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46节

  就在孙秦快要陷入这种孤寂之中,不知不觉间,四分钟的曲子已经演奏结束。

  教室里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在听曲子的时候非常安静,个个都是合格的听众,但是曲子结束之后,他们又变身成为活泼可爱的师弟师妹。

  有人关注音乐,“师兄厉害啊,期待后面在演奏中加入其它乐器。”

  有人溜须拍马,“周彦师兄,快收一收你的才华吧,我都快要嫉妒死了。”

  还有女生浑水摸鱼,“周彦师兄我爱你。”

  “好了,你们自己玩儿吧。”周彦笑着摆摆手,随后将自己的几支笛子收好,转头对孙秦说,“孙导,咱们走吧。”

  “哦。”孙秦应了一声,随后起身跟着周彦往外走。

  等他们出了教室,学生们又议论起来。

  “刚才周彦师兄喊他孙导,听到了么?”

  “没错,肯定是周彦师兄接到了新电影的配乐。”

  “不知道这次是什么电影,好期待啊。”

  “之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还没出来呢。”

  周彦给电影配乐的事情,作曲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这种事情传的最快了,不过大部分人只知道他参与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并不知道他现在还是《天堂回信》的配乐指导。

  这时又有人反应过来。

  “哎呀,不对,周彦师兄说要给我们指导学期作品的,怎么跑了?”

  “呀呀呀,快追呀。”

  ……

  这边带着孙秦快速走出了教室,走了一段,周彦笑道,“孙导感觉这曲子适合们的宣传片么?”

  “适合,非常适合。”孙秦疯狂点头。

  其实他这话有点违心,这首曲子跟他们的宣传片契合度并不高。

  在他们的宣传片《回味燕京》中,接近一半都是近现代的生活场面,画面里面高楼大厦林立,跟周彦的这首曲子一点都不贴合。

  但是孙秦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曲子,所以他才说了这样违心的话。

  周彦笑了笑,“其实竹笛并不能真正发挥出这首曲子的魅力,如果你真感兴趣的话,再过一个礼拜……不,再过半个月来找我吧,到时候我会将曲子给录出来。”

  “要等半个月么?”孙秦皱着眉头问道,他有些等不及。

  “没错,要半个月。”周彦点点头,“主要是手边没有合适的合成器,我们学校这玩意少。”

  “合成器?你说的合成器,是那种键盘一样,能合成音效的电子琴么?”孙秦问道。

  虽然孙秦说的有点问题,但是应该说的是一个东西,所以周彦点头道,“没错,就是那玩意。”

  一听周彦要的就是他说的那个,孙秦笑着说道,“这个我能搞到,你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关键是周彦对合成器也不是很了解,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早点上手把需要的音给弄出来,所以他要先研究研究。

  后面他肯定还是需要用传统乐器先试着模拟,然后再通过合成器来实现。

  孙秦点点头,“那我明天就把东西给你拿过来,用多长时间随便你。”

  虽然知道孙秦不懂,但周彦还是多问了一句,“你的那个合成器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

  合成器这玩意,好赖之间差别挺大的,周彦就担心孙秦弄来的是那种水货,出不来他要的东西。

  孙秦当然不懂什么品牌、型号,不过他自信地说道,“你放心,肯定是好东西。要不你说个品牌型号,我帮你拿。”

  周彦笑了笑,听孙秦这意思,还不止一台,说不定他有朋友就卖这个的。

  “我也不要特定的品牌型号,你要是能搞到的话,那自然是越专业的越好。”

  孙秦点头,“明白,就是越贵的越好,对吧?”

  周彦笑道,“也可以这么理解。”

  “那就行了,明天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再来找你。”

  周彦想了想,说,“明天下午,刚才那个教室,随时都可以。”

  “好,那明天见。”

  说完,孙秦挥了挥手,就转身走了,看样子,他是急着去给周彦找合成器了。

  看孙秦这么积极,周彦也动了起来,赶快去把另外的乐器给填补起来。

  《故宫的记忆》听起来乐器很多,好像有十几种乐器的音色,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合成器发出来的。

  除了合成器之外,就是钢琴、小提琴跟架子鼓。

  钢琴周彦可以自己来,当然,也可能后面他自己来合成器,钢琴交给别人,又或者,再去找一个会玩合成器的。

  小提琴他之前都是找贾国屏,但是现在贾国屏太忙了。

  马上五月份了,作曲系的其他同学也都在忙着学期新作品的事情,所以周彦现在只能去小提琴专业那边去找一个。

  管弦那边他比较熟的就是于然,所以孙秦走了之后,周彦就先去了大提琴专业的固定教室,不过现在已经放学,教室没人了。

  周彦倒是不急,准备先去食堂吃饭,之后再去女生宿舍找于然。

  不过他刚进食堂,就看到两个高高的大提琴。

  他凑近看了看,是于然跟她的室友方秀,她们俩关系挺好的,周彦也因为于然跟方秀说过几次话。

  “两位师妹好。”周彦过去打了声招呼。

  于然抬起头还没开口,坐她旁边的方秀倒是兴奋地开口,“周彦师兄,你找然然啊。”

  之后于然才乖乖地跟周彦打招呼,“周彦师兄。”

