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第196节

  老村长见多识广,把木制的推车停下,说道:“这片区域是风沙区,过了这片区域就会好很多,再坚持坚持,走过这片区域,前边是李庄,我们可以在李庄歇歇脚,吃点东西。”

  两人点点头,拿起绳子,继续前进,由于这片区域的特殊性,导致这片区域看起来就像是沙漠一样,他们两人必须在前边拉着,否则很难走得动。

第292章 荒村

  他们不能在这片区域待太久,下午的风会更大,必须要趁着中午这段时间,穿过这段看起来就像是戈壁滩一样的地区。

  狂风席卷着沙土拍打在他们身上,并不包括这片区域,整个冀中平原的地区多数地区都有这样的沙尘,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要用毛巾包裹着自己的脑袋,否则出去溜达一圈,头发里全是沙子,这样的头发是非常难以清洗。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洗发膏,护发素的。

  穿过这片风沙区了不少的时间,从风沙区出来,三人浑身上下全是土,这条路虽然难走,但也有好处,那就是不会遇见日本鬼子,日本鬼子并不会来到环境这么恶劣的风沙区,也能看出来,老村长在挑选前往分区的道路方面,是下了功夫的。

  穿过风沙区,狂风依旧不减,走了十几分钟,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村子的轮廓。

  老村长抬头看了眼,说道:“前边就是李庄了,我也好长时间没有了来了,不知道李庄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三宝说:“这边距离风沙区比较近,日本鬼子来的可能性并不高。”

  老村长点点头:“李庄的人口并不多,就几百号人,靠近风沙区,庄稼长得少,很多人都离开了。”

  两人看不到的地方,夏远开启鹰眼,在这样一马平川的平原,鹰眼这一个技能能够发挥超强的效果,能够看到极远的位置,在鹰眼的加持下,李庄的情况呈现在夏远眼中。

  一个没有人影晃动的村子,有点诡异。

  夏远也没说话,只是观察着,确定李庄没有人,也没有鬼子之后,便放下心来,跟在两人身后,朝着李庄的方向走去。

  待靠近了些之后,三宝有些好奇的看着李庄的村口,道:“奇怪,怎么没有人呢?”

  老村长说:“这个时间点,应该都在吃午饭,进去看看。”

  而夏远却看到了另外一幅不同的景象,在开启鹰眼技能之后,李庄近乎破败的形象出现在他的眼睛里,部分房屋的墙体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纹,地面上长满了荒草,窗户纸早就被风撕裂,断裂的木头上布满了灰尘,一些房屋的大门敞开着,一些房屋的大门则倒在地上,还有一些房屋则干脆就没有房门。

  莫要说人影,就是连一个鬼影都看不到,整个李庄十分的破败。

  当三人再次走近了些,除了夏远,三宝和老村长都显得十分的震惊,三宝放下手中的小推车,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村子,嘴里喃喃的说道:“怎么会这个样子?”

  “夏远,你看着车子,三宝,跟我进去看看村子里还有没有人!”

  老村长伸手扶着包着头发的毛巾,带着三宝急匆匆的走进村子,夏远则跟在身后,不紧不慢的走着,他已经确定了这个村子里没有任何人,大概率变成了一个荒村。

  荒村和被鬼子扫荡的村子是有所不同的,荒村是由于日本鬼子的到来,一个村子的村民决定集体西逃的结果,而后整个村子渐渐荒废掉,而被日本鬼子扫荡过的村子则是整个村子都被日本鬼子给烧毁,百姓被杀光,财物被抢光。

  三人逛了一圈,找到一个还算完整的房子,三宝坐在门槛上,夏远靠在门口,老村长着满脸复杂的看着这个荒废下来的村子,微微叹气说道:“李庄面临的处境非常困难,他们跟风沙区接壤,本身粮食产量就不多,日本鬼子进入冀中平原之后,又开始到处征收粮食,他们的日子过的苦啊,给了粮食,一个村子的人都没有活路,是要离开,是要离开。”

  三宝低着头,夏远目光泛起丝丝涟漪,旧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产出不高,没有系统的栽种,再加上地处环境恶劣的风沙区,粮食产量勉勉强强的养活了一个村子的人,而今日本鬼子全面侵华,占据了冀中平原之后,又是征粮又是扫荡,隔三差五的还要抓走一些壮丁去给他们修建碉堡,抓走的壮丁能够回来的却是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莫要说是李庄,就是其他村子都很难活下去,李庄集体向西逃难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如果换做是他,在没有能力战胜日本鬼子,又没有能力保证整个村子村民都能够吃得上饭的情况下,也会选择让村民去逃难,也许逃难还有一线生存的机会,至少西方还没有被日本鬼子侵略,而在敌占区想要生存下去,实在是太过于艰难。

