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第144节

何雨柱一边让厨房的同志们接过来,

一边满意的点头说道,“成,李哥,你办事我放心,

既然现在东西都已经准备齐了,那咱们现在就着手处理,然后开始吊汤。”

然后他又看着接过食材的魏玉合等人,

“其他同志赶紧收拾食堂,魏师傅,咱们去杀鸡杀鸭清洗食材,然后开始吊汤,

等汤吊好了,们差不多就得给同志们准备晚饭,

然后去上夜校和识字班了。”

虽然现在才刚刚吃过午饭,离做晚饭可还有3、4个小时,

但同志们一听时间这么赶,也没敢耽搁,就各自忙起了自己手上的工作。

……

“做鲁菜,是少不了清汤和奶汤的,

别看分了不同的类型,但所需的原材料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奶汤多了一个大骨头而已,

材料多了,但是吊汤的流程却很简单,只有汆和煮两步,

然后过滤掉残渣,

最后得到一锅浓香奶白的高汤,就算得了。

而清汤虽然少了一个大骨头,

但多了扫汤、吊汤两个步骤,还要时刻刻拿人盯着,不断的撇去里面的浮沫,最后才能得到清香透亮的高汤。”

何雨柱嘴上给同志们讲解,手上的动作不停,

而食堂的同志们则在认真的倾听的同时,眼睛也直勾勾的看着何雨柱手上的动作,

而这个枯燥的过程,一直进行了3、4个小时。

当何雨柱拿着大漏勺、纱布把两锅汤处理好,宣布吊汤完成以后,

这才对同志们说道,

“看到了吧,这就是鲁菜鲁菜吊汤的全过程,是不是很简单,很好学,

只要耐得住寂寞就行。”

同志们观看了何雨柱吊汤的整个过程,确实没看到他做过多余的事情,就只是一直围着那锅清汤在打转,

自然明白他说的是真话。

而就是因为看过整个过程,同志们这才有些沉默,

有两个平日里比较跳脱的同志更是说道,“小何师傅,好几个小时就做一件事,这也太难了吧。”

听到同志们的抱怨,何雨柱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想当初我在丰泽园跟着我爹学艺的时候,整整吊了三个月的汤,

每天不干别的,就干这个,

要知道丰泽园可不像轧钢厂,一天好几锅汤呢,我就没离开过炉子。”

同志们一听何雨柱在丰泽园吊三个月的汤,忍不住说道,

“难怪好厨师少呢,感情厨师这么难学啊。”

听到他们的感叹,何雨柱也没多说,反正机会是给他们了,能不能坚持全看他们自己,

接着他又拿起李怀德买回来的成品香糟泥和花雕酒,开始吊糟。

“鲁菜,除了奶汤和清汤,还有一种糟菜,比如我爹最擅长的糟熘三白、糟熘鱼片等菜肴,

而这个糟,就是我现在做的这个香糟卤,也就是吊糟。”

听到何雨柱又讲新内容,同志们赶紧回过神来,向着何雨柱走了过去,

一边走,一边说道,

“何师傅,你今儿讲得东西也太多了,我们压根儿就记不住啊!”

听到他们连称呼都变了,何雨柱停下讲解,笑着问道,“哟,不叫小何师傅啦。”

听到何雨柱的问题,魏玉合几人笑着摇了摇头,

“哪儿能呢,就冲着你能在锅边枯燥的站三个月,那就不能叫你小何师傅。”

“就是,反正我自问是做不到,一天都受不了,还三个月,太难熬了。”

知道他们是在说好听的话,

如果真有条件让他们学,他们大多数人都能坚持下来,

不过何雨柱也没在称呼上过多的纠结,就继续说道,“得了,今儿讲这么多只是让你们长见识的,没想让你们记住,

以后会慢慢教你们的。”

何雨柱说完,就开始用花雕酒勾兑香糟,

“以前这香糟泥还得厨师自己做,现在好多了,能直接买到成品,勾兑好就能用,简单得很。”

等何雨柱把混合物装进一个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特制的口袋里,然后吊起来,就算完成。

而同志们看着何雨柱只是简单的拿一个盆子在下面接着,就问道,

“何师傅,这就完啦?明天就了用了吗?”

