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451节

  一连串的问题,让莫琬有些愣神。

  她此时才深刻地感受到,贫穷面前,人是多么的无力,在悲苦的命运面前,谁都是一条落水狗。

  袁玉哭了出来,道:“如果是我,我不愿意选我自己这样的女人当母亲,生不了就生不了,我根本不配当一个母亲!”

  莫琬等人默契地没有说话。

  直到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莫琬才说道:“一会儿再做个肝功的检查,我先给你查个体。”

  “我……我还有什么病吗?!”袁玉脸色大变。

  无法生育没有让她有什么情绪波动,但可能增加的医疗费用,却让她的瞳孔里闪过了一丝绝望。

  莫琬摇摇头:“暂时不能确定,所以要做个检查。”

  她心里暗暗地叹气。

  以许秋的临床经验和眼力,能让他注意到的症状,几乎都不可能平安无事。

  或者说,生理性的改变许秋一半都不怎么理会,他特地指出,往往代表病人的确存在某些方面的疾病。

  “不,不,我不要检查!”

  袁玉一下子就坐了起来,连下腹部的剧痛都暂时遗忘了,激烈地反抗起来。

  她现在没有工作,那个发誓了离婚就娶她的男人,也只是把她租住的地方当成了旅馆,每次来的时候给一次钱……袁玉已经开始后悔当初为何如此果断地离婚。

第532章 肝源配型!

  “不检查就没病了吗?”

  莫琬有些同情,劝道:“小病拖下去只会越来越严重,你还有个小孩。”

  袁玉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但随即便是更深的痛苦与挣扎,她沉默了许久,终于噙着泪点了点头。

  ……

  送检完肝功样血,刘素素前脚才从检验科出来,就看到了窗口前正在排队的一个男人。

  刘素素略有些惊讶。

  这不是许医生做的首例掌指再生术病人?

  “邱庆虎。”刘素素喊了一声,朝他走去。

  邱庆虎受惊似地回过头来,认出了刘素素,脸上挂出有些心虚的笑容:“刘护士,你来帮许医生拿检查报告的吗?”

  刘素素摇摇头,问道:“还没到复查的时间吧,你在做检查?”

  “是,随便查查。”

  刘素素狐疑地看了对方一眼。

  这位可是宁愿忍受癌痛,不接受任何治疗,也要为女儿存多一点点钱的人。

  而临医给予的免费医疗,仅仅包括与掌指再生术有关的手术费、护理费,以及术后的药费和几次免费复查而已。

  当然,后续又加了“止痛药物”这一项。

  但肯定不包括今天这项没来由的检查。

  “改天回许医生那边复查手现在感觉还可以吧?”刘素素没有深究下去。

  邱庆虎脸上难得冒出一丝兴奋,道:“已经能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了。”

  “不要使用过度,现在还是功能恢复期。”刘素素提醒了一句。

  对邱庆虎这种人来说,多活动、多进行复健,这些叮嘱没有意义,他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只要还清醒着,手里就闲不下来。

  不怕他肌腱黏连,反而担心活动量太大,导致已经修复的肌腱再次撕裂。

  刘素素叮嘱了几声就离开了。

  说太多无异。

  邱庆虎已经是晚期肠癌,只能靠化疗维持生命,每个月约两万的化疗费用他可能负担不起。

  基本已经处于放弃治疗的阶段。

  事实上,不管放弃与否,他都没有多久好活了。

  强行化疗,耗时耗钱不说,预期寿命也只有三五年;但不化疗,可能只有几个月能活。

  如此短的生存期,也没必要注意太多了,能吃啥吃啥,他想多给孩子赚一点钱,那就去赚吧。

  从检验科出来,刘素素径直来到了许秋办公室,将这边的事情告之。

  “去了检验科?”

  许秋也有些好奇,现在还没到复查的时间,以邱庆虎的情况,不可能无端做检查。

  他调出了院内病历,一查还真找到了记录。

  “从吴主任那儿挂的号,查了个肝功、腹部CT……”

  刘素素听到许秋的话,有些不解地道:“怎么和袁玉的检查一样,他没事查肝功做什么,手术前都做了全套,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许秋刷新了一下,医院的就诊系统又跳出来几条信息。

  “淋巴细胞毒试验。”

  “人类白细胞抗原A系统……”

  许秋示意刘素素自己过来看,后者瞳孔瞪大,吃惊地道:“这是……他要做配型?!”

  “大概是了。”

  许秋想起了邱庆虎夫妻的情况。

  邱庆虎本身是肠癌,虽然是晚期,但却没有在肝脏及周围找到任何转移灶。

  这意味着对方的肝脏暂时还是健康的。

  而邱庆虎的妻子房雯雯,则是肝细胞性肝癌……

  发展到只能做肝移植,或是靠长期化疗维系生命的程度。

  而等待肝源,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全国每年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大约在三十万左右,但能活着得到器官的不足一万人。

  房雯雯不可能等这么久。

  但,也有另外一个办法,即直系血亲或结婚三年以上的夫妻,可越过红十字会,组成“帮扶”关系,直接捐献。

  邱庆虎这是在为自己配型!

