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第416节

  眼下这情况,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东京,只要他离开了东京,赵盼儿找不到他,想闹也闹不起来。

  在欧阳旭看来,赵盼儿不可能一直留在东京,因为赵盼儿耗不起,只要等赵盼儿不得不离开,到时候他再回来就方便多了。

  反正有高慧在,他迟早也是能回来的。

  想到这些,欧阳旭开始考虑,怎样才能名正言顺的离开东京城。

  小院外。

  孙三娘已经将何四等人找了回来,然后继续在欧阳旭家门大喊大闹,而且声势比之前还要大。

  因为何四他们见赵盼儿连厢吏都不怕,一个个的都有了底气,对赵盼儿也更加崇拜,干起活来就愈发卖力,一直闹到傍晚才散去。

  然后,赵盼儿她们回到安业坊,就看见赵带着一群人在大门口等着。

  “殿下,您怎么来了?”

  “听说今日你被找麻烦了,过来跟你说一声,那些衙役我已经让人处理了,以后不会再有人找你们麻烦,不过我不希望你们再去闹。”

  “为什么?”孙三娘问道。

  看得出来,她有些愤愤不平,赵盼儿拉了下她,笑道:“殿下,先进去再说吧。”

  说着,赵盼儿掏出钥匙,打开了院门。

  进了门,赵一坐下便给出了解释:“不让你们去闹,是因为你们再闹下去,欧阳旭可能要跑,而我并不想他跑,我希望他能跟高慧成亲。”

  “那这不就是让他得逞了吗?”孙三娘有些郁闷道,她们之所以去闹,除了让欧阳旭给退婚书之外,其实就是为了断掉欧阳旭攀附权贵的前路。

  赵摇摇头:“高家这些年让人很失望,但高鹄老奸巨猾,想要抓他的把柄不容易,欧阳旭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殿下要对高家动手?”赵盼儿问道。

  赵点头:“高家就是朝堂上蛀虫,蛀虫不除,就不会有好牙口,啃不动大宋周边的硬骨头,而高家一倒,欧阳旭作为高家的女婿,自然也不会有好结果。”

  孙三娘一愣,笑道:“没有好结果就好,殿下,您今日没事吧,一定要留下来尝尝我的手艺。”

  “好啊,正好我今日也没什么事,就留下来尝尝孙娘子的手艺。”

  “那你们先聊,我去做饭。”

  孙三娘说完,兴匆匆去了厨房。

  宋引章也很高兴,满脸热情的笑道:“殿下,您今日难得有空,我去拿琵琶给您弹曲?”

  赵张了张嘴,话都还没说出口,宋引章便匆匆去了,看得他忍不住摇了摇头。

  “殿下,今日那些人……死了?”

  听到赵盼儿这话,赵先是愣了一下,才无语道:“我在眼里就那么喜欢杀人?”

  “没有没有,我……”

  “不用解释,他们没死,不过受到了一些处罚而已。”赵打断道:“对了,我听说欧阳旭有个定情信物在你那里,要不你给我,我帮你把退婚书换回来?”

  有了今日的经历,赵盼儿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天真。

  没权没势的她们,在东京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斗得过欧阳旭。

  人家一句话,就可能让她们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她是说如果今日没有赵的令牌,没有赵安排的人,她都不敢想今日会发生什么。

  加上赵要借欧阳旭之手对付高家,虽然赵盼儿不知道赵有什么安排,但她肯定是站在赵一边的。

  所以,赵盼儿没有再拒绝赵的好意。

  “殿下,您稍坐,我去拿。”

第367章 留东京,开茶坊

  赵盼儿回来的时候,宋引章也抱着琵琶走了过来。

  “殿下,我给您弹曲?”

