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降临于诸天世界 第293节

第1章 梨打人

  嘈杂的市集里,因为赶集的原因,人比平时都要多,卖糖葫芦的,卖梨的,卖药草的,各种叫卖声不断,更有江湖卖艺人当街胸口碎大石,吹笛子让毒蛇跳舞等等,惹来围观的群众声声叫好……

  有个身材干瘦的老者带着八岁大的孙子表演杂技。

  老者双手抱拳对着四面八方各一拜,笑道:“老朽带着孙儿初到贵宝地,腹中饥饿,斗胆借个方寸练手小小的杂耍给诸位看看,斗胆讨个吃食钱,看个热闹热闹哈,有钱捧个钱场,没钱也可以捧个人场,重要是诸位一乐!”

  开场话说完了。

  他从地上包袱里面拿出一个鸡公碗,把底面给围观的群众看了一眼:“正宗瓷碗!”说着啪的一声拍在自己的肚皮上,放开,瓷碗牢牢吸附在肚皮上!众人大笑,觉得这是小儿科,当不得杂耍……

  老者很瘦,偏偏肚子有点圆润,但仅这点圆润可吸不住瓷碗,可他就是做到了。

  他拿出一根食指粗细的竹棍递给众人,让他们轮流敲击肚子上的瓷碗,听着砰砰的声音,都确认了瓷碗的硬度。

  在人群里有个汉子开口道:“老人家,你这肚子圆润吸个瓷碗不在话下,但你敢动弹吗,没准走两步这瓷碗就得摔地上了……”

  老者微微一笑:“看官别着急!”

  他用脚在地上轻轻一勾,挑起一杆铁长枪,在手里面挥舞起来,犹如大风车来回旋转,虎虎生风,威势十足,不仅原地挥舞,还能一边走一边挥舞,惹得众人喝彩声不断!就连那质疑老者不行的汉子,也跟着喊高人高人……

  老者的八岁孙子突然走上来,脱掉上衣,露出小身板,在地上翻了几个跟斗,看向众人非常骄傲的说道:“我爷爷虽然是气功行家,铁枪刷得有模有样,但我今日就要用练了八年的铁布衫试试这铁枪利不利!”

  这小孩扎着冲天辫,面红齿白,跟他爷爷瘦巴巴的样子形成强烈对比,说的话,围观群众捧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

  有好事者说道:“你这小孩看着不过八岁,你说练八年铁布衫,莫不是从娘胎就开始了?快别说大话害了自己性命,那铁枪尖头磨得铮亮锋利,只是挨着就能把你刺个前胸后背通透!”

  小孩拍了一下自己的脖子,看向老者:“爷爷,来!”

  老者也不废话,铁枪在手,抖了几个枪花,直刺向孙子的喉咙,甚至还带了点助跑!这个动作顿时把周围吓得哎呀乱叫!这是杂耍,分明是当街杀人!

  围观者很快叫不出来了,老者的铁枪刺在小孩脖颈上怎么也刺不进去,好似真刺在铜皮铁骨上面,只见皮肤通红,却见不到一点点血液……

  围观者服气,小孩立即捡起铜锣开始挨个要钱,有钱的扔一两个铜板,没钱的这时候开始躲闪退到人群外!

  哐当,有人往里面扔了一块小小的碎银子,小孩抬头,见是个皮肤细腻,年龄大概二十有五,身穿灰色长衫的青年,心道这准是公子哥出来玩耍。他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从收钱开始,人群开始慢慢散去,街头杂耍很容易看腻,特别是当开始要钱的时候,就更容易看腻了……

  老者接过小孩的铜锣,把十几枚铜钱倒进钱袋里面去,看到一枚碎银,听着小孩的描述,看向人群,是个青年,便抱拳表示谢意!他们今天在这里表演,明天就会离开去下一个地方表演,通常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待,他们没有能长久地落脚地,同时本地人也不会允许他们外地人来赚本地人的钱。

  小孩拉着老者的衣袖指着远处:“爷爷,我要吃梨解个渴!”