  “关注一下吧,如果真能成,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许秋道。

  肝移植……自己还没有获得这台手术的大师级能力,看来近期需要在模拟手术室多加训练了。

  ……

  次日,早交班。

  结束交班汇报后,王平起身道:“这两天,上边推行了个新制度,几年前这个制度就开始小范围施行了,现在白云省的医院也将陆续加入,之后是全国……”

  他按了按翻页笔,前方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大字。

  “DRGs制度下的新诊疗模式”

  众人看到这四个字母,呼吸都猛地一滞。

  原本昏昏欲睡的心情顿时就不美丽了,一个个愁眉苦脸。

  DRG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也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等等综合考虑,然后给病人进行分组,不从个体角度去考量疾病,而是从整个相似病人组成的群体组去看。

  这关系到医保的报销问题。

  简单来说,以后病人生病报多少钱,将不再由病人或医院给的治疗方式来决定,而是取决于病人分组内的规定数值。

  比如某个疾病,医保规定只能五千块,医院若是做到四千,那就能赚一千。

  初看是好事,但……医院为了赚这么点钱,肯定会死命卷费用,到最后将会卷得医保的规定费用也往下调。

  今年规定五千,明年医保就能规定四千,后年就能变成三千。

  但是,各种疾病的新疗法、新器械、新药品等等,绝对没法降低医疗费用,反而会逐步抬高治病的花费这将会让医院越来越难以达到规定的数值。

  最后,每收一个病人,医院就得超标一次,这笔钱医保不会出,只能由医院填上漏洞。

  而这个漏洞势必会落在医生头上。

  于是医生们惊奇地发现,干这一行,收的病人越多,做的手术越多,奖金和绩效反而越来越少,以至于没人再愿意碰复杂的病人,无人再敢染指高难度手术……

  就像是送外卖。

  当所有外卖骑手疯狂卷速度,卷单量,平台的大数据会慢慢地把配送时间逐步缩短,由一个小时降低到半个小时,接着再是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内送不到就罚款。

  DRGs带来的后果,和这种内卷没有区别。

  想要破解困局,只有一个办法全民摆烂。

  当所有医院都做不到DRGs规定的费用,自然会往上调整,但这一点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第533章 封禁肝安宁!

  何海叹了口气,道:“DRGs前两天就已经在普外那边开展了,医务部那边一合算,才发现做一台甲状腺手术亏两千,做一台胰体尾会亏损五千,照这么下去,科室一年得亏一千多万!”

  急诊科众人沉默。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几年前的外科医生不论是收入,还是地位,都是医院的顶尖水平。

  但,DRGs一来,协和、华西等顶尖医院的外科将会因为远超平均水准的医疗能力,赚到更多的钱;但绝大多数普通的外科医生,将感受到压在头上的“标准医疗费用”带来的绝望,每一个病人,每一台手术,都会让他们的工资越来越低……

  王凡啐了一口,道:“这么搞下去,不是让医院优先考虑费用吗?”

  以往,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都是把治疗效果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费用。

  但这个制度一来,恐怕治疗效果、后遗症等都要靠边站了……

  何海点点头:“你小子还真猜对了,普外主任昨天才和我说,有几个病人本来是要用丙球的,但后来都换成了最原始的糖皮质激素。还有手术的时候,止血材料都很少开,顶多是用几个纱布按压、填塞,电刀也是能不上就不上。

  “还有介入那边,有个脾动脉的栓塞器械,八千多块钱,本来非常好用,基本上只要病人能负担得起,介入那边都会推荐,做得效果很好,病人恢复也非常快。

  “结果DRGs规定的医疗费用是五千多,只要敢用这个器械,一台手术直接亏损两千多,再加上其他的治疗费用,收一个该分组的病人,总亏损就要到五千多块钱。”

  众人纷纷看向许秋。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许秋的徒手止血法,还有一力降十会的技术,竟然还能省下这么多钱……

  “肝癌机器人那边呢?”许秋问道。

  陈院士开后门,给临医开设Epione手术机器人试点医院的机会,其针对的正是各类肝癌切除术。

  近些日子,临医肝胆科医生对Epione手术机器人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医生们也体会到了机器人手术的奇妙之处。

  相比人类医生,机器人就太精准了。

  机械臂的八只手精确度极高,甚至能做到在肝门静脉的外血管膜上面刻字,却不把血管穿破。

  当然,开展机器人手术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尽管试点补贴,但单纯的手术费用也高达4.2万元。

  王平摇了摇头,道:“好消息是,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在用Epione手术机器人,因此其没有列入医保范围,全部都要自费。

  但,以手术机器人的优越性,和发展趋势,很快各省的主要综合三甲都会引进……

首节上一节451/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