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412节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啜泣出声。

  哪个女孩不想有一个平坦紧致的腹部,而不是在上边开一个口,连接着随时会喷涌出尿液的导管……

  许秋站在原地,静静地思索着。

  他如今已经贯通了各科室的手术,站在人类这一个整体上思考问题,而不是盯着某一个系统、某一个器官,不论是视野,还是思路等,都会开阔很多。

  由此带来的,自然也是更广的治疗范畴,以及更加天马行空、却的确有可行性的手术方案。

  “等等……”

  突然间,许秋眼睛猛地发亮,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前不久才获得的手术上。

  《结肠代替术》!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手术的各种细节、结肠代替术的适应症、优劣等,同时在眼前如幻灯片一般闪过。

  临床上,结肠代替术多用于代替食管等,因为结肠容量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但,这种优势,岂不是也完美符合膀胱的特点?!

  膀胱需要的,同样是容量大、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对于其他医生来说,这个手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光是提出一个想法,就已经接近疯狂!

  结肠代替术,一般属于消化、胃肠科等科室的手术,和泌尿系疾病联系虽然紧密,却泾渭分明,中间也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但,对于许秋来说,这一点却完全不成问题。

  胃肠科的手术,在许秋眼里,只要手术目的能达到,完全可以用到泌尿外科上!

  而且,许秋本身也掌握着一系列尿道改道的术式,结肠代替术+尿道改道等结合起来,还真有可能用结肠代替膀胱!

  那样的话……

  从理论上来说,病人能重新获得一个具有储存尿液能力的膀胱,病根自然迎刃而解。

  “我需要一点时间来验证可行性。”许秋用这句话回应了病房里众人燃起的希望。

  荀雨整个人都亢奋起来了,她的眼睛焕发神采:“真的吗,许医生,你真的能想办法救救我吗!”

  许秋说话格外严谨:“我想到了一个手术方案,但不确定到底能不能成,就算能成,你也将是第一个开展此类手术的人……其中的风险很大,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不,我相信你!许医生,我相信你!”荀雨几乎快要给许秋一个拥抱,她擦着眼睛,这一次是笑出来的泪。

  荀雨的父母也激动地颤抖。

  尽管一切都没有定数,但当许秋这样一个医生站在面前,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出这番话时,给人带去的鼓舞与力量是不容估量的。

  ……

  回到办公室后,许秋又忙碌了起来。

  结肠代替+尿道改道,这还只是最基本的术式联合,上了真正的手术台,却并不是几个字能概括的。

  联合手术,说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何其困难。

  就比如,联合手术中要不要做常规的尿道耻骨韧带切断?

  阴道壁和新膀胱尿道角之间如何进行维持?

  手术台是精细到每一个器官、乃至于每一条韧带、每一块肌肉的,两者相结合,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太多,光是一个“原位膀胱”如何处理,就足以难倒无数人。

  还是那句话,医学是经验学科,每一台成熟手术的背后、每一项看似不合理的规定后边,都是血的教训,是一位位病人用性命传递给医者的控诉与告诫。

  想要针对荀雨,将一项胃肠科手术,硬生生打造成泌尿外科的膀胱替代,难度太高了,也并非一时之功。

  控尿机制如何保留、结肠与输尿管、尿道如何精密对接、怎么保证新膀胱能够运行良好、自如排控小便,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番思索后,许秋也做好了初步的计划。

  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最核心的骨架部分。

  到底如何开展这一台联合手术!

  把手术步骤、大体思路摸清了,才有机会去考虑诸多细节。

  其次,则是确保功能。

  这一点尤其重要,连基本的膀胱功能都没有,手术也就没有开展的必要。

  接着便是风险、副作用、并发症等的控制。

  最后则是补充细节,让这一台手术彻底走向成熟了。

  许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有一个模拟手术室,能在任何一个操作上不断回档、重复、打磨,他有无数次失败与重开的机会,用无数次模拟病人的死亡,换一个荀雨的万无一失!

第477章 临海小血管上市!全国轰动!

  这也是他敢提出如此大胆的手术设想的最大依仗。

  有了这一想法后,接下来的时间里,许秋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跨科手术上。

  眨眼,就到了月底。

  临医上下都忙忙碌碌,工作人员换下了跟掌指再生术有关的海报、横幅等等,换上了崭新的宣传标语。

  这一幕让所有病人、路人都懵逼了。

  之前的横幅才挂几天,又换新?

