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01节

  “汤臣这边已经定下来了,现在就准备立项等着厂里面批了。”

  听到汤臣那边都已经确定下来,王晓帅知道这事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立项肯定能批的,你现在就等着开拍吧。”

  言语间,王晓帅十分羡慕。

  他跟路学长是多年的好兄弟,知道路学长能够拍自己的电影,他当然高兴,但他其实更希望自己能早路学长一步拍自己的电影。

  不过路学长这事定下来之后,也让他更加有信心了,周彦能帮路学长,也就能帮他。

  周彦的上一部戏《想飞的钢琴少年》,路学长就是副导演。

  “你安心在《第六感》剧组里面待着,周彦肯定不会亏待你的。”路学长低声说道。

  “明白,其他的我现在也不多想,就一门心思帮助周导把《第六感》拍好。不说别的,这么好的故事,这么好的阵容,我们也应该把故事拍好。”

  虽然《第六感》他只是个副导演,但是这仗实在是太富裕了。

  很多导演,拍了一辈子戏,也参与不了这种级别的制作当中。

  一千六百多万的制作经费,梁家辉跟王祖贤参演,虽然跟《霸王别姬》不能比,但在内地电影中,也是处于山顶的位置。

  众人聊了一会儿,酒菜都上桌了,高锦文端起酒杯笑道,“导演,这第一杯酒,给大家说几句话?”

  周彦也就当仁不让了,他端起酒杯说道,“剧组还有很多人没有到,今天就算是一次聚餐预演了,电影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也要仰仗各位,所以这第一杯酒,我这个做导演的,感谢大家。”

  有几个人要站起来,周彦压了压手,“不用站,今天前三杯酒,我们都坐着喝,另外,我还提一个要求,今晚喝酒,大家尽兴,但也要量力而为。酒喝不下去,喝点水也不是丢人的事情。”

  说完,周彦先把自己杯中的酒喝完了,小酒杯不大,一口也就一钱多酒。

  吃了口菜,周彦又给自己倒上一杯,说道,“借着第二杯酒,我说一个正事,现在长安厂的同志们也都来了,那我们就要加快节奏,不能浪费时间,争取在六月份之前,把布景、道具以及各组的职责细分给确定下来,这事由副导演王晓帅以及导演助理李宏一起来牵头,其他人协助他们做,另外,两位也跟主要演员们沟通一下,把围读会的具体时间给定下来。”

  众人都点了点头,周彦继续说道,“这是今天晚上的最后一次说正事,其他时间不准再说正事了,来,第二杯,我再敬你们。”

  喝完第二杯,周彦很快又举起杯子,“第三杯,就不多说了,预祝我们拍摄顺利。这杯喝完,你们自由发挥吧。”

  第三杯喝完之后,大家开始自由组团,旁边高锦文凑过来笑呵呵地说道,“周导喝酒跟拍戏一样,都是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我是怕耽误时间,影响你们战斗。”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耽误时间了。”高锦文举起酒杯,“来,周导,我敬你一个,这是我们第二次合作,也是我第一次当你的副手,希望能合作愉快。”

  周彦给自己倒上一杯,“高老师,说起来,你还是我演戏道路的引路人,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跟你后面学表演的那段经历。”

  高锦文将杯中酒干了,也感慨道,“虽然在乔家大院的时候,大家都很艰苦,但还是很开心的。”

  “确实,我也有幸结识了你,还有张导、莉姐、菲姐他们,后面我会拍电影,也跟那段经历有关。”

  这边周彦刚刚跟高锦文说两句话,旁边路学长也端着酒杯凑过来。

  “周彦,我不能喝酒,只能以茶代酒了。”

  周彦看着路学长杯子还冒着热气,笑着说道,“你这至少有六十度,比我们的烈多了,来,我敬你。”

  路学长却坚持道,“不行,这杯酒必须我敬你,不论是前年你找我当副导演,还是这次撮合我跟汤臣,我都要敬你一杯。”

  听他说的很真诚,周彦也就没有拉扯,点头道,“那行,你敬我。”

  等周彦跟路学长喝完,没一会儿王晓帅又端着杯子敬他。

  再之后就是李宏、刘清、蒋梦飞,他们挨个跟周彦喝了一杯,当然,这期间他们自己也没有闲着,基本上都打过一圈了。

  一桌三十号人,每人喝一杯,其实也才三两多酒,并不算多。

  三两酒下肚,桌上的气氛也起来了。

  蒋梦飞正好跟燕京厂的场记徐宇聊到之前怎么认识周彦的,声音比较大,其他人都看了过去,很多燕京厂的人也都好奇周彦之前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里面是什么样的。

  “周导啊,以前在乔家大院的时候,还有个别名,叫门神。”

  有人问,“为什么叫门神?”