  老者摸了一下钱袋子,把一枚铜钱放在孙子手里:“挑个大的,耐吃!”现在这个季节,梨子用不了多贵,只需一枚铜钱就能拿个大的……

  卖梨子的是个乡下人,推着板车,灰色麻衣有不少补丁,正当街叫卖。

  此刻正午,烈日当空,晒得乡下人头晕目眩,也不舍吃个梨,忍不住了,只是打开水袋对付着灌了两口就又赶紧堵上!他刚才也看到老者的表演很是佩服,见小孩买梨,便挑了个大的递过去,出来混口饭吃,都不容易。

  有个老道士背着行囊,来到板车前伸出脏兮兮的手就去抓梨子:“老道渴得慌,给个梨解解渴……”

  乡下人一听赶紧把梨拿回来,他上下打量老道,道袍虽然陈旧,但却无一个补丁,行囊满满当当怎么可能没有一枚铜钱?再说老道脸上胳膊上的肉,比他这个卖梨子的都多!乡下人把梨子放回木板车里:“不行不行,想吃梨就拿钱来,若你要一个他要一个,人人都想白拿,谁还愿意买梨子呢?”

  老道讪讪笑了一下:“罢了罢了,你不给,老道就自己种!”

  乡下人抱着双臂道:“哦,你有本事自己种出来,那我倒要长长见识!”

  老道环顾四周稍,从地上捡起一个梨子核,朝着街上的人们喊道:“老道要种个梨,谁能借壶水,待会儿便有水嫩多汁大梨子相送!”

  有个小摊贩闻言,立刻拿着水袋子跑过来。

  免费的东西谁不喜欢,路人立刻围观过来,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老道站在里面找了块土壤把梨子核埋进去,倒了水,双手不停的在空气中扒拉,口中喊道:“梨儿,梨儿快快长大……”

  乡下人也在人群里挤着看,他瞳孔收缩,只见土壤里猛地窜出树苗,长大,开花结果,只是几个呼吸间就挂满了大梨子!

  道士自己摘下一个梨子,咬了一口,果然爽口多汁,口齿留香,他哈哈笑了一声:“见者有份,老道的梨子不要钱,来来来,解解渴,都来解解渴!”

  杂耍爷孙也站在人群里。

  孙子也想上去摘两个免费的梨子吃,没办法,这大梨子真的很不错!

  谁知老者一把扯住孙子的脖领子,压低声音说道:“你要吃梨子,我给你买,只是这树上的梨子你吃不得,爷爷也吃不得!”

  孙子不明所以,老者把自己的身形尽量贴合人群,面色复杂,看着站在梨树下的老道摇了摇头:“你只要记住一切所得,都要靠自己得来,便宜千万不要占!”

  围观群众在老道的慷慨邀请下,纷纷想上前去摘梨,老道哈哈一笑转身就挤出人群离去,谁知没走几步路,就听到身后各种尖叫!他回头一看,面色一僵,只见原本挂满梨子的树木,仿佛活过来一样,用力甩动枝干,梨子犹如拳头四处乱舞,人们躲闪不及,被梨子给揍了!

  乡下人跟着逃窜,发现自己一车梨全不见了,板车还少了一根木板,这才知道中了法术,急忙大喊起来:“这道士把我的梨子变树上去了!我的梨子,梨子呀!”

  “啊,那老道用妖术耍我们!”

  “揍他!”

  人们占便宜不成还挨揍,火气升腾!放在平日里,遇到这种会法术的道士和尚,百姓基本上都会怂,但现在人多壮胆,他们汇聚在一起,大跨步朝着老道走过来,只见一个个撸袖子捏拳头,恐怕下手不会轻!

第2章 想成仙又不能想着成仙

  乡下人的梨子散落一地,在人群汹涌中,被踩烂了不少,他推着少了个木架的板车,趴在地上捶胸,边哭边捡:“我的梨子呀,我的梨子呀……我该怎么办!”为了赶集,他从乡下连牛车都舍不得雇一辆,硬是靠着自己的双腿把梨拉到集市里来,没想到会因为拒绝一个道士讨梨遇到这种事情!

  挨千刀的牛鼻子呀!

  人们怒目圆睁,他们气的不是老道士用障眼法骗了乡下人的梨子,而是老道“用”梨树把他们给揍了……

  老道看着气势汹汹的人群走来,眉头一皱,目光在人群里扫了两圈,没看到可疑人,双手抱拳高声喊道:“是哪位同道跟老道我开的这般玩笑,还请出来一见!”喊了两嗓子,没有人出来表态,倒是人们越来越近。

  他呵呵一声,转身就走,走的速度也不快,偏偏始终跟人们保持一定距离不多也不少,甚至有人奔跑追逐也是一样。

  就在这时候,天空忽然有些昏暗,老道抬头一看,空中飘着一朵小小的黑云跟着自己,抬起手来掐算了几下:“老道不该被雨淋,这云中无神明灵光,也无妖邪鬼祟,怪哉怪哉,可能只是恰巧同路……”

  话音刚落,小小的黑云里突然垂直落下一道小闪电直接劈在老道的道冠上面,当场给他劈在地上,满脸漆黑,手脚不断颤抖,整个人犹如掉进煤炭里面一样!

