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2节

  过了一会儿,侯啸贤抬头看向周彦,“这剧本是你写的么?”

  “嗯,是的。”

  侯啸贤继续问,“有没有借鉴?你应该懂我的意思。”

  周彦点点头,他当然懂,侯啸贤是问他有没有抄袭。

  抄袭肯定是抄袭了,不过是隔空抄袭,除非时空警察来管,不然没人知道。

  “这个剧本不会涉及到任何版权纠纷。”周彦十分肯定地说道。

  听周彦这么说,侯啸贤脸上露出笑容,问道,“你想不想把它拍出来?”

  周彦一愣,难道幸福来的这么突然?

  他坚定地点头,“当然想。”

  侯啸贤用手按了按剧本,“拍短片虽然成本不高,但是商业价值也同样很低,可以说是一门大概率亏本的生意。而且你的这个《蚁蛉》,虽然很短,但是也要花不少钱,这些钱你自己能够承担么?”

  周彦实话实说,“承担不了,我现在身上的钱,都是剧组给我的工资。”

  侯啸贤笑了笑,他就知道周彦肯定承担不了。

  想要把《蚁蛉》拍出来,就算是再省钱,没有一两万块钱也是不行的,而现在内地经济又比较差,一两万块钱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周彦掏不出来很正常。

  再说了,真要只花一两万把电影搞出来,大概率也是个劣质品,因为有些地方根本就省不了。

  “如果你真想拍,我可以帮你。”

  听到侯啸贤主动要帮忙,周彦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疑惑,侯啸贤为什么要帮自己?

  周彦也没有绕弯子,“侯导,我需要付出什么?”

  侯啸贤摇摇头,“谈不上付出,我们投资来拍摄《蚁蛉》,可以给你支付剧本使用费,导演费,如果你要自己演的话,还会得到一笔演员片酬。电影拍完之后,版权会归年代国际。”

  “所有版权?”周彦问道。

  “是主体版权,像署名权什么的都还在。”

  周彦笑了笑,什么主体版权,这就等于是所有版权了,署名权这玩意又卖不掉,至少不能光明正大地卖。

  这个条件听起来挺苛刻的,以后《蚁蛉》这部短片所有的收入都跟周彦没有关系了,但说实话,这部短片虽然挺好,其实也赚不到什么钱,所以把版权卖出去,周彦也不亏。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短片因为没有成熟有效的商业模式,所以很难拉到投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短片几乎没有办法变现。

  现在大部分拍短片的,都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为了完成毕业作品,他们会拍一些微电影。这些学生拍短片,要么是自己掏钱,要么就是学校赞助。

  所以说,能给短片拉到投资,甚至还能拿到片酬,这就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至于版权不版权的,只要导演跟编剧这两栏还写自己的名字,那有什么大不了的?

  周彦没有立即答应,他先问了价钱。

  “侯导,方便问一下片酬么?”

  侯啸贤笑了笑,他知道,既然周彦问价钱,那问题应该就不大了。

  他从抽屉里面掏出纸笔,给周彦算了起来,“剧本给你五千块,导演片酬给你四千,演员你……”

  “演员我准备自己上。”

  侯啸贤点点头,“你自己演的话,再给你加两千,总共一万一千块,够可以了吧。”

  这个价格确实没有坑人,侯啸贤还是偏向台岛那边的市场给周彦算的。

  要是按照内地这边的行情算,剧本能给个几百块就算可以了,要是搁在前几年,国家规定,作品改编授权费不能超过八百,编剧费不能超过四千,不管按照哪个来,五千块钱肯定都不少。

  导演片酬也不会高,按照月薪来算,一个月最多也就几百块钱,演员片酬更别谈了,一线演员演一集电视剧才两百块,他这演三分钟的,给他两千已经非常高了。

  要是两个月前,周彦肯定觉得这一万一千块不少了,毕竟现在很多人月薪都没有一百块,他一下子挣了人家十年挣的钱。

  但是现在周彦不这么想了,因为他发现拍个电影特别烧钱,要是不多要点,以后他再有什么项目要启动,更加捉襟见肘。

  胶片时代,拍点东西门槛是真的高,不像后来,拿个手机都能拍。

  周彦想再多要点,但是侯啸贤给的价格又还可以,不太好往上提,所以他转换了思路,说道,“侯导,这几个价格我都同意,不过这电影的配乐也是我自己做的。”

