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条蛇,教出一群魔头很合理吧 第48节

待少女尽饮,阿飞这才咕嘟咕嘟一口喝光。

虽是救命恩人,然师父严词教导过,防人之心不可无。

“姑娘,我的剑~”

“小哥随我来。”

厢房内。

少女打开一口红木箱。

瞬间一股好闻的皂角粉味扑面而来。

箱子里,红红绿绿的衣裳叠的整整齐齐,最上面放着一柄普普通通的铁剑。

“虎子想要强玩,我把他给打哭了。”

少女将铁剑交给阿飞。

“小哥,你从白马河上游一路飘来,即使昏死,也依旧死死握着这柄剑。”

“它对你很重要吧~”

少女好奇道。

阿飞点点头,“这是我师父送我的剑。”

“师父~”

少女喃喃。

将铁剑悬佩腰间,阿飞冲少女抱拳一拜,“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不知姑娘芳名?”

少女唇红齿白道:“我叫兰香,兰花的兰,香草的香。”

阿飞郑重道:“我叫阿飞,飞鸟的飞。”

“兰姑娘,师父和娘亲都教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欠你一条命。”

“兰姑娘,”

阿飞神情肃穆道:“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

少女轻笑道:“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报恩?”

阿飞点点头,“除师父外,我不想欠任何人。”

思量了一会。

少女乌黑卷翘的睫毛轻颤道:“既如此,小哥你便做我夫君吧~”

第36章 余家贫,故寸恩不欠

接下来几日,阿飞便暂居兰家。

通过与少女交流,阿飞得知村落唤作西庄,距灵石县只有四五里地。

兰家共计三口人。

兰父兰母已是花甲之年,兰香属于老来得女。

兰父早些年得过一场重病,平日里勉强操持农活,兰母和兰香接了一些灵石县大户人家的针线活,家境虽说并不殷实,但基本的吃饱穿暖还是没问题的。

天越来越冷。

清晨。

兰家西厢房内,阿飞早早起床。

穿上兰香昨夜拿来的棉袄棉裤,外头再套上粗布麻衣,阿飞拉开房门来到院里。

旭日东升,是个好天气。

吐出一口白气,阿飞拿起扁担,拎着两只水桶出了院门。

行走在阡陌上的阿飞思绪翻涌。

“救命之恩,怎能不报~”

“可是,具体该怎么报呢?”

总不能真做兰家上门女婿吧?

虽说兰香很漂亮,恰逢豆蔻年华,含苞待放。满头青丝乌黑柔亮,如瀑一样垂满整面后背。

尤数那双眼睛,宛若桃花瓣一样柔美细腻。

“师父说过,一名真正的剑客,可以为剑痴狂,嗜酒如命,唯独不能被女人所羁绊。”

“风会让剑变得轻盈,而感情会让剑变得沉重。”

“况且,我的梦想是东海汹涌激荡的波涛,是北国绵延千万里的冰川,是招摇山从天而落的星河,绝非两人一屋,三亩良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飞鸟的归宿是天空,而非笼子。

不知不觉,目的地到了。

阿飞抬眼望去。

村尾水井旁有两人。

一位约莫二十七八年岁的妇人,一位八九岁的孩童。

妇人面朝孩童,抓着缰绳,将井内水桶往上提。

孩童蹲在石墩上,黑漆漆的大眼睛死死盯着妇人某处。

阿飞顺着男孩目光望去。

妇人宽松衣襟下,两物犹如成熟毛桃,垂挂枝头沉甸甸。

悄无声息来到近前,阿飞猛然一掌落下,拍在男孩肩头。

“嗷呜~”

男孩一蹦三尺高。

“哼~”

妇人冲阿飞重重冷哼一声,扁担挑着两桶水,翘臀一扭一扭,快速远去。

“飞哥,你来的真不是时候!”

男孩抱怨道。

阿飞淡淡一笑,“我师父说过,色是刮骨钢刀,虎子,你年纪还小,把握不住。成天爬墙扒窗,小心泄了元阳。”

“另外,这儿不是家里,注意素质。”

阿飞指了指某处微微隆起。

男孩低头一瞧,赶忙提臀收腹。

随即大拇指压着中指,冲裤裆位置狠狠一弹。

低声咒骂道:“没骨气的东西!”

抬眼看着阿飞悬佩腰间的铁剑,唤作虎子的男孩心痒难耐,“飞哥,不是我精虫上脑,而是年龄快到了。”

“村里绝大多数十三四岁的男孩姑娘,就已洞房花烛,同床共枕造小人。”

打水的阿飞头也不回道:“你不才九岁嘛,早着呢。”

虎子眼珠滴溜溜一转,道:“飞哥,我答应你,打今儿起再也不夜扒寡妇窗了。”

“孺子可教也。”

“飞哥,把剑让我耍耍呗。”

“乔寡妇的身材当真丰腴,今夜爬墙叫我一起。”

“飞哥!我的好哥哥,就让我耍耍呗,就一会儿。”

……

将兰家三口水缸全部挑满。

用过早膳后,阿飞背起兰父的牛角弓和箭囊,带着虎子,一少一小直往村外的深山老林奔去。

救命之恩,本就难报。

暂居之所与一日两餐再麻烦兰家,阿飞更会过意不去。

日薄西山。

阿飞扛着一头两百多斤的山猪走在前头。

虎头虎脑的虎子,身上则挂满了山兔山鸡。

由于距灵石县很近,所以西庄村有专门收野物的人家。

夜幕降临。

阿飞和虎子走出村落大户张家。

山猪加上五只山兔、三只山鸡,共计卖了一贯钱外加四百九十一枚铜板。

山兔山鸡便宜,九成五都是整头山猪所得。

阿飞拿了一贯一千枚,将另外的接近五百枚递给虎子。

接过沉甸甸的钱袋。

虎子伸手摸出数枚塞进裤裆,将绳子系紧,把钱袋又丢给阿飞。

“咋了?嫌少?”

“嫌个屁!”

虎子撇撇嘴,“野物都是你打的,我就跑跑腿,分走三分之一,太不像话。”

“小时候想吃糖葫芦,偷了邻家爷爷的钱袋。”

“他娘的,大了才知道,原来一根糖葫芦只要一枚铜板。”

“灵石县那个狗曰的小贩,三根糖葫芦就将我一百多枚铜板全哄骗去了。”

“没了棺材本,邻家爷爷气的没几日就一命呜呼。”

“尸体用破草席卷着,那场葬礼,别提多寒酸了。”

“他娘的~”

男孩死死咬着牙齿,“后来,我差点被那个王八蛋小贩打死,可算要回三十九枚铜板。”

“知道爷爷爱喝酒,我便全给他老人家买酒了。”

“一滴不剩,全倒在坟头。”

首节上一节48/2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