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82节

  “暂时不弄了。”

  “那行,我知道了,先这么说,你的工作室弄好我还没去看过,过段时间去燕京,我去你那里坐坐。”

  “好。”

  ……

  周彦第二次听到《飞翔的钢琴少年》在北美的票房,是六天后,而且是徐风亲自告诉他的。

  因为消息太好,所以徐风忍不住亲自打电话跟他说。

  这一次徐风跟他说的是前面十天的票房数据,短短十天,票房就超过六百五十万美金。

  现在每天单日票房虽然有回落,但是回落的并不错,整体还算平稳,找现在这个情况,最终票房超过一千万美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自己估算,能超过一千万美金,不过有一个机构给出的数据显示,电影最终的票房能够超过两千万美金,我自己都不太敢相信。”

  “专业机构,数据分析应该比较全面吧。”周彦说道。

  “嗯,我看过他们的分析报告,大概意思是《飞翔的钢琴少年》票房数据分布平稳,后劲比较足,按照现在的回落态势,应该能超过两千万美金。”

  “如果能超过两千万,那你们的投资就能赚钱了。”

  “能赚不少,如果电影最终在北美票房能够超过两千万美金,那总票房就很有希望超过四千万美金,早就过盈利线了。只可惜啊,当时我没有多投一点,不然分的也多点。”

  徐风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并没有太后悔,拉人投资可不仅仅是为了钱,还为了这些投资人手里的资源。

  电影的发行、宣传,是很靠资源的。

  如果不带别人分钱,人家凭什么帮你?电影圈子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把关系网给搭起来。

  最近徐风确实很不错,之前她签下周彦,只是因为看好周彦的才华,能否赚钱都在其次。

  却没想到,周彦竟然是个吸金机器。

  自从签了周彦之后,汤臣的盈利就节节攀升,现在她这家公司的盘子也是越做越大。

  再发展下去,甚至还能反哺到汤臣集团,别的不说,汤臣电影公司现在的现金流很高,如果近两年没有太大的投入,他们手里能攒下来不少现金。

  “嗯,能赚钱就好。”

  徐风忽然又笑道,“你别急,过几天尾款就给你打过去。”

  周彦倒愣了一下,他都没提钱的事情,“其实我……”

  “我听张有安说了,你最近花销大嘛,放心吧,不会拖欠你血汗钱的。”

  周彦也就没矫情,“那就多谢风姐了。”

  “是你自己的钱,谢我干什么,本来就要早点给你的。”

  周彦为这部电影做配乐,是分两次谈的。

  第一次,他们只谈了授权,单单是配乐授权费用,收的是十万美金。

  但是后来奥利维埃把电影的配乐一起打包给周彦来做,打包费用是四十万美金,这四十万美金是包括一开始的十万美金的。

  而周彦只收到了前期第一批钱,后面一批没有收到。

  后面这三十万美金,周彦拿百分之九十,也就是二十七万美金。

  这笔钱如果拿到手,买一架施坦威b112绰绰有余了,而且他还能干点其他事情,最近他正在考虑是否要购置一些房产或者地产。

  “我最近主要是有些东西要置办,所以花了些钱。”

  “知道,一百多万的钢琴嘛,而且还要买两架。”徐风哈哈一笑,“没事,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再不行,让张有安去问周星弛邀请,你给《大话西游》配乐,片酬不是八十万么?”

  “哈哈,倒也不至于这样。”

  之前周彦跟彩星公司签合同的时候,就已经约定了酬劳支付的条款,彩星公司会在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半年内支付全部周彦全部片酬,最晚不得超过1995年9月份,也就是最迟明年秋天开学之前,周彦能够拿到所有钱。

  人家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电影都没有开始拍摄,就把配乐指导的片酬给支付了。

  别说是配乐指导这种后期工作的酬劳,很多演员的片酬,都是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再支付,而且可能是分期。

第196章 作家也有组合?

  周彦跟徐风通过电话,换了身衣服,准备去一趟工作室。

  但是他一只脚刚踏出门,客厅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他便转身去把电话接起。

  “喂?”

  电话那头传来余桦的声音:“在家么?”

  周彦看了看已经打开的门,随后点头,“嗯,在家,怎么了?”

  “去找你玩。”余桦说道。

  “找我玩?你一个啊。”

  “跟铁笙一起。”

  周彦想了想,说,“别来我家了,去我工作室那边吧,你在家等着,我去接你。”

  “还要你来接,那多不好意思……你什么时候到?”

  “一会儿。”

  “那我在家等你。”

  挂了电话之后,周彦就开车去了余桦家。

  余桦他们现在住在周氏公司燕京办事处的附近,周彦去工作室那边也算顺路,要去接史铁笙就要绕一截。

  几分钟之后,周彦就把余桦给接上了。

  一屁股坐上副驾驶,余桦笑呵呵地说道,“还是有专车接送舒服啊,我在想,是不是也要去学个驾照。”

  “想学就学呗,那玩意学起来还不简单?”