  “这短片有什么配乐……好好好,配乐再给你两千,可以了吧?”侯啸贤当然明白,周彦这是在跟他提价,所以干脆给他提了两千。

  又争取到两千,这下周彦满意了,他搓了搓手,“那侯导,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拍?”

  侯啸贤想了想,说,“我们还有一个礼拜全部都要撤了,你这两天先把道具给买好,确定好拍摄地,然后就开拍,片子很短,用不了太长时间。”

  周彦点点头,他原本想着,如果侯啸贤愿意把摄影机借给他拍摄,也不另外找地方了,就在乔家大院里面寻个屋子拍摄,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但是现在既然是年代公司给经费,那就没有必要再将就,他准备去县城找个好点的房子。

第41章 仪式不能丢

  侯啸贤又是投资,又是给片酬,自然不是因为他善心大发。

  他现在的制片人,也就是邱福生,之所以要跟张一谋签两部片约,就是为了联合内地一起将中国的电影推到世界上去。

  这两年中国电影在国外成绩不错,前有陈恺歌的《黄土地》,后有张一谋的《红高粱》以及侯啸贤自己的《悲情城市》,都拿到了国际大奖。

  这些电影能够取得好成绩,其本身的质量自然是重要因素,其次就是宣传了,而宣传方面除了他们自己在做,意大利著名影评人马可穆勒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去年九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侯啸贤跟马可穆勒聊过一次,马可穆勒对中国电影一如既往的支持,不过他也提到,中国的短片产出太少,这在电影的发展上是一种缺失。

  不论是意大利还是法国,他们都很重视短片的发展,尤其是法国,甚至于国家出面干涉,鼓励更多导演投入到短片拍摄当中,在法国有很多单独的短片电影节,也有很多大的电影节会设置短片奖项,现在法国也是全世界短片产出最多的国家。

  当时他们聊天的时候,邱福生也在。

  邱福生并不太懂电影,但是他把马可穆勒的话记在了心里面,回国之后,邱福生就开始搜罗短片。

  这一年多时间里面,他们倒是收了不少部短片,不过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为了收这些短片也花了不少钱。

  为什么难收?因为没人拍。

  在法国,政府会出资批准一部分人拍摄短片,等到短片拍出来之后,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电影节,本地的电视台也可能出资购买短片的版权。

  但是在中国,这些都没有。

  周彦的这部短片,虽然看着是他们又投资、又给片酬,但是成本可谓是非常少了,总共加起来也就几万块钱。

  关键是还不费事情,现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刚拍完,机器跟工作人员都还在,抽出一两天时间就能把片子给拍完,只是顺带手的事情,根本不用单独成立项目。

  另外,侯啸贤不仅仅在投资电影,也在投资周彦,他很看好周彦,以后周彦就算不会继续发展电影事业,大概也会成为一个知名的作曲家,是值得他提前投资的。

  几万块钱,结个善缘,何乐而不为呢?

  ……

  周彦不管侯啸贤怎么想,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是要把《蚁蛉》给拍完。

  跟侯啸贤谈定之后,周彦直接跑去找了赵飞,摄影的事情还得麻烦赵飞来帮忙。

  听到有新项目,赵飞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下来了,反正他也得过几天才能走,这几天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而且他也很好奇周彦要拍的是什么。

  搞定了摄像,周彦又去找妆造。

  他到妆造那屋的时候,洪欣她们已经在收拾东西了,除了演员之外,妆造组撤场最早,说是后天就要走。

  进了屋,周彦笑眯眯地说道,“洪管头,你们可能还要留两天。”

  听周彦这么说,洪欣第一反应是有什么戏要补拍,“是哪场戏要补?”

