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
门被从外面推开,陈公公佝偻着腰背,双手揣在袖子里,走入御书房,缓缓将房门关上。
当他看到圣武帝摆放在桌上的手帕,以及手帕上透出来的血迹后,昏黄的老眼猛然恢复清明,上前几步,来到圣武帝旁边,轻轻的给圣武帝捶着背。
“陛下,您的状态好像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圣武帝点了点头,露出一丝释怀的笑容:“最多三月,朕最多维持三个月的时间,三月时间一到,朕便要前往荒芜禁地了,此番将是有去无回,大周国就交给你们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圣武帝更像是在做一份临终的委托。
只有到了他这种层次的人才知道,直面死亡时并非慌乱,而是一份常人无法理解的坦然。
他活得够久,一生也足够惊天动地。
从草根崛起,一路顺势而上,将前朝覆灭,且成为了整个大周国的主人。
每一件功绩拿出去,都足够让万人瞻仰。
他活够了,也活精彩了,死亡对他来讲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他担心的却是大周国的万千百姓。
陈公公叹了口气,轻轻的拍着圣地的后背,说道:“陛下,放心,我们必定竭尽全力,尽快平定大周国内部的动乱。”
“有大南国相助,我们的压力会小很多。”
无论是陈公公或者是总司丞相以及院长等人,都是随着圣武帝一同打天下之人。
别看他们几个人在脾气上不太对付,但其实始终是一条心的。
没有任何人有二心。
尤其是此刻,圣武帝即将步入死亡的坟墓,每个人心中都不好受。
圣武帝也看出了陈公公内心的想法,摇头道:“你知道朕为什么只让你一个人过来吗?”
“朕就是不想让其他人也露出这种悲伤的情绪。”
“朕与你们都是从战场中厮杀出来的,悲伤可以有,但朕不想你们为了死而悲伤。”
“天下间黎民百姓因为战争死了多少,你们的悲伤应在百姓身上,而不是在朕的身上。”
陈公公叹了口气,点头道:“知道了,陛下。”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陈公公看向圣武帝的眼神之中,复杂与悲伤之色逐渐浓郁。
他们几个才是最了解圣武帝的人。
这个从马上征战而来的皇帝,无论何时,都将心系于黎民百姓之上。
正因为苦百姓之羸弱与危机,他才揭竿而起,背负天下的责任。
也正因为心系百姓,诸多掣肘之下,圣武帝才造就了如今诸侯并起的局面。
但无人会说他的过错,因为他的出发永远都是向着那些苦弱的百姓而去。
圣武帝又问道:“沈白应该快回来了吧?”
陈公公点了点头,说道:“此次还是挺顺利的。”
“沈白距离大周国,已经越来越近了,估计最多两日时间便会抵达大周国。”
提到沈白二字时,陈公公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
他很久没有这么赞赏过一个年轻人了,但沈白确确实实让他发自内心的赏识。
这个年轻人崛起的很快,快到让他们都无法想象的地步。
正因为这种快速的崛起,再加上手段的狠辣,如今的沈白已经站到了一个年轻人无法站到的高度。
也正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周国所有高层都对沈白极为看重。
圣武帝点了点头,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道:“他若是抵达大周国,便让边关的监天司告诉他,立刻来皇宫中见朕,朕需要给他一个东西。”
说到这里,圣武帝从旁边的抽屉之中,拿出了一个陈旧而又古朴的木盒子。
木盒子上面有一把精美的小锁,看起来很脆弱,但上面却有足足上万道阵法叠加,让这盒子坚硬无比。
当陈公公见到这个木盒子后,先是一愣,紧接着露出了惊讶之色。
他正准备说话,便被圣武帝按住了肩膀。
圣武帝眼中露出一丝坚定之色:“朕已经做好决定,无需多言,这东西便是朕给他的最后一个好处。”
第254章 调任
御书房内。
当圣武帝说出这句话之后,陈公公凝视着圣武帝手中的木盒子,眼神之中带着一丝复杂之色。
大概过了有几个呼吸的时间之后,陈公公这才缓缓的叹了口气。
“陛下,你既然做好了这种决定,那我们必然是全力支持的,只是现在交给他,时间是否过早了,毕竟陛下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圣武帝闻言,摇了摇头,道:“朕确实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但三个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极短的日子,再者说了,中间若是出现意外,朕恐怕会来不及的。”
“如今的局势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就算是坐在朕的位置上,也没办法将其完全把控,早日给他,朕也好早日有一个交代。”
