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409节

  “琳达记者你好。”

  “你们好。”

  王次珩的英语还不错,虽然口语不是很顺畅,但是交流起来没什么大问题,魏玉茹的英语不太行,所以周彦就暂时充当了翻译。

  能获得这次采访机会,琳达也非常认真,她掏出小本子,“那我们就开始吧,首先要先恭喜三位,今天的演出十分精彩。然后我想先问Y先生一个问题,除了《young and beautiful》跟《yellow》之外,你后面还有其他歌曲在美国发行么?”

  周彦摇头道,“暂时没有。”

  琳达:“我昨天看了《理智与情感》,里面有一些配乐其实挺适合做成歌曲的,你有这方面的打算么?如果有的话,有想要合作的歌手么?”

  周彦:“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我属于是比较被动的,一般都是别人来找我。”

  琳达:“看来你在等一个能够欣赏到你音乐的人,其实我有了解过,Y先生的竹笛水平也非常厉害,我想问问,你跟王先生两人的水平谁更高一点?”

  周彦:“当然是王先生更厉害一点,王先生跟我是一个学校的,比我早几年毕业,他是主修竹笛的,在青年演奏家中,他绝对是最厉害的存在。”

  王次珩,“他谦虚了,我只是每天都演奏竹笛,不像他要兼顾作曲以及其他乐器,所以要比他熟练一点。”

  琳达:“今天王先生演奏的这首曲子,我是第一次听到,Y先生说是你上学的时候创作的,能聊一聊创作背景跟想法么?”

  周彦:“这首曲子的灵感其实来自于中国的传统画作《踏雪寻梅》。”

  “这幅画肯定很出名吧?”

  “不仅仅是一幅画,踏雪寻梅有很多人都画过,我当时也是看了很多幅踏雪寻梅之后,才有了创作灵感。踏雪寻梅,看似画梅,其实画的是山和雪,这首曲子的主题也有些类似。”

  琳达不了解中国水墨画,也就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缠,她又看向魏玉茹:“魏小姐,你今晚的演奏非常精彩,而除了演奏之外,我还关注到,你的装扮很好看,你的这件衣服,还有你头上的这个发簪也很好看。”

  魏玉茹:“我的这件衣服是专门的设计师根据中国传统服饰改良设计的,至于我这个发簪,其实就是很简单的绿檀木。”

  琳达:“是木头么?我还以为是玉石类的。”

  魏玉茹:“因为打磨得比较光滑,所以有玉石感。”

  ……

  采访持续了二十分钟,因为周彦的引导,采访的重心也在王次珩跟魏玉茹身上。

  琳达也非常满意,因为她本来就对王次珩跟魏玉茹感兴趣。

  等到采访结束,琳达笑道,“报道很快就会出来,你们可以关注一下。”

  周彦笑道,“如果一周内能出来,那我们还能看得到。”

  “应该没问题,感谢三位,那我就不耽误你们时间了。”

  等到琳达走后,周彦看了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他原本想着,今晚不在音乐厅外面加场,可以早点回去,没想到还是弄到这么晚。

  乐团其他人已经提前回去了,毕竟明天还要继续演出,他们必须早点回去休息,把状态调整好。

  连续三场演出,对他们来说还是有考验的,毕竟一场演出三个多小时,大部分人都得不到休息。

  ……

  第二天,关于音乐会的新闻就已经出来了,而大部分报道的重点,都是最后玛莉亚凯莉现身演唱,其次就是魏玉茹。

  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张有安找到周彦,非常兴奋地告诉周彦,“今天这场的门票已经卖出去接近三千张了。”

  听到这个数据,周彦大感意外,这竟然已经超过了第一场,现在距离演出还有一段时间,说不定最终能超过三千张。

  “难道是新闻报道起了作用?”