  而像眼前这样的荒村,在整个抗日年代是随处可见的。

  三人在李庄暂时歇脚,吃点东西,喝点水,休息了大概十余分钟又继续出发,李庄早已经是人去楼空,没什么有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都被李庄的村民带着逃难去了。

  故而三人也没怎么在李庄多停留,简单的休整就继续出发了,老村长选的这条路是绕过了鬼子的据点和炮楼,而且是绕了一大圈,赶路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天时间,路是绕了点,但三人的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离开李庄又走了两个多小时,太阳高高悬挂在头顶,即便是用毛巾包着头,依旧能够感受到一股燥热的气息,体内水分也在快速流失着,一路走走停停,穿过平原,在路上一棵孤独的大树下,老村长让两人停下歇息歇息,顺带喝点水。

  老村长喝口水,说道:“附近这几个村子都空了,都逃难去了。”

  他们三人这一路走来,除了遇见的第一个李庄之外,还遇到了几个村子,都无一例外的逃难去了。

  夏远说道:“生活在敌占区,想要安稳的生活,基本是不太可能的。反抗,消亡的更快,不反抗,也是慢性死亡。”

  三宝喃喃道:“慢性死亡.”

  老村长把水壶递给三宝,说道:“还是要反抗,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双手争取的,而不是靠别人施舍的,别人施舍的生活,并不幸福。”

  老村长是从封建地主阶级时代走来的,知道人民分的土地,自己当家做主是多么的可贵,自然不希望当下的生活被日本鬼子给毁掉,如果能用自己的双手保护着当下的生活,没人会愿意在过上以前的日子。

  没人会愿意的!

  老村长的思想觉悟无疑是非常高的,毕竟加入了我党,上过思想教育课,对人民自己当家做主是多么的了解,我党的到来,让人民真正的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赶走了地主,把土地分给百姓们,让百姓们拥有自己的良田,可以种得自己的庄家,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三宝并不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对自己当家做主的理解不够深刻,毕竟是没有经历过封建时代,自然也感受不到老村长说的这番话是多么的沉重,他乐观且十分天真的喊道:

  “那就用自己的双手争取!”

  夏远知道,用自己双手博取的幸福是需要付出几千万人的牺牲,才能够换到的。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冲突、中越冲突,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才换得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牺牲值得吗?毕竟那些牺牲掉的人连一天幸福生活都没有享受,他们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后辈们拼的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

  不知道对于未来的人而言,是否值得,就连夏远也不知道是否值得,他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用烈士们的血肉打的地基,可就是这样的生活,依旧有人觉得不满足,依旧有人觉得痛苦。

  但对于旧社会的人而言,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一个自己孩子能够幸福生活,这一切自然是值得的。

  可能每一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老村长他们想的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双手保护着自己的村子,保护着自己对的粮食,保护着自己的亲人,保护着当下来之不易,且十分脆弱的幸福生活。

  对他们而言,没有地主的欺压,没有定时的缴纳粮食,家人们都能够吃上一口饭,这就是幸福的生活。

  他也做了几次任务,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的战争,夏远发现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取到幸福的生活而拼搏的,抗日战争是为了赶走侵略者,保护自己的家园,解放战争是为了祖国的统一,抗美援朝、中印战争、中越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一场场战争,一次次牺牲,才有了当下的幸福生活。

  “走吧,继续出发。”

  老村长的声音将夏远的思绪收回,他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平原,高低起伏的平原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个村子的轮廓,荒废的田埂上是人们劳作而走出来的道路,推着小推车,走在田埂上,沿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朝着不知道目的地在哪的方向出发。

  老村长是记得路的,走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看看四周,说道:“再往前走会有鬼子的一个炮楼,绕过这个炮楼,剩余的道路就会更加安全,前边的村子是牛老村,穿过老村十几里地就是鬼子的一个炮楼,不过没有黑风口炮楼那么大,老村已经荒废了,日本鬼子逼得人活不了。”

  黑风口炮楼是鬼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据点,背靠着黑风镇,黑风口炮楼的修建也是史无前例的。

  鬼子的炮楼基本不会太大,也不会太高,一个炮楼里有四五个鬼子兵,七八个伪军负责驻守,炮楼一般都设立在地势较高的位置,且炮楼的修建材料也不是太过于讲究。

  炮楼和专业的堡垒群不同,它们不是用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毕竟整个晋察冀和东北等地区,如果都以这种水平修建,那么材料和人力的消耗将难以计算,当时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实现,因此炮楼的结构大多以砖石结构为主,除了一些必要的材料之外,往往就地取材修建。

