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49节

  见面之后,陆树名跟周彦说了很多《三国》剧组这段时间发生的趣事,还说剧组的哥哥们都挺想念周彦的,毕竟也是好久没见了。

  周彦一直没去,他们的伙食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不过现在《三国》的拍摄已经到了后期,他们这些演员拍摄任务远没有之前重,平时在驻地的时间要比之前少很多,所以伙食也没有陆树名说的那么差。

  除了叙旧之外,陆树名也跟周彦聊了《大话西游》。

  对于这部电影,陆树名的想法其实跟长安制片厂那边差不多,不是太看得上,而且他将要饰演的牛魔王也不是什么好角色。

  但是除了《三国》之外,也没有什么剧组找他拍戏,为了生活,也只能接下《大话西游》。

  把陆树名送走之后,周彦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二哥的关羽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大家想到关羽,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都会是陆树名饰演的,甚至很多市面上售卖的关公像,都是按照陆树名制作的。

  但是相较于关羽,陆树名其他角色的知名度就要低很多。

  除了关羽,陆树名最知名的角色反而就是《大话西游》里面的牛魔王,但是牛魔王这个角色脸上都是特效装,根本看不清楚是演员本人的长相,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牛魔王其实就是关公演的。

  有时候,把一个角色演的太好也是一个负累,陆树名演完了关羽之后,就很难跟关羽这个角色脱离干系了。

  ……

  送走陆树名,周彦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燕京制片厂。

  在剪辑室待了一会儿,周彦又去了韩三坪的办公室,去的时候,他还拎了一袋茶叶。

  韩三坪正在看文件,周彦把茶叶放到茶水桌上,也没客气,自己就动手倒了两杯茶,给韩三坪一杯,自己留了一杯。

  接过茶杯,韩三坪笑呵呵地说,“你这效率挺高的,昨天说茶叶,今天就送过来了,这茶叶看着确实不错,让你破费了。”

  “你这办公室,我以后肯定会经常来的,每次来喝你一杯茶,我就不亏了。”

  “那你多来,反正茶叶是你的,我负责提供水就行。”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周彦开始说正事,“《第六感》的副导演叫王晓帅,汤臣现在准备给王晓帅拍一部电影,制作成本也不高,四十万左右。我们的想法是,还跟燕京厂合作,你来之前我跟陈厂长提过这事,他让我等你来了之后再说。”

  见周彦说起正事,韩三坪也进入状态,他沉吟道,“我毕竟只是副厂长,这事最终还得让陈厂长来做决定。不过既然陈厂长跟你这么说了,我不表态也不合适,这样吧,你先把这部电影的剧本拿给我看看,如果合适的话,我来协助你们立项,交由陈厂长审批,怎么样?”

  韩三坪虽然是天降的“钦差大臣”,手握大权,但毕竟名义上是副厂长,而且他初来乍到,不好锋芒太露,该给陈志谷的面子肯定要给。

  如果他直接把周彦这事给定下来,虽然陈志谷也没什么办法,但是心里肯定不会高兴。

  周彦也知道韩三坪的做法是对的,便点头道,“没问题,明天我带王晓帅一起过来,把剧本拿给你看看,这部电影投资少,拍摄难度不高,应该也不用调用厂里面多少人。”

  “那不正好么,这种活是最好的,于情于理,立项都好批。明天看完剧本之后,我就写申请。”韩三坪说道。

  “那就多谢了。”

  韩三坪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说谢就见外了。”

  ……

  第二天,周彦就带王晓帅去见了韩三坪,把剧本给韩三坪看了看。

  看剧本不过是个过场,只要剧本没有太大的问题,韩三坪都会帮忙申请的,说白了,这种电影,对燕京制片厂来说,就是顺手的事情。

  不要他们出钱,也不要出几个人,只要挂个名,而且这属于合拍片,还不占名额,完全没有不批的理由。

  韩三坪亲自帮他们写申请,陈志谷这边自然也不可能给任何掣肘,直接就给批了。

  立项审批过了之后,王晓帅非常高兴,立马投入了电影的筹备工作当中。

  另一边,路学长的《长大成人》也进入到最后的筹备阶段,李宏去到剪辑室盯《第六感》的时间也变少了,开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长大成人》这部电影上面。