  “因为周导那段时间没事就在大院门口乘凉,那时候周导虽然刚到剧组,但是咱们剧组上下可都非常喜欢跟他玩儿。”

  徐宇点头道,“这个我相信,周导之前来咱们厂的时候,也是人见人爱,咱们食堂阿姨每次给他打菜都要多舀一勺肉。”

  洪欣跟着说道,“可不是嘛,在我们厂的时候,也差不多,剪辑车间的杨主任,现在还经常念叨他。还有我们厂的那些小姑娘,见到周导都挪不动腿。”

  说这话的时候,洪欣还看了眼旁边的林娟,后者连忙把头低了下去。

  “一样,我们厂也是,不过周导我最佩服的还是他能在音乐跟电影两个领域都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这个头一开,现场众人都开始夸起周彦。

  这些话里面,有些是真心的,也有些纯属是拍马屁。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人情世故,在哪儿都一样。周彦现在虽然谈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直接管着他们的,而且周彦是知名导演,大家肯定想讨好他。

  特别是燕京厂那些之前没有跟周彦合作过的人,他们也想更快融入到剧组里面。

  虽然有些马屁没有什么水平,不过周彦并没有任何意见,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聚集在一起的,让他们把自己当话题聊聊天,也没什么坏处。

  当导演,管理是重中之重,而一个管理者,连拍马屁的人都容不下,那也管不好团队。

  马屁有时候是团队的润滑剂,只要不让大家觉得拍马屁就能上位,就没有问题。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大家喝了不少酒,不过没有出现喝趴下的情况。

  吃过饭之后,燕京厂的同志们先走了,留下周彦跟长安厂的老朋友们又叙了会儿旧。

  很久没见面了,大家也都挺高兴,不过聊着聊着,蒋梦飞跟周彦告起了李杰汉的状。

  “老周啊,你不知道,这段时间,李杰汉那狗东西,天天找我们的茬,特别是刘哥……”

  蒋梦飞也有些喝多了,人晕晕乎乎的,说话都不太利索,也不叫周导了,直接叫老周。

  旁边的刘清还非常清醒,连忙拉了拉蒋梦飞,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周彦注意到刘清的动作,他皱眉道,“李杰汉平时还找你们的茬?”

  刘清说道:“这小子说的夸张了,李杰汉也没有天天找我们的茬,有时候工作上有点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他在厂里面也没什么权利,最多给我们找点小麻烦,没什么大影响。”

  听刘清这么说,周彦就知道李杰汉应该没少找他们麻烦。

  其实周彦挺意外的,因为刘清脾气可不算好,李杰汉找刘清的茬,就不怕刘清干他?之前李杰汉找周彦的茬,刘清都差点跑去把李杰汉打了。

  周彦沉声道,“嗯,这事我知道了。”

  刘清担心道:“李杰汉就是个小丑,你别把他放在心上,我听说他师父滕文季来了燕京厂,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是安稳点。”

  周彦顿时明白了,刘清竟然还在为他考虑,怕得罪了李杰汉,滕文季会找他麻烦。

  明白这点,周彦有点感动,又有点惭愧,刘清他们几个对他真是没话说,而他对刘清他们的关照却不够。

  “你放心吧,滕文季还管不到我头上,现在他不找我麻烦,我也是要找他麻烦的。这段时间你们就在燕京好好拍《第六感》,后面回长安如果李杰汉要再找你们麻烦,不用忍着,直接干他就行。要是长安厂那边容不下你们,我也能帮你们安排到其他地方。”

  蒋梦飞立马附和,“就是,大不了老子不在长安厂干了,受他的鸟气!”

  刘清笑道,“我混到这个年纪无所谓了,跟他干了也就干了,梦飞你还是要收收脾气,你还年轻,在厂里面的路还长。”

  蒋梦飞浑劲也上来了,“我真不在乎什么铁饭碗,我到哪儿不能端碗饭吃?这两年下海的多了,大不了我也下海。”

  周彦摆摆手,说道,“下什么海,现在中国电影正在搞改革,以后即便不在厂里面,也能继续在影视行业待着,而且未必就比厂里面差。汤臣后面还有很多部电影要拍,你们还怕没事情干么?”

