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景区山顶卖饭,游客馋哭了 第19节

以自己的厨艺,柳如烟应该妥妥的成为回头客,天天来吃才对,怎么可能吃过一次就再也不来了。

而现在。

江离知道了。

原来对方是有事在身,迫不得已才不来光顾。

随后。

江离拨通了另一个号码,是那位临时的负责人。

听着声音,对方似乎是位肥胖人士,说着话都带一点喘气。

“您好,我要订购斤冷鲜羊肉,全要羊肋条那个部位,价值可以稍微贵一点,但是品质一定要高。”

“我想想看……”

“再来斤豆油,斤羊板油,几大袋子果木炭,至于其他要用的香料,我等会写一起发给你。嗯,对了,我还想定制一个加宽加长的躺椅,这样摆摊等客人时候,我自己能舒服点……”

打通电话.。

江离一口气订购了一大堆东西。

除了定制的躺椅需要时间更多,其他的东西,都会在第二天的早上六点送到。

从早上六点,到中午十点出摊,这点时间足够江离做准备了。

几分钟通话时间。

确定好要订购的东西后,电话那边的负责人似乎比较热心肠,挂断电话前,顺嘴跟江离多闲聊了几句。

“小伙子,看你这买的东西,是打算改变小吃摊原本的主营项目,改卖烧烤了?”

“确实如此。”

“哎呦,听你大婶一句劝吧。这烧烤生意啊,在山顶可难干了……要不你慎重考虑一下,这年头,赚点钱都不容易,就别瞎折腾了。”

“嗯?烧烤摊生意不好做么?”听到电话那头的话,江离一阵错愕。

他明天改卖烧烤,纯粹是因为抽奖时,抽到了新的厨艺,所以想要赶紧拿来练练手。

至于明天的烧烤将会生意如何?

说实话,还真没怎么认真考虑过。

结果。

江离这边才准备订购食材,居然就有人过来泼凉水……

听电话那一头,那熟练的劝退口吻,怕不是遇到了退堂鼓老艺人?

“小伙子,不是婶打击你,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小吃摊主,就是专卖烧烤的,结果生意全凉了。”

“至于原因很简单,贵,还吃不饱呗!”

“一般的网红小吃,就算单价稍微高一点,吃个一两份,人也就饱了。”

“但烧烤不一样,山顶卖的本来就贵,而且烧烤吃多少都不顶饱,游客不一定舍得吃太多……”

电话那头,似乎是个很健谈的大婶。

热心肠,但是真的太能说了!

一直到江离走回员工宿舍,对方还在坚持劝说,让江离不要异想天开,妄想在山顶摆摊卖烧烤。

当然。

江离也没有被对方说服就是了。

在江离的坚持下,还是按照原计划,订购到足量的物资。

“明天还要早起准备食材,今天要早点睡了。”

为了准备明天要用到的东西。

回到宿舍里,江离没怎么休息,继续忙碌起来。

烧烤用的铁签子,景区库房里有一大堆现成的,连买都省了。

直接拿来刷洗干净。

之后再用明火,开高温干烤一遍,干净又卫生。

羊肉和香料还没有到位,晚上江离唯一能做的事情,就剩下制作烤油馍要用的饼子了。

这是一种实心的圆饼子。

一般叫做电烤饼,或者百吉饼,也有些地域普遍称为白吉馍、白吉饼。

很多地方都能轻松买到,算是北方最常见的干粮之一。

为了追求最极致的烤油馍成品,江离没有选择偷懒购买,而是完全由自己手中制作。

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配的上他的神级厨艺。

面粉中加入少量泡打粉,用温水把酵母和白糖化开,再一点点倒入面粉中,用力揉捏。

等到面粉被成絮状,再看不到一点干面粉后,用力揉成一团,盖住发酵一段时间。

时间缓缓流逝。

充分与糖水混合均匀的酵母菌,开始发挥作用。

于面团中不断呼吸。

生成大量二氧化碳。

使得原本紧致密实的面团,至少膨胀成原本的两倍大小。

这一步完成后,就是重新擀压瓷实、面饼塑形、再发酵,一直到可以放上烤炉。

“好家伙,和面这种事,还真是个体力活。”

“以前还觉得挺轻松,现在自己一上手,才知道有多累人。”

山顶没有压面机之类的设备。

江离要想自制面饼,只能完全用手去揉。

一口气揉出来五十多个面胚子,江离伸手拂去汗珠,微微喘了口气。

要不是之前的十连抽,抽取到体力强化的奖励,他还真不一定能坚持揉完这么多面胚子。

从下午五点忙到晚上点。

三个多小时。

仗着体力与耐力远超常人,江离连和面带烤制,硬是做出来几百个面饼。

这是一种比较耐放的食物。

一个个面饼,圆溜溜的。

一公分左右的厚度,整体发白,只有两面被烤的微微发黄。

几百近千个面饼做出来,被江离整整齐齐堆放在箱子里,看起来略显壮观。

这个数量的面饼,足够江离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耗了。

<

第22章 秦大爷真的成了秦大爷

“豁,这面饼的味道,果然和外面卖的不太一样,好像更好吃一点。”

忙完之后,江离随手从中抽出一个面饼,撕下一小块,咀嚼起来。

刚烤出来的面饼,还冒着一丝热气。

面饼的两面,被烤的很完美,能看到一条条松散零星的烤痕。

烤痕颜色有些发焦,呈现出淡淡的杏黄色。

用手轻轻一掰。

只是稍稍用力,就能轻易感受到面饼表面的一点点脆感。

面饼吃在嘴里,是软软的蓬松口感。

一口咬下去,哪怕没有任何调味,只是最原始的谷物香气,也能给人带来充足的满足感。

对江离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来说。

这种强烈的满足感,是碳水化合物独有的韵味,任何其他食材都无法替代。

“啧啧,可惜了,现在手头的原料不够。”

“这么香的面饼,就是算干吃,我也能吃下好几个,要是再做成烤油馍,那得香成什么样子……”

围坐在一大堆面饼的包围中。

不知不觉间,江离已经吃下去两个面饼。

干完了活,吃下两个饼子充饥后,趁着时间还不算晚,江离回到房间一头睡下。

明天早上六点左右,还要从挑夫手里拿货,准备烧烤食材。

要是一不小心起太晚,到时候可就尴尬了。

……

“好好好,您已经到楼下了是吗?”

“辛苦了,我这就下来取货。”

清晨时分。

江离起了个大早,等到六点钟整,准时接到来自挑夫的电话。

作为从小在山里跑的孩子,江离小时候最佩服的职业之一,就是景区的这些挑夫们。

天尺山景区的石梯路很难走。

一般人只要能登上最高峰的山顶,就可以和身旁的朋友炫耀好一阵子。

游客在山顶买到的工艺品小玩意,即便过段时间看腻了,往往也不会随便丢掉,而是珍藏起来,专门用于纪念那一段艰难痛苦的爬山之旅。

然而。

景区里的这些挑夫,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负重上山。

两头扁担的货物加起来,基本在两百斤起步,快抵得上一个肥溜溜的成年大胖子了。

“这边。”

江离只身来到楼下。

刚看到那个隐藏在夜幕中的身影。

还没来得及看清人脸,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唤声。

“唉?”

首节上一节19/2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