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28节

  科研领域说不上话?

  他现在做的另外一件事情,不就是打破人工血管禁区!

  如果这事儿能成,许秋的影响力将再上一个台阶,真正被抬到国际知名人物的高度……那时,恐怕就连辉宁,都得掂量敢不敢动他了。

  高沛安没注意到许秋的变化,他一个劲地灌酒,接连叹气,感慨这次栽在飞刀和辉宁手里了。

  叮铃铃

  许秋的电话响了,接起才知道,医院的设备管理部已经派人来安装电脑了。

  “高教授,我先回去了。”许秋起身告别。

  高沛安点点头,又喝了几杯酒,坚持着付了一千块钱,叫代驾送他回了人民医院。

  看着窗外渐次亮起的路灯,他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这一刻,他很想家。

  也许,执着于摆脱“陈院士的学生”这个标签,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不是他太差,而是恩师陈院士已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山。

  想到这里,高沛安拨通了陈院士电话,听着对面安静的呼吸声,高沛安哑着嗓子开口:“老师,等这次回去……我还能跟着您做科研吗?”

  电话沉默了很久,那边突然传来了一道欣慰的笑声,“傻小子,快过年了,到时候咱们聚一聚,这些年,我也确实有一些想法……”

  “好。”

  放下电话,高沛安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

  单身公寓里,临海一院的工作人员就地组装起电脑桌、电脑椅,和台式电脑。

  旁边,还用泡沫包裹着一块屏幕。

  工作人员干活的时候,许秋也没闲着,在客厅的长桌上练习起了各种手术基础操作。

  众人纷纷侧目,余光瞥到许秋聚精会神地对着空气比划,仿佛划开了一道看不见的尸体,顿时觉得心惊胆战、后背发凉。

  半个小时后,刚组装好电脑,安装好一些必要的软件后,他们齐刷刷地站到了门口。

  “许医生,我们要走了!”

  “您继续练,我们不打扰您了!”

  许秋转过身,“冰箱里有可乐……”

  砰!

  众人惊出一身冷汗,推门就跑了。

  许秋看了眼手里的手术刀,上面还沾着新鲜鸡腿根的血丝、血管碎片。

  他摇了摇头,给了自己一个差评。

  速度够快的话,刀子上面就不该粘有这么多血块,他还是太慢了!

  “切开精准度+1!”

  “切开速度+1!”

  “血管解剖经验+!”

  “肌肉切开经验……”

  耳边不断响起提示声,每一滴落下的汗水,都是一条条+1。

  一个小时后,许秋停下动作,简单地洗漱。

  临睡前,又把郑主任发来的人工血管研制进展看了一遍。

  有了电脑,也不用费劲儿地在手机上放大缩小,再加上影像科专用阅读屏,几个小时下来,许秋的眼睛依旧没有疲惫的感觉。

  研究到后面,许秋越来越兴奋。

  直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窗外透进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钻研了整整一个夜晚!

  环顾四周,桌子上堆满了写满的稿纸。

  还有大量的设计样式、结构图等等。

  他感觉,距离最终那个答案已经很近了。

  许秋干脆给王晟德打了个电话,请了一天假。

  那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把王凡安排来顶许秋的班。

  许秋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王凡的黑眼圈都跟熊猫似的,还跟块砖头似的,哪里需要哪里搬……

  因此,许秋决定给对方一点回报。

第239章 无解的禁区?我有几十种解法!

  以王凡的作息和劳累程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非常高。

  等许秋研制出小口径人工血管,作为感谢,他会把第一批、最优良的那些产品留给王凡!

