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70节

  这一晚,杨晨曦也如愿以偿地看到了那三张稿纸的真容。

  涤纶人造血管;

  猪大隐静脉、真丝双层结构;

  三层并腔内缓释药物……

  这一个个架构,都是此前未曾出现在这个领域的大胆创想,且都有不小的研究价值。

  然而,许秋却仿佛不要钱似的,提出一轮轮新方案,然后再果断地划去。

  讨论进行到后半夜。

  杨晨曦、任超等人已经完全跟不上许秋的思路了,一个个都瞠目结舌,听着许秋侃侃而谈。

  “我简单列举了我们人工血管需要具备的特点。

  一共有十三大项。

  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顺应性。这能让人工血管承受血流动力学的压力。

  可缝合性。一切人工血管,最终回归临床,都需要运用在手术上,缝合是人工血管发挥作用的基础。

  生物相容性;

  合理的制造成本;

  快速内皮化……

  ……

  把上述所有要求归纳到一点,其实就是一个东西。

  天然血管。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极致的仿生设计,做出无限接近天然血管的材料。”

  沉默许久后,杨晨曦才勉强回应道:“仿生设计难度太大。

  它的基础,一定是对血管壁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的高度理解。

  这涉及到多个学科,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医学和纺织工程等等……各个学科之间的人才突破行业壁垒联合在一起就很困难了,更何况做仿生模式?”

  许秋:“嗯,确实难。”

  “难就对了,否则怎么能叫禁区?”

  杨晨曦说完这句话,突然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

  他抬头看去,却发现许秋的目光无比坚毅。

  短暂的沉默后,许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那我们就迎难直上。”

  杨晨曦怔住。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好像永远不会畏惧。

  永远在挑战极限。

  这就是许秋能成为手术大师,碾压一众天才医生的原因吗……

  “好,我陪你闯一闯这个禁区!”杨晨曦喝完一口茶,啪地一声把茶杯按在了桌上,语气颇有些壮士断腕的感觉。

  如果说,之前他带资进组,只是为了见证那三张稿纸的真相。

  那么这一刻,杨晨曦对许秋彻底心悦诚服,他已决心放弃阜外的一切,跟随许秋去打破压盖在所有心外科医生头顶,被迈柯维、泰尔茂等人工血管巨头誉为“不可僭越”的6mm禁区!

  不过。

  杨晨曦话说得满,但很快,许秋的话题他就完全跟不上了。

  不停有人进来更换茶水。

  最后,所有人都不再吭声,都望着埋头钻研的许秋。

  “我们走。”

  “不要打扰许主任。”

  任超见到这个状态的许秋,想起了那疯狂的三天,于是带着杨晨曦等人离开。

  这间办公室也封了起来,不再允许任何人打扰。

  此时。

  和任超预料的一样,许秋彻底进入了状态。

  他好像找到了一些方向,脑中飞速闪过无数的设计思路,在几十种材料,数百种内中外三层膜的组合中挑选,寻找着最优解。

  当黎明破晓,冬日的晨光从窗外撒入。

  许秋方才如梦初醒,他身上因为兴奋而出汗,头上冒着热气,瞳孔也逐渐从神游的散大状态重新凝聚为正常大小。

  “原来是这样……”他的声音穿透空气,让玻璃上的霜花都微微震荡,落在地面。

  就像是时代的一粒尘埃,终于落定。

第289章 只存在于科幻中的手术,人体换头!

  “涤纶人造血管,猪大隐静脉、真丝双层结构,还有三层并腔内缓释药物,都没有错。”

  许秋从杂乱的桌面搜索着笔记。

  那三张被杨晨曦视若珍宝的稿纸,此刻随意地散落在桌面,混入了几十张草稿纸之中。

  一夜过去,这三张或许会震动整个心外科的稿纸,此时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

  因为桌上的任何一张,都要比它们更加有价值。

  更有研究意义!

  “找到了。”

  很快,许秋再次找到了最初的三张稿纸。

  当初研究时,他把这三个设计都否决了,认为无法实现。

  当时他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但此刻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他才意识到,这三个设计的方向并没有错。

  好像永远差一点点,正是这三个设计都接近最优解。

  却永远无法达到最优解。

  而现在许秋已经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想要实现完美的仿生设计,那就将三者融合在一起。

  这一刻,新型小口径人工血管,也终于在许秋脑中有了雏形。

  依旧是三层结构。

  内层是去细胞化的猪大隐静脉。这可以提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再生活性。

  中层,则是涤纶织物。它可以提供力学支撑作用,可以使符合血管的力学强度达到天然动脉的 水平。

  而最具创新性的,是外层的硝酸酯功能材料!

  这属于临海研究所的最高机密,也是这两个月来,许秋一直在督促研发的材料。

  经过许秋设计,硝酸酯功能材料可以在体内环境中通过多步反应,转化生成一氧化氮。

  而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一个重要分子,有抗凝血、抑制内膜增生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血管组织再生、促进内皮形成等作用!

  这是许秋在几十个设计,数百种分子中选择的,最有可能性的分子。

  它在研究所里还有一个代号。

  “未来分子”!

  两个多小时后。

  一份草案在许秋手上诞生。

  完成后,他长舒一口气,拨通了任超的电话。

  “任所长,接下来,该试试这两个月研发的硝酸酯功能材料了。”

  对面的任超嗓子耸动了好几下,他神情激动,意识到真正的研究要开始了。

  ……

  处理完研究所这边的事情,许秋嗑了一瓶精力药剂、一瓶体力药剂,又照常上门诊去了。

  杨晨曦等人目送着许秋远去,整个人都震惊了。

  “这就是年轻人吗?”

  “精力好像用不完一样!”

  “别瞎说,我也是年轻人……年轻人不接这个名头!”

  “我亲眼看见许主任无精打采地进了厕所,出来后就跟嗑药了一样,精神头肉眼可见变好了!”

  “厕所难道有刷新点?”

  “神特么进厕所精神就变好了,许主任那是洗了一把脸而已!”

  “……”

  而此时,许秋已经回到了临海一院。

  日常签到。

  “叮!”

  “恭喜您完成签到!”

  “您在临海一院的影响因子为11.7,签到奖励获得大幅度加成!”

  “获得:完美级脊髓切断术!”

  看到这台手术,许秋微微一怔。

  临床上,脊髓切断包含的范围很广,如终丝切断、脊髓束切断、脊髓神经根离断等。

  这些手术,大多是因为病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从而选择切断脊髓的一部分,从而消除疼痛。

  大概就是牙疼,把牙全拔了就绝对不会存在牙疼的问题了。

  而完美级的脊髓切断术,则更加彻底。

  许秋仔细地吸收着。

  这门手术,属于脑外科,就是常规意义上的切断整根脊髓。

  但问题是……谁会做这种手术。

  或者说,主动做脊髓离断,是觉得自己活得太舒服,所以想要高位截瘫?

  很快,他就沉默了。

首节上一节270/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