  周彦摇头,“不是要补拍,是有另外一个短片要拍,已经跟侯导说过了,可能要跟你们组借调个人。”

  洪欣问道,“一个就行么?”

  “一个人就行。”周彦点头。

  原本正在收拾工具的林娟早就已经停下手上的工作,眼巴巴地看着洪欣,而洪欣又怎么不知道林娟的心思呢,她沉吟了片刻,还是说道,“妆难不难,让林娟跟你去行么?”

  “林娟吗?”看了眼林娟,笑着点头,“可以啊。”

  林娟虽然技术不如洪欣,但是简单的妆都没问题,《蚁蛉》里面也没什么妆,要不是怕出问题,周彦都不会来妆造组调人。

  听到周彦说她可以,林娟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周彦哥,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拍啊?”

  “就这两天,等我通知。”周彦笑了笑,“那你们先忙着,我去制景跟灯光那边。”

  等到周彦走了,洪欣走过去拿手在林娟眼前挥了挥,“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你要真喜欢,就去跟人说,就你这样,你们俩永远没戏。”

  现在洪欣也看开了,与其让林娟天天单相思,还不如叫她大胆点去追求幸福,成了自然是好事情,要是不成,也好早点断了念头。

  剧组里面的小姑娘,对周彦有那意思的挺多,但是林娟这样痴的还是独一份。

  “我怕……”林娟低头捏了捏衣角,“他要不同意,以后多尴尬啊,平时能跟他打打牌就挺开心了。”

  洪欣怒其不争道,“不争气。”

  ……

  周彦又把灯光组、制景组等各个部门走了一遍,跟他们说好拍摄的事情,这些部门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摄影跟灯光这两个,妆造可有可无,制景组的工作又简单,周彦自己就能做。

  联系好了之后,周彦又让刘清开车带他去了县里,一边找房子,一边买拍摄所需的道具。

  《蚁蛉》涉及的道具不多,皮鞋、电话、石英钟……可能也就电话难搞点,不过他们也很快在废品市场找到一个。

  至于房子,他们问了一圈,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旅社,因为民居涉及的问题太多了。

  一般人家不愿意把房子租给别人拍电影,即便是愿意租,一听周彦只租几天,聊都不愿意跟他聊。

  旅社很好,环境合适,想租就租,想退就退。

  这些事情,周彦花了两个半天弄好的。

  等他搞定这些,回乔家大院准备通知赵飞他们开始拍的时候,正好碰到巩莉他们几个主演要走了。

  见到周彦跟刘清回来,巩莉笑呵呵地说道,“我刚才还跟何赛菲说,你赶不回来跟我们告别呢。”

  其他组有不少人都出来送她们,虽然说是告别,但现场并没有充斥太多离愁别绪,因为大家都觉得应该很快还能见面。

  事实上,他们有些人确实很快就会见面,只要张一谋再拍电影,他们就会聚到一起。还有些人就未必了,可能这一别之后,再也见不到,不过此时他们还意识不到。

  周彦笑着说道,“你们不是要去长安么,我过两天也要去,你们待到什么时候?”

  “一个多礼拜吧。”巩莉说道。

  周彦算了算日子,笑道,“那应该还能见面。”

  何赛菲好奇道,“你不回金陵过年,跑去长安干什么?后期也没你什么事情了吧?”

  “过年还早呢,菲姐你忘啦,我是配乐助理,这工作做完了,肯定要跟赵老师汇报,赵老师人在长安。”

  “哦,差点忘了你原来是配乐助理。”

  巩莉笑道,“他身份多变,下一次再见他,说不定就是导演了。”

  “我看副导演更有可能,他最后干的不都是副导演的活么?”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司机师傅开始催了。

  巩莉坐上车,跟周彦挥了挥手,“我们先走了,回头长安见。”

  “嗯,长安见。”

  ……

  第二天一大早,临时组建的《蚁蛉》剧组挤在一辆面包车里面朝着县城进发。

  进了旅店房间,周彦正要开始布置现场,刘清却一把拦住了他。

首节上一节22/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