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废太子,皇陵签到千年 第79节

他辛辛苦苦炼制的剧毒,光是用来试毒的人都死了几百个了,在秦枫面前竟然只能淬体用。

秦枫没有在驿站停留,走了出来,看向了皇城外面的方向。

“秦顺山勾结其他四大藩王,要配合着李风池前后夹击久年率领的七十万大军。”

秦枫喃喃自语,道:“如此一来的话,久年岂不是必败无疑?”

虽然大夏律法规定,各地藩王能够训练的亲兵,非常有限,但五大藩王在暗中都悄悄练兵,加起来有将近六十万。

而且因为灵路开启,大量的天材地宝被带出来,导致沧澜域涌现出了大量紫府境的强者。

几大藩王以巨大代价请来的紫府境强者,并不比秦久年率领的要少。

他们与李风池前后夹击,秦久年即便是有七十万大军,也绝对是必败无疑。

“只可惜许世钧也不知道秦顺山的具体计划,不知道几个藩王的大军在何处汇合。”

秦枫喃喃自语道:“否则的话,我直接找到他们,将其灭掉就好了。”

数十万大军的人数优势,对紫府境五重天以下的修炼者还有作用,但对紫府境五重天以上的修炼者,和蝼蚁没有任何的区别。

摇了摇头,秦枫离开了皇城,朝着北方飞掠而去。

虽然他不知道秦顺山与其他几大藩王,会在何处汇合北上,但他知道这些人的目地,肯定是要从秦久年率领的大军背后进攻。

他慢慢的等就好了。

....

....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北方的战争,激烈的进行着。

秦久年率领七十万大军,在战争之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一路收服城池,将李风池率领的大军击退了雁门关,准备在雁门关将其彻底的击溃。

本来慌乱的情绪,也是停止了蔓延。

亲征的秦久年与随行的诸多大臣,也都是稍稍的松了口气。

觉得这场叛乱很快就能平息了。

雁门关外,剩下的六十多万大军驻扎,中军营帐之中,秦久年正在听几位重臣和将领商讨,击溃李风池大军的办法。

这巍峨耸立的雁门关,易守难攻,还有阵法保护。

他们在讨论,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攻下雁门关。

“陛下!锦衣卫镇抚使派人送来的密报!”

就在这个时候,有士兵急匆匆的来到了中军营帐里面,单膝而跪道。

“锦衣卫镇抚使送来的密报?”

秦久年闻言,有些疑惑。

现在李风池的大军,已经被困死在雁门关之中了,兵力部署他们知道的清清楚楚,锦衣卫镇抚使怎么还这么着急让人送来密报?

心中带着疑惑,秦久年打开查看。

下一刻,他表情僵硬。

“陛下怎么了?”

其他几位将领和重臣见状,都是疑惑的问道。

“晋王他们五大藩王,联合起来造反,率领六十万大军,十多位紫府境强者,正在朝着这里行军。”

秦久年脸色无比的难看,道:“根据锦衣卫调查到的信息,最多再有两天的时间,他们就能赶到这里了。”

秦顺山他们几个藩王练兵的地方,本来就非常的隐秘,这段时间率领各自练的兵,悄无声息的从各处北上,前几日才大规模汇合,然后被锦衣卫发现。

....

....

PS:其他几大皇朝为什么没有趁虚而入,瓜分大夏皇朝,这个原因我后面会解释。

我写的小说,一般情况下,不会有重大的逻辑问题。

第88章 两面夹击

“什么!晋王他们全部联合造反了?”

众多大臣将领闻言,脸色也都是猛的一变。

自从夏皇着手准备让秦久年继位开始,各地的藩王都变得非常老实,从来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甚至连秦久年的登基大典,都没有闹事,甚至比起以往还收敛了许多。

他们本以为诸多藩王都安分下来了,却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趁这个时候,直接起兵造反。

“六十多万大军,如果我们被两面夹击的话,恐怕就危险了。”

镇南大将军沉声道。

因为曾经南方也要震慑蛮族,所以镇南大将军统兵经验丰富,这段时间与李风池大军的战斗,也是以他为主。

“没错,我们绝对不能被两面夹击。”

秦久年顿了顿之后,问道:“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两天之内,击溃雁门关之内李风池的大军,然后再以雁门关为天险,防守晋王他们的进攻。”

听到他这么说,镇南大将军面露苦笑道:“雁门关太过凶险,我们想要将李风池大军击溃的话,至少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两天根本不可能。”

在场的其他将领,也都是面露无奈之色。

如果不是雁门关足够的凶险,李风池也就不会退守雁门关了。

“那该怎么办?”