  不过当他们看到换上去的内容,表情被震惊所代替。

  《临海小血管今日正式投产!》

  《热烈欢迎傅清书记、临海小血管之父许秋出席投产剪彩仪式!》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创造不可能的6mm奇迹大夏首款国产人工血管!》

  《……》

  一系列鼓动人心的标语充斥着整个临医,不变的是海报中央许秋巨幅宣传照,不看标语内容的话,跟明星应援似的……

  见到这一幕的路人,都立刻想起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临海小血管。

  “竟然已经投产上市了,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做手术可以用这个材料了?”

  “太快了,我记得年中的时候还在做第二还是第三次人类临床手术来着,当时是临医和四大院同时开展,据说手术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是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不止五个医院了,各省都有两三个医院拿到了指标,临海小血管置换术已经在全国生根!”

  “是啊,成功率依旧非常高!”

  “……”

  十几公里外,临海市郊区,一座依托于临海大学人工血管研究所、临海第一医院而建立的科技园,同样是人声鼎沸。

  一期生产基地占地约五千平方米,目前的年产量大概能维持在两万条左右。

  而白云省批下的工业用地,实际上总共有十万平方米,后续将会围绕着核心工厂,聚集超过百家代表性企业入驻,以临医为中心打造一座人工小血管科技园区。

  轰隆!

  一声声礼炮响起,无数的镜头就对准了科技园门口举行的剪彩仪式。

  台上发言的,正是傅清。

  这也让临海小血管科技园开业仪式的关注度极高,有第一书记到场,社会各界都投来了目光,白云省诸多高官、各界名流、富贾齐聚,都安安静静坐在台下捧场。

  记者们都战战兢兢。

  往日里,也就省最高会议能见到这些人,但今天,不管是和许秋熟不熟的,跟科技园区有没有关系,都来凑了个热闹。

  而且,一般的富贾还没这个资格,能出现在现场的,基本是顶尖圈子那一批人了。

  陈院士、沈华院士、林协等人也悉数到场。

  “生命健康产业一直是我省重点布局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临海小血管更是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名录第一梯队的自主创新产品,我们科技园的建成,将担负起供应全球小血管短缺的重任……”

  傅清慷慨激昂一番发言。

  之后,又轮到临海市市长、科技园区主管人杨晨曦上台。

  临海小血管的专利被许秋握着,不过他对商业上的事情并不熟悉,反而是之前就管理过国内最大人工血管工业园的杨晨曦更有经验,因此许秋把任务交到了他身上。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许秋最后上台。

  他并不喜欢这种场合,随便讲了两句,一分钟都不到,就看向不远处的彩带,道:“准备剪彩吧。”

  傅清、吕市长等人都登上台,在无数人的见证下,跟着许秋一起剪断了彩带,全场掌声雷动!

  ……

  临海科技园的落成,此刻也正在白云省台现场直播。

  网络上同样有直播间。

  这种具有新闻性质的内容热度并不高,上一次直播人数破百万,还是大夏总台邀请冰冰担任主持人。

  地方台的观看人数就更是少得可怜,能有一百来个真实观众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然而此刻,直播间内却直接涌入了三百多万人!

  “许医生好帅啊,在电视台镜头里颜值都这么能打,简直是神颜!”

  “姐妹们收敛着点,我一进直播间,就被满地的裤衩子给扳倒了……”

  “我是冲着临海小血管来的!”

  ……

  剪彩仪式结束后,全网的讨论反而愈演愈烈。

  关于临海小血管的意义,也得到了新一轮的科普。

  “打破技术封锁”

  “对国外进行反垄断、反封锁、反制裁”

  等等。

  一时间,许秋除了医生、科研学者这一层身份外,还有点英雄的意思了。

  此刻。

  科技园区,会议室内。

  许秋坐在主位,傅清、吕市长、杨晨曦等人也在场,而会议桌的另一侧,是一位位神色各异、翻阅着厚厚的文件的外国人。

  这些都是外国医院的代表。

  尽管科技园区已然建成,但这还只是第一期,当下的年产量只能达到每年两万根左右。

  后期将园区扩展到十万平米,并搭建起配套的其他设施、进一步完善生产线等,产量应该能再提一提,年产十万根应该问题不大。

  但这怎么说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眼下,两万根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全球的临床缺口。

  临医这边肯定是不必担心供应不足的,大夏也能拿到足够的配额,但外国医院就不一定了。

  能拿到多少,价格如何,都需要他们去争取。

  傅清、吕市长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他们对这方面并不了解,作用就是镇镇场子。

首节上一节412/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