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81节

  然后就是音乐厅外面的加演,其他场都加了,这最后一场肯定是不加不行的,外面围了一大堆观众呢。

  今天是周六,来的人还特别多,周彦就留下来把上一场加演的项目给演了一遍。

  而且不仅仅加演,因为是最后一场,所以周彦他们还在外面来了一个最终的谢场。

  周彦拿着话筒跟现场的观众讲了几段,先夸了乐团的这些音乐家们,虽然都还是学生,但个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音乐家,随后又感谢了现场的观众以及香江这座城市,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再来。

  等到谢场致辞说完之后,周彦又带着音乐家们在现场走了一圈,近距离跟现场的观众互动了一会儿,握手,打招呼,聊天,周彦还顺便给一些观众签了名。

  现场这么多人,周彦当然不可能给每个人都签名,所以只能挑着签。

  很多观众见拿到不到周彦的签名,便退而求其次,去找其他音乐家们签名。

  见有观众找自己签名,这些学生们都很激动,给人签名让他们忽然有种扬名立万的感觉。

  特别是汪锋这小子,似乎非常享受这种感觉。

  汪锋是第二组小提琴的首席,算是乐团的重要人物,而且小伙子一头长发,比较有特点,还真有不少观众注意到他,所以找他签名的观众也是最多的。

  等到所有环节都结束,周彦他们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接近十一点了,周彦也没跟学生们再说什么,让他们洗洗睡觉,早点休息。

  到了第二天早上,周彦把所有人都喊到一起。

  四场演出,圆满完成,大家心情都不错,这个时候,周彦也不会出来说什么坏他们心情的话,总结的话,都是挑好的说,一些小问题都是一带而过。

  演出总结说完之后,周彦拍了拍手边的箱子,笑着说道,“你们知道这个箱子里面是什么么?”

  学生们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个箱子,就放在周彦旁边的桌子上,就是个普通的纸箱。

  “师兄,是不是给我们的礼物啊?”李碧茹笑着问道。

  周彦摇摇头,“不是礼物,这里面都是你们应得的。”

  说着,周彦打开箱子,里面放了很多份信封。

  “这些信封里面装的是钱,是你们这段时间的演出津贴,每个信封上都有名字。方团长,你带着大家按照名字分一分。”

  听到信封里面赚的是他们的演出津贴,学生们忍不住搓了搓手,一脸的期待。

  他们知道演出是有额外补贴的,至于补贴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方秀抱着箱子,开始给他们分发。

  “霍文凯。”

  “到。”

  “岳林。”

  “到。”

  “汪锋。”

  “到。”

  ……

  没几分钟就发完了,学生们拿到信封之后,很想打开看看,但是这么多人都在现场,又不太好意思。

  他们不仅仅好奇自己有多少,还好奇别人有多少,在他们看来,既然信封写了名字,那肯定每个人的信封里面钱是不一样的。

  如果钱都一样,也就没有必要写名字了啊。

  不过周彦却笑道,“因为这是第一次外出演出,所以这次我们吃一次大锅饭,你们每个人手里的钱都是一样的。当然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后面大家能够拿到的津贴会按照综合评分来。至于数额,你们自己看吧。”

  李碧茹是第一个打开兴奋的,随后惊讶道,“这么多?”

  信封看着就挺厚,不过李碧茹原本认为,这信封里面的纸币面额最多也就是五十的,没想到竟然都是一百面额的香江币。

  “这得有三四千了吧?”