  人们终于追上来,看着惨兮兮的老道,谁也不敢动手,生怕将其打死,只是交头接耳,暗说是老天爷看不过这牛鼻子戏耍人,特意降下雷电劈他一下!人群散去,远处正在拾取梨子的乡下人也听到雷声,从人们口中得知老道被雷劈了,心中悲痛顿时少了许多,趴在地上对着老天磕了几个响头,喊着多谢老天爷惩戒坏人!

  表演铁枪锁喉的爷孙两人,此刻也在匆忙收拾行李,小孩不解道:“爷爷,又不是我们整的那老牛鼻子,为什么要如此匆忙离开?”

  老者把行李甩在后背上:“确实不是我们出手,但行走江湖卖艺,总要多长点心眼,我们比普通人多会那么一点点东西,很容易吸引人眼球!”

  小孩颇为不忿:“我们这样走来走去太累了呀!”

  老者苦笑一声:“半年前我们路过一个县城表演神仙索还记得吗,我让你顺着神仙索上‘天庭’去摘‘仙桃’,你四肢头颅分离掉落下来,我用宝箱怎么也不能将你复原。那是有人见不得我们在当地赚钱,从中作梗,要教训我们!

  你躯体超过一时三刻不能复原就真的死了,我朝人群赔罪表示会马上离开,但那人依然没有停手,最后没办法,我强行破法让你复原,人群便有一个老和尚人头落地,显然就是他了,若不是我们走得快,恐怕今年入秋便该斩首了。”

  小孩苦着脸:“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好难。”

  老者拉着小孩的胳膊晚往街的另一边跨步走去:“人生在世有千苦,只能慢慢熬,我们爷孙只是懂点奇门遁甲的江湖术士,比不上真正的门派大家,所以还是低调一点!你看刚才有雷劈那老道士,显然,这场上有高人出手……”

  他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身影越来越远,小孩回头看了一眼捡梨子的乡下人,恰好看到那个给了他们一小块碎银的青年也在。

  躺在地上的老道好半天才缓过劲来,召雷,这可不是普通人能随便掌握的本事!

  老道吃力撑起身体,皮肤犹如火烧,五脏六腑仿佛位移了一般!他心中庆幸也后怕,刚刚居然想跟这能召雷的高手划个道,幸好没出来,仅仅是用雷劈了他一下,分寸刚刚好,痛苦不堪又不至于丧命……

  乡下人那边三三两两没有几个人,老道也不敢抬眼去辨认究竟会是谁。

  他双手阴阳太极抱拳,举过头顶,大声说道:“多谢道友手下留情!”不敢走过去,伸手在包袱里面摸索了一会,轻轻一扔,只见一道黑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乡下人面前,远远说了声:“这是赔你的梨子钱,告辞……”

  老道撑着疼痛的身体,逃也似地跑了。

  乡下人略微懵圈,老道居然随手丢了小半贯铜钱过来,他只是眼睛一看就知道绳子上至少穿着有二百枚,梨子虽然被踩烂不少,但也没有烂掉二百个,他捡起钱慌忙要找老道,谁知连人影都看不到了……

  那个坐在石头上围观的青年点点头,这个结局还算满意,老道士用术法欺负穷苦人,揍挨了,钱也给了,要命就太过分了。

  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陈初始。

  他没想到自己刚穿越过来,就碰上经典的卖梨聊斋小故事,聊斋比较知名的几个小故事他还是看过的,卖梨这个故事,他一直有点别扭,买卖你情我愿,老道白讨不成遭到驱赶,便用法术给自己出口气,顺便“惩戒”乡下人的“吝啬”,抱歉,这种行为陈初始不认同!

