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5节

  隔壁房间的蒋梦飞正蹲在门口吃饭,见周彦出来,他笑着说道,“门神今天起这么早,是被何老师美妙的唱戏声给唤醒的么?”

  周彦给了蒋梦飞一个白眼,没理他,蒋梦飞笑呵呵地继续说,“贺老师这二胡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怪刺耳的?”

  蒋梦飞挑眉想了想,点头道,“是有点这种感觉,反正跟我之前听的二胡不太一样。”

  周彦扯了扯嘴角,“因为他手上那玩意叫京胡,不叫二胡。”

  蒋梦飞拍拍脑袋,“哦,差点忘了,门神你还是央音高材生,会拉二胡么?”

  “第一,那玩意是京胡,第二,我是作曲系的。”

  “那你到底会拉么?”

  “我会拉屎。”

  周彦甩下一句,就端着盆刷牙洗脸去了,原本吃得正香的蒋梦飞,夹面条的动作忽然变得有些迟疑。

第10章 一曲姑苏行

  自从何赛菲进剧组,每天早上都会跟着贺无名在五号大院门口唱上一个小时,傍晚时分再唱上一个小时,雷打不动。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好多人还特意跑出去看,但是时间一长,大家都听腻了,虽然何赛菲唱得越来越好,大家却是越来越不想听了。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这也不是何赛菲自己想唱的,而是张导演下达的任务,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在来片场之前,何赛菲已经在家学了两个月。

  有时候私下里有人讨论说,张导为什么不从京剧团找一个女演员,非要从越剧团里面找?让一个越剧演员费劲巴拉地去学习京剧?抑或是把剧本改了,让梅珊唱越剧,反正剧本原本就改动很大,也不在乎这一个了。

  但这话他们可不敢跟张一谋面前说,别看张一谋平时看着人畜无害的,干起工作来脾气可不是一般的坏。关键是张一谋要求高,一般人还真受不了,谁也不想给自己找事。

  周彦最近这段时间跟制景组混的时间少了,不仅制景组变得更忙,他天天也有事情做了,每天梅珊唱了什么,贺无名用了什么乐器,现场有什么东西可能跟音乐有关,他都需要一一记录下来。

  这段时间他感觉自己已经慢慢跟这具身体达成了一种奇妙融合,原主所学的那些东西,他现在用起来随心所欲,就像他能一下子就听出贺无名拉的是京胡。

  周彦也终于知道贺无名的箱子里面放的是什么,总共有三个乐器,除了第一天拉的京胡之外,还有一把月琴以及一把笛子。

  月琴跟京胡贺无名都演奏过,只有那把笛子一直都放在箱子里面,没有拿出来吹过。

  一直到半个月后,早上贺无名带着梅珊练过京剧之后没有走,而是拿出长笛独奏了一曲。

  听到贺无名演奏的曲子,周彦挑了挑眉毛,颇为意外。

  贺无名演奏的是南派曲笛的代表乐曲《姑苏行》,这曲子节奏轻快,曲调热情昂扬,跟贺无名自身的气质有着极大的反差。

  在周彦看来,《姑苏行》这首曲子光是坐着吹奏根本就不足以展现其曲调的魅力,就必须得站着吹才行,像贺无名这样坐着四平八稳地吹这首曲子,味道完全就不对。

  贺无名的月琴跟京胡水平绝对一流,但是这笛子吹的属实一般,怪不得一直不拿出来吹。

  一曲结束,好多人鼓掌,蒋梦飞起哄道,“贺老师,再来一曲。”

  贺无名没有回应蒋梦飞再来一曲的请求,只是十分优雅地跟大家弯腰致谢,然后抱着椅子往宿舍走。

  就在贺无名跟周彦擦身过去的时候,贺无名忽然开口道,“周彦,我听说你经常跟大家分析我奏的曲子,今天这曲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话,周彦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

  因为周彦是片场除了贺无名之外唯一懂音乐的,所以之前就好多人来问周彦贺无名弹的是什么,弹的怎么样。

  周彦也是因为把原主记忆吸收的挺好,忽然多了好多知识和技能,忍不住跟别人显摆,就把贺无名弹的曲子,用的乐器以及乐器、曲子的由来典故从头到尾地跟人分析了一遍。

  虽然说的都是好话,但周彦也不知道别人怎么传的,更不知道贺无名这个怪人会怎么想。反正现在看来,贺无名是把这事记在了心上。

  见贺无名盯着自己,周彦笑呵呵地说道,“贺老师这一曲《姑苏行》吹的好啊,虽然咱们是在晋西,但是贺老师刚才在门口那一坐,特别让我想起江南才子吟诗作赋的画面,跟这个曲子特别贴切。”

  贺无名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的变化,他点点头,随后将板凳放下,却依旧将笛子拿在手里。

  “周彦你会吹笛子么?”贺无名忽然问道。

  周彦点点头,“倒是会一点。”

  “《姑苏行》会么?”