  在周彦认识的作家中,余桦算是比较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他现在都用上电脑了,而且用电脑的频率比周彦还高。

  “学驾驶证是简单,但是买车难啊,你这车多少钱来着?”

  “公司给配的,具体不知道,大概二十多万?”

  余桦咋舌道,“啧啧,这不是一套房子在路上跑么?有没有什么比较便宜的车。”

  听余桦在研究买车的事情,周彦笑呵呵地说道,“看来你最近经济宽裕不少啊。”

  “这不得感谢你,上次录像带我拿了些授权费,最近霓虹那边在问我要《十八岁出门远行》还有《河边的错误》,出的钱还多。”余桦又疑惑道,“这事你不知道么?”

  周彦倒诧异了,“我为什么要知道?”

  “他们跟我说,要把我们三个的小说做成一个合集啊。”

  “是么?他们没有联系我。”

  写作方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周彦自己在处理,如果霓虹真有出版社要做这个事情,肯定会联系他本人。

  即便出版社不知道情况,去联系了汤臣,那汤臣那边肯定也会第一时间跟他说这个事情的,但是到现在,他并没有接收到这个消息。

  余桦皱起了眉毛,“那就奇怪了,按理说,他们之所以要做这个合集,肯定是因为你,我跟铁笙都是沾光的。既然如此,他们应该先找你,再找我们的,我还以为你知道这事。我今天去找你,也是想要聊聊这事的。”

  “没听说过,他们什么时候找的你?”

  “前天下午给我打的电话,李晓玲帮忙联系的。”

  李晓林是《收获》的主审,也是著名作家巴今的女儿,她跟余桦关系很不错,现在余桦的作品首选也是给《收获》。对方通过李晓林联系余桦,也正常。

  “那铁笙收到消息了么?”周彦又问道。

  余桦点头,“收到了啊,他比我迟点,是昨天下午收到的。给你打电话之前,我先打电话给他的,他说是有这个事情。”

  周彦沉吟起来,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情况。

  难不成,余桦跟史铁笙叫人给骗了?

  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余桦说了,是李晓林帮对方联系的他。

  而且,如果这是个骗局,周彦也想不通对方到底要骗什么。

  看周彦皱眉毛,余桦也担心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周彦摇摇头,“不知道,不过你们先不要急着签,如果有合同的话,把合同拿给我,我让我们公司的法务帮忙看看。”

  “那他们要是不找你,我们也没有必要签合同了啊。”

  “那倒也不至于,如果真有霓虹的出版社想要帮你们出版小说,有我没我都一样。”

  “行,我知道了。”

  随后两人就没聊这个事情,周彦绕道去把史铁笙接上,然后三人一起去了工作室那边。

  到了楼下,余桦看了看大楼,跟周彦说,“剪刀石头布吧。”

  周彦疑惑道,“干嘛?”

  “谁赢了,谁背铁笙。”

  周彦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笑呵呵地说道,“不用背,我这里有电梯。”

  “有电梯?”余桦一脸的诧异,这楼一看就不像有电梯的样子。

  “带你们去看看。”

  周彦推着史铁笙先进了一楼,然后走到了大楼的西侧。

  “还真有电梯啊。”余桦上下看了看,好奇道,“这里为什么会有电梯。”

  “原本是没有电梯,后来加装的。”

  “电梯还能后面装么?没见过啊,高科技嘛。”

  “什么高科技,电梯这玩意又不复杂,走吧。”

  这个电梯平时用的很少,因为这栋楼总共就三层,而电梯又在西侧,上二楼的人基本上不会特意跑到西侧来乘坐电梯。

  即便是上三楼,也很少会特意绕到西侧来。

  大部分情况,这个电梯都是用来运送货物的。

  之前坐电梯的时候,就考虑到要运东西,所以电梯做的也很大,之前乐器上楼,都是从电梯走的。

  上楼之后,周彦先带着他们在录音棚跟练功房逛了逛。

  现在工作室招了不少人,还招了个前台小姑娘,不过现在前台基本上没什么事情,所以前台小李还兼职周彦跟工作室总经理的生活助理。

  逛完了工作室,周彦吩咐小李沏三杯茶,就带着余桦他们去办公室了。

  进了办公室,余桦感慨道,“录音棚跟练功房做得那么豪华,没想到你的办公室竟然这么朴素。”

  周彦从抽屉里面掏了两包红塔山扔给他们,“我平时又不常来,布置太好也浪费,该花花,该省省嘛。”

  余桦也不客气,直接拆了一包红塔山,给史铁笙让了一根,自己也跟着点了一根。

  史铁笙吸了口烟,笑眯眯地说,“周彦作风向来如此,他一直都很低调,这么长时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真以为他就是个普通大学生。”

  余桦摇摇头,表示不认同,“他说省,你还真信啊,虽然这间办公室里面的东西不多,但是你瞧瞧这沙发跟这茶几,还有他办公的桌子椅子,一看就不便宜。”

  说着他还摸了摸沙发,“这好沙发坐着就是舒服。”

首节上一节282/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