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第132节

要不你和解成、光齐他们腿儿着去,招娣今儿第一天上学,我这个当爹的总得送送吧!

等我和柱子送完招娣和雨水,就直接去轧钢厂上班。”

见许富贵不送他,许大茂有点不乐意,

只不过当着何雨柱的面,他也说不出来让许富贵不送妹妹上学的话,

他可是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许富贵和阎埠贵都说过他不如何雨柱,

现在自然不能丢人。

倒是何雨柱看许大茂一脸纠结的站在那里,知道他在想什么,就笑着出起了主意,

“大茂,要不这样,你和解成、光齐在前面的路口等一等,

我和许叔先送三大爷他们去黑芝麻小学,

然后再掉头过来送你们去五中,我们也从五中那边去轧钢厂,怎么样?”

都不需要许大茂同意,

见坐自行车上学这样的好事,还有他俩的份儿,阎解成跟刘光齐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成,柱子,反正咱们四合院到黑芝麻那边也就两个胡同的距离,

我们仨就在前面路口等你和许叔回来,

到时候一起坐着自行车去学校,同学们看见了以后,那还不得威风死。”

见他们仨都没异议,许富贵自然也笑着点头表示同意,

“老阎,柱子这个办法挺好的,

那咱们就快点,先送你们仨去学校,然后再调头回来接大茂他们三个。”

阎埠贵见两人答应送自己儿子,自然也没多余的话说,

“成,那就这么定了,咱们这就走吧!”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下午一下班,何雨柱就骑着自行车往黑芝麻胡同小学赶去,

刚拐进胡同,就看见何雨水跟许昭娣站在校门口蹦蹦跳跳的对着自己招招手,

“哥,这里,这里,我们在这里!”

把自行车停在两个小丫头跟前儿,何雨柱笑着问道,“三大爷呢,还没下班吗?”

刚问完就见两个妹妹同时摇了摇头,

“没呢没呢,我们放学的时候去办公室找过三大爷,他还在忙,说还得等一会儿才能下班,

让我们俩先出来等哥哥来接我们。”

接着,就听许招娣问道,“柱子哥,我爹去接我哥他们了吗?”

见许招娣有些小失望,何雨柱笑着摇了摇头,

“没有,许叔带着放映队去乡下放电影去了,可能明天早上才会回来吧。”

见许招娣的眼神亮了起来,他就继续问道,

“第一天上学,你们两个在学校惹祸没有?有没有同学欺负你们两个?”

见哥哥问起这个,许招娣和何雨水同时摇了摇头,

“没有哥哥(柱子哥),我们两个今天在学校没有惹事,老师和同学都很好,没有人来欺负我们!”

见没发生什么事,何雨笑着点了点头,

“成,没事就好,既然三大爷还在忙,那咱们就先回家吧,来,哥哥抱你们俩上来。”

“好,哥哥(柱子哥)”

三人回家没一会儿,许大茂和阎解成、刘光齐也放学回来了,

刚回到四合院,三人就兴奋的冲到何雨柱家里,

“柱子,你不知道,今儿我们仨坐着自行车去学校,可是把同学们给羡慕坏了。”

“就是,就是,好几个同学都围着我们问呢,羡慕死他们了。”

听三人说起这事,正在准备做饭的何雨柱抬起头,有些疑惑的看着他们问道,

“以前许叔也骑自行车送大茂去上过学吧,也没见你们这样啊,

你们今儿怎么这么兴奋?”

听何雨柱问起,阎解成跟刘光齐就说起了事情的缘由,

“嗨,还不是以前就只有许叔那一辆自行车,每次都只能载大茂和我们当中的一个,总感觉差那么一点意思,

同学们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自然没啥好说的,

今儿可不同,今儿可是两辆自行车一起送我们去上学,当然兴奋了。”

接着两人就看着何雨柱说道,

“柱子,要不以后咱们也像今天这样怎么样,要不穿帮了,同学们就该笑话我们了。”

对于这事儿,何雨柱就是抱着一个无所谓的态度,

既然许富贵要送许大茂去上学,他跟着一起送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笑着答应了下来,

“成啊,反正也没多几步路,送你们就送你们吧!