  陈初始穿越过来没多久,就从周围人口中知道这里是淄川县。

  这次的任务是个长线,目的是【红尘炼心】【成为仙人】,但这范围太大了,陈初始感觉自己经历二十六个世界算一半红尘炼心,如果只是想成仙,五狱成仙法也能行,但九天玄女显然不会认同他用这种方式走捷径……

  成仙的办法很多,但都很苦,时间又长。

  要么钻研道经,吸纳天地灵气,不断提升修为,境界,等待天道雷劫降临,能过就过,不能过就化作灰灰。此法类似于以“力”成仙,天道自然以“力”考验渡劫者。

  还有功德成仙,不断做好事,做大好事,这种最难,如果内心一开始就奔着成仙去做好事,到头来搞不好什么都没有,有的话,阴曹地府城隍庙混个差事当当……

  还有香火成仙,那就是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由百姓们或者朝廷建立庙宇塑金身供奉,小能成阴神,大能成功德仙,做个山神或者斩妖除魔仙什么,跟前面一种类似,不过这种通常都要死掉才能实现……

第3章 谭晋玄

  成仙不能成为执念,但自古以来修道之人目的不都为了成仙。

  陈初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深吸一口气,再把浊气缓缓吐出:“随缘吧,我现在二十五岁,修那《天师内丹法》体质非比寻常,还是五行灵体,怎么也该再活个两百岁,这两百年时间可以慢慢探索……”

  他活动了一下筋骨,初到这个世界还是长期任务,总要找点事情做才行,不过得看自己擅长什么东西,合适什么东西,不能在这个世界干室内装修吧。

  思来想去,没想到好点子。

  走走吧,淄川县很大,正好看看这个世界的生活。

  聊斋志异这本书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主要故事背景都是明朝贪官污吏横行,妖魔鬼怪丛生的景象……

  但陈初始询问过这里当地人,他们却不知道什么大明朝,只道现在是乾明三年,是大乾朝!

  看来整合所有聊斋小故事为一个世界,直接重组了历史。

  因为陈初始记得,聊斋里面有个灵官篇,里面有个男人和一只狐狸结为好友共同修行,狐狸时而失踪十天半个月,原来每隔半年,会有神明灵官在世间扫荡污秽邪祟,狐狸精自然也在其中一列。

  狐狸躲了几次,在最后一次时差点丧命,打算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前告诉男人,这里很快要发生一场大劫难,快点逃命去吧!男人谨记在心,立刻卷铺盖走人,没多久,就有闯王李自成大军杀入,死伤无数,生灵涂炭,真让男人躲了一劫……

  陈初始逛了一上午的集市,他细皮嫩肉,面相还不错,很容易得到来自人们释放的善意……

  他也收集了不少信息,至少知道哪里有房子出租,不用给牙行吸血。

  陈初始的身份信息,白蜡石已经给好了,是个来自福建的读书人,见到官差查人,给人家看看就行了,读书人的证明也能得到些许方便……

  他根据集市里淄川本地人的指引,往县中繁华地段慢慢一路走过去,突然有个中年人疯疯癫癫跑出来,猛地撞在陈初始身上,犹如喝醉酒一样,东倒西歪,最后两脚一伸倒在地上,口中不知道在说什么。

  陈初始:“???”

  他下意识摸索口袋,脑袋四处看有没有监控,突然噗嗤笑了一声,这是在聊斋世界!猛地见到这种有人摔倒的情况,他还以为自己旅游身处于天竺国呢!哈哈,魔怔了……

  中年人眉清目秀,下巴有些胡渣子,也是穿着长衫,绑着混元巾,双手在空中不断乱抓:“你去哪里了,我看见了哈哈哈,不对,你快回来,我的脑袋好痛!”

  这种情况就跟吃了菌子一样。

  陈初始一把抓住中年人的手腕,通过脉络慢慢进入其体内,他不懂医术,但知道在正常人体内是怎么运行的,但凡有点头疼脑热都会有点阻碍……

  奇怪的是,中年人的身体很好。

  他翻开其眼皮,也没有中蛊中邪的样子,顿时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这时候有个十九模样的女孩……女人,身后用布袋背着个小孩跑过来,把中年男人从地上扶起来,见陈初始气度不凡,顿时心慌说道:“这位公子没事吧,我家相公犯了痴病冲撞您,妾身代相公向您赔个不是!”

  虽然聊斋世界也不淳朴,但有人在面前倒下,没有开口讹诈,还能得个道歉。

  陈初始本来就没怎么在意,笑着点点头后,看着中年人说道:“不知害的什么痴病,有详细的病症和原因吗?”

  害了痴病,就是精神病,在古代也叫狂症,还有叫失心疯,心恙等等,古人百姓不懂,见到害痴病的人就会特别害怕,担心会把病症传染给自己身上。

  因此见到痴病就会远离,当然大夫除外,此刻女人见陈初始不紧不害怕,还询问起痴病的原因,便说道:“我相公痴迷寻仙修仙,半年前外出,不知从哪得到一本书,教人养生吐纳,说练好了能眼清目明,叫人眼见阴阳。”

首节上一节293/4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