听到这里,何雨柱叹了口气,“哪儿能呢,正常来说得七天后才能用,

不过时间紧张,也就不那么讲究。

得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我还得下班去接雨水,厨房你们看着,别让闲杂人等进来搞破坏,

等一下出门的时候,我会去保卫科给吴大哥说一声,让他们晚上帮忙盯着点。”

听到何雨柱的嘱咐,同志们都笑着点了点头,

“知道了,何师傅。”

毛熊的工程师前前后后就只在轧钢厂里呆了那么几天,工人同志们就能够熟练的使用苏制机器设备生产水连珠等制式武器。

而等到第一批武器弹药生产出来,经过保卫科的同志们测试合格以后,

工人同志们的生产热情极其高涨,

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马厂长等厂里的领导请愿加班,要生产更多合格的武器支援前线的战斗。

而不管是轧钢厂还是军管会,其实都有让工人们加班的想法,

现在同志们积极主动的自愿申请,上面自然毫不犹豫的顺势就答应了下来,并且承诺给予高额的加班费和奖金,

这样的意外之喜让同志们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

厨房里,同志们听完广播以后,一脸兴奋的转头看着何雨柱问道,“何师傅,平日里你不上夜校,不加班咱们能理解,

可是现在这么高的加班费和奖金,你还是不跟大家一起加班吗?”

见他们询问自己,何雨柱想也没想就笑着摇了摇头,“我在厂里又没干什么事儿,就不加班了,

而且雨水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得回去看着她。”

193.第193章 子弟学校和夜校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10月底,轧钢厂子弟学校开工建设,

按照马厂长等厂里领导的想法,轧钢厂的工人数量虽然不多,只有500多人,但是身后涉及到的是500多个家庭,过千的适龄失学儿童和青少年,

要用有限的经费,使更多的孩子上得了学,

所以子弟学校的校舍虽然修得有点简陋,但是占地面积却是非常的大。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先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至于学校的老师,除了跳槽的阎埠贵以及军管会调过来的那几个专业老师,

剩下的全部都是由轧钢厂的技术工人暂时充任,反正前期也就是教孩子们识字和算数,并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

等到上面有了足够多的人才,才会逐渐走向正轨。

不只是红星轧钢厂是这样,全北平的所有国营工厂都是这么解决教师缺乏这个问题的,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当阎埠贵听到何雨柱几人回到四合院说起这事儿的时候,直接就说道,

“这不就是个草台班子吗?”

见阎埠贵有点抱怨的意思,何雨柱笑呵呵的问道,

“三大爷,你这是后悔啦?

不过后悔也没事儿,反正学校还没建好,调令也还没发到你们学校,后悔还来得及,

最多就是你得罪马厂长,我吃瓜落而已。”

何雨柱说完,许富贵也笑呵呵的说道,“老阎,还真要好好考虑考虑,

今儿轧钢厂广播的时候,同志们可是激动得很,

看样子以后去子弟学校读书的孩子怕是不老少,又都是些野惯了的,到时候可有得你头疼。”

听到两人的话,阎埠贵也陷入了沉思,然后坚定的摇了摇头,

“我好歹是个文化人,这点脸还是要的,既然答应了要去子弟学校,那肯定就不会反悔,

不就是个草台班子嘛,总有正规化的那一天。”

“三大爷高义。”

晚上,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一年一度的关于过冬的大会在四合院如期召开,

在易中海老生常谈的说完铁皮煤炉和叫煤的事情以后,

知道子弟学校开建的邻居们,也关心起了轧钢厂替学校培训厨师的问题,

“柱子,你们轧钢厂的厨师名额定下来没有啊?”

听到邻居们发问,何雨柱也没多想,直接就开口说道,“定下来啦,今儿下班之前我们胡主任就通知我了,让我们食堂做好准备,

说是既然学校开始动工建设,那培训的任务也要及时的展开,

还说,明儿个同志们就会来厂里接受培训。”

然后何雨柱就随口反问道,“各位大叔,你们问这个干什么?”

有些邻居们只是随口问一问而已,其实并不是太关心,

听何雨柱说名单都已经定下来了,而且明天就要开始培训,没觉得有什么。

可有些邻居就不一样了,

首节上一节144/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