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414节

  因为这首曲子是第一次跟世人见面,而且旋律上头,加上名字叫《广寒宫》,所以崛北隆才特别问了这个问题。

  周彦笑着解释道,“《广寒宫》这首曲子,取材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崛北隆知道嫦娥奔月,便点头道,“这么说,《广寒宫》表达的是嫦娥跟后羿之间的爱情悲剧?”

  “也不仅仅是爱情吧,这首曲子的视角是嫦娥,我认为对嫦娥来说,她所不舍的绝对不只是爱人后羿,除了后羿之外,她对人世间的很多东西都充满眷念。我认为它表达的情绪,相对于爱情,可能还要更复杂一点。”说到这里,周彦笑了笑,“当然,一首曲子面世之后,我给它的定义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听众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如果听众能够感受到爱情,那它就是爱情,如果是亲情,那它就是亲情。”

  “我明白了,之前你就说过,音乐的情绪表达是直观的,但也是自由的。给了太多定义,反而是一种禁锢。”

  周彦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广寒宫》这首曲子,改编自霓虹的一首曲子,叫做《告白之夜》。

  据说《告白之夜》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霓虹的一部文学作品《竹取物语》,故事写了一个伐竹翁在竹子里面找到一个女孩,并带回家收养。

  而这个女孩是来自月亮的公主,最终她只能含泪告别养父母,飞升而去。

  周彦把背景故事直接改成了嫦娥奔月。

  崛北隆看了看小本子,又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在霓虹上映?”

  周彦想了想,说,“不会太久,大概是三月份,具体的时间,很快就会公布了。”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参加了柏林电影节,这次霓虹应该都会跟着中国一起上映。

  电影节有要求,参加电影节的电影,不能在制作地区之外的地方上映。

  听到三月份电影就能在霓虹上映,崛北隆非常高兴,“我相信霓虹的影迷们肯定会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回去之后,我也会第一时间公布这个好消息。也期待周彦先生你能尽快再次到霓虹举办音乐会,《东方遗音》的盛景,还记忆犹新。”

  “嗯,音乐会的事情,已经在谈了,应该也会很快。另外,明年去霓虹举办音乐会,我会带两个乐团。”

  “两个乐团?”

  对于周彦突然透露的消息,崛北隆一脸惊讶,“除了钢琴少年乐团,你的工作室还有其他乐团么,难道是鲍家街43号?”

  崛北隆也是做过功课的,知道周彦工作室还有一个鲍家街43号乐队,之前工藤静香来燕京开演唱会的时候,这个乐队还作为嘉宾上去演出了。

  不过他觉得自己的猜测不靠谱,周彦怎么可能把一个摇滚乐队带到音乐上演出?

  周彦摇摇头,“具体是什么乐团,我就不先不说了,你们期待一下吧。”

  “好的。”

  崛北隆没有继续追问,能听到这个消息,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这次他们来燕京可谓收获满满,除了周彦之外,他还采访了不少人,包括陈恺歌、张一谋等导演,还有余桦等作家。

  虽然这些人在霓虹的名气远不如周彦,但也绝非籍籍无名,而且他们也算是周彦的周边了。

  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就是这些人见证了周彦一路走来在方方面面的成长。

  周彦最开始露头,要追溯到他参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张一谋。

  后来他接连配乐了《天堂回信》、《霸王别姬》等电影,然后他就自己当导演,拍长片,又发了主题专辑。

  短短几年时间,周彦就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看似时间很短,但是他一步一步都非常扎实。

  崛北隆在研究周彦的时候,也是无比惊叹,五年的时间里面,周彦自己自编自导自配了三部电影,发了三张主题音乐专辑。

  除此之外,他还为很多电影以及电视剧配乐。

  问题问完了之后,崛北隆起身告辞,“周彦先生,感谢你今天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我就不再继续打扰你了。”

  周彦看了看时间,笑着说道,“午饭时间快到了,不用急着走,留下来吃过午饭再走吧,就在工作室的食堂吃。”

  崛北隆笑道,“你们工作室的食堂,是不是有炸酱面?”