  周彦没有迂回,直接切入了主题,“你们认识小提琴专业的人么?我的学期作品缺一个小提琴。”

  这次还是于然方秀先开口,“周彦师兄,你这不是骑马找马吗?我们然然小提琴也拉得非常好,不输小提琴专业的同学。”

  骑马找马……周彦暗自撇嘴,方秀同学是善用成语的。

  “咳咳,于然你小提琴也拉得好么?之前没听你说过嘛。”

  于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也没有方秀说的……”

  “比我说的还要好。”方秀抢过话茬,“周彦师兄,你放心吧,把小提琴的重担交给然然,她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听方秀这么说,周彦也就点了点头,“可以啊,就不知道于然师妹有没有时间。”

  于然的小提琴或许不如小提琴专业的,不过对于周彦来说应该是够用了,她总比贾国屏要好。

  “这就对了嘛。”方秀笑了笑,又对着于然挤眉弄眼。

  于然被她看的不好意思,头往下低了低,“周彦师兄,你什么时候需要,跟我说一声就行。”

  周彦摆摆手,“不急,我现在还缺两个乐手。”

  “还缺什么乐手啊,我们帮你张罗。”方秀笑着说道。

  “一个键盘,一个架子鼓。”

  一听是这两个乐器,方秀无奈道,“那我就无能为力了,我们弦乐好像没人玩这两个乐器,你得去西洋打击乐专业问问,不过我感觉也难。”

第66章 他怎么收费?

  周彦知道方秀为什么说难,央音的西洋打击乐专业起步挺早的,但后续的发展却很缓慢。

  他们学校在五十年代中期,就由苏联专家开设了打击乐专家班,中间因为特殊原因停滞了几年,后来在八十年代才开始慢慢地拓展打击乐领域。

  不过央音的打击乐,主要也是键盘式木琴、马林巴等乐器的教学,跟架子鼓这玩意还是有区别的。

  爵士鼓这种东西,真正进入到国内表演舞台的时间非常短,大概也就十年不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个新鲜玩意。

  有的摇滚乐队,在演出的时候会使用架子鼓,这个乐器表演起来非常酷,特别受年轻歌迷的喜欢。

  西洋打击乐在央音也属于管弦大系,也就是说跟于然他们大提琴是一个系,但是一般说到这个专业,也没人把他们往管弦靠。

  而且他们专业每年招收的学生很少,几乎是一对一教学,所以他们在学校没啥存在感,有的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学校还有这个专业。

  “没关系,我自己去打听打听。”

  周彦准备回去找贾国屏问问,老贾对学校的情况比较了解,要是学校里面有人玩这两种乐器,他应该知道。

  在学校实在是找不到的话,那周彦就准备去学校外面找找。

  现在国内打击乐跟电子音乐发展落后,玩架子鼓的也不多,但是真要找也不是找不到。

  周彦要求也不高,到时候能找人把场子支棱起来就行,演奏水平也不用多高。

  ……

  第二天下午,周彦在教室跟许可朗他们几个师弟师妹们交流配器方面的知识,孙秦就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周指导,东西给你送过来了。”

  周彦知道是合成器到了,便迫不及待地跟着孙秦去了教室楼下。

  楼下站着一个又高又胖的男人,一头长发又稀又卷,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很不协调。

  “这是胡光磊,我发小。”孙秦笑着介绍,“这电子合成器就是他友情赞助的。”

  “你好,你好。”

  周彦跟胡光磊握了握手,又看向他面前的小拖车,上面放了大大小小好几个箱子,“这些都是吗?”

  “大的是合成器,小的是配件。”胡光磊看了眼周彦,脸上露出怀疑的神色,“会玩这个么?”

  周彦十分干脆地摇头,“不会。”

  这答案显然出乎了胡光磊的预料,他愣了一下之后,又看向旁边的孙秦,意思很明显,是让孙秦给他一个解释。

  胡光磊跟孙秦确实是发小,他们从学前班到高中都在一个班。

  后来高中毕业,孙秦去了燕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而胡光磊则去了燕理工的物理系。

  毕业之后,胡光磊并没有像同学们出国或者进国内的研究所,而是自己弄了个小乐队,平时就研究一些新潮音乐,也很少对外演出,属于自嗨的那种。

  搞乐队当然没办法负担他的生活,所以他还弄了个店,只要跟音乐有关的东西,他都卖。

  昨天的孙秦去店里找他,说要借合成器,他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不过后来听孙秦把周彦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就勉强同意,并跟着过来看看。

  主要他也挺好奇的,毕竟国内玩电子音乐的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瞎玩。

  但是谁知道,周彦竟然说他不会玩合成器。

  孙秦也有些懵逼,他昨天听周彦说要合成器,以为周彦肯定会用这玩意,没想到周彦竟然不会。

  周彦看他们两个脸上惊讶的表情,笑着问胡光磊,“胡老板,你会么?”

  “会一点点吧。”

  在胡光磊的脸上,周彦读到了一丝轻蔑,那意思似乎是:我玩合成器的时候,你小子还在穿开裆裤呢。

  周彦知道,胡光磊肯定玩得不错。

首节上一节46/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