  虽然周彦说的改革,他们也不是很明白,但是周彦说的这些话,却也给了他们不少信心。

  周彦虽然年轻,比他们年纪都小,但他从来都是一口唾沫一个钉,说话很让人信服的。

  他们愿意跟在周彦后面干,也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好,还因为周彦干事情靠谱,跟他后面混有希望。

  跟他们关系好的人有很多,也不是说每个人要拍电影,他们都会响应。

  其实周彦也在考虑组建一个自己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会有太多人,但一定要有几个固定的成员,这样一来,以后再拍戏的时候组建团队就简单很多,因为框架已经提前搭好了。

  洪欣跟林娟管妆造,刘清跟蒋梦飞把道具跟制景管起来,另外再配两个固定的场记跟场务,一套基础的班子就搭建起来了。

  后面再有其他电影,把摄影灯光跟服装找好,再找两个执行导演,一个剧组就成型了。

  摄影跟灯光不好养,成本太高了,而且戏不多的话,也没几个摄影师愿意。

  就拿赵飞来说,你让他两年拍一部戏,那他肯定不满意,而且每个摄影师的风格不同,周彦也不想太固定。

  后面如果刘清他们真有想法出来,周彦自然会把他们给安排好,平时即便不拍戏,养他们几个消耗也不大。

  还有李宏,那小子也能吸纳到团队来。

  老朋友在一起聊了大概一个多小时,酒也醒了不少,就起身道别了。

  ……

  之后的一段时间,周彦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待着,有空闲了,就去剧组办公室坐坐,顺道也去燕京厂那边跟路学长聊一聊。

  《长大成人》这部电影已经立项了,正在等着陈志谷审批,中间还有过程。

  虽然审批还没有通过,但是路学长听了周彦的建议,已经跑去跟陈志谷要人要器材了。

  也不只有路学长自己去要,周彦偶尔也去陈志谷办公室坐坐。

  他现在操心《长大成人》的事情,也是师出有名的,因为他是这部电影的制作人。

  虽然他这个制作人,后期也不会干涉路学长的具体拍摄,但是前期一些工作自然也是要协助路学长做,比如要人要器材这事。

  路学长自己去,陈志谷可能还打哈哈,但是周彦过去,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周彦代表的是资方。

  五月十四号上午,周彦又去了陈志谷办公室“打卡”。

  一见到周彦,陈志谷就知道他过来要干什么。

  他笑着摇摇头,开玩笑道,“周导,我月初才到的茶叶,有小半桶都是给你喝了。”

  虽然陈志谷嘴上这么说,但还是起身给周彦泡了杯茶。

  其实他说的也比较夸张,从月初到现在,周彦其实也就来了三次,而且也不是每次都问他要人。

  “正好有朋友送了我一斤瓜片,一斤白茶,下次过来我带一盒给你。”

  陈志谷摆摆手,“我可不是跟你讨茶叶喝啊。”

  “主要是陈厂长你办公室的水泡茶比较好喝,我那些茶叶放家里也浪费了,不如送过来,没事我还能来蹭蹭。”

  “得,我成给你泡茶的了。”陈志谷兀自点了支烟,“《长大成人》我还是过些日子再批,虽然不占指标,但是刚立项就批,也不太好。至于人和器材,你也放心,不会少路学长的。而且我们厂现在人手也紧,马上你的《第六感》要拍了,我们也要匀不少人过去。”

  周彦喝了口茶,点头说道,“正好,等《第六感》拍完,给《长大成人》续上,我不会耽误厂里面的事情的。”

  “都是拍戏,没什么耽误不耽误的,主要是有些导演……”

  陈志谷话还没说完,后面传来了敲门声,滕文季拿着一沓文件站在门口。

  “滕导,你找我有事情么?”

  滕文季看了眼周彦,随后走到陈志谷面前,“厂长,我来问问《香香闹油坊》的审批怎么样了。”

  陈志谷笑眯眯地说道,“这个项目不是刚刚递过来么?厂里面的流程滕导你也清楚,没有那么快,同期的立项有不少,批了这个,其他的就批不了,所以肯定要慎重。”

  “厂里面的流程我知道,但是最近的立项应该没多少吧,我问了办公室的同事,加上我这个,也就三个。”

  “三个不少了,这三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不错,放弃哪个我都心疼啊。”

  滕文季又看了周彦一眼,“《长大成人》不是合拍的么,并不占厂里面的拍摄指标。”

  “是不占指标,但是我们厂就这么多人,也不可能同时拍太多电影。”陈志谷一脸为难,随后他看向周彦,“我刚才还跟周导说这个事情呢,马上《第六感》要拍了,厂里面又要匀一些人过去。别说是场记场务了,这么多电影一起上,剪辑车间那边也忙不过来。”

  周彦笑呵呵地说道,“是啊,我这不也是来跟陈厂长要人的么?我还是太年轻了,对拍摄没有经验,需要的人就要多点,好在长安厂那边也挺照顾,给我拨了一批人,不然真忙不过来。要不,滕导你去问问长安厂那边能不能给你批点人手?滕导在长安厂这么多年,这点面子应该还是有的。”

首节上一节201/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