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林砍到修仙界 第13节

刘莽右手手持银色环首刀,依言走到庭院中央,先是摆了一个常见的起手式:右腿微微弯曲,左腿向前斜伸,双手持刀四十五度角横在胸前。

然后就是猛地往前一劈!

呼!

刘莽这一劈,势若奔龙,浑身力量从腿部沿着背部倾注到右臂之上,环首刀瞬间划破空气,从上而下斩下,响起了清晰的破空声。

尹老见了,眼睛就是一亮。

却见到刘莽这一劈,在力量堪堪达到极限,即旧力将尽新力未生之时。

左脚脚尖垫地倏地一个旋转,右脚同时画圈,腰部宛如鲤鱼翻滚一般,手中的刀瞬间改变了方向,从身前来到了身后,对着虚无的空气就是狠狠一刺!

动作无比丝滑,毫无迟滞之感,仿佛这一招已经练习了千百遍!

“不错!”尹老眼神大亮,口中忍不住赞叹道。

刘莽对尹老的赞扬仿若未觉,手中的刀继续着它的表演。或劈或砍或挑或刺或搅或拦,任意出招,随心所欲,仅仅看着就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世间竟有如此奇才?”驼着背的钟老,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尹老身边,眼神灼灼地盯着刘莽。

“仅仅一晚,刘小子的刀法就从入门跨入到精通之境,完成了一般人三五年才能完成的目标。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敢相信。”一向沉默寡言的钟老,竟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话,可见刘莽带给他的震撼有多大。

尹老警惕地看了钟老一眼,说道:“刘小子早晚入我门下,你这个老小子可别打他主意。”

“哼,你们四圣宗门规出了名的古板严苛。他不是从小进入宗门培养,你想收他进门,恐怕不太容易。”

“我自有办法,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尹老淡淡道。

“可惜他骨骼经脉差不多成型,潜力近乎耗尽。就算武功技法上天赋颇高,但根基不行,难以踏上巅峰。”钟老遗憾地摇摇头,背负着双手,慢悠悠地离去了。

一边的尹老,闻言也沉默了下来。

庭院中。

刘莽流畅地将天鹰刀法六式来回使了几遍。他丝毫没有隐藏自己实力的想法,而是尽情地向尹老二人展示着。

对方可能明天后天就会离开,现在越显露天赋,可能得到的好处就会越多。

果不其然,在他使完刀法后,尹老对他的天赋赞不绝口,并且又传授了他一门武功,名为鬼踪步。

据尹老所言,这门刀法虽然没有入品,但是步法玄妙莫测,并且和天鹰刀法十分相搭,二者结合会有更加不俗的威力。

由于天鹰刀法本身就包含有一些简单的步法。刘莽只练习了个把时辰,这门功法就成功在面板上出现了。

【姓名:刘莽】

【寿命:17/70岁】

【境界:/】

【功法:天鹰刀法(精通0/30),鬼踪步(入门0/5)】

【能量:0】

看着数值显示为零的能量值一栏,刘莽不由陷入了沉思。

天鹰刀法的晋升需要能量值,鬼踪步的晋升也需要能量值,还有以后可能出现的其他武功,甚至基础内功外功,肯定都需要能量值才能晋升。

如何赚取能量值,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从目前信息来看,能量值可通过杀生获得,不论是杀鸡还是杀狗。甚至有一次,他给一只奄奄一息翅膀受伤的大鸟一个痛快,都获得了0.1的能量值。

体积越大,能量值越高,目前获得最高的是一只体型高大的野狗,有0.4点。上次那只瘦弱的野狼,有0.3点。

狼不可能天天都能遇到,但是鸡鸭鱼却是常见的生物。刘莽想到,村中屠户有两家,杀猪为生的赵麻子,以及专门卖鸡杀鸡的戚大嘴。

戚大嘴好像是刘树的舅舅?

刘莽眼睛一亮,凭他和刘树的关系,完全可以搭上戚大嘴这条路。

想到这里,他心中有了底,心情也愉快了一些。

在庭院中练习了半天步法,一点熟练度都没增加,刘莽回到尹老身边,听他继续科普一些学武的常识。

尹老将米酒倒入两只黑红色瓷碗中,将一只推到刘莽面前,拿起另一只一饮而尽。

刘莽也不客套,将尹老盛的酒一口喝完。上一世他就拥有两公斤的白酒酒量,这种米酒度数不高,对他来说只是洒洒水。

尹老对刘莽喝酒的态度很满意,他继续斟上酒,缓缓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学武,是为了什么?”

刘莽一愣,他倒是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不过尹老既然提了,那自然得好好思量一下。

他是为什么学武?

他想到深夜小刀会的人上门收取规费,想到码头上郭爷三番五次的邀请,想到了如今米价物价上涨的局面……

他只是想好好地活着而已,而学武能让他更容易地达成这个目标。

“学武是为了自保,保护自己,保护亲人,不受别人的欺侮,远离世俗的纷争。”刘莽回答道。

尹老笑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过你觉得,学了武,纷争就会少么,就会更安全么?”

“学了武,只怕会有更多的麻烦上门!”尹老严肃地说道。

听得刘莽一愣,但是又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那学武是为了什么?请尹老解惑。”

第15章 路遇

“你学武是为了自保,而有的人是为了光耀门楣,有的人是为了报仇雪恨……不同的人,学武的目的,自然都不尽相同。”

刘莽感觉自己被噎了一下,那你还问我?

不过他只敢在心里吐槽,面上还是露出仔细倾听的神色。

尹老见到刘莽专注的神情,满意地捋了捋胡须,说道:

“学武的目的,从来都不是重点。但实现目的的手段,却永远只有一个。”

“那就是变强变强变得更强,强到没有人能阻拦你实现目的!”