有大臣焦急的道。

“我们恐怕只能暂时先撤退,到最近的城池据守,同时让各地调集更多兵马来援。”

镇南大将军面色凝重,沉声道。

他话音落下,中军营帐之中,一片的沉默。

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却没人敢赞同,因为担心秦久年不同意撤退。

毕竟,这几个月的激烈战斗,他们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方才将李风池逼到退无可退的绝路。

就这么撤退的话,任谁都会不甘心。

而且还很有可能,损伤皇帝威严。

“既如此,就按照将军所说,先撤离此地,防止被两面夹击。”

秦久年却是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开口道。

他最大的优点,便是知人善任,知道领兵作战,不是自己的擅长,此次出征的目地,只是为了鼓舞士气。

在战场的具体决策,只要镇南大将军的决定,没有被其他将领反对,他从来没有提出异议。

至于有损天子威严,他更是不在乎。

他要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他的颜面。

“遵旨。”

镇南大将军见到秦久年没有拒绝自己的提议,随即便是道。

纷纷准备离开大营,安排撤退的具体事宜。

毕竟,撤退要做到有条不紊,防止被李风池的大军反扑。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音。

“陛下,雁门关之内的李风池,主动出兵了!”

有副将急匆匆的赶来中军营帐,气喘吁吁的道。

“李风池主动出兵了?”

秦久年一怔,道:“他退居此地,难道没有打算死守?”

“哈哈...真是天助陛下啊!”

其他的几位重臣,则是喜悦道。

李风池如果出关决战,他们必胜无疑,也不用担心被两面夹击了。

但镇南大将军却脸色凝重。

“李风池出关,对我们来说恐怕不是个好消息。”

他沉声道:“他如果不与我们决战,只是拖住我们不让我们撤退的话,那我们的处境将会非常的艰难。”

听到他这么说,秦久年的脸色,也是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李风池的大军虽然受到了重创,但还是有着几十万,如果只是拖住他们两天,不让他们撤退走的话,那简直就是轻轻松松。

“将军觉得该怎么办?”

秦久年问道。

“不管怎么样,李风池都主动出兵了,我们也要试试看,他究竟是想要与我们决战,还是要拖住我们。”

镇南大将军有些无奈的道。

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强行撤离的话,只会被李风池的大军追上,打的狼狈不堪,损伤无比的惨重。

秦久年闻言,只能点了点头,随后便是让镇南大将军亲自带兵相迎,看看能否一举剿灭李风池的大军。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李风池早就与晋王秦顺山他们计划好了,他之所以主动出雁门关,就是为了骚扰并且拖住秦久年率领的七十万大军两天。

根本没想过决战。

....

....

接下来两天的时间里,晋王与其他四大藩王所率领的六十万大军,一路急行,朝着雁门关的方向赶去。

整支军队以战阵的形态前行,随时都可以进行战斗,流露着强大的肃杀气息,让人望而生畏。

他们起兵要与李风池两面夹击秦久年的消息,也快速的在整个皇朝之中传播,一时间风声鹤唳。

得知晋王他们竟然有六十万大军之后,几乎皇朝之内的世家和宗门都觉得,秦久年的大军必败无疑。

大量的古船,昼夜不分的前往南方,送去给晋王的厚礼,希望讨好这个未来的天子。

“王爷,今天傍晚,我们应该就能赶到雁门关了。”

行军的路上,有将领恭敬的对晋王道。

晋王秦顺山此时骑着一头毛发皆是金色的狮子,身披重甲,看起来无比的凶猛。

首节上一节79/12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