  “呃,有时候会有。”

  “工藤小姐不止一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过你们工作室食堂的炸酱面,她说她只要来燕京,一定要来你的工作室,就是为了吃炸酱面。现在很多霓虹人都非常好奇,你们这里的炸酱面到底多好吃,这其中也包括我。”

  周彦笑了笑,静香这小机灵鬼,竟然还给自己来工作室找借口。

  “你要是好奇的话,中午让厨师做一点吧,我也挺长时间没吃了。”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放牛班的春天》在内地上映之后,反响很好,不论是市场表现还是口碑,都非常不错。

  不过具体的票房数据,一时半会也出不来,周彦也没有太关注。

  因为这段时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春晚的联排还有二十天就开始了,他们的排练任务也多了起来,不过大多时候他们还是在民乐团的音乐厅排练,因为现在联排越来越近,演播室的档期也越来越难约,其他节目都在抢时间。

  而且相对于那些语言类以及舞蹈类节目,周彦他们的节目也要让步,倒不是说那些节目更重要,只是那些节目确实更需要在演播室排练。

  那些节目的走位、定点特别重要,不像他们的音乐演奏,其实有个差不多的地方,大概调整一下就行了。

  ……

  《放牛班的春天》甫一上映,票房表现就非常好,而它之所以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周彦跟李雪健的名气。

  而且前段时间因为《第六感》在北美小火一把,以至于观众们对周彦的新电影都非常期待。

  这在周彦的预料之中,不过他认为《放牛班的春天》后劲不会太大,因为现在国内的观众已经开始追求大片了,对这种比较温情的电影没有太大激情。

  但是让周彦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放牛班的春天》票房数据并没有太明显的下跌,依旧非常强势。

  到了一月十五日,距离电影在内地上映已经过去二十五天,《放牛班的春天》票房达到了四千八百五十万人民币。

  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周彦都吓了一跳,因为这完全超过了他的预期。

  其实数据的统计是滞后的,也就是说现在《放牛班的春天》票房大概率已经超过五千万了,而且电影没有下画,后续还有增长空间。

  票房超过五千万,也就意味着《放牛班的春天》票房超过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为了1995年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三名。

  而在它前面的是,是1.03亿票房的《真实的谎言》,以及9500万票房的《红番区》。

  而这两部都是引进电影,如果只算非引进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第一名。

  去年年底,引进了《亡命天涯》之后,效果很好,今年就引进了十部电影,而这十部引进的大片,表现都非常不错。

  原本前十名里面有六部引进大片,其中还包括《狮子王》、《生死时速》、《绝地战警》等。

  而因为《放牛班的春天》冲了进来,导致原本排在第十名的《绝地战警》跑到了第十一名,跟第十二名的《阿甘正传》成了难兄难弟。

  也正因为《放牛班的春天》冲上来,也让内地电影跟引进大片在前十数量上打了个五五开。

第288章 柏林电影节入围名单

  《放牛班的春天》票房表现如此强势,作为联合制作的燕京电影厂自然是大出风头。

  韩三坪是个非常抓业绩的领导,自从他上任之后,两三天就要开一个会。

  别的领导开会,可能内容不多,拖拖拉拉,但是韩三坪不是,他每次开会都要得到实质内容,而他开的大部分会主题都是搞钱搞项目。

  几乎每个月,韩三坪都要亲自带队出去,到各地搞钱。

  反正,韩三坪上任之后,厂里面气氛一直都比较紧张。

  私下里,厂里面不少人都开玩笑,说他们厂不像是拍电影,倒像是那些大商场的专柜,每天都要拉生意。

  电影厂每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不是“电影”,而是“钱”,在韩厂长的手下,其他的都无所谓,搞到钱那才是王道。