“不然你走在路上可能被人随手砍死,在酒楼饮酒可能被人毒死,家中睡觉都可能被人破门而入,生死永远不是操持在自己手上!”

听得刘莽不断点头,尹老说得还是有几分道理。

“那么,如何能变得更强?至少比大部分人强!”

这个确实涉及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刘莽不由拱手道:“请尹老点拨。”

尹老说道:“拥有更高深的内功外功,拥有更精妙的刀法剑法,拥有更好的武器,自然就能比别人更强!”

见到刘莽似懂非懂的样子,尹老仿佛来了谈兴,继续科普道:

“我举个例子,霸剑宗弟子和江城武馆弟子比武切磋,二人都是内功第三层的水平。但一个练的是至强至刚的霸甲天元功,另一个练的是普通的内功。霸剑宗弟子可能随手几招,就能将对方收拾了。”

“再举个例子,两个同一门派的弟子,修行的内功相同。但一个人练的是大名鼎鼎的弱水剑法,另一个人练的则是未入品级的剑法。二人若是交手,胜负往往也在几招之间。”

“又比如,这两个同门派弟子,练的内功剑法都一样。但一个拿的是玄铁剑,另一个人拿的是普通刀剑,如果交手,拿普通刀剑的人也多半会输。”

“想要最强,内外功、刀法剑法、武器,三者都不能有短板!”

刘莽听了,想到自己现在已有入品的天鹰刀法,有精钢材质的环首刀,所缺的无非就是基础内功或者外功,不由问道:“敢问尹老,内功和外功,究竟有何不同,到底该选哪一个?”

尹老捋了捋灰白色胡须,微微眯起了双眼:“俗语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内功先慢后快,外功先快后慢,二者并无高下之分,修炼到高深处均能以一敌百,看个人选择侧重而已。”

“比如我主修内功,老钟主修外功,但在江湖上都闯出了一些名望。”

他看了看眼巴巴的刘莽,笑道:“你若把天鹰刀法修炼到领悟心法之境,我便去求掌门师兄,让你入门,传授你本派内功!”

虽然之前尹老多有暗示,但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尹老明确的承诺,不由大喜。

此后,刘莽便在庭院中练习鬼踪步,一直到傍晚才离去。

踩着轻快的步伐,刘莽看着四周灰暗的土坯房、齐到膝盖的杂草,都觉得无比顺眼。

等想办法凑齐能量值,就能将天鹰刀法升到小成的境界,从而拜入尹老门下。至于金虎帮,就算加入了,也是生命中一个不起眼的过站而已。

多么明确的人生规划!

人最怕的不是努力,而是毫无方向的努力。

但是现在的自己,已经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刘莽心情愉快地,来到连接沈家村刘家村的石桥处,脚步不由放缓。

今日石桥摆摊的人比前几日多了不少,大多都是来售卖粮食、鸡蛋、肉类的人,还都是熟面孔,刘莽经常在附近的菜场能看到他们。

问了下原因,才知道因为菜场租金升高,不少人都转移到这里来了。

不过大米、鸡蛋、肉类的价格一点都没降,还上涨了不少,并且用银子付款有一些折扣,比如会多送你二两米、两枚鸡蛋等等,用铜板支付则没有。

刘莽见了,原本愉快的心情,渐渐地沉了下来。不知道为何他想到了一句话:盛世古董,乱世金银。

这天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大乱了。

想到这里,学武的紧迫心油然而起。

他买了一些鸡蛋,往刘家村走去。

村子坎坷狭窄的小路上,也比往常热闹了许多。村中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背着麻袋、竹篓,步履蹒跚地赶回来。

刘莽看到,他们的竹篓、麻袋中装了一些野菜、野蘑菇、不认识的植物根茎、小鱼等,品种繁多。

他找到一个相熟的老人问道:“余婆婆,你们这是去哪儿了?”

余婆婆家离刘莽家也就百来步,年纪比刘母还大一些,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就像刀子镌刻般清晰的皱纹。

她背着一个麻袋,看上去没装多少东西,只有底部稍稍鼓了起来,上面一大截都是空的。

余婆婆有气无力地说道:“还能去哪儿,去黑熊林挖野菜了呗……”

“黑熊林?”刘莽语气有些惊讶,“那里很危险,去年还有人在那儿被黑熊叼走。”

而且黑熊林距离刘家村有十几里路,已经出了外城的范围,来回都要好一会儿。

“被黑熊叼走总比饿死好啊。现在粮价这么高,钱财都拿去给帮派缴规费了,哪还有余钱来买粮?”余婆婆摇头感慨道。

她拒绝了刘莽想要帮忙背麻袋的行为,坚强地往前方走去,原本瘦弱的身影,显得更加佝偻了几分。

看着面前不少村中老人的身影,刘莽只觉得喉咙有些发干,如果自己没有练武,恐怕不久后刘母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吧。

这时一阵脚步声从后方传来,刘莽回头一看,竟然是王孙氏。

她脸上有不少风尘,但依然掩盖不了那明亮水润的大眼睛,和在乡村中颇为少见的瓜子脸。

她胳膊上、裤腿上扎了不少麻布,这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野草荆棘的伤害。

看到刘莽,王孙氏也是愣了一下,紧了紧背着的竹篓,害羞地低下头,就要从刘莽身旁走过。

其露出的修长脖颈犹如雪白的脆藕一般,让刘莽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往前走了一步,王孙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过身来,轻轻地说道:“谢谢你家送来的大米,我,我以后有了会还给你的。”

刘莽点了点头,说道:“邻里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不知为何,他鬼使神差地多加了一句:“要是还有困难的话,可以再来找我。”

王孙氏听到此话,目光有些闪烁,说道:“谢谢莽哥儿的好意。”

首节上一节13/5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