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303节

  他给许秋打了个电话,简单聊了几句后问道:“呼吸科还是脑外科?”

  许秋:“急诊科。”

  这个回答,如果是从其他医生口中说出,可以说荒唐到极致。

  急诊科向来是病人的中转站,只敢送人走,何时收人来?

  但临海一院的急诊科是个特例,还没有科室敢从许秋罩着的地盘抢病人……

  “收到收到,不过这个病人的肿瘤怕是不好找,估计要随访了。”江主任摇头叹息。

  肿瘤指标不高,就算是个肿瘤,也肯定是早期。

  影像学能把人看得一清二楚,但对微小的病变依旧有局限,检出率极低。

  即便是配合当下最先进的AI自动识别系统,也难以发现异常病变。

  之前,陶昌翰还是小烧货。

  现在不烧了,说个“密切随访”,等肿瘤长到能被影像检查勘探的程度,并不过分。

  临床上,很多人有肺结节,或者是小的巧克力囊肿,医生的建议都是随访。

  至于为什么不在早期就把问题给处置掉,原因也很简单。

  真正的临床,绝不是对每一处异常赶尽杀绝,而是如菜市场的大妈一样,斤斤计较。

  说的直白一点,还是代价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对闫自强这么一个在影像学上极难发现的肿瘤来说,到底是手术放化疗后的生存质量更好,还是姑息治疗更有益,没人能分辨。

  一旦预期的疗效差异不大,冒着巨大的风险开颅做手术,没必要,也不符合“患者利益最大化”原则。

  更何况,即便开颅了,能不能找到肿瘤还是两码事。

  在复杂的颅腔里,找一颗黏附在脑组织或者是某处腔隙里的芝麻粒,和等它长大一些后,寻找颅脑里的一颗鸡蛋,孰难孰易,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一,老人的新陈代谢很慢,这个颅内肿瘤有可能不继续发展,或者是不再复发。

  第二,他才从ICU转出,身体状态等各方面都不适合进行肿瘤治疗,一定要盯着这个小瘤子的话,风险太高。

  业内公认的龙头,大夏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它作为协和系最强悍的肿瘤专业医院,对待闫自强这类病人,恐怕都嫌他占用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不会检查,更妄论手术。

  ……

  闫自强转到急诊科这边后,许秋特地下了医嘱,让护理部那边额外关照。

  主要是提防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病症,如头痛、呕吐、视力相关问题,以及下丘脑侵犯导致的尿崩症,监测尿量等等。

  换成其他医生,肯定是一句“检查没有意义”就打发了。

  但许秋不同。

  他需要在早期手术和放养之间,做出一个决断,此时就得弄清楚这个肿瘤到底对病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又有可能是什么瘤子。

  像垂体瘤、脑膜瘤、胚胎残余性肿瘤这些分化好、生长慢的良性肿瘤,就无伤大雅。

  但,如果是原发性恶性脑瘤,那可能就要做出不同的处置方案了。

  几天后,许秋这个病例传遍全院,萘普生这款药一时风头无两。

  “简直离谱,萘普生竟然还能这么用?”

  “我刚刚去知网查了一下,萘普生基本都是工业领域的论文,比如什么污水处理降解,稀土-萘普生配合物的合成。

  就算专门去临床医学板块搜索,萘普生也大多是用在关节炎这类疾病的抗炎镇痛上!”

  “如果不是专门检索萘普生和癌性发热这两个关键词,我这辈子都想不到它能跟癌性发热联系到一起!”

  “那是你们不知道,癌性发热是肿瘤科的强项,他们平时鉴别,肯定也有萘普生这个方案的。”

  ……

  此时。

  肿瘤科的医生们看着临海一院大群,默默地选择了闭麦。

  事实上,即便是肿瘤专科,他们碰到的癌性发热也不算多。

  能送到肿瘤科来的,基本都已经明确有肿瘤的。

  要么做手术切除,要么各种放化疗治疗,肿瘤都自身不保了,哪还有多少癌热?

  此外。

  癌性发热的诊断标准非常苛刻,一共六条,最后还需要除外感染等其他发热原因才能确认,属于排除性诊断。

  即,不可能直接确诊,只有排除所有可能导致发热的病因后,才能考虑癌热。

  绝大部分的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罪魁祸首都是感染,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就太少太少了。

  因此,肿瘤科这边的做法其实相当粗暴。

第329章 全省大讲座,业内震动!

