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388节

  “你可别想打我们的票主意啊。”

  卡萨讪笑道:“不好意思,我实在是太想看他音乐会了。”

  “我们也想看……”平松和广看到又有人去了售票处,“说不定这次是退票,你要不要去看看?”

  “好。”

  卡萨连忙跑了过去,不过很快就失望地跑了回来。

  “还是没买到票的。”

  平松和广笑着说道,“那你把他们拦住啊。”

  “我拦住他们干什么?他们要留下来,说不定还会成为我的竞争对手,跟我抢票。”

  “你傻啊,把他们都拦住,留在音乐厅外面,那周彦看到外面有这么多观众没有票,肯定会来外面给大家演出啊。到时候,就算没票,你也能看到演出。”

  卡萨眼睛一亮,“对啊。”

  说罢,他就一溜烟跑了,去拦刚才那个没买到票的人。

  平松和广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真让卡萨拦了不少人。

  ……

  六点多钟,音乐会快开始的时候,《理智与情感》剧组的人去了后台。

  总共来了四个人,当时周彦分别给了安李跟艾伦里克曼一人两张票,安李带来了艾玛汤普森,而里克曼带来了凯特温斯莱特。

  自从听了周彦的那几首曲子之后,现在艾玛汤普森对周彦的态度变化很大,见面之后,一个劲地表达自己对一会儿演出的期待。

  “我相信,这一定会是个美妙的夜晚。”

  温斯莱特则对周彦手里的竹笛很感兴趣,“这是竹笛吧?”

  竹笛在欧美有些知名度,但不算高,很多欧美人对这个乐器不太了解,相较于长笛,他们会觉得竹笛样式奇怪。

  不过从外观审美上,很多外国人觉得竹笛很好看,毕竟它是少有的保留了材料本身形状跟纹理的乐器,有“自然”的标签。

  周彦点点头,“这是一把g调的竹笛。”

  安李好奇道,“这是你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吹奏的那把竹笛么?”

  “还真是。”

  周彦手里拿的这个竹笛,还是当年贺无名帮他买的,这竹笛品质很好,保养的也不错,周彦就一直在用。

  没想到安李的眼挺尖,这都能认出来。

  其实安李也是随口一问,毕竟一看到周彦拿笛子,他就会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周彦吹笛子的场景。

  “导演,你刚才说的那个是一部电影么?”凯特温斯莱特好奇道。

  安李点点头,“嗯,算是Y的出道作吧?”

  “嗯,是的,虽然也就两场戏。”

  “你之前竟然还演过电影啊。”

  “那可是拿了银狮奖,并且提名奥斯卡的电影。”安李笑呵呵地说道。

  “也是巧合,当年一开始那个角色并不是我的。”

  ……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安李看了看时间,说道,“好了,我们也不打扰你了,你好好准备演出吧。”

  周彦点头,“好,那演出结束之后再见。”

  四人走出休息室,温斯莱特还在好奇周彦演电影的事情,她问艾玛汤普森,“艾玛,你看过那部电影么?”

  “我确实看过,但是里面的情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不是导演说,我都不知道里面还有Y。”

  “导演,Y演的好么?”

  “挺不错的。”

  虽然周彦在电影里面只有两场戏,但还是给安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因为陈飞浦是这部电影里面最出彩的男性角色。

  陈老爷虽然戏份多,但全程都看不清楚脸。

  “回头一定要找这部电影看看,我对Y的表演真好奇。”

  其实凯特温斯莱特是对周彦在电影里面吹笛子感兴趣,刚才她还忘了问了,今晚的演出不知道有没有竹笛。

  ……

  这边安李他们走了没多久,张有安带着一男一女走了进来。

  前天晚上跟周彦见过面之后,这两天张有安都没有出现过,周彦还在好奇这家伙去了哪儿。

  至于他带来的两个人,大概四十岁出头的样子,女人周彦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男人却让周彦感觉眼熟。

  就在周彦回想自己在哪儿见过这个男人的时候,张有安主动介绍,“周彦,这位是斯汀,旁边这位是他的妻子斯泰勒。”

  听到斯汀这个名字,周彦恍然大悟,这不是英国顶级男歌手毛刺哥么?

  斯汀不是他的本名,只是因为他经常穿带毛刺的毛衣演出,所以才有了这个外号。

第269章 内敛的周彦孤僻的艺术家

  在伦敦见到斯汀,周彦并不意外,但是让周彦意外的是,张有安跟斯汀夫妇站在一起。

  张有安最开始是在唱片业混,不过他熟悉的基本上就是香江跟台岛的音乐市场,没听说他在国外还有什么资源。

  而且之前也没听张有安说过认识斯汀,前天晚上张有安来的时候也没提过斯汀的事情。

  “二位好。”周彦笑着跟斯汀握了握手,“欢迎你们来到我的音乐会。”

  斯汀比周彦个子还要高一点,平时应该也经常注意锻炼,体型比周彦要大一圈,他握着周彦的手,笑呵呵地说,“应该是我们欢迎你来到伦敦,像你这样的音乐大师,也让伦敦增添了更多的色采。”