  只要谁能搞到投资,那就能得到韩厂长的重视。

  而且韩厂长放出话来,现在厂里面的项目不拘给某部份人,不管资历深浅,只要能拉到投资,就能给立项目。

  也就是说,谁能搞到钱,谁就能拍电影,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不过这些跟厂里面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关系,因为没几个人能有人脉拉到钱。

  而且大家对韩三坪说的这些也都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动弹。

  现在搞电影改革,这风头也不知道往哪边吹,厂里面的人都战战兢兢,深怕自己被龙卷风给刮到。

  不过《放牛班的春天》上映之后,韩三坪的心情就好了很多,每次走在厂里面时候都带着笑脸。

  他心情好,整个厂上上下下的气氛也跟着轻松起来。

  一月十六号,基本确定了《放牛班的春天》票房超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韩三坪亲自去了一趟周彦工作室。

  到了周彦办公室,韩三坪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随手点了根烟,笑呵呵地说,“三弟,给哥哥泡壶茶。”

  周彦正在改《许三观》的谱子,见韩三坪大剌剌地坐在沙发上,便将笔放下,笑着走过去给他泡了杯茶。

  “三哥今天心情不错嘛。”

  韩三坪接过茶杯,哈哈一笑,“我不是今天心情不错,而是这段时间心情都不错。”

  《放牛班的春天》没上映之前,韩三坪的期望没有这么高,毕竟他也知道,这是一部偏文艺的电影。

  万万没想到,电影上映后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其实今年的内地票房市场,已经让韩三坪惊讶过一次了。

  他对现在的政策变化很了解,清楚以后引进的大片会冲击到内地电影,所以《真实的谎言》等引进大片能拿到这么高的票房,他一点都不意外。

  反倒是之前《阳光灿烂的日子》能获得五千万票房,让他惊讶了一番。

  这样一看,引进大片倒也不会让内地电影一点活路都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跟《放牛班的春天》就是很好的证明。

  如此也证明,政策的改革并没有什么问题。

  引进外片,就是想要刺激内地市场跟电影行业,只不过大家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冲击太猛,把内地电影的生存空间全部挤压完了。

  现在看来,这个担忧其实大可不必。

  一方面,内地能拍出好电影,虽然不能完全与引进大片抗衡,但也不是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另一方面,国内的观众也不是非大片不看,《放牛班的春天》以及《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能受到观众的青睐。

  这两部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新的道路,中国电影也不一定就要学习那些引进大片。

  “其实,电影能在国内拿到这么好的票房,我也挺意外的。”周彦说道。

  韩三坪上下看了看周彦,笑眯眯地说,“但我看你也不是特别兴奋的样子。”

  “我是偷偷高兴过了。”

  韩三坪抿了抿嘴,周彦跟周家老二一样,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不过周家老二是个木头脸,基本看不出什么表情,但这老三就不一样了,见谁都是笑眯眯的。

  “后面有什么计划?”

  “计划?马上过年了,也没什么特别的计划,明年会有一个场次比较多的巡回音乐会,到时候可能要忙一点。”

  “我问的不是这些,我是问,你下部电影有什么计划。”

  周彦笑了起来,“敢情三哥你是来催我下部电影的,说实话,下部电影我真没什么计划,《放牛班的春天》这不是刚在内地上映么,还有不少事情呢。”

  “我也不是催你,就是比较关心而已。不过我话先放下来,不管你下部电影拍什么,我们燕京厂肯定都会无条件支持你的。”

  周彦笑了笑,这韩三哥说话就是有技巧,明明是想要跟他继续合作,却说是燕京厂无条件对他支持。

  不过对周彦来说,跟燕京厂合作并不是什么坏事,或者说,是跟韩三坪在一起合作,不是坏事。

  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能有韩三坪的帮助,路肯定要好走一些。

  只要韩三坪不给他掣肘,他就愿意跟韩三坪继续合作。

  而在这一点上,韩三坪做的非常好,他能够摆正位置,不去干扰电影的具体制作。

首节上一节414/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