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24节

  “嗯,反正供货的人是跟我这样说的。”

  “谢谢你。”

  ……

  结完账之后,吉尔伯特迫不及待地拆开cd,装进CD机里面,一遍骑车一边听。

  罗宾说的一点都没错,周彦的这张专辑,跟《神秘国度》的风格完全不同。

  《神秘国度》具有非常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不论是曲调还是配器,一听就能听出来中国的味道。

  今天之前,吉尔伯特也一直以为周彦就是专门写《万里长城》这一类音乐的音乐家。

  但是《钢琴少年》却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这张专辑里面的曲子更有西方的感觉,用的配器也基本上是钢琴以及提琴。

  如果说,听《神秘国度》的时候,会让人想起长城、故宫这些古老且宏伟的建筑,那听《钢琴少年》就让人感觉自己置身在某个不知名的小河边。

  小河穿过广袤的草原,偶尔被岸边伸出来的树根分个叉,那些岸边的花草树木,被风一吹,纷纷露出笑脸……

  但阳光不会一直明媚,笑脸也不会常在,到了有些曲子,这草原上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雨,雨点打在河面上,漾起淡淡的忧伤。

  轻快的、悲伤的、调皮的、忧郁的……后来都汇入小河,朝着更远更广袤的草原流去,最终消失在天际。

  吉尔伯特到家的时候,专辑里面的曲子还没有放完,他舍不得这种一边骑车吹风一边听音乐的美妙感受,便从家门口路过,朝着远处骑去。

  一直到音乐结束,他才折返回来。

  他一到家,玛利亚就兴师问罪,“你刚才怎么路过家门口又走了,我在后面喊你你都不理我。”

  “你有喊我么?我听音乐听的太入迷了。”

  “你听什么音乐,这么入迷?”

  “周彦的新……应该说是周彦的老专辑。”

  “就是《神秘国度》的作者?”

  “没错。”

  “给我也听听。”

  “好。”吉尔伯特将CD机递给妻子,“我们晚上一起去看电影吧。”

  玛利亚一边摆弄CD机,一边奇怪道,“怎么突然要去看电影?”

  “我听音像店的老板说,周彦拍的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这段时间在我们这边上映。”

  “周彦不是音乐家么?还拍电影?”

  “嗯。”

  “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他可能音乐很厉害,电影拍的就很一般。”

  吉尔伯特耸了耸肩膀,“至少能听一听音乐。”

  ……

  傍晚,吉尔伯特夫妇来到了电影院,他们买到了七点半的那一场。

  这部电影的场次并不多,很多人看到是中国导演拍的,就没兴趣了,他们倒不是对中国有意见,只不过除了特定的几个国家,其他国家的电影,观众们都没什么兴趣。

  不过大厅里面倒是有一些东亚面孔,可能是为了这部电影来的。

  吉尔伯特是个自来熟,把票交给玛利亚之后,就凑到一个东亚面孔的年轻小伙子跟前。

  “你好。”吉尔伯特用中文打招呼。

  年轻人愣了一下。

  见年轻人发愣,吉尔伯特以为他不是中国人,又用霓虹语打招呼,“口里七哇。”

  年轻人这才用荷兰语说,“你好,我是中国人。”

  “你好,你好。”吉尔伯特有用普通话说了两声你好,但是他的普通话水平也就到这了,所以后面还是用荷兰语说,“你是来看《想飞的钢琴少年》的么?”

  “是啊。”男生点点头,“你也是?”

  “是啊,我特别喜欢周彦,知道他的电影上映,就过来看了。”

  “你特别喜欢周彦?”男生十分意外。

  周彦的电影才上映,音乐专辑也出来没两天,这老外怎么就特别喜欢了?

  “我之前去过中国,在中国的时候,我听到了他的专辑《神秘国度》。”

  听到吉尔伯特去过中国,听过《神秘国度》,男生既感到高兴,又非常羡慕,“我都还没有听过《神秘国度》。”

  他是今年春天来的阿姆斯特丹,那时候《神秘国度》还没有发行。

  这张专辑的消息,还是前段时间朋友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告诉他的,只可惜在这边买不到专辑,邮寄的话代价太大了。

  看着男生羡慕的表情,吉尔伯特笑道,“我可以给你听啊,我还把专辑带来了呢。”

  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吉尔伯特本来只带来《钢琴少年》,但是想了想又觉得那张《神秘国度》是从中国带过来的,很有纪念意义,今天他们又是来看周彦的电影,所以也带了过来。

  看到吉尔伯特从包里面拿出专辑,男生感觉自己就想做梦一样,他心心念念的神专《神秘国度》竟然从一个荷兰人的包里面拿出来了?

  “竟然还是签名款!”

  看到专辑上面的签名,男生更加惊讶了。

  吉尔伯特笑道,“不是的,这是我一个中国朋友签的自己名字。”

  “不对啊。”

  男生拿过专辑,仔细打量,“虽然这字写的比较潦草,但就是周彦没错啊,不过我没见过周彦的签名,只能确定这是周彦两个字,但不知道是不是周彦本人签的。”

  吉尔伯特皱起眉毛,“可是,周说这就是他自己名字。”

  “你那个中古朋友也姓周?”

