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第62节

俗话说,做人可不能光想着自己个儿,

你们俩急着报仇,可不能置我们的安危于不顾,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易中海跟刘海中原本想着借着军管会的宣传,顺道给自己报个仇的,结果四合院大会开成了这样,

见所有人都反对,这个提议自然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易中海这人很是有两把刷子,见事不可为,直接就开始承认错误,相当的能屈能伸,

“柱子你说得对,是一大爷昏头了,

这事儿是我跟老刘想岔了,我在这里给大家伙儿赔个不是。”

说完,易中海就站起来给大家做了个揖,然后叹了口气,继续往下说,

“我易中海迷了心窍,居然想让大家伙儿跟我一起对付什么七大草头王,这事儿是我不对,

就那几个大恶霸,确实不是我们能对付的,

我对不起大家了。”

见易中海道歉的态度还算很诚恳的,邻居们也就没跟他过多的计较,

“老易,知道错了就成,

咱们这么多年的邻居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还是知道的,

这一次被人打得住院,心里有火儿也很正常。

不过七大草头王的事儿,你也别提了,那些人只能交给军管会才成,不是咱们能对付的,

行了,如果没什么事的话,那咱们就散会吧,

现在天气转凉了,就早点睡吧!”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易中海这个时候自然也没法提反对的意见。

不过何雨柱换工作的事儿,他还是想弄清楚的,

“等等,柱子,一大爷有点事儿问问你,

你这去了轧钢厂,是临时工还是学徒工啊,工资给你开的多少,够不够你和雨水生活的?”

易中海刚问完,何雨柱还没来得及开口,那边还没离开的几个邻居就大笑着说道,

“老易,什么临时工、学徒工的,柱子一去你们轧钢厂就是正式工,

食堂头号厨师,工资也是头一份,250单位的工资,

你说的那些什么工,跟人家柱子可不搭嘎。”

听邻居们说何雨柱一去就是轧钢厂正式工人,工资250单位,

不只是易中海有些懵,贾张氏更是傻眼了,

想她儿子贾东旭这么优秀,去轧钢厂都两年了,有易中海这个师父带着,也还是个学徒工,工资100单位挂零。

何雨柱一个傻厨子,一去轧钢厂就是正式工人,工资还那么高,凭什么!

不过贾张氏也知道,自己儿子还没转正,不算正式工人,出点什么事,饭碗随时都会丢,这时候还不能得罪何雨柱。

所以她也只能把气憋在心里,脸上还得对何雨柱笑脸相迎,

“柱子就是有能耐,在街道的时候,工作就干得有声有色,现在去了轧钢厂,也是不一般,头号大厨师,不简单。

柱子,大家在一起住了几十年了,你东旭哥又是跟你一块儿长大的,

在厂里你可要多照顾着点你东旭哥,打饭什么的,多打点,你东旭哥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也好早日转正。”

何雨柱听完贾张氏的话以后也是一脸的懵圈,

这是那个以嘴臭闻名诸天万界的四合院贾张氏?这特么的是长袖善舞的秦淮茹吧!

不过想到贾张氏三句话离不开自己儿子,何雨柱也只能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再怎么样,他都不准备答应贾张氏的无理要求,

“张大妈,我这初来乍到的,打饭的事儿也轮不着我啊,

不过张大妈你放心,东旭哥有我一大爷呢,你看我一大爷对东旭哥多好,以后转正不成问题的,

等转正了,再娶个贤惠媳妇儿,你啊,就准备抱大孙子吧。”

反正好话又不要钱,捡好听的说呗。

果然,见何雨柱说话好听,就算他没答应自己的要求,贾张氏也是笑呵呵的,

“街道果然锻炼人,柱子也会说好听的了,

得勒,张大妈跟你东旭哥这就回去了,你东旭哥头上还有伤,得好好休息。”

不过贾张氏也是真正属狗脸的,回到家里脸色就阴沉下来了,嘴上小声嘟囔道,

“这个该死的傻柱,何大清跑了才三个月,就是轧钢厂正式工人了,工资还那么高,

老天爷,呸,军管会真是瞎了眼!

我儿子东旭这么优秀,他们怎么就看不见呢!”

贾张氏刚说完,头上裹着纱布的贾东旭就哭笑不得的说道,“妈,你瞎说什么呢,

柱子这小子聪明着呢,

何叔才跑三个月,他就是轧钢厂正式工人了,

如果这都能叫傻柱,那我爹走了快两年了,我还是轧钢厂的学徒工,那我该叫什么,傻东还是傻旭?