  黑风口的炮楼修建的比较大,是属于大型炮楼,墙体是砖体结构,这种结构的墙体并不是很坚固,但对于抗日游击队和民兵却跟坦克一样,这个阶段的抗日游击队和民兵唯一的重火力就是边区造的手榴弹,但就是这样的手榴弹,威力却小的可怜,威力跟后世的一个大型烟火的威力相当,基本是炸不死人,只能够造成一些皮外伤。

  就是在丢到身边爆炸,也没啥威力,这种程度的火力,砖体的炮楼已经是他们难以破开的乌龟壳。

  除了一些小型鬼子炮楼的驻守兵力较少之外,规模稍大一些的炮楼,或者位置在一些交通要道的重要炮楼,驻军人数会稍微增加,同时武器装备也会不同。除了步枪和轻机枪之外,有些还装备掷弹筒,和九二式重机枪,总人数约二、三十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一些驻军,也能成为临时的屯兵站。

  与炮楼这个名字不相符的是他们根本没有火炮,而且炮楼里的储备弹药不算多,至少对于碉堡这样的固定设施来说算不上多,主要是因为八路军和游击队等武器装备差,已经足够对付,其次就是日军的弹药等也不够充分,需要优先供应给前线的作战部队。

  以民兵和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想要拔出黑风口炮楼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路过老村的时候,三人进去看了看,老村荒废的时间更长了,许多房屋都已经倒塌,生活在敌占区的村子没有几个是好的,就连高家村有的时候都要面临着黑风口鬼子一天两三次的扫荡,简直是痛苦不堪。

  而夏远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间正是鬼子对冀中地区进行大扫荡的时间,黑风口的鬼子就没在对高家村进行扫荡,他还算是幸运的,放在平时的话,黑风口的鬼子一天能来两三次,高家庄的百姓可谓是痛苦不堪。

  但抗战就是这样,唯有坚持下去,坚持下去,胜利才是属于我们。

  凭借着这股对胜利的渴望,高家庄的百姓艰难的生存了下来。

第293章 有勇有谋

  三人在老村里找到了一口干枯的井,他们走了一路,水壶里的水基本已经喝完了,需要补充一下,而看这口井的井底,基本能够判断出来这口枯井是否还存在着水源。

  老村长见多识广,他看到井底的地面是干硬的,颜色较深,便道:“水还没有完全干枯,下去挖一挖,还有能够出水的。”

  三宝自告奋勇道:“村长,夏远,我下去取水,你们在这里看着。”

  “哎,三宝,下去的时候小心一些。”

  老村长把三人的水壶递给三宝,三宝点点头,把井口上的绳子套在自己身上,由老村长和夏远两人拉着,三宝下到了井底,伸手摸了摸地面,部分地面干硬,也有一部分地面则有些潮湿,三宝便用手将地面挖开,井底的地面有大量泥沙,水消失之后,部分泥沙变成沙土,也有部分泥沙里的水尚未消失,变成了潮湿的泥地。

  三宝向下挖出来大量的泥土,混合着泥沙,十分浑浊的水就从坑里流了出来。

  水井非常深,出水的位置也是靠近了地下水,老村长来老村也不是一次两次,显然对这里十分熟悉,估计以前去区里的时候,没少从这里前往区里,这口水井就像是一个中转站一样。

  两人在上边抓着绳子,老村长一只脚踩在水井口的边缘,回头说道:“这老村荒废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口井的水会干掉,但挖一挖,依然能够挖出来,这老村也就成了不少同志前往分区的中转位置。就是遇到鬼子,也能够在老村里躲避小鬼子的搜查。”

  夏远点点头,问:“村长,那个鬼子的炮楼在,老村会不会很危险?”

  鬼子炮楼在的地方,一般都有鬼子的据点,即便没有在鬼子据点,距离也不会太远,一旦被鬼子发现,鬼子能够迅速通过据点支援到炮楼,这也是游击队不敢端鬼子炮楼的原因之二。

  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火力原因,无法做到在短时间内端掉鬼子炮楼,而另外一方面就是据点的鬼子支援是非常快的,对游击队威胁非常大。

  夏远思考的很是全面,毕竟他自己拥有系统,但老村长他们可是没有系统,一旦被鬼子发现,他自己可以轻松的逃脱,但老村长他们想要逃脱,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村长说道:“鬼子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据点里的鬼子数量不多,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炮楼里的鬼子是不会主动出击的,他们在炮楼里,我们拿他们没办法,但他们只要离开炮楼,那我们就有办法对付他们!”