  周彦倒没想到斯汀这样的摇滚大咖,说话竟然这么官方,活脱脱一个处级干部。

  其实像斯汀这样的歌手,在国内也有不少拥趸,一些接触英国摇滚比较多的国内歌手,除了喜欢披头士这种天牌之外,斯汀这种殿堂级创作歌手也会进入到他们的视线。

  或许,国内那些摇滚歌手,看到斯汀这样,会幻想破灭,因为斯汀看起来跟他们的精神状态完全不同。

  什么自由、爱与和平,反这个,反那个,在斯汀身上一点都看不到。

  不在舞台上的斯汀,是一个非常懂世故的青年男人。

  跟周彦聊天的时候,斯汀也会主动挑起话题,而且他很聪明,知道跟周彦聊一些古典音乐。

  他聊了周彦的几首曲子,表达了自己的喜欢。

  能够听得出来,斯汀拥有还算不错的古典底子。

  说还算不错,自然是跟一般的歌手比的,他跟科班选手还是有很大差距。

  而斯汀的这些古典底子,来自于他母亲的教导,据说他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授他钢琴的演奏以及乐理知识。

  至于斯汀的歌,风格比较复杂,虽然核心是摇滚,但是之前在乐队的时候,有很浓的雷鬼味道。

  单飞之后,他的风格就变得更加丰富,雷鬼、古典、摇滚、爵士,并且他喜欢把各种风格融合在一起,走一种比较前卫的路子。

  想要实验跟创新,大概率会丧失一些可听性,所以斯汀现在的乐迷基础并不广,这几年他唯一出圈的歌曲也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题曲《shape of my heart》。

  而正因为斯汀对很多音乐风格都有涉猎,所以才更能够感受到周彦的厉害,两人每聊到一种曲风,周彦都能说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话,一听就知道他对这些曲风非常了解。

  这说明,周彦对音乐的底层逻辑已经摸的很透。

  斯汀的妻子,也是个很善于交际的人,她虽然很少插嘴周彦跟斯汀的谈话,但一直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并且适时附和两句,让整个谈话过程更加顺利。

  一个好的交际者,并不一定要在任何场合下表现出自己的聊天能力,有时候很好地担任配角,也是一项非常不错的能力。

  几人一直聊到音乐会快开始的时候,张有安开口说道,“两位,马上音乐会就要开始,我们赶快去前面坐下吧。”

  斯汀这才意识到自己占用了太多周彦的时间,连忙起身道,“十分抱歉,耽误你时间了。”

  “客气了,你们先去就座吧。”

  “好的,那就期待你的精彩了。”

  等到张有安带着斯汀他们走了之后,周彦还是有点在奇怪,为什么张有安会带着这俩人过来,刚才斯汀夫妇在,周彦也没机会问。

  ……

  斯汀夫妇跟张有安走到前面,斯泰勒看了眼前排,对丈夫说道,“我好像看到了艾玛汤普森。”

  “是么?”斯汀也朝着艾玛汤普森的方向看了看。

  张有安在旁边解释道,“周彦跟艾玛汤普森他们合作了一部电影,还有导演安李跟艾伦里克曼。”

  “哦,安李也在啊。”斯泰勒意外道。

  “安李是谁?”斯汀则比较好奇安李是谁,他之前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最近挺出名的一个导演。”

  斯汀毕竟是混音乐圈的,对影视圈的人际关系不是很了解,但斯泰勒不同,她本来就是演员,这两年又开始担任制作人,所以对电影界的情况了解比较多。

  “他们应该是在拍《理智与情感》吧。”斯泰勒又说。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的文学经典,这本书要翻拍电影,斯泰勒也是有所耳闻的。

  “没错,就是这部电影,周彦是电影的配乐指导。”张有安说道。

  斯泰勒点点头,“要不,我们去打个招呼吧。”

  “好,我带你们过去。”

  张有安带着斯汀夫妇一起去跟安李他们打了招呼,彼此做了介绍,简单地聊了几句之后,斯汀夫妇就回了自己座位。

  这边安李等斯汀他们走了之后,问艾玛汤普森,“这位斯汀先生,在英国歌坛很出名么?”

  “当然出名,之前《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题曲就是他的歌。”温斯莱特抢答道。

  安李对歌坛这些人不太了解,但是听到《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比较熟悉了。

  艾玛汤普森在第一排看了看,随后嘀咕道,“好像除了斯汀夫妇之外,周彦并没有请其他名人。”

  安李笑了笑,“音乐厅就这么大,要是请太多人,普通乐迷可就买不到票了。”

  几人聊了几句,音乐厅的灯忽然暗了下去,他们并没有再说话,因为他们知道,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到了七点半,台上的灯光亮了起来,乐团跟指挥都已经就位,观众们为演奏家们献上了掌声。

  而这时,周彦抱着一把小提琴从台下缓缓走了上来。

  到了台上,周彦向台下鞠了躬,然后也没说什么,就走到提琴去站好位。

  站好了位置,周彦冲指挥岳林点点头,岳林示意,直接抬手起拍。

  既然音乐会以第六感命名,那今天肯定会有不少《第六感》电影里面的音乐,而今天演奏的第一首曲子就是男主意识到自己已经死掉时所配的《幻影》。

  曲子原本不长,被周彦做了些改编,时长变成了六分多钟。

  艾玛汤普森听着台上的演奏,心中浮现出一些意外来,她认出来这是《第六感》里面的配乐,但是她没想到这首曲子在音乐厅里面演奏出来的效果竟然这么好。

  不对,还是不一样。

  现场演奏的版本,还是要比电影里面复杂很多,情绪起伏更大,气势也更澎湃。

首节上一节388/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