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天才,我居然是家里最弱的? 第119节

这句话后,两人都有些沉默。

人生还很长,他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毕竟当年武德或许也把陈阿蛮当做朋友。

或许也说过同样的话。

李承安踩着金科巷里斑驳的暗影踱步,陈知安和他并肩前行。

他们虽然走的极慢,可金科巷总有尽头。

再往前走十步。

便有了一盏灯火。

李承安放缓脚步,抬头遥望着白玉京:“武德为我铺路,可他似乎忘了。

忘了当年是谁当着我的面,扭断我母亲的脖子…

二十三年来,

我每次闭上眼...

总能看见母亲临死前的模样。

她想再抱我一次,手却已经抬不起来了!

武德有很多儿子!

可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这世上最想他死的人,

不是陈阿蛮,而是我......”

陈知安微微一怔,李岚清说李承安生母疑似死在武德手中。

没想到竟是真的。

而且是当着李承安的面扭断了脖子。

武德…

多少有些变态了!

陈知安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或许李承安也不需要安慰。

他只是想回答陈知安那个问题。

也有可能,

他只是想坚定造反的决心…

……

又走了十步,他们到了那盏灯火处。

李承安在光暗之间驻足。

许久之后才缓缓说道:“武德这一生从未败过!

虽然他这次表现的狼狈不堪,甚至做出一副认命败亡的模样!

但我相信这都是假象!

他绝不会轻易认输!

你在长安,

一定要小心......”

“我会的。”

陈知安点头。

“走了!”

李承安退入黑暗,步履蹒跚向尚书府走去!

那里,有将身家性命都依托于他一身的兵部尚书府满门、有黑风寨十三寇、有城南兵马司五千兵马...

陈知安站在灯光下看着黑暗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金科巷微弱的烛光。

将他们分割成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至此以后,

大唐再没有三皇子殿下!

只有起兵造反的反王了...

第103章 粉墨登场的小丑!

翌日清晨,两仪殿内。

太子李承定坐在监国王座上,看着忽然空出一截的朝臣队列,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

那个自己从来没放在眼里的三弟,一夜之间,竟把兵部尚书一系的官员几乎都搬空了…

如果不是卧龙诸无常不辞劳苦连夜登门禀告。

他甚至可能上朝前都不知道…

目光扫过大殿,李承定深深吐出一口怒气:“谁能告诉本宫,城南兵马司五千多人马是怎么逃出去的?

兵部二十几个官员,三百多从属,又是怎么在你们眼皮子底下消失的?

难道长安五城兵马司…

全是瞎子聋子?

还是说,

都和夏侯那老匹夫一起反了?”

“殿下...”

兵马司都指挥使杨敖出列,躬身解释道:“昨夜末将未收到兵部调令,不敢擅自出营!”

此言一出。

大殿内所有人都沉默了。

兵部调令...

昨晚就是兵部造反,怎么可能有调令?

可仔细一想,杨敖解释的似乎也没错。

毕竟没有调令,私自领兵出营无异于谋反...

一时间诸大臣纷纷左顾右盼,或颔首点头。

或低头看着自己鞋面上的花纹发呆…

看着满朝臣子这事不关己尸位素餐的模样,李承定只觉眼冒金星,气血翻涌。

“哼!”

齿缝挤出一道冷哼,李承定猛地起身拂袖而去!

他怕再待下去。

自己忍不住要骂娘了!

朝堂诸臣见此,眼神诡异,齐齐躬身道:“恭送殿下!”

……

昨夜过后能够站在这大殿内的人,大概都知道了太子殿下已经没有半点可能坐上那个位置…

看这情况,

似乎太子殿下自己还不知道!

早朝潦草结束。

下值后,嗅觉敏锐的朝臣们没像往日那般三五成群结伴回家或相聚小酌。

极有默契地拒绝了那些傻子的邀约。

行色匆匆向自家车驾走去...

就连那些步履蹒跚的阁老们,今日步子都快了许多,健步如飞…

只大半个时辰后。

昔日门可罗雀车驾稀疏的迟疑巷渐渐拥堵起来。

莫名多了许多陌生的车驾...

随着拥堵加剧,工部侍郎陈北泉掀开车帘瞻望,忽然瞥见相邻车驾上身穿便衣的同僚,赶忙把头伸回去。

却见那人也刚好探出脑袋…

四目相对!

“哈哈,好巧,朱大人你家亲戚也住迟疑巷?”

“是啊,好巧…”

相邻车驾上,大理寺卿朱利神色尴尬地附和两句,幽幽道:“陈大人家的小叔公也在迟疑巷?”

“哈哈…”

两人干笑几声,默默将车帘放下,又将之堵死!

都是人精儿。

昨夜事发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恐怕要变天了。

九月初九后哪怕已经将陈留侯府看的很高,却还是看的太低…

那位名声在外的废物侯爷,大约不是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是能和皇帝陛下肩并肩扳手腕的存在!

而且两人之间不知何故起了龌龊,恐怕迟早得有一个要无。

有心思缜密之人,将听风楼刺客的死和十五年前那血流漂橹的皇后亲族造反案联系在一起…

更是倏然一惊。

陈阿蛮那阴贼,恐怕不是第一次忤逆了,更过分的事他都干过!

想通此节后。

他们再也坐不住,心照不宣向迟疑巷赶来。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谁做皇帝不是做?

总归两头下注,谁坐上那把椅子都不亏...

首节上一节119/3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