口炮楼的鬼子是暂时动不得的,估计要等到大反攻的阶段,才会端掉黑风口炮楼的鬼子,而且有一点也说的非常对,他一个人强也仅仅只是一个强,他能够杀了鬼子干净利落的撤退,民兵未必可以,游击队未必可以,老百姓未必可以。

  最关键的一点,四条精度不高的枪,难以形成有规模的战斗力。

  “鬼子凶,伪军狠,要找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要不然这春天的风一吹,又把他们吹了起来,斩草就要除根。”

首节上一节191/5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