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第39节

没打扰他们排练,队伍继续往前走,

很快就来到田间地头,何雨柱发现很多人都围在这里,等凑近一看发现他们在烧东西,

人群里,一个只是衣着打扮不同,跟其他人同样一脸菜色的人,

指着那些衣衫褴褛的的老百姓跳着脚的骂,

“李老四,马老五,你们这些个挨千刀的,我都跟你们说过了,我是富农,不是半地主式富农,们凭什么烧我家的地契.”

李红缨见状,连忙问马兴德,“老马,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面可是有规定,富农的地是不分的,你们怎么能烧人家的地契?”

见状,马兴德苦笑着给李红缨说起了缘由,

“骂人的这个人叫朱立勤,别看他穿着打扮跟其他人差不多,面有菜色、饱经风霜,破衣烂衫的,

可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地主老财,

就是吧,抠的很,除了把土地佃给农民,他们家自己也种地,

犁田、莳田、割禾这样的主要劳动,都会亲自参加。

我们最开始下来的时候,不了解情况,

一看这情况,又看了农民协会以前的记录,土地数量没超出标准,

于是就草率的给他家定了个富农。

只不过,没过两天,就有人来举报,说农民协会的一些人,在我们下来之前就被朱地主给收买了,

他们家的土地其实大大的超出了富农的标准,只不过他提前做了安排,

我们又重新核查,发现确实是被骗了,于是立即上报。

这不,你们来的巧了,上面昨天才做了批示,

说他这种情况,虽然全家人都参加主要劳动,但出租的土地超标了,那就是半地主式富农,

得把超过富农标准的那部分土地收上来,重新分配。”

听完马兴德的话,何雨柱看看人群里的朱地主,他那个样子,还真是挺迷惑的人的,

难怪工作队那么轻易就给他定了个富农。

这时候,何雨柱就马兴德叹了口气,一脸郁闷的说道,“诶,红缨,为这事,我过两天还得回城里接受处分,

打了大半辈子仗,从来没出过差错,谁知道栽在一个乡下土财主身上。”

对于马兴德的遭遇,李红缨除了表示同情,也无能为力,

“你呀,一年多没打仗,这警惕性可是降低了不少,不过也从侧面说明了老百姓工作的复杂性,一点都不比打仗简单。”

马兴德苦笑着点了点头,“可不嘛,过两天回城,老领导又该指着我鼻子骂喽。”

看了看人群中闹得正欢的朱地主,马兴德恨恨的说道,

“等着吧,这老家伙过两天也该去镇上走一遭了,到时候我看他还闹不闹?”

然后马兴德又表现得有些颓然,

“不过我是看不到了,出了这样的事,肯定是要调离的。”

这话说得也没毛病,马兴德现在带的这些人很多都是心高气傲的青年学生,

这一犯错,这些小伙子还真就有点瞧不上他了。

对此,李红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然后就看着人群里的那几个战士模样的人问道,

“他们就是那几个把城里的工作留给家里困难的战友,自己自愿回乡下的那几个同志吗?”

马兴德点了点头,“嗯,就是他们,他们当中还有人是出身平西游击队的老兵,

我们准备向上级申请,让他们接替我的工作,

这里是他们的家乡,总不能跟我犯一样的错误吧!”

李红缨跟马兴德正在说着,这时候,人群中的朱地主又在叫嚣,

“李老四,你们把我家的地契烧了,这地也不是你们的,

我过两天就去镇上申诉,到时候这地还是我的。”

光着膀子,以前怕朱立勤怕得要命的李老四,这会儿可不怕这个没牙的老虎,

“朱地主,你别做梦了,以你的条件,能当个半地主式富农就算烧高香了,

就这,还得感谢你自己平日里的抠门,

至于土地什么的,你就别想了,就算镇上答应了,我们老百姓也不答应,

你再看看外面,马队长带过来的那些人可是从城里来的,就是来分你家多余的地的,

你说你还能有机会吗?”

李老四说完,周围的其他人也大笑了起来,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觉得心里畅快。

顺着李老四手指的方向,朱立勤一下子就看到被他坑了的马兴德,

瞬间缩了缩脖子,谄谄的笑了笑,再也不敢叫嚣了。

而马兴德压根儿就不想搭理他,狠狠的瞪了朱地主一眼,然后就带着李红缨往朱立勤那些被没收的土地走去,

“红缨,刚刚交接的时候,我大概看了看你带过来的户籍资料和材料,

都是家里不太宽裕的城市贫民,符合分地的条件,

不过这些人的家人在城里还有一份收入,如果不分家的话,怕是分不了多少地,

你给他们说明白没有?”

