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637节

  作为肝安宁临海市的医药代表,她手里还是有不少资料的。

  不过,今年年初,辉宁那边就发现了异常,火速把童妍给辞退了。

  好在童妍早就做好了准备,一点点在转移资料,最终总结成了手里这份一百多页的实验数据。

  高沛安、莫琬等人都投来了目光。

  这份资料他们早就看过,里面揭露了肝安宁的各种数据造假。

  包括篡改实验设计、隐瞒药品副作用,以及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均造假等等。

  仅仅是副作用这一项,辉宁就足足隐瞒了将近十页。

  除开感染性休克、脑膜炎和软骨畸形等等,还有大量不明显、不做检查就发现不了的疾病。

  比如……慢性肾损伤。

  辉宁的消费人群非常具有特点:下沉市场。

  这部分患者的健康意识较为薄弱,且经济不够宽裕,因此几乎不可能做体检,不是病到动不了了,往往都是一句“再忍忍”就敷衍过去。

  发生慢性肾损伤后,他们的表现仅仅是容易疲倦、腰痛、尿量减少,或是偶尔的血尿等等,这部分受害者也不会想到是药品副作用,只会觉得自己年龄太大,或是受到了肝癌本身的影响。

  不过,尽管这份资料够详细,但辉宁也早有防备。

  童妍拿到的资料,大部分都有辉宁的标记。

  但关键环节,比如被隐去的副作用,或是动物实验中小鼠死亡的数量等,都没有任何能说明其出自辉宁的实验室,或是辉宁内部的证据……

第824章 起诉肝安宁

  也就是说,辉宁完全可以不承认这份资料。

  甚至诬告许秋和童妍伪造证据。

  “也能理解。”许秋合上了资料……辉宁好歹也是全球第二大药企,不至于愚蠢到让一个市总代拿到内部的核心资料。

  而且,这些数据本身也不是童妍这个级别能接触的。

  她还是跟沈妈一起,后者曾经参与了肝安宁的主要研发工作,两人合力才能拿到这一百多页。

  虽然不足以作为证据告倒辉宁,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至少,许秋知道该往哪些方向努力了。

  “我这里也有一些证据。”高沛安也将面前的资料推了过来。

  他主要是搜集受害者资料。

  高沛安道:“目前我能联系到的,明确是跟肝安宁后遗症有关的受害者,大概有三十七人。

  “另外,还有已经死去的,有尸检报告的,一共三位。”

  许秋翻开资料。

  由于高沛安的职业习惯,这些信息被以类似于病历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一号病人,患者王志刚,六十七岁,主因是右上腹疼痛四十多天,后确诊原发性肝癌;肝炎后肝硬化。他放弃了手术,通过服用肝安宁等保肝药物治疗,并补充维生素K等……一月后出现鸡胸、O型腿等,诊断为老年软骨病……”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肝安宁引发的软骨异常。

  在患癌之前,病人没有这些基础病,但服用肝安宁仅仅一个月,就迅速进展成鸡胸、O型腿等等,正常的病理进程不可能快到这种程度,更何况大部分骨性良性疾病都是以年为单位发展的。

  除了肝安宁带来的后遗症,几乎找不到其他解释。

  ……

  二号病人,吴月桂,六十四岁,女性,职业农民。主因是无明显诱因纳差、乏力、食欲减退等,先是诊断胃炎,后查肝肾功能,肾脏倒是没什么问题,反而查出了肝脏的大问题。

  医院急查腹部CT,又做了肿瘤指标的检测、病理等,最终确诊肝细胞性肝癌。

  放弃治疗后,回家经过病友介绍,开始服用肝安宁。

  一个星期之后,介绍她吃肝安宁的病友死了。

  一个月里,肝癌-肝安宁病友群一共死了七个人,至于到底是跟肝安宁的后遗症有关,还是本身肝癌导致的死亡,没有人清楚。

  但两个半月后,吴月桂也开始感觉到了不舒服,她开始频繁反酸、气短无力,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口中尿味等,后查肾脏受损,诊断为慢性肾衰。

  “实际上,我治疗过的病人,基本上都会加入病友群。”高沛安道。

  莫琬也点了点头。

  她跟着陈院士接触过很多肝癌病人,这些患者即将走到生命尽头,因此更渴望找到同病相怜者,同时,也是找寻一丝慰藉、一点治愈的希望。

  高沛安道:“我手里差不多有十多个病友群,每个月顶多死一两个,有时候连续几个月都不会有病人病史。”

  言下之意,吴月桂加入的病友群死人频率太高了。

  许秋摇了摇头:“不能拿来类比。你的病友群,差不多都是做过手术,接受了正规治疗的。再加上高教授你精通手术,病人的生存率往往很高……”

  莫琬摸着下巴道:“这个因素我们考虑过了。不过,就算不接受正规治疗,肝癌从发现到死亡,如果是早期的话,大概有四五年的时间。即便是中晚期癌症,应该也能坚持六个月左右……按照这个时间来推算,一个服用常规保肝药物的病友群,每个月应该死四五个人上下……肝安宁一个月死七个,还是太多了!”

  许秋看向莫琬:“有办法加入不服用肝安宁,也没有接受手术、放化疗等正规疗法的病友群吗?”

