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691节

  群里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

  与许秋有关的话题,总是能瞬间99+。

  也不知道这群医生到底哪来的功夫水群,手术做完了吗,门诊看完了吗,房查完了吗?

  就在这时,一道微弱的声音响起。

  来自急诊科的王凡。

  “有没有可能,腹腔镜手术其实是黎雪做的,许医生只是切了甲状腺下边的畸胎瘤……”

  正在狂吹许医生的大群突然一寂。

  然而也只是沉默了三秒钟。

  黎雪率先发言:“虽然是我做的,但感觉是许医生给予了我力量。”

  底下评论立刻又热闹了起来。

  “我就说嘛,许医生真牛皮,能给同台的医生带来增益buff!”

  “我超,最强C位也就罢了,还自带给队友的加成!”

  “许医生666!”

  “……”

  看到越来越疯狂的同事们,王凡坐在电脑前,眼神有些呆滞。

  你们……这么会舔的?

  我特么才是许哥第一迷弟啊!

  感觉自己地位将要不保,王凡心里陡然升起危机感。

  啪啪啪!

  他扯过键盘,荡气回肠地敲击起来,咻地发送了一行字:

  “理性分析一波,许医生的手术过于精湛,以至于做甲状腺区的手术的时候,效果扩散到了腹部,导致气腹后遗症近乎于无!”

  “……”

  “666!”

  “王凡医生分析得好,我觉得就是这样!”

  “正解正解!”

  看到自己的地位逐渐保住,王凡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

  ……

  在全院的关注下,庞红姑的恢复速度也相当惊人。

  术后第二天,她就从重症病房搬出来了。

  第七天,许秋再查房时,庞红姑已经和常人无异。

  老太太的脸色很差,但精神头却好得不得了,平时没事就在病房里踱来踱去。

  有一次隔壁床的看见了,以为是白无常来索命,给病友吓个半死。

  护理部这边只好调床,把庞红姑调到了全是老太太的病房。

  一群老太太聚在了一起,该病房的气氛直逼中午十一点的菜市场……

  第九天时,许秋再次进行评估。

  病人骶尾部的溃疡已经完全痊愈。

  由于是牵拉在一块进行覆盖缝合的,因此美感上有所不足,不是特别好看。

  不过,对这种病人来说,恢复大于外观,不发生感染、平安愈合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除此之外,病人脐部的肉火山溃口也成功修复。

  在许秋神乎其技的缝合术下,这种刁钻的感染伤口并不算多难。

  其他院不敢动手术,是怕DRGs超标,不敢收进住院部。

  但许秋却没有这样的顾虑。

  他的钱正愁没地方用,超医保就超,扣个万把块钱的无所谓。

  不过话虽如此,临医不可能让这笔钱扣到许秋头上……

  哪怕王晟德自己拿工资垫上,也不可能让许秋少拿钱。

  毕竟这位可是整个临医的大腿……

  ……

  这一次评估,也算是出院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自从手术过后,她的抗NMDAR抗体指标就再也没有升高后!

  血浆置换都不顶用,但切除掉甲状腺之下的肿瘤就再也没有复发。

  借此也可以确认,这地方的畸胎瘤就是病根!

  又观察了一天,庞红姑正式出院。

  人是躺着来的。

  而且,身上有两个在其他医院足以吓懵接诊医生的巨大创口。

  体内还隐藏着一颗定时炸弹。

  在临医待了一个月,尽管过程波折,但老太太彻底迎来了新生。

  以前她顶着肚子上的倒T形创口,身上总是一股子糜烂的臭味,她也只敢自己偷偷买药用药,生怕连累三个成了家的儿女。

  在病痛的折磨下,她不像是七十来岁的人,成天一副行将朽木的样子,眼窝也陷得很深,身上的气味更是让孙子辈不敢靠近。

  但如今却截然不同。

  一身病痛皆消,她穿着干净的衣裳,大大方方地站在原地,一手牵着一个孙辈,脸上的笑容从术后就没有停过。

  “也许,这就是医学的意义了。”施怜等人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撑着下巴望着正在等待许秋签字的一家人,脸上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记得投为爱发电!

第899章 许医生救救我!

  “你瞧,我这腿,现在能跑能跳的,我跟别个说自己做过手术,他们还不相信!”

  办公室里,庞红姑一遍又一遍地和许秋叙说着。

  絮絮叨叨的模样,像极了蹲在每个村子口的热心大娘。

  说到这里,就连家属都觉得不可思议。

  之前的骶尾部CT发现股骨颈骨折,原本是要做内固定的。

  后来跟外科那边的医生交涉了几次,得知许秋建议他们做股骨头置换术,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换完股骨头后,庞红姑恢复得飞快,不说健步如飞,但回去继续跳广场舞肯定不成问题。

  “回去后坚持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其他的话问题不大。”

  许秋签完字后,叮嘱了最后一句。

  一家人千恩万谢,带着出院证明离开了。

  送走这位病人,许秋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庞红姑病情之复杂,病程延续之长,算是比较罕见的了,而且最后幸好选对了PET-CT,要换成其他检查方式,他们到现在还在纠结脑炎是怎么来的。

  “能发一篇SCI了……”施怜咂了咂嘴巴,眼睛都在发光。

  畸胎瘤产生活性神经组织,孕育出抗原表位,最后导致抗NMDAR脑炎……

  这其中曲折离奇的过程对医生的吸引力,与悬疑大作对悬疑爱好者的吸引无异。

  许秋没搭理她。

  论文什么的,有空再写。

  他不怎么把SCI放在眼里了,多一篇或者少一篇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比之下,直接发布在没有门槛的个人科普号上,让更多的同行、普通人能看到,明白畸胎瘤也存在一条导致脑炎的机制,意义比发文献更大。

  况且,他现在的精力也不在这个上面。

  就在不久前,豫地带来了一条让许秋意外的消息。

  他们在深入研究的双通道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终于有重要进展了!

  从世界赛回来后,许秋就把这一成果交给了豫地绿城一院,让他们协助研究。

  实验室到临床,有着漫长的距离。

  因此即便是许秋将这项技术的百分之九十的步骤都完成了,最后一步工业化,以及对临床的适配,始终都没有成果。

  即便是两三个月前的汇总报告,豫地依旧毫无头绪。

  这导致双通道脑深部脉冲和磁悬浮心脏一样,都是被认为三五年内很难落地的项目。

  后续,即便是天坛医院也加入了团队中,也没能有什么进展。

  结果没想到,这一个月突然捷报频频,前两天又传来了已经达到临床应用标准的消息……

  “来,让我看看。”

  报告看再多也不如上手试试,许秋直接对豫地的研究团队发出了召唤。

  另一边。

  收到这条消息的豫地众人都兴奋不已。

  “许医生让我们过去!”

  “我靠,要亲眼见到许医生了,听说真人比照片更帅?”

  “冷静点啊,咱们是科研人员,别搞得好像没见过世面一样……卧槽许医生这张照片比我看过的几十张都要帅!”

  “我已经等不及了,等双通道脑部脉冲一出,咱们的名字也能留在史册上了!”

  “走着,班师回朝!”

  对众人来说,临医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

  有句话叫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在参与这项研究的科研人员看来,他们殚精竭虑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正是为了此刻与许秋一见,等许秋说出一句“合格”。

  ……

  双通道脑脉冲不比人,很是娇贵。

首节上一节691/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