还有,你可别说军管会的坏话,军管会对咱们老百姓不错了。”

俗话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对于贾张氏这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中年妇女来说,儿子就是天,

况且她这个儿子还那么孝顺,

这时候自然是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成成成,不说傻…柱子了,妈这就给你打水洗漱,早点休息,好好养伤,别落下什么病根儿才是。”

而另一边的易中海两口子也在讨论着何雨柱的事情,

“老易,我看柱子是真出息了,

自从何大清跑了以后,这孩子走到了哪儿都有贵人相助,

现在更是被军管会给安排到轧钢厂里了,这可是军管会安排的,想必没人敢为难他吧!”

一大妈刚说完,易中海就叹了口气,

“可不嘛,军管北平轧钢厂,谁吃饱了没事儿为难军管会安排的人!”

第82章 过冬的准备

听完易中海的话,一大妈笑着点了点头,“也是,

就算真是吃饱了撑的,

柱子是食堂大厨,估计也能让他以后都吃不饱,饿着肚子干活儿。

对了老易,看这样子,柱子怕是要不了几年就能当官了吧!”

闻言,易中海怔了怔,然后缓缓的点了点头,

“我们轧钢厂最大、最核心的那几个领导都是军管会调过来的,

就柱子现在的情况,也就这几年的事儿了。

如果不是他年龄太小,在街道上班的日子也短,

以他的厨艺,他们食堂主任现在就得给他腾位置,来厂里直接就是官儿。”

接着易中海叹了口气,

“柱子真是出息了,何大清这一跑,跑得好啊,跑出了这么个好儿子。”

这时候,一大妈眼神闪了闪,“老易,你看咱们是不是……”

一大妈话还没说完,就让易中海给打断了,“你想多了,

东旭是我徒弟,只要他不死我前面,给我养老的事儿,他就推脱不了,

再说了,东旭是个孝顺孩子,我这两年对他家也是尽心尽力的,他是不会对我有二心的,不然他一辈子都得被人戳脊梁骨。

可柱子这孩子不一样,

一来,咱们以前就只是普通邻居,说到底根本没什么关系,养老这事儿跟他不搭嘎,

二来,柱子在街道干了三个月,什刹海大大小小的事儿该见过的都见过了,

咱们稍微对他好点,他就能明白咱们想干嘛,

你觉得他有可能会答应吗?”

听到自家老伴儿的话,一大妈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这倒是没可能,

看他一个半大小子,走到哪儿都把雨水带着,

三个月了,愣是没分开过一天,

这明显就是不想欠咱们这帮邻居的人情,不想跟咱们有过多的牵扯。”

易中海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以前是怎么样,以后也还是怎么样吧,

张嫂子有句话说得好,街道是真锻炼人啊!”

……

开完四合院大会,邻居们算是彻底消停下来了,除了时不时的听见城里响枪,日子也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

反倒是北平的天气,一天一天的凉了下来。

时间很快就来到10月底,星期天早上,刚从床上爬起来的何雨柱,感受着空气里传来的丝丝凉意,

就准备带着何雨水一起去裁缝铺做衣服,

“雨水,今儿个哥哥休息,吃完早饭,咱们去街口裁缝铺找钱叔给你做一身新的棉衣棉裤,

再把哥哥的冬衣儿拿过去让钱叔给加一截儿,

顺便看看被褥、帽子、围巾、手套什么的,如果价钱合适,咱们能做的就做,该买的就买。”

正从床上爬起来的何雨水听到哥哥要给自己做新衣服,开心得不得了,

不过随即就一边穿衣服下床,一边仰着头看着何雨柱问道,“哥,你这又是给我做新衣服,又是被褥、围巾的,

可你这个月还没关饷,咱们家有那么多钱和布吗?”

摸了摸妹妹的小脑袋,何雨柱笑呵呵的说道,“有啊,哥哥存钱了,300单位呢,

虽然不多,但买布给你做身新衣服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被褥、帽子什么的,家里有旧的,咱们就先看看,也不是现在就要置办。”

“好,雨水听哥哥的,”何雨水听到是这么回事,高兴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可是哥,你都给雨水做新衣服了,不给自己做吗?”

首节上一节62/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