  莫琬面露难色,摇头道:“不太可能。不接受手术,又不做放化疗,大部分都是家庭很困难、无法负担治疗费用;或是家里主动放弃的。

  “前者没有放弃家属,他们会想办法减轻家属的痛苦,再加上肝安宁会精准找到每一个肝癌病人进行推销,以及病友的口口相传,他们绝对不会放过六十一块的肝安宁。

  “至于后者,他们虽然不愿意花钱救家人,但还是要做做样子,给自己一些心里安慰的。所以基本上也吃了肝安宁。”

  许秋看向童妍。

  童妍无奈地点了点头:“莫琬姐姐说的没错……我之前当辉宁的药代的时候,确实能拿到这些资料,然后会针对性地打电话推销……不过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电话业务是其他人做的,我一般直接跟医院的主任对接。”

  许秋沉默了。

  不得不说,肝安宁的每一步都几乎无懈可击。

  核心资料封锁得死死的。

  病人这方面,也吃准了他们找不到对照组,让所有吃不起肝癌药物的人都吃肝安宁,就能杜绝被对比从而找到端倪……

  许秋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了下去。

  接下来的病人,情况都差不太多,都是之前童妍提供的资料中提到的后遗症,各式各样。

  尸检报告则更加详细,基本都是感染性休克、脑膜炎等,但都有共同的缺点,只能说明病人生前服用过肝安宁,却没法断定是肝安宁导致死亡!

  “死人说不了话。更重要的其实是这些活着的受害者……能不能让他们出庭作证才是关键。”高沛安说道。

  许秋看了过来……他听出高沛安话里有话,便问道:“辉宁已经出手干预了?”

  高沛安声音沉重地道:“对。我怀疑我已经被监视了。”

  在场的人都脸色一变,许秋握紧了拳头……这事是他主动进行的,高沛安算是来帮他的朋友,如果高沛安出事,他恐怕会内心难安。

  他摸向手机,想要给傅清打个电话,让他安排人对高沛安和他的家属也实施保护。

  但高沛安摆摆手,道:“目前来看,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威胁我的人身安全。况且,自从许医生你之前的遇袭事件过后,辉宁已经吃到了教训,在肝安宁这件事情上,不会再采用这么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了……”

  童妍深以为然,然后问道:“那你怎么知道自己被监视的,有蜘蛛感应?”

  

  记得投为爱发电!

第825章 造访老屋,第一个受害病人

  蜘蛛感应是什么鬼……莫琬僵着脸,尽量让自己不笑出声。

  高沛安没搭理童妍,自顾自地道:“我拜访过的病人,听说能从肝安宁拿到赔偿款,基本上都答应出庭作证。但,等我第二次再去的时候,他们全部换了口径,都拒绝再参与跟肝安宁有关的任何事务!”

  前后变化如此之大,除了暗中有人调查高沛安的行踪,然后针对性地对受害者威逼利诱,找不出其他解释了。

  肝安宁一定拿出了让这些人无法拒绝的条件,否则,不可能反水得这么彻底。

  “我带人去走了两三趟,但效果都不怎么样,受害者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或者说,不信任我们。”高沛安语气中带有一丝气愤。

  做这件事情,他们本身就冒着很大的风险,结果对方却不领情。

  换谁来,心里都不会好受。

  许秋想到资料中的记载,问道:“二号病人就在省内?”

  高沛安颔首,道:“对,就在隔壁的静海市,她是个倔老太太,脾气很不好。”

  许秋看向施怜。

  后者像是拍拍屁股就知道换姿势的小媳妇,立马就明白了自家老师的意思,忙道:“今天手术排班满了,明天下午没有手术,但老师您得去一趟白云药厂,参与七星片的阶段性会议……不过白云药厂和去静海市是一条路,去白云药厂四十分钟左右,再去静海市,只要一个小时。”

  许秋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高教授,明天下午一起去拜访吴月桂。”

  吴月桂是二号病人的名字。

  高沛安郑重地道:“我立刻做好安排!”

  ……

  次日中午。

  许秋带着施怜、童妍和莫琬出发。

  沈妈忙着共享厨房的经营,还得接小孩,自然没时间参加。

  至于高沛安……车上最多坐五个人,他只能自行驱车前往。

  总不能让司机魏叔给高沛安让座。

  “莫琬,吴月桂的家庭情况如何?”许秋问道。

  高沛安的资料是和她一起整理出来的,因此莫琬很熟悉,她道:“吴月桂是建档贫困户,过得很穷苦,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老伴六年前去世了,有两个儿子,不过儿子已经很久没有联络过她了。”

  许秋沉默了片刻……果然,肝安宁的受众,经济条件就没有多少好的。

  他想了想,对司机道:“魏叔,去一趟超市,带点东西过去。”

  车内的众人露出吃惊的表情。

  许秋竟然会送礼?

  不过,莫琬等人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许秋不是不懂人际交往,只是不屑于用送等方式谄媚上级,事实上,他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靠着一把手术刀,和一项项科研成果拼来的。

  莫琬怔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惭愧地道:“我和高教授他们去拜访的时候,还没有带过礼物……”

  ……

  白云药厂。

  这次的阶段性会议,主要是对七星片正式商业化生产的最后一次讨论,当然,顺带着提一提二期临床试验的进程和结果。

  三个小时的会议结束,许秋有点身心俱疲。

  “还是做手术爽……”

  他对商业、条约等等都没有太大的兴趣。

  做手术、搞科研,其他的基本上都当甩手掌柜了,他充当掌舵手,保证不出问题、不偏离方向就可以了。

  好在韩畅及七星片研发部的三位院士都十分有经验,各种琐事都处理得非常妥善,许秋只需要点头签字,不必额外花费心思。

  七星片是大夏战略创新药物之一,有国家作保,背后更是几个部门牵头,许秋不必担心内部出问题。

首节上一节637/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