  “额,也行,那我们去外面的花园庭院那边。”

  其实赵不想听什么曲儿,他更想与赵盼儿聊聊,奈何宋引章都这么说了,实在不好拒绝。

  一行人来到花园凉亭,待几人坐定,宋引章才抱着琵琶在不远处坐下。

  “我要弹的是明妃曲,请殿下鉴赏。”

  说完,宋引章先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随后双手扶住孤月,清脆悦耳的琵琶声悠悠响起。

  不得不说,这个剧的BUG挺多的。

  比如宋引章现在弹的明妃曲就是一个BUG,这首明妃曲是王安石所作,而现在王安石都还没有出生,结果两首明妃曲已经名传天下了。

  赵好歹也是皇子,琴棋书画是必学课程,再加上他之前在青楼勾栏晃荡,对于各种乐器都颇有几分鉴赏能力的,或许谈不上乐曲大家,但对乐曲的掌握了解,绝对在宋引章之上。

  一曲结束,赵带头鼓起了掌。

  “好,宋娘子这一首明妃曲,当真是精彩绝伦,令人回味无穷。”

  赵不喜欢情情爱爱充满哀怨的曲子,相较而言,他更喜欢那种磅礴气势的曲子,比如秦王破阵乐之类的。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宋引章弹的是真不错,哪怕在他看来还有些缺陷,但也绝对是非常出色,比宫里有名的乐师都不差,而宋引章才十七岁,能在这个年纪做到如此程度,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值得赞扬。

  随后,赵又点评了几句,让宋引章眼神中充满了惊喜。

  她本以为赵不擅长音律,可赵点评的那些,竟然戳中了要点,若没有出色的音律水平,绝对说不出那些话。

  一旁的赵盼儿也是面带诧异的看着赵,她也没想到赵还擅长音律。

  随着和赵的接触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看不清赵。

  看看赵在这些日子显露出来的本事,武艺高强、懂茶艺、会医术,现在又冒出来一个知音律,天下还有他不会的吗?

  赵懂音律,这让宋引章兴趣更大了,所以又弹奏了几曲,然后满怀期待的让赵点评。

  时间悄然流逝,直到孙三娘来喊吃饭,才结束这场琵琶演奏。

  对比宋引章的琵琶,孙三娘的厨艺,显然对赵的吸引力更大,一边吃一边夸,夸的孙三娘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吃过饭,赵和三女闲聊了几句,就要准备告辞,却不想被赵盼儿叫住了。

  “殿下。”

  “嗯,有事?”

  反正都欠赵不少人情了,赵盼儿也没有跟赵客气。

  “是有一件事麻烦殿下,我在钱塘的家里藏了一些金子,在床底下,还有厨房南墙根的底下有个洞,里面有两个箱子,大的箱子里面有地契房契,还有一些金锭银锭和字画,都是我这些年的积蓄,能不能请您派人把它换出来,换成飞钱,然后再和字画带来东京,这样我们除了能还清您的钱,也能有本钱做个营生。”

  赵点点头:“没问题,那个小箱子要不要也给你带来?”

  “那个小箱子是引章的。”

  听到这话,宋引章转头望向了赵盼儿,眼神中带着几分意外。

  赵盼儿解释道:“你的那些钱,我都给你放得好好的,我之所以之前拘着没给你,是怕你跟周舍……”

  话没有说完,宋引章便一脸内疚的打断道:“我明白,那会儿是我自个儿不懂事。”

  赵盼儿一笑:“都过去了,你要是觉得那些钱放在自己身边才踏实呢,也可以请殿下的人给你带过来。”

  “都换,多一文本钱也是好事。”

  赵盼儿笑着点了点头,转头看向赵:“殿下,您看方便吗?”

  “方便啊。”赵一笑,吩咐道:“怀恩,你听见了,派人去办一下。”

  “是家主。”

  等到此事定下,孙三娘迫不及待地问道:“盼儿,你这是决定不回钱塘,留在东京了?”

