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重生在老婆孩子落水前 第149节

如果不把产品质量规范化、严格化,时间长了,不论是领导还是职工,都会意识松懈。

反正出了问题也有人修,谁还会在意产品质量?

今天,我正是要用大锤砸醒他们,企业的发展,产品质量才是核心。

如果质量不过关,技术不提高,我们华夏永远要落后挨打。

同样是电冰箱,为什么我们华夏国产的售价600元,800元,而外国进口的就要2000多?

如果我们把质量做上去,就比如我们树叶电冰箱,经过反复实验已经能把质量、技术等达到国外先进行列,但价格却比他们少了一半儿,只要1000元。

大家说,从长远来看,大家一直拿2000元去买外国进口冰箱,和拿1000元购买同等质量的树叶电冰箱,哪个是浪费?

今天我砸掉的冰箱损失的是树叶企业的钱,可老百姓多花一倍的钱去买外国货,那浪费的可就是老百姓的钱。

用我们这些损失来换取更多人的利益,我们树叶电冰箱厂觉得值,同时也应该是我们华夏企业的责任。

等到有一天,我们的产品质量无人可比,那我们也可以出口国外,去赚他们的钱,来发展华夏经济。”

张瑞越说越兴奋,情绪亢奋到了顶点。

“好一个产品质量无人可比,好一个华夏企业的责任!”

电视台记者禁不住赞扬了一声,接着说道:“张厂长,像您这样的企业好领导,太难能可贵了!”

张瑞余光瞥了一眼叶不凡所处的方向,心中有了新的想法,于是开口说道:

“要说好领导,还要说我的领导好,就是树叶电冰箱厂的老板,也是树叶服装厂的老板叶不凡。

这些都是叶老板平时开会给我们三令五申的。

他一直要求我们要有企业责任,有担当,要以保证咱老百姓的权益为基础。

叶不凡老板对集体对个人所做的贡献,相信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树叶希望学校正在建设。

我们分管各个企业的厂长、经理,要是还没有这点觉悟,那就真不配在他手底下干活了!”

张瑞这些完全是有感而发,并不是溜须拍马。

这些话也不是叶不凡提前准备的,是张瑞临时的想法。

他觉得,叶不凡的奉献应该得到表扬,应该说出来让大家知道。

叶不凡此时双手捂脸,感觉火辣辣的,李琦、萧赫二人也是知道内幕的,这两家伙现在一定心里在笑呢。

这个张瑞真不靠谱,我也没让他这么说啊!

果然,有很多人看着,李琦、萧赫二人不能露出笑容,毕竟现在是“犯了错误”的。

但听到张瑞说这些话,憋的还是很辛苦。

张瑞的一席话,改变了人们对私企的看法。

尤其是叶不凡,这是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张厂长,华夏能有叶老板以及像您一样的企业家,真是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希望我们华夏以后会涌现出无数这样优秀的人才,为华夏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很完美的结束了这次访问,而报社的记者,笔就没停过,一边辅助的摄影记者更是快门连按。

“张厂长,我是琴岛报社的记者,请问,您这样做不怕受到同行的排挤么?”

报社记者抛出了一个敏感话题。

“改革开放以后,咱们国内的各个电冰箱厂是竞争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

同行之间有竞争才会有动力,从而才会有进步。

国家现在的政策这么好,尤其对电冰箱行业更是照顾有加,如果这样,我们国产品牌还不能战胜进口品牌,那真就说不过去了。”

第204章 再求王木风

张瑞非常巧妙的把这个问题引向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的竞争上,很巧妙的化解了这个话题。

“我希望所有兄弟企业都能重视起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如果都能够自己把自己的劣质品打砸掉,对产品质量零容忍,套用我们叶老板的一句话:我们华夏何愁不强大?”

“哗哗哗……”

此时回应的唯有掌声,也只有热烈的掌声才能表达此刻人们的心情。

“那么请问张厂长,树叶电冰箱与其他同类产品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或者说有什么更好的优点么?”

报社记者接着问道。

“我们树叶电冰箱厂引进的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得国利勃海洱技术,并且投资过千万元引进利勃海洱生产线。

而且根据我们华夏人的日常习惯,对传统大众冰箱做出了改良。

比如我们增加了隔断,这样可以方便人们多储存一些东西。

还有在电冰箱门的背面,我们也有设计,通常的冰箱都是什么都没有的。

而我们树叶电冰箱在冰箱门的背面也设计了隔断,可以多放很多东西,打开冰箱门,伸手就可以拿到,非常方便。

老百姓购买电冰箱,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储存东西,我们树叶电冰箱就是从这点出发。

设计的尽量多放一些东西,不是比什么都强吗?

