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355节

  这不是周彦么?

  崔玖本来就是搞音乐的,对周彦挺熟悉,他们团之前还排练过周彦的《永夜》,不过没有演出过。

  “老崔,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周彦,二姐的儿子。小彦,这是你姐夫崔玖,现在在交响乐团当团长。”

  周彦热情地跟崔玖打招呼,“姐夫你好。”

  在周彦小的时候,崔玖跟周彦见过面,不过他并不记得周彦,毕竟他那时候来的次数不多,不可能记住团里面一个小孩子。

  不过俞欢说的二姐他知道,是俞欢以前的领导,对俞欢挺照顾的。

  “你好,你好,周彦,久仰大名啊。”

  “姐夫说笑了,一些虚名而已。”

  “你太谦虚,我们团也有你们学校来的学生,关于你的事迹,我也听说过不少。”崔玖笑了笑,又说,“其实之前我们团还排过你的《永夜》,不过《永夜》这首曲子,要么就是钢琴独奏,要么就做得大一点,不然不出效果。”

  周彦点点头,“确实如此,《永夜》我们自己也很少表演。”

  《永夜》并不是钢琴少男乐团演出时的常见曲目,平均下来,三四场才能出现一次,因为这首曲子时间比较长,观众也未必会喜欢。

  钢琴少年乐团的门票卖得好,自然是因为《钢琴少年》以及《神秘国度》这两张专辑里面的曲子,很多观众之前都不听音乐会,就是因为这两张专辑的曲子才去的。

  他们想听的,自然是那些流传度广的曲子。

  既然如此,还是尽量不演奏《永夜》这种欣赏门槛高的曲目。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周彦对崔玖也多了些了解。

  周彦从前只知道崔玖是文工团的,但崔玖具体干什么的他却不知道,现在通过交谈才知道,崔玖以前在文艺学校学习大提琴,然后就去了省文工团担任乐队演奏员,司大提琴。

  在文工团期间,他还跟过几个老师,学习音乐创作,写出过几首不错的作品。

  再后来,因为成绩不错,就去了上沪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直到90年才回了苏省,到歌舞剧团来工作。

  从经历上来看,崔玖跟贾国屏有些类似,不过贾国屏后面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要比崔玖好点,崔玖现在更多的经历还是放在管理上面。

  聊了半个多小时,俞欢笑着说道,“小彦,你是金陵人,可要多照顾照顾家乡,有机会,跟剧院合作,搞个节目。”

  周彦看了一眼崔玖,笑呵呵地说道,“剧院有姐夫这样的大师在,哪还用得上我啊。”

  崔玖立马说道,“只有不停地碰撞,才能爆发出火花来嘛,本团的作曲虽然未必不好,但总归是有局限性的,多跟像你这样年轻有为的作曲家合作,才能不断进步。”

  其实俞欢跟崔玖还是看中了周彦的名气,之前周彦帮助前线歌舞团编排的音乐剧《共饮长江水》现如今非常受欢迎,好几次大型活动,这个节目都上了。

  而且这个节目还在剧院演出过,很受普通观众的喜爱。

  《共饮长江水》的曲子,是根据《风居住的街道》来的,而《风居住的街道》这首曲子已经火到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

  如果他们歌舞剧团跟周彦合作一个节目,说不定能跟《共饮长江水》一样受欢迎。

  看到崔玖他们不像是假客气,周彦也开始认真考虑这事来。

  歌舞剧院是他母亲生前工作的单位,从个人感情出发,周彦当然也希望能够给他们歌舞剧院帮帮忙。

  而且歌舞剧院又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单位,他们的交响乐团以及歌舞团的水平都不低,跟他们合作也还是靠谱的。

  沉吟片刻,周彦开口说道,“我手里倒是有一部二胡协奏曲的谱子,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俞欢跟崔玖相视一眼,他们挺惊讶的,没想到周彦这么干脆。

  看来周彦对剧院还是有感情的,俞欢暗想。

  “当然好啊,求之不得。”崔玖高兴地说道。

  “我手边暂时没有现成的谱子,你们要是不急的话,等我去了燕京之后,复印一份送过来。”

  他也可以再默一份,这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谱子的每一个音符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不过工作量不小,他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崔玖点头,“没问题,不急,不急,我也跟你说实话,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忙省里面的活动,也挤不出时间来编排其他的节目。”

  俞欢也跟着说道,“小彦你放心,这事我会跟院长报备的,该有的待遇都会有。”

  周彦笑着摆手,“这些都好说,我妈以前在团里面工作,这里对我来说,确实也算是半个家了。”

  “是啊,我可是看着你……”

  俞欢本来想说是看着周彦长大的,但说到一半又觉得这话不严谨,因为周彦母亲去世之后,他们就没见过了。

  “你现在还住在老家属大院那边么?”俞欢问。

  周彦点头,“嗯,还是我妈那个房子。”

  “唉,我们前几年就搬了,不然也不至于这么久都没有碰到面。”