  ……

  接着,许秋从系统背包取出了一个金色的药剂。

  “高级专注药剂”

  这是做困难任务离断再植术后,系统给与的奖励。

  效果十分夸张。

  可以让使用者的思维连接、知识运用等能力达到极点,并且激发大脑的最大潜力,持续至一次思考结束。

  当然,服用后也会永久增加专注度+3点、潜力+1点。

  当下的人工血管困境,正好是实验这高级药剂的时候。

  不过……它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思考的深度、和连贯性。

  中间被打断,也会退出状态。

  许秋想了想,直接拨通了郑主任的电话, 然后赶到了临海一院人工血管研究所。

  半个小时之后。

  许秋带着一大堆稿纸来到研究所外面。

  早就在等候的郑主任等人赶紧迎了上去,看到许秋扮相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头发乱糟糟的,眼神疲倦得好像随时要合上,但他的神情却依旧睿智,还偶尔闪过一丝兴奋。

  这副模样,竟然有一些神似“人类大脑”爱因斯坦。

  “许医生!”

  “许主任!”

  众人分别问好。

  许秋现在是人工血管研究院的实验中心主任,头衔不算大,但地位非常高,基本上可以浏览所有实验机密,在研究所里也畅通无阻。

  郑主任则介绍了在场的人。

  “这位是研究所所长,也是生物材料学院那边的院长,他之前参与过骨科国迈柯维的几款人工血管的研制,也是因为他,我们才敢攻坚六毫米禁区……”

  许秋有些意外,这么一位生物材料大家,白大褂下竟然是一身肌肉。

  研究所所长任超晃了晃白大褂下的运动裤,热情地道:“许主任你好,我是任超,那些荣誉不值一提,未来还是你们这些后浪的啊!”

  郑主任低声介绍道:“任所长年轻时是国家级健将,白云省现在的大学生四百米记录还是他的,省内一直没有人打破!”

  许秋点头,没料到还有这一层。

  又介绍了几个人后,众人安静下来,目光全部放在了许秋身上。

  平日里,所长和各个研究团队骨干,都分布在各大实验室,根本没时间见上一面。

  今天听说许秋有急事,他们才停下手里的工作。

  一方面是尊重许秋这位屡屡创造奇迹的青年天才。

  另一方面尽管希望很渺茫,但他们仍然很希望许秋的加入能扭转研究的颓势,拨乱反正,重新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许秋没有卖关子,直接说明了目的:“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或许是打破禁区的关键。”

  “什么?!”

  “许医生,你有办法,你明明是第一次来咱们研究所啊!”

  “郑主任虽然给了你资料,但总不能光看几张纸就能搞出人工血管吧……”

  看到许秋淡定的表情,他们都有点不自信了。

  如果许秋真的有了方案,还成功了,那么在场所有人都可以辞职了。

  在实验室泡了几年,进展屡次陷入停滞,甚至没有人知道未来的研究方向会如何竟然还不如一个后来者的纸上谈兵?

  面对疑惑,许秋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我也只是有些想法,正确与否,需要在实验室测试。”

  “原来如此……”众人松了口气。

  想法谁都有,这倒是没什么稀奇的。

  “有多少想法,说说看?”任超建议道。

  许秋想了想,“一……”

  “一个?”

  “二、三、四……大概有,十七个。十七个人工血管材料的选择方案。”

  众人眼睛都瞪圆了。

  十七个?

  这是来搞批发的?!

  正当他们以为这就完了的时候,许秋又接着说道:“如果材料可以用,接下去是三十一种复合制备和再生的……”

  任超突然叹了口气。

  他摇摇头道:“人工血管,需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质和顺应性。移植入人体内需要抗血栓抗凝血,还得保证良好的远期通畅率。

  其工艺极端复杂,既要克服涂层抗原性,又要保持一定生物强度,既要有柔韧性,还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易于缝合,还不能漏血……

  六毫米禁区更是如此,它涉及到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医学和纺织工厂等等各行业,不是设想就能完成的……”

  其余人也有些惋惜。

  许秋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但,他厉害的也只是手术而已。

  任超特地查过,对方迄今为止手底下只有一篇论文。

  可想而知,许秋的科研能力恐怕差得离谱……

  这也不能强求,一位手术天才,科研能力差无可厚非,世界上哪存在全能王?

首节上一节228/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