  夏远抿着嘴,认真的想了想,老村长说的也有道理,鬼子的大部队都在冀中地区扫荡,据点和炮楼里的鬼子兵力有限,就连黑风口炮楼里的鬼子也只剩下一个小队,黑风镇的鬼子也不过一个中队,一二百人,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鬼子一般是不会轻易离开据点和炮楼,这也就给那些没有被鬼子扫荡到的地区带去了一丝安全。

  至少这个阶段,鬼子是不会出来的,他们可以在外边活动。

  而这也都是在一次次的教训中汲取到的经验,而所有对付鬼子的经验,都是在一次次的伤亡中,获取到的。

  就连自己这一身本领,也是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惨烈的战斗才铸就的。

  三宝取水的效率还是非常快的,生活在冀中地区,常年伴随着风沙,水时常浑浊,除了沉掉掉水里的泥沙之外,他们还会利用衣服裹着泥土进行过滤,只是他们没有碳吸附的理论尝试,并不知晓可以利用木炭进行过滤。

  不过这样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三壶水很快就取好,夏远和老村长合力将三宝拽出来后,继续出发,穿过老村之后,走了几里地,远远地看到在一片地势凸起来的平原上立着鬼子的一个砖头搭建的炮楼,炮楼并不大,隐约还能够看到炮楼前有晃动的人影。

  三人并未招惹这个炮楼,去区里开会才是正事。

  一路上平安无事的抵达分区,分区设立在一个较大的村子里,这里驻扎了八路军的一个连,设立的还有医院,在穿过了两层盘问之后,他们抵达已经是黄昏,天空变得些许暗淡,身穿八路军军装的战士忙碌着自己的事情,除了八路军之外,还有背着红缨枪的民兵,以及有十几岁的小孩组成的抗日儿童团在村子里巡视。

  这是一个人人参与抗日的时代。

  “高村长,你可是来了,区长他们都在等着你们的。”一名干部看到三人进入村子,立即引着他们进入村子,而后来到一个宽大的院子里,院子里亮着灯,门外有两名站岗的八路军,对几人的到来毫不关心,立在门口就像是一块磐石一般。

  “两位小兄弟,你们且在外边等候。”在进去的时候,干部拦下了夏远和三宝,两人就在院子里等,老村长进入屋子,屋子里放置了一张桌子,区长和副区长以及崔连长三人正在商讨着事情,见到老村长到来,纷纷起身迎接。

  “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晚?”副区长有些关心的问道。

  “绕了一大圈,避开了鬼子的炮楼和据点。”老村长说道。

  “还是走的以前的路线?”副区长又问。

  “是的,以前的路线远是远了点,但是安全。”老村长回答。

  “安全好,鬼子这段时间扫荡频繁,到处都能够看到鬼子的影子,新路线总归有些不安全。”区长说道。

  “你们要是走的新路线就好了。”副区长说道。

  “副区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老村长敏锐的察觉到副区长的语气带着一丝沉重。

  “倒不是,只是牛家庄的人还没有来。”副区长说道。

  “这个点了,按理说牛家庄的人已经到了。”崔连长也有些纳闷。

  “牛家庄?”老村长询问:“牛家庄比高家庄距离分区还要近一些,他们又在新路线上,基本上小半天时间就能够赶到,我们走的以前的路线都已经到了,他们还没有到?”

  “谁说不是呢,刚刚我们还在纳闷呢,不过你们来了就好了,现在就差牛家庄了。”

  区长指着一旁的凳子道:“先坐下喝口茶休息休息。”

  老村长心里则有些焦急开会的事情,便问道:“老村长,那开会的事情”

  区长给他倒了杯水,说道:“会议在明天上午召开,你先歇息歇息,顺带等一下老牛他们,老牛他们也是老干部了,按理说不会犯下这个低级的错误。”

  崔连长道:“会不会真的出了事情?”

  区长沉思,摇头道:“应该不太会,老牛他们的民兵和游击队战斗力莫要说是在咱们分区,就是在整个冀中平原的游击队,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真要出了什么事情,他们也会派人送信过来,不会什么事情都不提醒的。”

  老村长又问:“区长,没有派出通讯员去查看吗?”

  区长苦笑道:“最近日本鬼子开展大扫荡,通讯员都去当侦察兵去了,太缺少人手了。”

首节上一节196/5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