  李宏虽然是第一次做副导演,但是副导演该做的事情,他之前也没有少做。

  经过了《想飞的钢琴少年》跟《第六感》两个剧组的高强度锻炼,现在李宏给《长大成人》担任副导演,也是驾轻就熟,丝毫没有慌乱。

  李宏跟路学长的配合也非常好,两人原本就有过合作经历,性格又非常互补,路学长身体不好,很多剧组的事情都是交给李宏去做,路学长给个方向就行。

  周彦手下的这些老兵们,现如今个个都是红红火火,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路学长他们充满希望地忙活着自己的电影,那边滕文季却只能看着他的《香香闹油坊》计划发愁。

  之前韩三坪没来的时候,陈志谷只是拖着他,敷衍他。

  但是现在呢,根本就不装了,陈志谷直接就把他的计划给打了回去,让他重新改,过段时间再重新递交。

  这种情况下,重新递交,好几个月就过去了,跟直接否定没有任何区别。

第179章 《眼泪》和舞剧

  《第六感》的后期制作已经到配乐录制阶段,周彦给电影配乐做的差不多了。

  在这部电影中,周彦没有写长曲子,他写的都是非常短的小段落,但是数量很多,总计写了有二十多段。

  这些配乐大多都隐藏在电影的一些情节留白处,反倒是情节张力比较强的地方,周彦没有配上音乐,而且这些配乐的音量都会被调得很低,尽量不影响到人声跟现场音。

  当然,也有些例外,比如片头跟片尾。

  进片头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声音,所以配乐肯定会比较明显,而且还挺长的,这段曲子主要起个引子的作用,把整部电影的基调奠定下来。

  结尾处,马医生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去世的时候,周彦给配上的曲子情绪波动最大,这里也是为了表现马医生的震惊以及剧情的颠覆。

  这段时间,周彦的工作还是挺紧的,除了《第六感》的后期,还有《活着》的配乐。

  不过《活着》的配乐周彦也写了一半,他把《风居住的街道》改个调,分成了三段,放在电影里面,然后以改调后的曲子为基础,给电影做配乐,加上赵嶙写的那首,他们已经做出来了六段曲子。

  《活着》的后期制作在上沪制片厂,周彦后面还要找个时间去一趟上沪制片厂,跟张一谋当面确定配乐,他们的计划是明年三月份之前把配乐的音轨给加到片子里面。

  按说现在离明年三月份还有挺长一段时间,周彦完全不用急,可以慢慢做,但是周彦一月十七号就要去霓虹开《东方遗音》音乐会。

  开完音乐会,周彦要回家过年,等到过完年,就已经是二月中了,所以周彦其实并没有太多时间,他需要在去霓虹之前把《活着》的事情给敲定好。

  好在《第六感》的后期工作也比较顺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周彦处理这些工作还算游刃有余。

  但是周彦刚刚刚能轻松一点,活又找上来了。

  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周彦接到了徐风的电话,徐风告诉他,《飞翔的钢琴少年》片子已经把粗样剪出来了,要送过来给他做配乐。

  之前奥利维埃他们要翻拍《想飞的钢琴少年》的时候,就考虑过给电影换一个名字,后来经过讨论,决定只做一点简单的改动,把“想飞的”改成了“飞翔的”。

  这样一改,不仅仅是意思变了,外语翻译的时候字能少点。

  电话里面,徐风只告诉周彦,说有人会把片子送过来,周彦没想到送片子的竟然是导演奥利维埃本人。

  奥利维埃一个人从法国过来的,到周彦家带着一个翻译,就是上次他来中国请的那个外国语学院学生李大开。

  上次的合作挺愉快的,所以奥利维埃这次又聘请了李大开。

  而且奥利维埃来之前也没跟周彦说,直接跟李大开联系,而且也是李大开去接他的。

  周彦正在家里面整理《第六感》的配乐,听到敲门声,便走出去开门,见到奥利维埃跟李大开站在门口,还愣了一下。

  “奥利维埃,你还自己跑来了?”

  “嗯,我最近也没什么事情,就过来看看,关于电影的配乐,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要跟你交流一下。”

  周彦点点头,将两人请了进去。

  不过他们并没有在家里待太久,因为周彦家没有放映电影胶片的条件,只能带着胶片去燕京制片厂那边看片子。

  奥利维埃跟李大开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

  他们到了剪辑楼,杨鸣先看了眼周彦后面的奥利维埃,随后诧异道:“你不是说今天不来么?”