  “嗯,他也姓周,还是个音乐老师。”

  男生咽了口口水,“你这朋友不会就是周彦吧……他是不是高高瘦瘦,皮肤挺白的,长得很好看。”

  “高也不是很高。”

  “在荷兰这边肯定不算高,是不是比我高?”

  “应该是比你高一些。”

  “在燕京碰到的?”

  “在长城上碰到的。”

  男生越问越激动,随即又抓耳挠腮起来,不知道该怎么确定这件事情,思索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拍了拍大腿,“对了,《想飞的钢琴少年》最后有周彦的画面,你看到就知道了。”

  看到男生这么激动,吉尔伯特还是有些懵。

  什么意思?

  他在长城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周彦本人?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这种可能,当时周跟王一直都戴着墨镜跟帽子,只在人少的地方拍照。

  他也跟着有点激动,如果真的就是周彦,那这段经历也太奇妙了。

  “我可以听一听这张专辑么?”男生指着《神秘国度》说道。

  “当然。”吉尔伯特直接把CD机跟专辑都给了男生,“我去跟我妻子说几句话。”

  回到妻子身边,吉尔伯特忍着激动说道,“玛利亚,你还记得我们在长城碰到的周么?”

  “记得啊,那张音乐专辑不就是他送给你的么?”

  “你今天有可能会见到他。”

  “什么意思?”

  勾起了玛利亚的好奇,吉尔伯特却笑而不语,卖起了关子。

  玛利亚翻了个白眼,“你每次都是这样。”

  “哈哈,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距离电影开场还有一个小时,原本吉尔伯特并不觉得这一个小时会有多难熬,他可是带了两张音乐专辑的,这一个小时都不够他把两张专辑听一遍的。

  但现在知道他认识的周有可能是周彦,他就有一种度秒如年的感觉,恨不得现在就冲进影厅里面。

  那边那个男生却恰恰相反,他终于听到了《神秘国度》这张专辑,之前他只在电话里面听了一小段《万里的长城》。

  如果把专辑比作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那他之前连女子面纱的一角都没有掀开。

  怪不得这张专辑在霓虹会大卖,这类音乐风格确实很容易征服霓虹的听众,很多时候,霓虹人比中国人自己还要崇拜中国传统文化。

  等到男生把《神秘国度》听完一遍,《想飞的钢琴少年》也开始检票了。

  吉尔伯特笑着走过来,“要检票了。”

  男生将专辑跟CD机都还给吉尔伯特,“非常感谢你,让我在异国他乡听到了周彦的新专辑。”

  “我也要感谢你,是你让我知道,我遇到的可能是周彦,你也让这张专辑更加有意义。”

  男生看了眼检票口,“希望你碰到的真是周彦。”

  “我也希望。”

  ……

  进影厅的时候,玛利亚一直还在想着丈夫之前跟她说的事情,但是看着电影,很快就沉浸了进去。

  她虽然去过中国,但是还是第一次在电影院里面看中国电影。

  虽然是七点多钟的场次,但是上座率并不是很高,而且来看电影的很多也是中国人。

  大部分荷兰人,平时很少关注亚洲电影,所以看到东亚面孔,还是有些不习惯,玛利亚他们可能是在中国待过一段时间,中国面孔看多了,所以看着电影还挺习惯的,也能看得进去。

  玛利亚之前还想说,音乐家来拍电影,未必会好看,但这部电影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故事非常感人,节奏也非常好,特别是镜头的运用,一点都不像是外行人能拍出来的。

  而且有音乐的加成,让电影变得更加丰满,周彦作为一个音乐家来拍电影,不但没有暴露任何短处,还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正如吉尔伯特所说,即便这部电影不好看,听一听里面的音乐也是很不错的。

  一直等到电影结束,有人都开始离场的时候,吉尔伯特还是没有看到周彦,他一脸的疑惑,又转头看了看后面,想要找到刚才那个男生。

  就在这时,一阵笛声响起。

  吉尔伯特转头看向银幕,只见一个男人背对着观众站在草原上吹笛子,曲子婉转悠扬,十分动听。

  忽然天空中出现一个滑翔伞,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眼看着滑翔伞就要砸到男人的时候,这男人连忙把笛子一扔撒腿跑了,这个时候,吉尔伯特看到了男人的正脸。

  他瞪大了眼睛,真是周彦!

  玛利亚的眼睛瞪的比吉尔伯特还要大,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丈夫说她会看到周,原来周在这里。

  影厅里面传来一阵笑声,吉尔伯特也笑了起来,其他观众是因为这一幕跟电影开头呼应,而且比较有趣才发笑,但吉尔伯特的笑却是因为那天在长城上的奇遇。

  等到彩蛋结束,玛利亚问吉尔伯特,“难道周就是周彦?”

  吉尔伯特点点头,“没错。”

  玛利亚深吸了口气,“太奇妙了。”

首节上一节224/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