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友分手后,我的人生平步青云 第16节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秦报国的印象中,即便是大佬,也不是在医院三五天就能写成的。

至于名字一样,他认为纯属巧合,再说了钟国仁的谐音不就是中国人吗?也许是某位大佬不想署自己的真实名字。

“你多给我留意一下,我再打听打听。”

知道妻子不清楚以后,秦报国迅速挂断了电话,他还有好多事要做。

该不会就是小钟写的吧!他也是金融系的啊,不可能,他一个大四的学生,绝对没有这么高的水平。

还是求证一下吧,多年的财务工作,让他养成了谨慎细心的习惯。

“张峰,你调查一下小钟在医院干过什么没有?”

张峰以为领导发现小钟干坏事了,联想到小钟的不辞而别。在那一瞬间,张峰的头都大了。

“没干什么吧!小钟看上去挺实在的一个人!”

是啊,给钱不要,工作不麻烦咱们,他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哈哈,小张,你理解错了,不是坏事,是好事!”

张峰立刻竖起了耳朵:“你到医院看看,他用医院的稿纸写过文章没有,问问护士,他们在收拾病房的时候发现过草稿没有?”

秦报国根本不认为是小钟写的,他只不过想证明不是小钟写的。

多年秘书的习惯,张峰上午就看到了那篇文章,和秦报国一样,他压根就没往小钟那儿想。

听了领导的话,他血压飙升,感到一阵眩晕。

“您,您说……

那篇文章有可能是小钟写的?”

张峰说话都不利索了。

“你嫂子说用那个医院的稿纸写的,名字也一样,小钟正好是人大金融系的。”

“哦,对!我想起来了,首长,我后来去看他的时候,见到桌子上放着一沓稿纸。”

本来秦报国只想证明不是小钟写的。

这下坏了,秦报国都有点激动:“真的?你马上去落实这件事!”

“好!”

张峰比刚才更激动,要真是小钟写的,这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秦部到殷省报到的时候,征求过张峰的意见。

张峰跟着他七八年了,正处级也四年了。

趁此机会,领导肯定会给他解决副厅级,他提出自己想要下去锻炼。

秦部这几天安顿下来后,正在考虑如何安排张峰呢。

省委办公厅主任正在从处级干部中给他选秘书呢!

张峰马不停蹄地跑到了XX部队医院,找到了当时的护士。

不巧当时给钟国仁提供邮票和信封的护士没上班。

“当时302病人用过你们单位的稿纸吗?”

护士莫名其妙,“去问我们主任吧,我不清楚。”

张峰问到主任的时候,弄清楚了,是秦晓晓来取的稿纸,还借了一支笔。

张峰让他们打开了病房门,尽管没有新入住病人,可是房间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

张峰在这儿确定了钟国仁用过稿纸,他还是不太相信是钟国仁写的。

没办法,继续落实吧!

他只好到学校找到了晓晓。

第18章 慈母泪

张峰突然出现在人大的校园里,晓晓有些吃惊,张叔一般没有来学校找过他。

“张叔,怎么突然想我了?”

“你在医院的时候,见过钟国仁写东西没有?”

“没有见他写,不过,给他找过稿纸,他说过想写一篇国企改革的文章,还给我讲什么金融风暴。”

越来越接近真相了!

“怎么了,张叔?他写什么东西了?”

秦晓晓一脸疑惑,张叔心急火燎地来找自己,难道钟哥哥写什么出问题了?

“我看他当时挺正常的,怎么能写不好的东西呢?张叔,也许是他一时糊涂,你可要帮帮他呀。”

秦晓晓这时想起来,第二天在医院见他的时候,确实见废纸篓里有好多纸团。

她以为钟哥哥学习后的演草纸呢,毕竟那次她也给钟哥哥带课本了。

谁知?

钟哥哥那么睿智聪慧的人,也会犯错误?

……

看到晓晓担忧紧张的样子,张峰被逗笑了。

“华夏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署名钟国仁,文章写得很有高度很有水平,你爸想知道是谁写的。”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秦晓晓猛然间有点不适应,她已经准备好为钟哥哥求情了。

谁知……

张叔口中“很有水平很有高度”,那就是相当的有水平。

张峰作为秦部的大秘,都是中组部备案的秘书,文字水平,就是和中办国办的处长相比,也不差多少。

竟然从他嘴里出来“很有水平,很有高度。”

这该是多有水平!

秦晓晓都不敢想了。

“我妈也不知道?”

“是啊!落款是人大金融系钟国仁,用的是XX医院的稿纸。”

“别说了,就是我钟哥哥写的!”

“你要是看过那篇文章,就不会这么说了,根本不像是一个大学生能写出来的。”

张峰当然希望是这个弟弟写的,可是内心里觉他没这个水平。

“那是你没有认真和他座谈,我见到过他纸篓里的废纸,好像是关于国企改革的……”

张峰信了!

应该是钟国仁写的,这小子,偷偷跑了就算了,还整出来这么有水平的文章!

好小子,深藏不露啊!

张峰立即就给秦报国打电话:“秦书记,我见到晓晓了,应该是钟国仁写的。”

秦报国心头一喜,这小子,有两下子啊!

“好的,知道了!多方面核实一下,确定无误后第一时间告诉我。”

接下来,秦报国在这篇文章上做了批示,要求涉及国企改革的部门和单位好好学习这篇文章。

当天下午,钟国仁终于到家了。

纺织厂的职工宿舍,是一排一排的筒子楼,本来他爸爸只有一间房子,厂里的供销科长吴明远家就在县城,人家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了他们。

这样,才勉强住下了他们一家人。

吴明远作为爸爸的领导,也没有要过他们家的租金,相反,还时常帮他们一家。

在即将到宿舍楼的拐弯处,钟国仁就下车步行回去了。

他不想让那些叔叔阿姨看到他打车回来的。

低调,才是做人的根本!

他有钱了,但现在还不是张扬的时候。

一拐进宿舍楼,钟国仁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气味。

那是职工宿舍特有的味道,共用厕所和舆洗室,洗菜的、洗衣服的,炒菜的等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的烟火气。

构成了钟国仁熟悉的味道。

走进院子,他首先看到了母亲的食品车,那是父亲偷偷让维修车间的工友加班给制作的能骑行的三轮车。

平时上面放个火炉,母亲到饭点的时候骑着到学校门口卖鸡蛋灌饼。

周末就到医院门口或者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去卖。

看到这辆食品车,钟国仁禁不住上前抚摸了一把,在心里暗暗发誓:

“再也不会让母亲出去受苦了。”

这时,就听到楼上有人说:“明丽,是不是你儿子回来了?”

钟国仁想起来,是段婶的声音。

正在屋里收拾菜肴的苟明丽放下活计,走了出来。

“昂?在哪儿呢!”

这时,就听到楼梯口传来了钟国仁的声音:“妈,是我回来了!”

苟明丽小跑着就往楼梯走去。

“真是你呀!还不该毕业吧!”

当年,钟国仁就是这栋楼的骄傲,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天,父母在宿舍楼下放了一场电影庆贺。

为工友们准备了瓜子和糖。

他是这栋楼里第一个考上人大的学生。

钟国仁刚上到二楼,母亲就来到了他面前。

苟明丽赶紧接过来他手里的两个箱子,“国仁,你瘦了!”

看着母亲熟悉而又年轻的脸庞,光亮润滑,钟国仁激动的差点哭出来。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真的很痛心,何况,前世父母是带着委屈离世的。

幸好,老天又给了自己一次机会!

“国仁,不是还没毕业吗?你怎么回来了?”

首节上一节16/1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