  周彦笑道,“你们每个人是四千香江币。”

  “真多。”

  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周彦也笑了笑,分钱的时候果然是最快乐。

  其实原本给他们定的补贴标准是一场五百块,四场下来就是每人两千块,不过这四场效益不错。

  特别是在香江的这两场,因为人气很高,很多现场的乐器都是品牌赞助的,这就省下来不少租金。

  如此一来,周彦就决定给他们每个人多发一点。

  四千嘛,说少不少,说多其实也不能算多,毕竟演出地点是香江跟台岛,为了这场演出,他们前前后后也花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算下来,跟香江普通人的工资也差不了多少。

  这四场音乐会,汤臣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因为之前票价定的相对较低,所以收入基础就低。

  乐团这么多人,津贴就花了二三十万,还有住宿、路费等等,给周彦个人接近三十万,再去掉场地费、人头费各种各样的费用,确实也剩不了多少钱。

  虽然汤臣没有挣到多少钱,但是本次的音乐会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宣传效果完全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而且不仅仅给周彦赚到钱,还让央音的这些学生也挣到了钱。

  最后一场音乐会还没有结束,就有好几家组织活动的娱乐公司联系了张有安,说是希望能够帮周彦组织音乐会。

  张有安全部拒绝了。

  这四场音乐会结束之后,张有安也算是有经验了,关键是音乐会的举办跟演唱会不一样,舞台设计并不复杂,所以张有安决定,以后音乐会都是汤臣公司自己来办。

  岳林拿着钱问道,“师兄,这些钱,我们能随便花么?”

  听到岳林这话,周彦笑了笑,这小子是个典型的乖孩子,竟然还问出这样的问题,其他人估计都开始盘算一会儿出去怎么挥霍了。

  周彦笑了笑说:“钱是你们的,怎么花你们自己决定,不过作为你们的师兄,也是老师,我还是建议你们买东西的时候想着一点家里,这快过年了,又是好不容易来了趟香江,给家人带点香江的特产,不在乎价格多少,他们肯定会很开心的。”

  学生们都点点头,他们其实也想到了,主要这也是他们大部分人挣的第一笔“大钱”,要是买点东西回去给父母,肯定很有面子。

  方秀特别知道这种感受,之前她攒了一波乐团的补贴,有一百五十块钱,然后她用这些钱给爸爸买了一支六十多块钱的钢笔,又花八十多块钱给妈妈买了一件衣服,老俩口开心的不得了。

  爸爸天天把笔夹在上衣口袋,见人就掏出来写字,妈妈只要出去串门子,都要穿那件衣服,并且一定要让别人知道这衣服是女儿赚钱买的。

  “哦,对了。”周彦又想到了一件事情,“有些东西过不了关,你们跟齐云翔他们咨询一下,别一股脑买了一堆东西,最后发现带不回去。”

  “知道了,师兄。”

  周彦点点头,笑道:“就地解散吧,晚上十点前回来就行。”

  等他们出去之后,周彦也没有闲着,戴上帽子跟黑框眼镜,然后又戴上围巾和口罩,照了照镜子,确定连自己都认不出来自己,就出门了。

第148章 新专辑快点发

  从酒店出来,周彦坐车去了香江艺术馆,他在艺术馆门口等了一会儿,一个遮得严严实实的高挑女生走了过来。

  等她到了跟前,周彦刚要去拉她手,却见她直愣愣地从周彦面前走过去。

  看着她的背影,周彦愣了一下,难道是自己认错了?

  不至于啊,王祖贤的身量在香江并不多见,而且还遮的这么严实,关键是,这走路姿势不就是她?还有她的蝴蝶耳环,上次在燕京的时候,周彦就见她戴过。

  难道是她没认出自己?

  就在周彦疑惑的时候,她忽然回头,然后快速跑到周彦面前,“骗到你了吧?”

  隔着墨镜跟口罩,周彦都能看到王祖贤脸上的得意。

  周彦扯了扯嘴角,“小贤同学,如果你换一个新的耳环,或许我真的能被你骗到。”

  王祖贤摸了摸耳环,惊讶道,“这个耳环都能记得么?”