  张有安摇头,“应该不是,因为新闻报道才刚出来,但是音乐厅这边告诉我,今天早上就有突然有一堆人来买票了。我怀疑,这些买票的,很多都是回头客。”

  “回头客……”

  周彦明白张有安的意思,昨天现场两千大几百人,估计有不少人听完第一场之后,觉得音乐会效果好,所以又跑来复购了。

  还有种可能,就是这些观众听了感觉非常好,所以回去做了自来水,跟身边的朋友安利了音乐会。

  不管是什么原因,门票能多卖,周彦肯定高兴。

  他也很快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乐团的其他人,大家听了也都十分振奋,颇有干劲。

  对于演奏者来说,观众的肯定,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门票的售卖。

  其他的说再多都没有用,只有把票实实在在地卖出去,才是王道。

  最后周彦又给他们打了一剂鸡血,“大家今晚保持住,争取明天晚上的票能够全部卖完。”

  只不过让周彦没想到的是,根本不用等明天那场,六点多钟的时候,今天这场的门票就踩着点全部售罄了。

  总共放出去三千一百多张票,一张都不剩。

  因为人更多,当天的音乐会气氛更好,尤其是当王次珩跟魏玉茹最后出来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到,掌声特别响亮。

  这也验证了周彦他们的猜测,今天现场这些人,很多都是昨天已经来过的,或者是听了别人的推荐,所以才会知道王次珩跟魏玉茹。

  特别是魏玉茹出场的时候,掌声比周彦出场的时候还要响亮,周彦甚至感觉自己要失宠了。

  当然,周彦完全不会为此苦恼,现在情况恰恰证明了他之前的做法是对的,魏玉茹他们果然能够征服这些国外的听众。

  其实周彦觉得,欧美可能还差点,如果他把魏玉茹带到霓虹去,肯定会更加受欢迎。

  周彦之前就想过组建一个女子乐团,这次说不定是个不错的契机,等到洛杉矶的音乐会结束之后,他要合计合计,该怎么弄这个事情。

  最好是能够让魏玉茹来领衔,挑一些气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女演奏家。

  办成了,可以让这个女子乐团在国外巡演。

  ……

  第三天的门票,当天上午就卖完了,这一次可不是靠回头客了,而是新闻报道发酵了,很多人看了报道之后慕名而来。

  只不过,不少人来迟了,发现票已经卖光了。

  得知这个情况,乐团不少人都感慨,他们的音乐会终于是回归“正轨”了。

  他们所谓的正轨,就是音乐会每次都供不应求的情况。

  因为挺多人没有买到票,所以第三天晚上演出结束之后,周彦他们还在音乐会外面加了场。

  总共加了两首曲子,正是《暗香浮动》跟《穿越时空的思念》,前者是周彦跟王次珩双笛合奏,后者是周彦跟魏玉茹竹笛琵琶二重奏。

  这两个节目,既让场外的观众看到了周彦,也让他们看到了王次珩跟魏玉茹。

  而且因为是在音乐厅外面,不限制拍照,所以现场很多人都拍了照片。

  特别是周彦跟魏玉茹二重奏的时候,现场闪光灯亮的特别频繁。

第284章 超过预期的票房

  三场音乐会结束之后,周彦让张有安把团员们的津贴发了一部份,让他们在洛杉矶玩两天。

  他自己没有休息,而是去了哥伦比亚公司,继续《第六感》的配乐工作。

  十六号是周六,没什么人工作,不过因为周彦要去,布莱格曼还特意去了公司。

  见到周彦的时候,布莱格曼春光满面。

  周彦笑道,“什么事情,心情这么好?”

  “当然是跟《理智与情感》有关,电影昨天正式上映,虽然具体数据没出来,但是我知道票房表现很好,而且最近出来的影评也都不错。”

  “哦,是么?”