  先用抗生素,联合冰敷物理降温。

  接着再考虑上吲哚美辛,或者是片子癀等中药,基本上就能解决发热问题了。

  因而,萘普生还真的不在他们科室的用药指南上……

  当天下午,肿瘤科邱副主任、刘主任,就赶紧跟医务科打了申请,希望许秋能来科室里开个讲座。

  医务科备案后,给许秋说明了这件事情。

  许秋确认时间不冲突后,答应了讲座。

  萘普生是一款好药,不管是肿瘤科,还是其他科室不明病因的反复发热病人,其实都有大用。

  至少,它给很多被反复发热折磨得绝望的病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如果奏效,或许还能发现做一次几百块钱的CT,千把块钱的核磁才能诊出的肿瘤……

  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一线的大多数临床医生对萘普生都非常陌生,也不会把它和发热联想到一起。

  连很多医院的药房,采购清单里也没有它。

  这款药太不挣钱。

  几块钱一盒的售价,如果再算上运输成本、存储成本等,几乎是亏本供药。

  许秋的打算,是尽可能科普萘普生,进一步明确用药指征,让其正式列入不明原因发热的一项排查手段,让更多的医生和病人知道它。

  需求量上去了,药房这边才能降低成本,保证萘普生的采购。

  当然,以许秋在临海一院的地位,让药剂科每个月采购几千盒单价几块钱的新增药,难度并不大。

  不过总不能到最后只有他一个医生知道用萘普生……

  因此,这一场讲座,也是正式把萘普生这款老药带回如今这个新时代的标志。

  “顺便可以再进行一次科普……”许秋琢磨起来。

  他现在不仅是临海一院、临海市的互联网医疗代表,同样也是白云省的医生名片,给大众、同行做科普的任务也不能落下。

  眼下的萘普生,正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

  当天下午六点之前,临海一院公众号、白云省卫健委等,同时转发了许秋发布的一条消息。

  “明天上午十点,许秋医生将在临海一院肿瘤科进行一次学术讲座。

  讲座将介绍一款被很多人忽视的奇药,或将给癌症晚期不明发热的病人带去新的希望!

  同时,临海一院也将开通线上会议,会议号为666XXX……”

  这则通告一出,业内震动,只觉得惊奇不已。

  “奇药?”

  “肿瘤科、奇药、癌症病人的发热?治疗肿瘤性发热的?”

  “我们医院的话,基本都是常规的抗肿瘤治疗,加对症降温措施,还有专门针对癌性发热的奇药?”

  “我好像看过些文献,据说甲氧奈丙酸对肿瘤引起的发热降温效果比较好。”

  “甲氧奈丙酸?啥玩意儿。”

  “萘普生。”

  “草,风湿科的路过,这药临床上用得很少了,我们风湿专科医院都没有得卖。话说这玩意儿跟癌性发热有什么关系……”

  “尼玛,萘普生就萘普生,你叫甲氧奈丙酸干嘛?”

  “不觉得这样听起来更牛逼么……”

  各种医学论坛上,许秋医学讲座、癌性发热奇药冲上热搜,吸引了很多目光。

  而白云省内,省里面直接发文,要求省内各级医院的肿瘤科、发热门诊、ICU三个部门务必参加这次讲座。

  事实上,即便没有硬性要求,许秋的影响力在那,公开的讲座,各大医院院长也会主动要求医生学习。

  毕竟,能让许秋专门拿出来讲的东西,而且还称之为“奇药”,大概率是如今临床上并不常用,甚至是无人会用的“新”药。

  而这或许会给相当大一部分病人带来新的转机。

  ……

  次日上午九点半,会议开启,临海一院网络部的工作人员调试好设备,观看人数飞快增加。

  因为是预约的线上网络研讨会,因此,容纳上限为五万人。

  只是十几分钟的时间,人数就上涨到了两千多。

  这个数字非常可怕。

  因为很多医院都是使用会议室的大屏幕,科室医生一起观看。

  能达到两千,已经很夸张了。

  十点钟,许秋进入会议室。

  他的脸一出现,人数飞涨,最后直接塞满了五万个。

  不过,后来的人基本都是凑热闹的网友。

  也只有许秋的讲座,能达到这样的盛况了。

  而作为对比,同一时期还有位心外科的专家进行临床指南制定规范的讲解。

  观看人数和他的头发一样,108。

  宛如一百零八好汉,坚挺在凄楚的梁山之上。

  “今天就讲这么多了,指南规范的制定与修改,牵扯到每一位病人,需要慎之又慎。希望未来和同僚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几分钟后,黄专家结束讲座,看了眼观看人数,苦笑一声:“这么重要的会议,竟然才一百多个同僚在线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我体会一下会议室挤爆的场面。”

  这时,有人发言:“黄老师,你要不直播许秋医生的会议内容,绝对能瞬间满人。”

首节上一节303/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