  “因为戴在你身上,所以能记得。”周彦笑了笑,牵起王祖贤的手,往艺术馆的方向走。

  这普通的情话,王祖贤却很受用,她笑着说道,“那我下次换个耳环,肯定能骗到你。”

  “你要是想骗到我,那我建议你把头发剃光,不然的话,光凭头发丝我都能认出来你。”

  “吹牛。”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美滋滋的。

  相对于香江的其他地方,艺术馆的人比较少,逛起来也比较轻松,周彦算不上喜静的人,但是也不太希望总往人堆里面钻。

  周彦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去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或者艺术馆逛一逛,很多东西通过文字描述或者看图片,是很难真正地感受到魅力的。

  只有近距离观察了,那种心灵上的连接才会产生。

  两人找了个人少的地方逛了起来,这一片都是些洋画,王祖贤走到其中一幅画跟前,说道,“这幅画画的好真实。”

  周彦笑着点头,“这幅画是《羊城十三行商馆》,上面画的是广州商馆1835年火灾之前的面貌,记录了羊城商馆区屡遭大火,屡次重建的历史。”

  王祖贤诧异道,“三哥你连这个都知道么?”

  周彦笑着指了指画旁边的牌子,“我只是眼神比较好。”

  王祖贤凑过去看了看那个牌子,周彦刚才说的东西,都是牌子上写的。

  “我还以为你对美术也很有研究呢……这个作者叫顺呱,名字好奇怪啊。”

  “这不是他真名,应该算是艺名,呱这个字英文写作qua,是从葡萄牙语的quadro来的,十八世纪羊城很多画家都有一个带呱字的外号,林呱、顺呱、周呱……那时候欧洲人只要看到商行有呱字招牌,就知道这个店里面是做洋画生意的。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林呱,现在羊城那边还有不少画家学习他的风格。”

  见周彦侃侃而谈,王祖贤在画的旁边看了一圈,随后嘀咕道,“你说的这个,又是从哪儿看到的?”

  周彦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道,“这是我脑子里面的。”

  王祖贤撇撇嘴,“原来你不只是眼神好。”

  “恰巧之前看过呱派画的介绍。”

  关于呱派的介绍,是周彦之前当老师的时候,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原本他都忘了,不过穿越之后,记忆力特别好,就想起来了。

  “这幅画好不好?”王祖贤问道。

  周彦摇摇头,“画好不好,要看个人的喜欢,我只能说,这幅画不是我欣赏的那一类。”

  很多人并不把呱派的洋画当艺术看待,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旅游纪念品或者装饰品,这一点周彦内心其实是认可的。

  每个人心中的艺术评价跟艺术范围是不同的,在周彦心中,这些洋画只能算是匠品,不能算是艺术。

  “你们音乐学院的,也需要了解这么多么?”王祖贤好奇道。

  “其实相较于音乐学院,其实拍电影更需要了解这些。”

  最近在筹备《灵异第六感》的时候,周彦越发感觉一个好的导演真是需要博闻强识,音乐、美术、摄影……很多方面,未必要精通,但最好能了解一些。

  比如某个布景中,需要用到一幅画,不了解美术的想破天也想不到该用什么,只能慢慢去找,但如果是了解美术的,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

  虽然电影拍摄的时候有美术指导,但是很多问题不是美术指导能够解决的,美术指导也没有办法了解导演所有的想法,而且有些感觉是很难描述出来的。

  看完了洋画,两人又移步到其他区域。

  他们逛艺术馆,并不给自己设定目标,不像有些人,到了某个馆,一定要把馆内每个地方都走一遍,他们认为走一遍就是看过了,如果有地方没有走,是很亏的。

  周彦就是随意的逛,没兴趣的就少看几眼,有兴趣的就多看一会儿,看不完所有的藏品也不遗憾。

  两人在艺术馆逛了一个半小时,到了饭点了,他们就在附近找了个煲仔饭店,简单吃了个煲仔饭。

  吃完饭之后,两人坐船去了中环那边,逛起了商场。

  周彦昨晚跟王祖贤在电话里面提到想要买点东西带回家,王祖贤就自告奋勇说要带周彦去买。

  到了商场,王祖贤掰着手指头开始算,“你们兄弟姐妹是九个人,除了你,还有八个,爷爷奶奶他们的,叔叔伯伯,婶婶,大概要准备多少份礼物?”

  周彦扯了扯嘴角,“还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礼物啊。”

  “那我也好久没见到小九他们了,当然要给他们准备礼物。”

首节上一节181/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