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87节

  “不对,阜外的仪器也是国外十年前、七八年前已经淘汰了几代的机器啊!”

  “他们用国外的老古董机器,做出了小口径人工血管?!”

  想到这里,会上众人更是万分震撼。

  ……

  这场会议持续了四个小时。

  最后,审理会下发特别许可证,同意临海研究所、临海一院展开人类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名刀大赛主办方出面,追加科研投资五个亿。

  然而,谁都知道此时已经太晚。

  临海研究所已经过了最花钱的前中期研究,七个亿的各方拨款,花得比烧得还快,差不多每个月就能用掉两个亿。

  而如今已经到了临床阶段。

  研发也接近尾声。

  五个亿?

  哪怕再给五十亿,对临海研究所来说,都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名刀大赛主办方、专家组,没有雪中送炭的眼光,也失去了将名字永远载入小口径人工血管历史的机会。

  ……

  第二天。

  一则新闻,在临海一院、临海市政府、以及白云省政府的通告中同步出现。

  “受试者招募通知!

  我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在开展一项‘小口径人工血管置换术临床试验’。本研究已经获得我国实验伦理专业委员会的批准,且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

  该实验是白云省临海一院许秋医生主导,目的是打破困扰业内三十余年的6mm小口径血管禁区。这也是全球唯一一例已经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小口径人工血管。

  在此我们向全国进行受试者招聘,如果您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将有机会参与本项临床研究:

  1.年龄18~75周岁(包括边界值),性别不限。

  2.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之一:患有冠状动脉相关疾病,有冠脉动脉搭桥术的适应症;需要进行血液透析静脉通路;外周动脉血管疾病;血管缺损。

  3.无不良嗜好。

  4.能遵守本实验各项要求,可配合进行备向检查并主动报告主观症状。

  5.……”

  其中,第二项是小口径人工血管主要的临床方向。

  而不良嗜好,则意味着不抽烟不喝酒。

  尤其是烟!

  任何有抽烟史的,都将被排除在受试者之外。

  因为香烟内有大量对血管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它会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病理收缩、提高血栓的形成率,以及引起心脑血管的损伤等等。

  吸烟的患者,把小口径人工血管换给他,成活率也会低很多。

  ……

  这则通告一经发出,全国瞩目。

  大量受试者申请表被汇总到了临海一院。

  这些志愿者都饱受病痛折磨。

  且受限于医学材料的不足,科技的落后,始终没办法做6mm以下的移植。

  此时看到曙光,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而这些申请表单,将由临海一院心脏外科的几名主任初步筛选,杨晨曦、任超等人二筛,最终交由许秋做出最后的定夺。

  选择受试者的这几天里,研究所这边,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息。

  动物实验成功后,许秋就已经在拟定项目奖金了。

  最低的博士生,都有八万奖金。

  当然,最终的发放,需要等待产品真正问世。

  处理完这些事情的同时,许秋也没有落下急诊科这边的工作。

  准确来说,是全院的手术工作。

  肝胆外科那边,在陈院士的推荐与许可下,迎来了国内首批机器人手术。

  许秋过去展示了一下机器人背景下的陈氏吻合术后,将“技术优先于辅助器械”的思想植入了每一位医生的心里。

  包括肝胆外科主任,都感到惊叹。

  国外的机器人手术已经很普遍了。

  然而,

  都是缝合,许秋却能用机器人手术,做出陈氏吻合术……

  效果绝对比国外的常规机器人缝合术式更好,疗效更佳!

  更重要的是。

  陈氏吻合术借由许秋的细微改动,与机器人手术结合,反倒降低了前者的学习难度。

  以至于,肝胆外科不少医生都掌握了诀窍。

  从能用机器人做陈氏吻合,慢慢过渡到能徒手做。

  这一点,算是对“机器高于辅助器械”最好的诠释,这个概念也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医生的脑中。

  当然,还有一个更彻底的措施。

  许秋联合肝胆外科、临海一院共同定下规定。

  任何借由机器人手术晋升的副主任、主任,必须掌握脱离机器人后的同等水平医术,且必须在手术室进行六个月的无机器人辅助手术考核!

  在晋升通道上卡技术,则是最彻底有效的一条路。

  这件事情传到陈院士耳中,着实让这位大夏肝胆外科奠基人、开创者吓了一大跳。

  

  为期三天,总共一千多人参与,募集了六百八十礼物值!到目前为止,定制角色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谢谢兄弟们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恭喜鹤湄、爱吃青梅干的李泽华,两位幸运儿被选中。

  以上两位读者请于22号中午十二点,将定制角色姓名通过讨论区、本章讨论、评论区……任意方式提交于我。

  如果到时未能兑奖,则视为自动放弃中奖权利,奖励名额将顺延至活动三日礼物值最高的读者!

  (注意:定制角色名字,要正常,本人真实姓名最好,如果是冷帝、坤坤这些搞怪名字,将不会采纳,如果有其它额外要求,也请进行具体说明)

  最后,祝大家除夕快乐!

  在新的一年,炸鸡已经为大家准备好新春贺礼!请大家拭目以待!

第309章 陈院士震惊!机器人手术+陈氏吻合术结合!

  “机器人陈氏吻合术?”

  “晋升者必须在手术室经历半年考核,且需要具备脱离机器人后同等的手术能力!”

  陈院士大受震惊。

  这一项项举措,像是一个醉心于手术、科研的医生能搞出来的?

  后面卡晋升条件,猛地一看,还以为是哪个丧心病狂的卫健委领导想出来的!

  谁能想到,提出者竟然是许秋。

  这个被陈院士认为没有心眼、非常纯粹、一心扑在手术上的单纯医生首次推行!

  这……这不对吧?

  许秋这小子,帅气的皮囊里边莫非是只老狐狸。

  缓了几分钟后,陈院士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尤其是机器人+陈氏吻合术。

  这项世界顶尖术式,是由陈院士亲自创立的,难度很高,但临床效果也是肉眼可见地优秀。

  更别提把它改进,运用在机器人手术上了。

  谁又能想到,许秋研发人工血管的空隙,竟然还把陈氏吻合法进行了改良,真就和机器人手术结合了!

  这尼玛……

  到底你是陈氏吻合术创始人,还是我创始人啊?

  陈院士有点不信邪。

  他本来想回坐镇的同济医院试试结合手术。

  但现在他在天都的科学院、研究所这边忙着手里头的项目,抽不开身。

  于是跟协和肝胆外科的主任打了个电话,当天就安排了一台空的手术室。

  机器人设备也被送来了。

  陈院士不服老,做了一个晚上的机器人结合手术。

  直到第二天,他满脸沧桑地从手术室走出来。

  “怎么会这么难?”

  “许秋他到底是怎么结合成功的!”

  这一刻,陈院士有点怀疑人生了。

  他对陈氏吻合术的理解,绝对无人能及。

  掌握大师级陈氏吻合术的许秋都不可能比得上!

  但,将两者结合起来,十项全能的许秋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陈院士差的,正是将不同科室、不同门类的技术融会贯通的能力。

  而这一点,也让陈院士更加兴奋。

  果然是天才啊!

  抽空都能搞出结合手术来,要是让他全心全意做肝胆外科,成果只会更大!

  “把机器人手术的首批试点交给临海一院,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啊……”

  陈院士感慨万分。

  许秋这几番操作,算是让陈院士看到了微创肝癌机器人手术在大夏落地生根的基础。

  第一个,便是推广开结合手术。

首节上一节287/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