  “有新活。”周彦指了指装胶片的箱子。

  “要剪?”杨鸣问。

  周彦摇头道,“不用,就看个片。”

  听到只是看片,杨鸣点点头,也没有再问,“那你自己去看。”

  周彦带着奥利维埃一起去看片子。

  到了放映室,奥利维埃也是四处打量,随即忍不住感慨,这边的设备真是简陋啊,在这样的环境下,周彦他们做出好电影,也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车间里面有很多设备,要落后欧美那边一大截,而且他听周彦说,燕京制片厂已经是中国最顶级的电影生产基地。

  燕京制片厂都这么落后,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可想而知了。

  翻译李大开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电影的制作,也是东张西望,充满了好奇。

  电影的制作对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神秘的,刚才李大开看到杨鸣用闸刀在切胶片的时候,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真没想到电影里面一帧一帧画面竟然真是“剪”出来的。

  周彦没管他们两个,兀自地开始上胶片准备放映。

  等到胶片上了之后,他又掏出本子跟笔,开始正式看片子。

  李大开原本以为,一部电影总共就九十分钟,看下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真当周彦开始看片子的时候,他才发现,情况完全跟他想象的不一样。

  周彦真是一帧一帧在看,一点都不夸张。

  从片子的第一秒开始,周彦就看的非常仔细,几十秒的片段看完之后,他还会回过头重新看。

  看上几遍之后,周彦就要开始在本子上做记录。

  周彦记录的内容非常细致,信息包括片段的内容,片段的时间起始点,情绪走向,人物出场、退场。

  最让李大开感觉离谱的是,周彦竟然把人物走路的拍子都给记录了进去,细的令人发指。

  李大开直呼大开眼界,原本在他的想象中,配乐就是看看电影,然后把曲子写出来就行了,有些曲子不用原创的,直接采用那些知名曲目即可,没想到会这么复杂。

  他们是上午九点钟到的燕京制片厂,但是到十二点的时候,第一盘胶片才刚刚看完一半,按照这个速度,光是看片就要花费两天时间。

  对李大开来说,这个活自然是很轻松,周彦在看片子的时候,基本上很少跟奥利维埃交流,所以也没什么话需要他来翻译。

  但是这样一直陪同奥利维埃干坐着,他也挺着急的。

  一开始看着片子,李大开还挺感兴趣,但是看了没多久,他就感觉非常枯燥,周彦“拉片”的过程实在细致了,一分钟的片子可能要看十几分钟。

  看到一旁的奥利维埃稳稳坐着,一点着急的模样都没有,李大开也是十分感慨,这些导演的定力可真是强啊。

  其实周彦完全可以偷点懒,这是翻拍电影,配乐按照原版的模板套就行了,不过他拿钱办事,也不习惯糊弄人,还是把工作做的细致一点。

  当然了,整体的工作量肯定要少很多,因为小男主弹奏的那些曲子绝大部分都已经提前定了下来,拍摄的时候也都是按照那些曲子拍的。

  只有一处,就是小男主爷爷死后,小男主在思念爷爷的时候创作的那首曲子。

  这一部份的情节也是拍了的,不过全程没有给小男主的手部特写,中景也是遮了手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首曲子之前没有定下来,要等到周彦把这首曲子写好,然后放进去,奥利维埃后续可能会补一些小男主手部的特写,或者干脆把这一段重新拍一遍都有可能,毕竟这一组镜头也不费事。

  当然,最终还是要看周彦,如果周彦不给写新曲子,那么这一段就会舍弃掉,原版里面也没有这一段。

  奥利维埃这次亲自送胶片过来,主要也是为了这一段。

  中午,周彦带奥利维埃他们出去吃了个饭,然后又回到放映室继续看片子,一直看到晚上九点多钟。

  这还没完,第二天一大早,周彦又去看片,一直看到下午五点多钟,才终于看到了爷爷去世,小男主创作新曲子的那一段。

  原本奥利维埃一直在旁边坐着,不动如山,但当周彦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他连忙站起来,凑到周彦的身边。

  不过整个过程奥利维埃都没有出声,一直等到周彦把这一段全部看完之后,他才忍不住问道,“周,这一段能加个新曲子么?”

  周彦沉吟片刻,随即点头道,“可以,不过后续要补几个特写跟中景,时长可能也要改动。”

  听到周彦说可以,奥利维埃兴奋道,“没有问题,我早就准备好了,等你曲子写出来之后,我回去就安排补拍,就算是把这一段重新拍摄都可以。”

  周彦摆摆手,“也不用那么麻烦,这一段拍的挺好的,只要补几个镜头就行了。这样吧,你先回去,等到明天下午,去我家找我,我把谱子跟小样拿给你。”

  “这么快?”奥利维埃诧异道。

首节上一节249/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