陈公公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圣武帝脸上的坚决表情之后,只能缓缓的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等到沈白回到玄京城,便让他过来见陛下吧。”
圣武帝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陈公公心知肚明,眼中的复杂之色稍加减缓后,躬着身子出了御书房。
等到陈公公离开之后,御书房内恢复安静,只剩下圣武帝一个人坐在宽阔的书案前。
书案上摆放着一盏油灯,正在闪烁着昏黄的光芒,油灯旁边则是堆放着各种奏折,代表着大周国各项重大要务。
圣武帝拿起一张新的手帕,放在嘴边,咳嗽了几声,又是几缕鲜血沁在手帕上。
他看着手帕上散发着血腥味的血迹,又拿起旁边的奏折,开始继续认真批改起来。
“即使朕生命即将终结,也要燃尽最后一滴血,将能够布置的东西全部布置好,这样才无愧于天下的百姓。”
御书房的灯火不断闪烁,照应着圣武帝略显佝偻的身体,印在墙上的影子,却如同杨树一般笔直。
……
最近这段时间,大周国的江湖看起来无比平静,实则却是暗流涌动。
各方势力互相提防猜忌。
期间,有一些诸侯按耐不住性子,已经明谋造反,但江湖中人配合上大周国军队以及诸侯所在的监天司,三方合作之下,这些明目张胆造反的诸侯立刻被镇压。
罪魁祸首推到了菜市口,早已身首分离。
大周国做的很快,很果决,但既然有诸侯敢于在这时候跳出来造反,便是给周围的江湖人传递了一个信号。
不少人心中猜疑,已经有种山雨来风满楼的感觉。
江湖势力们唯唯诺诺,独善其身,唯恐这把火烧在自己身上。
而就在这种明面上平静,暗地里却汹涌的环境中,一个人的到来,却引发了众多江湖人的侧目。
他们全都将视线投注在了玄京城的位置。
沈白一袭黑衣,腰间悬挂寒月,踏步走入皇宫之中。
周围那些势力的视线在皇宫外流连,却不敢越过这大周国最恐怖之地。
步入皇宫,沈白反倒是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很久没有进来了,大周国的皇宫内还是那一副戒备森严的模样,不过隐藏在暗处的皇宫高手们,在见到沈白走入之后,只是看了一眼,便不再多看。
这里和大南国的皇宫不同,大周国的皇宫谁人不知道沈白这个人。
只要见到是沈白,他们也都清楚这位可是大周国的红人,没有必要对其紧密监视。
沈白倒也习惯周围那些目光,在皇宫中到处打量片刻后,便找到一个小太监,在小太监的带领下,熟门熟路的走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还是和以前一样,都是那副外松内紧的模样,看起来没多少人守着。
但这里却是整个皇宫之中守卫最为严密的几个地方之一。
陈公公此刻正站在门外,耐心的等待着。
当他看到沈白到达之后,缓缓走上前去,微微佝偻着身体。
那双手仍然揣在袖子里,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
“沈白,这一趟大南国之行顺利吗?”
这种和善的笑容,是陈公公自以为和善。
若是落在其他人眼中,必然会认为这笑容看起来极为阴森恐怖。
好在沈白早已经习惯了。
他知道陈公公露出这种笑容时,其实也是代表了对他的善意。
思及此处,沈白点了点头,说道。
“倒也还算是顺利,不过有些事情要和陛下细说一番。”
顺不顺利的,以大周国内部的情报,恐怕早就已经知晓了。
至于这一番对话,其实陈公公有另外的打算。
如今的沈白在四个国家里面,也算是一个顶天的大名人了。
他想看看沈白身上是否有骄纵之气。
虽说陈公公对沈白极为赏识,但是陈公公若是在沈白这个年纪,便有如今这个作为的话,恐怕早就已经把尾巴朝上天了。
如果沈白身上有一丝骄纵之气,陈公公觉得自己作为长辈,得和沈白好好聊一聊。
可未曾想到,沈白的回答不仅滴水不漏,而且看起来儒雅随和,甚至还有几分谦逊。
一点也没有所谓的骄纵。
这种情绪和状态让陈公公微微叹了口气。
“不仅实力高强,而且还年轻,更是在修养和品性方面毫无漏洞。”
无论是哪一个层面,陈公公觉得自己年轻时都没有沈白这么厉害。
想起他当初一个人独败一方的霸主之后,那一副骄纵轻狂的模样,现在想起来还有些羞耻。
沈白不知道陈公公是怎么想的,他现在确实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进入御书房中,于是便借口说了一句。
“陛下是否在御书房中?我有要事要和陛下禀告。”
天河楼之事,他只与大南国的天云帝细说,现在大周国这边恐怕还没有知晓。
沈白觉得这事情交给这些高层来做,反倒是最好的。
陈公公听到此话之后,点了点头,指了指御书房的大门,说道:“你进去就可。”
别人进去需要通报,也需要看皇帝答不答应,唯独沈白这边想要进去直接进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