  她的丈夫和儿子都不要她了,钱塘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孙三娘自然想留在繁华的东京。

  赵盼儿郑重的点了点头:“没错,我想好了,反正钱塘也没什么值得我留念的,所以我决定留在东京,我们既然能在钱塘生活得好,那同样能在东京生活得好。”

  孙三娘一脸赞同:“对,我们一定能生活得好,盼儿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要是别人说这话,我可能会怀疑,但你说的,我一定相信。”

  她的果子做的是好不假,但在钱塘的时候,若没有赵盼儿帮她,她也不能赚到钱。

  如果没有赵盼儿的话,她现在或许还在杀猪呢。

  所以孙三娘坚信,只要跟着赵盼儿,她们或许不能大富大贵,但肯定不会饿着,赵盼儿也不会亏待她。

  “盼儿姐,那你想好我们留下来之后做什么吗?”宋引章问道。

  对于留在东京这件事,她也是十分开心的,她想要脱籍,想要新的生活。

  “是啊,盼儿,咱们要留在东京肯定要有个营生,现在咱们住的地方都是殿下的,总不好一直白住。”孙三娘说着,提议道:“盼儿,要不咱们还是继续开茶坊吧,这一行咱们熟悉。”

  “三娘,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咱们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开茶坊,而且这些天我也在城中转了转,虽然有很多茶坊,但多数都是本地的茶饮和果子,基本看不到咱们江南的特产。”

  赵盼儿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咱们江南的茶饮和果子不比东京的差,若我们开一家以江南风味的茶坊,生意肯定不差。”

  “盼儿,你什么时候去看的啊,我们怎么不知道?”孙三娘一脸意外。

  “我就是随便随便逛了逛,这方面我比较熟悉,看一看,闻一闻,有时候便了解了。”

  孙三娘嗯了一声,提出了一个问题。

  “盼儿,我们的银钱够开茶坊吗?”

  赵盼儿一叹:“现在肯定不够,不过等殿下的人把我们的钱送来,应该是够的,只要能赚到钱,就能开下去,而且经营的办法我也想好了,还是跟咱们在钱塘的时候一样。”

  “你负责茶水,我负责果子?”

  “对,咱们能在钱塘做到第一,在东京也一定能做得好。”

  孙三娘重重点头:“盼儿,我信你,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见赵盼儿和孙三娘激动的讨论着,半点不提自己,宋引章有些急道:“那我呢,盼儿姐,那我能做什么?我也想跟你们一起。”

  赵盼儿宠溺一笑:“引章,就算你不说,我肯定也要叫上你,我已经想过了,你是江南第一琵琶高手,可是我们招揽客人的重要手段。”

  “啊?”

  宋引章怔了怔,她还以为赵盼儿把她给忘了,没想到赵盼儿竟然说她十分重要,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她十分高兴。

  “好,盼儿姐,我都听你的,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她和孙三娘是一样的看法,都认为赵盼儿比他们想得多,懂得也比她们多,比她们更有本事,听赵盼儿的准没错。

  “盼儿,那你选你开茶坊的位置了吗?我听人说,内城好像有一处茶汤巷,是专门做这一行的,我们也去那里?”孙三娘问道。

  她们在东京待了不少时间,没有跟人闲聊,对东京城中的情况,也了解一些。

  “我打听过了,那里的铺子租金太高了,咱们手上的钱根本不够。”赵盼儿有些遗憾道。

  听到这话,赵怀恩忍不住插了一句。

  “赵娘子,我们家主有钱。”

  赵盼儿摇了摇头,看向赵道:“已经欠殿下很多了,茶坊一事就不劳烦殿下了,我看中了马行街的一家铺子,我们现在手上的钱应该够了。”

  赵点了点头,没说话。

  赵盼儿继续道:“那条街每天路过的行人很多,而且附近的那条街有很多卖香料的,也方便我们采买,人气足够,采购方便,租金也便宜,所以我的想法是,将茶坊开在马行街。”

首节上一节416/4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