  最近出来的影评不错很正常,因为现在出的影评,都是前两天首映典礼邀请的那些人写的。

  虽然影评人们不会胡吹,但多少有点人情世故在。

  本身电影有个八分,他们给个八点五,都是很正常的。

  “很多影评都提到了里面的配乐,看得出来,这次的配乐让他们印象深刻。”

  周彦笑道,“大概是因为《young and beautiful》吧。”

  通常情况下,影评人对配乐的讨论非常少,不是配乐重要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大部分影评人,根本不具备讨论配乐的能力。

  但是这次因为《young and beautiful》这首歌来自电影配乐,所以这些影评人不得不去聊一聊配乐,毕竟观众跟读者会关注这些。

  除了影评人不得不点评配乐之外,一些乐评人,也跟着一起凑热闹,跑去点评电影,什么时代都一样,有热度的东西,大家都是一起蹭。

  “你的这三场音乐会开的也正是时候,我看这两天新闻有不少跟音乐会有关的报道。”

  其实布莱格曼还是有些可惜的,三场音乐会还是有点少了,如果周彦能够在欧美直接开个十场以上,效果肯定会更好。

  而且这三场都是在洛杉矶,如果分别是在美国的三个城市举办,效果也会更好。

  这一场场音乐会,不比电影的主创人员到处参加活动搞宣传要好?

  虽然周彦的音乐会并没有对电影进行刻意宣传,但是只要有媒体报道音乐会,就自然会提到《young and beautiful》,然后也会提到电影《理智与情感》。

  那些媒体也知道观众跟读者们喜欢看什么。

  布莱格曼跟周彦聊了一会儿,就告辞了,他也不想打扰周彦工作。

  中午周彦下楼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回到放映室继续工作。

  快到傍晚的时候,周彦听到背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转头一看,只见凯瑟琳踩着高跟鞋走了过来。

  今天的凯瑟琳风格跟上次很不一样,红色高跟鞋加上紫色大衣,唇色也特别鲜艳。

  周彦抿了抿嘴,还是上次好看点,他对这种浓妆不太欣赏的来,而且他觉得凯瑟琳也不适合太过张扬的装扮,《第六感》里面的妆容就挺好的。

  见周彦转头,凯瑟琳笑道,“不好意思,打扰到你工作了么?”

  “没有,你今天来这边有事情么?”

  “只是路过,进来看看。”凯瑟琳走到周彦旁边,半靠在桌沿上,侧身看着周彦,“我猜,你今天可能会过来。”

  “你住的离这不远?”

  “不是很远。”

  周彦点点头,“那倒是挺方便的,你最近有新工作么?”

  “嗯,下个月就要进《泰坦尼克》的组了。”

  周彦一脸惊讶地看着凯瑟琳:“什么?”

  “泰坦尼克,是一艘沉船的名字,你看过这个新闻么?大概十年前……”

  凯瑟琳以为周彦不理解泰坦尼克这个名字,所以认真地给周彦解释这个名字的来历。

  周彦当然知道泰坦尼克是什么,他只是惊讶,为什么凯瑟琳会进这个组,他不记得这部电影里面有凯瑟琳。

  难道历史发生了改变,凯瑟琳抢了凯特的气运,成了《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

  按说不至于啊,就算詹姆斯卡梅隆没找到凯特温斯莱特,也应该不会选凯瑟琳,毕竟凯瑟琳现在已经二十六岁了,跟角色设计不太一样,也跟现在的小李不太般配。

  总不能,连小李也都换了吧。

  “……到现在,这艘船已经沉没了八十多年,去年……”

  凯瑟琳还在给周彦介绍泰坦尼克号的历史,周彦开口问道,“你们这部电影下个月就要开拍了?”

  “这不是电影,而是一部迷你电视剧。”凯瑟琳说道。

  听到凯瑟琳这么说,周彦当即明白了,她要拍的这个电视剧,跟詹姆斯卡梅隆估计没什么关系。

  不过算着时间,詹姆斯的《泰坦尼克号》这两年也快拍了,电影好像是97年年底上映的。

首节上一节409/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