第49章 抠门的朱地主

李红缨的工作早就已经做到了前面,马兴德的这个问题自然难不住她,

“前面宣传的时候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同志们都知道,

至于分不分家,看他们自己的意思,我们街道也不好插手,你们工作队分地的时候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就行了。”

听明白李红缨的意思,马兴德笑着点了点头,

“成,既然是这样,到时候分地的时候工作队再确认一下就可以了,

得了,地看完了,咱们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等再次回到工作队驻地,已经到了饭点,

说实话,看着工作队准备的工作餐,何雨柱真的没什么胃口,

北平城里,街道好歹还有玉米面窝窝头、煮土豆和咸菜吃,

可在这儿,何雨柱看到的就只有高粱米饭和煮红薯,

就这,还是马兴德徇私才有的待遇,

“红缨,还有各位同志,别嫌弃,乡下比不上北平,就这条件,

就这些高粱,还是前面从朱地主家收缴来的,

在这之前,那是天天啃红薯。”

李红缨等人倒是不怎么在乎,“行了,老马,这些东西就挺好的,打仗的时候咱们什么苦没吃过。”

李红缨没话说,倒是人群中的老百姓有人提出了疑问,

“马队长,不是说是从朱地主家搜出来的吗,怎么就这些东西?难道乡下的土财主就吃这些?”

说到这个朱地主,马兴德也有些无力的点了点头,

“不怕你们笑话,我刚来的时候也像你们一样,觉得地主老财么,又不是没见过,怎么也得每天吃白面馍馍,时不时就杀鸡宰鸭。

不过真了解情况,才知道,顺义这地方离北平太近了,

就算有官面上的人物给撑腰,成了地主,

可在蒋校长那些大人物眼里,这些地主也是大肥羊,三天两头的就有人来打秋风,

北平和平解放前,为了打仗,周边的这些地主老财更是被刮了好几层油,

就今天桌子这些东西,还是解放后,朱地主攒下来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白面和猪肉,

不过吧,朱立勤是个抠门的,不只对别人抠,对自己也抠,

为了弥补被蒋校长收刮的那些钱财,他把好东西全都卖了,

自己每天吃糠咽菜的,都不知道他图什么。”

听马兴德说起这些,何雨柱就想起了蒋校长搞的金圆券改革,

金圆券改革榨干了全国的老百姓,

等到北平打仗的时候,可不就轮到这些地主老财被蒋校长敲骨吸髓了嘛。

不过像朱地主这样狠的,何雨柱也是第一次听说,

周扒皮够狠了吧,可那也只是对长工,对自己可不这样,

这朱扒皮不只扒佃农的皮,连自己的皮也要扒一层下来,真是够绝的。

既然乡下就这待遇,其他人也没什么好挑的,大家开始埋头吃饭,

等吃过午饭,又出去转了一圈,顺便去看了看那些收上来,准备分配的房子,

做完这些,时候也不早了,李红缨就张罗着回北平了,

这时候,亲人们就开始告别。

回北平的路上,刘海中一个劲儿的感慨,“诶,这公路修了就是不一样,

记得以前从顺义来北平的时候,单程就得整整一天,

哪儿像现在,同样一天的时间,不止打了一个来回,还办了那么多事。”

何雨柱听到以后,笑着说起了去年全城大扫除的事情,“二大爷,这得多亏了咱们北平有那么多的垃圾,

不止填平了城外的战壕,还把咱们北平到顺义的公路给修通了,

这垃圾但凡少一点,今儿个咱们可就得在顺义过夜了。”

刘海中也笑呵呵的点头赞同何雨柱的说法,“可不嘛,我听说全北平一共打扫出来60多万吨垃圾,

不然还真就不能填平战壕的同时,修这么长的公路。”

刘海中刚说完,何雨柱就听见易中海的感慨,

“我记得当时全城老百姓都参与了大扫除,

结果家里、胡同里打扫出来的垃圾,因为车辆不够运不出去,在城里各个街道上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首节上一节39/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