  周彦现在住的老家属大院,现在也没有多少歌剧院的职工在里面住了,早几年前,歌舞团改为歌剧院的时候,很多人就搬走了。

  前两年,副院长张红军一家还住在周彦他们那栋楼,不过前年也搬走了。

  即便不搬走,他们能见到周彦的机会也比较少。

  也就是今年,周彦没事还在附近晃荡晃荡,前几年回来的时候,要么是窝在家里面,要么就是去爷爷奶奶家。

  又在俞欢的办公室待了一会儿,周彦就起身告辞了。

  他们夫妻俩说要留周彦吃饭,不过被周彦谢绝了,他今天说好了要去三叔家吃饭的。

  每年他回来也待不了几天,还是陪家人重要,俞欢他们知道这个情况,也就没有强留。

  他们还想带周彦去见见院长跟副院长的,不过今天张红军他们都不在团里。

  夫妻俩一路把周彦送到楼下,周彦朝他们挥挥手,“欢欢姐,姐夫,进去吧,外面冷。”

  “你路上慢点,没事就来姐这里坐坐。”

  “好嘞。”

  离开歌剧院,周彦就沿着洪武路往家走,刚到北门桥,口袋里的bp机就响了起来。

  他掏出一看,是张有安打来的,什么也没说,就留了名字跟电话号码。

第245章 这两个人签下来了么?

  既然张有安也没说什么事情,那肯定不是什么急事,所以周彦也没有急着在附近找公共电话,而是慢悠悠地晃回家。

  到家之后,周彦给自己沏了杯茶,然后才拿起电话给张有安回了过去。

  电话接通之后,周彦笑道:“老张,人还在上沪呢?”

  张有安是香江人,平时住在上沪,但是过年的时候,他基本上都会回香江,不过他给周彦留的号码是上沪的,所以他现在应该还在上沪。

  “我明天上午回香江,今天公司这边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好。”

  “跟风姐说说,让她给你一点加班费。”

  “那能不能从你的片酬里面扣?”

  “那你还是别提了。”

  “哈哈,我就知道。”张有安笑了笑,说起了正事,“我找你,是因为《理智与情感》的制片人布莱格曼跟我说,希望邀请你去参加电影开机前的一个碰头会。”

  周彦有些奇怪,“这事不是安李跟你说,而是制作人直接找你的?”

  “嗯,是的,不过我给安李打了电话,他知道这个事情。安李的意思是,你有时间就来,没时间就算了。”

  周彦撇撇嘴,《理智与情感》这个剧组还真挺复杂的。

  按理说,制作人干这个事情也很正常,关键之前是安李找的自己,现在制作人也没有必要越过安李来找自己。

  “碰头会是什么时间?”周彦问道。

  “他们开机的时间是四月十九日,碰头会的时间是三月二十八。”

  周彦皱了皱眉毛,这中间跨越的时间有点长。

  如果碰头会跟开机时间挨的比较近的话,周彦倒是可以参加过碰头会之后,逗遛一段时间,再参与开机。

  关键是四月份他还比较忙,因为《放牛班的春天》也快开机了,很难在国外长时间待着。

  “碰头会在哪儿进行?”

  “就在英国。”

  沉吟片刻,周彦点头道,“去一趟吧。”

  提前去参加这个碰头会,也确实有必要。

  《理智与情感》的配乐跟一般电影还不一样,它跟周彦正要拍的《放牛班的春天》有类似的地方,就是在电影里面有现场用音乐的情节。

  玛丽安会弹钢琴,也会唱歌,剧本里面有几处玛丽安弹钢琴唱歌的情节,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处。

  第一处是布兰登上校此一次见到玛丽安的时候,正因为看到玛丽安弹琴唱歌,他才被迷住的。第二处就是布兰登上校送了一架钢琴给玛丽安,还附上了一首曲子。

  这两处,曲子都要原创。

  周彦原本的打算是,四月份电影开机的时候,去一趟片场,直接把曲子给他们用,现在这个情况,可以提前给了。

  这些曲子都比较简单,都是钢琴独奏,有点类似诗歌的感觉,后面还需要填词,不过也不是什么难事。

  原本就不能写得太复杂,不然就不符合时代背景跟人设了。

  玛丽安是个浪漫的女孩子,喜欢音乐、诗歌,但她可不是什么音乐大师。

  难度高的曲子,她不仅仅写不出来,甚至都弹不出来。

  听到周彦同意,张有安笑道,“既然如此,那年后我就给你安排去英国的事宜。这次要不要顺便给你安排一个音乐会?”

  “不用,还是安排在六月下旬吧。”

  六月下旬的时候,《放牛班的春天》已经拍摄完成,他也能空出时间去管《理智与情感》配乐的事情。

  虽然两部电影几乎差不多时间开机,不过相对于《理智与情感》,《放牛班的春天》拍摄周期要短很多。

  《放牛班的春天》前期的筹备工作做好之后,到真正开机拍摄,一个多月就能搞定了。

  但是《理智与情感》这种电影,没有两三个月是不可能拍完的。

  “好,我知道了。”

  ……

  跟张有安通过电话之后,周彦就去了三叔家吃晚饭。

  吃完饭的时候,大伯母赵兰公布了一条好消息,他们大哥周宇明年九月份就要结婚了。

  原本周彦以为,大哥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家里人会催他跟周宏。

  但事实上,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大哥身上,根本没心思去顾他们两个。

  包括爷爷奶奶,都想着先把大孙子的婚事给搞定,再去考虑其他的。

  这种情况,也让周彦跟周宏轻松一些。

  晚上周彦喝了点酒,是家里的司机送他回家的,周宏也跟着来了。

  “陈叔,你稍微等一会儿,我进去跟三弟说会儿话。”

  跟司机陈师傅说了一句,两兄弟就进了家门。

  “我给你倒杯水?”

  周宏摆摆手,“不喝了,说几句话就走。”

首节上一节355/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