不过,如果许叔像今儿这样去乡下放电影,就一辆自行车,那我早上可不送你们啊!”

三人一听许富贵下乡放电影去了,都是一脸的失望,

“啊!我爹(许叔)放电影去了,那我们明儿个不又得腿儿着去上学啊,

同学们还不得笑话死我们仨。”

见他们反应这么大,何雨柱就笑嘻嘻的问道,“怎么样,到底愿不愿意啊,不愿意可就算了。”

177.第177章 北方秋收

虽然有些瑕疵,但有总比没有好,许大茂三人自然同意何雨柱的提议,

阎解成跟刘光齐更是笑着对何雨柱表示感谢,

“谢谢了柱子,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成,那就这样!”

吃过晚饭,刚刚收拾完碗筷,何雨水就拿着学校今天发的崭新的课本向哥哥显摆,

“哥,你看这是今天学校发的新课本,

跟晓娥姐姐拿到轧钢厂来教我的课本不一样,不过两个课本雨水都喜欢。”

接过妹妹递过来的课本,何雨柱仔细看了看,

发现手上的是一本今年才出版的《初级小学国语课本》,

至于何雨水嘴里说的娄晓娥带到轧钢厂的课本,何雨柱倒是知道是什么,是一本《开明国语课本》,因为他读小学的时候也是用的这个。

然后他就看着妹妹说道,

“雨水,两本书当然不一样啦,晓娥姐姐给你的那是很久以前的课本了,以前哥哥读小学的时候也是用的那个课本。

可现在是新社会了,当然要用新课本啊。”

接着,何雨柱就关心起了妹妹的学习情况,“今儿是第一天,师都教了你们什么呀?

和招娣觉得课文难不难?”

听到哥哥问,何雨水想也没想就摇了摇头,“不难哥哥,不难,

晓娥姐姐都教过我的,我都会,

而且招娣也说老师教的盼娣姐姐也教过她,我们都觉得不难。”

何雨柱知道妹妹以后自己就能上高中,自然也相信她说的话,

“成,如果有什么不会的就来问哥哥,

别看哥哥小学毕业,但教你这个小学一年级还是可以的。”

“知道了哥哥,那我现在去找招娣,然后一起做作业。”

“嗯,去吧。”

……

几天以后,早上,何雨柱和许富贵照例像往常一样送何雨水几人出门上学,

只不过刚推着自行车来到前院,

就发现易中海他们几个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去上班,而是在院子里和邻居们说话,

而李良军他们几个的打扮,也跟平常不一样,

于是他就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叔,看你们这身儿打扮,好像不是出摊或者去上班啊,这是要去哪儿?”

何雨柱刚问完,就听见站在旁边的易中海说道,

“柱子,现在麦子快熟了,到了收割的时候,你李叔他们是去顺义乡下帮你李大爷他们秋收的。”

易中海说完,李良军几人也点头确认道,

“柱子,老易说得对,

老爷子前两天托人带信来,乡下的老把式说这两天麦子就到蜡熟期了,马上要抢收,要我们下去帮忙的。”

所谓的蜡熟期,何雨柱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是用手指甲划过麦粒,麦粒由以前的出现水状物质,变成出现蜡状物质,这就是蜡熟期,

这是小麦8成熟的标志,也是小麦产量最高的时候,

而且蜡熟期就只有短短两三天,然后就会进入完全成熟期,加上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到时候麦粒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脱落,造成严重的减产,

所以一定要在蜡熟期这两三天之内完成抢收,

在北方甚至还专门催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麦客。

想到这里,何雨柱就看着李良军他们说道,“李叔,那你们这次下去不得在乡下待好几天啊?”

闻言,李良军笑着点了点头,

“是,是得在乡下待好几天,把麦子抢收完以后得晒干、归仓,然后还得帮我爹他们把公粮交了,

这些事儿都做完,我们才会回来,

首节上一节132/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