这种新款冰箱我们把他命名为树叶海洱电冰箱,马上在各地的销售点就会与大家见面了。”

张瑞说的新款冰箱都是叶不凡此次前来提出的。

张瑞以及生产、销售等各方面负责人看到样图时,都大加赞扬。

大家能不夸嘛,叶不凡是把2022年的冰箱样式,在1984年就画出来了。

树叶电冰箱厂立马开始投入生产,因为设计的环节都被叶不凡一个人干了。

由于是利勃海洱的生产技术,树叶电冰箱的设计,张瑞建议新冰箱就叫树叶海洱,大家一直赞同。

叶不凡没有过多发表意见,这名字与历史偏差不大,自己回去要考虑让树叶传媒公司的影视制作部去开发一个动画片了。

动画片里的那对光着膀子,只穿着裤头的兄弟俩,可是占据了一代人的童年啊!

“虽然没有看见实物,但听着就很有新意。”

这时报社记者的话传入叶不凡的耳朵,拉回了他的思绪。

只听报社记者继续问道:“那您说的这种纯世界顶级技术,而设计又超现有产品的电冰箱,是不是比售价2000元的进口品牌还要贵啊?”

围观的群众也齐齐的看向张瑞,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听着树叶电冰箱厂的厂长介绍的这么好,大家都活心了,谁买东西不想买最新样式的。

“要是出口他国,价格肯定是要贵的,但在咱们自己国内,还卖1000元,造福咱老百姓。”

张瑞直接回答,都没有一点儿停顿。

当初讨论新冰箱时自然会估算造价,可张瑞和生产科长李琦发现,叶不凡设计的冰箱对电机等零部件毫无改动。

仅仅是在冰箱的内饰进行的调整,成本与原来的冰箱造价多不了多少钱。

“太好了!”

“良心企业啊!”

“树叶企业没的说啊!你看看树叶服装厂,就知道树叶电冰箱也绝对差不了。”

“太对了,就得照顾咱们国内的老百姓,关上门咱们是一家人啊!”

“支持树叶电冰箱,支持国货,咱们不能让这样的爱心企业寒心。”

……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报社记者又问了一些问题后,便也结束了采访。

大局已定,叶不凡急急的返回厂长办公室。

想了想给京城的王木风打去电话,单靠琴岛电视台的影响力还略显单薄。

叶不凡要通过台长王木风,在京城电视台上也报道砸冰箱的事情。

这样宣传效果就最大化了,全国人都会看到。

“不凡呐,你可很长时间没有给我打电话了。”

电话接通,王木风哈哈大笑。

“王叔,前段时间一直在山区,忙山区的希望小学的事,所以就没给您打电话。”

叶不凡亲切的说道。

王木风点点头,“你不说我也正要表扬你呢,你小子不错,自己富了没迷失方向,还能想到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

希望你再接再厉,不忘初心,能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

台长开始夸叶不凡,他是从心里喜欢这个小伙子,有上进心有责任。

“王叔,我现在在琴岛,前段时间成立了一个电冰箱厂。”

“行啊,买卖越做越大,挺好,祝贺你啊!”

“王叔,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利用电视台给我的电冰箱厂报道一下。”

叶不凡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王木风这边听说要用电视台,马上严肃起来。

“不凡,你也知道王叔,咱们的亲情是亲情,但我不能以权谋私,随意动用电视台,这是浪费公共资源。”

王木风是个正直的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这样,一心为公没有私心。

虽然很欣赏叶不凡,但在公事上还是不揣私心的,直接拒绝了叶不凡的提议。

“王叔,事情不是你想的这样,我是要把今天的事在京城电视台上报道一下。”

随即,叶不凡原原本本的把琴岛电视台和报社记者前来采访,树叶电冰箱厂一次性砸掉76台冰箱的事说了一遍。

“王叔,砸冰箱不是要出风头,而是现在我们的国有品牌产品质量太差了。

不论是领导还是职工,对产品质量都不重视。

甚至于都已经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残次品被称作等外品,低价销售给本厂职工。

王叔,这种想法很可怕啊!长此以往,咱们的华夏企业怎么进步?落后是要挨打的。

所以我要通过砸冰箱这件事,来唤醒华夏企业。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不要忘了我们是华夏人,促进国家振兴是我们每个华夏人应尽的义务。”

说完这些话,叶不凡屁股早就离开凳子,站了起来。

一只手不断敲击着桌子,胸口剧烈起伏着,不用看,单是听声音都能感受到此时是多么的激动亢奋。

第205章 阴谋

首节上一节149/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