  “吹过。”

  贺无名嗯了一声,再没有说什么。

  周彦早就习惯了贺无名的怪,耸了耸肩膀回到书桌边上坐下,开始记录今天贺无名他们演唱的内容。虽然贺无名这个人很怪,但他有个优点,那就是不会跟周彦抢桌子。

  之前周彦也主动提过给贺无名用书桌,但是贺无名拒绝了。

  ……

  当天傍晚的时候,何赛菲跟贺无名照例在院子门口唱了一个小时,等结束之后,张一谋不知道从哪儿蹿了出来。

  张一谋手里捏着一个笛子,径直朝周彦的方向走来。

  看到张一谋朝自己的方向来,周彦看了看自己两边,都没别人,他张了张嘴,正要开口跟张一谋打招呼,却被张一谋抢先开了口,“周彦,吹一首笛子给大家听听吧。”

  “啊?”

  “不是会吹么?”张一谋将笛子递到周彦面前,“今天刚到的新笛子,不知道你用不用的惯。”

  周彦诧异地看着张一谋,不知道这大导演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至于张一谋怎么知道自己会吹笛子,那不用问,肯定是贺无名说的,因为他从来没跟别人说过这事。

  可是贺无名为什么要跟张一谋说这个?

  这会儿可不是他问问题的时候,院子里面不少人都看向这边,张一谋的手还在伸着。制景组的大哥大姐们都眼巴巴地看着这边,一副鼓励的样子。

  咬了咬牙,周彦将笛子接过去,“那……我就献丑了。”

  张一谋笑着说道,“,不要有压力,反正大家都听不懂。”

  周彦没有像贺无名他们一样去到院门口,他就站在原地,然后将笛子横在嘴边。

  先是简单地试了几个音,他不仅仅在试笛子,也是在试自己,虽然他感觉自己会吹了,但是还没有真正上手过,生怕有什么意外。

  不过这次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周彦在试过几个音之后,一种熟悉的感觉翻涌上来,根本就不用他多想,手指跟嘴就自己动了起来,完全是肌肉记忆。

  可能是下意识反应,他吹的也是《姑苏行》。

第11章 不一样的《姑苏行》

  很多人一听到周彦是央音的,张口就问他会多少种乐器。

  其实这也不算是误解,虽然乐器既不是作曲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周彦这种科班出身的,少说也会两种乐器。

  央音作曲系对学生的钢琴水平要求还挺高的,可以说仅次于钢琴专业了,除此之外,很多学生也会修其他诸如小提琴等乐器。

  周彦还算拿得出手的是三种乐器,竹笛从小就跟母亲学,是有童子功的,钢琴则是初中的时候为了考央音才开始学的,属于半道出家,后来高中毕业又开始学小提琴,主要是因为学小提琴更利于作曲。

  其他乐器,如二胡、古琴这类周彦也都会点,但是不多,还不到能上台表演的水准。

  笛子也分很多类,周彦手中的是一把c调竹笛,演奏《姑苏行》也正好。

  《姑苏行》的第一部分是三小段,这三小段组成一个安宁的引子,情绪上有一种即将见到情人的期盼,曲作者江先谓先生当年写这首曲的时候,想要表达的也是在去到苏州园林之前的遐想与期盼。

  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

  其他工作人员只觉得周彦吹的也不错,跟贺老师差不多,但是贺无名只听个开口就知道,周彦在南派竹笛上面的功夫是要远高于他的。

  周彦将曲子中的那份细腻情感表现得非常到位,让人仿佛能看到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水榭楼阁、假山茂竹,好似手轻轻一拨就能看到美景的真容,让人心里发痒。

  到了第二段,云雾被轻轻拨开,终于露出园子里的真容,清风拨开荷叶,吹皱池面,跟着蜂蝶在园子里面起舞,这一段所表现出来的细节也要更多。

  前面两段,周彦身体的姿态都还算平稳,但是到了第三段,曲调的强度一下子上来,他的身体也跟着有一些明显的摆动。

  到这时,即便是蒋梦飞他们这些外行也看出来周彦跟贺无名两人演奏之间的区别了,他们不懂太多乐曲知识,只知道周彦笛子吹的比贺无名更有劲一点。

  贺无名演奏的时候,他们只觉得曲子悠扬婉转,但是周彦吹的时候,却让人感到切实的快活。

  片场的几个小姑娘看着周彦,眼睛都冒星星了,他们平时跟周彦相处,只感觉周彦幽默风趣,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大男孩,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才华横溢的一面。

  张一谋的眼睛也在冒星星,不过他眼中的星星跟那些小女孩眼中的星星不一样,他想的是要让周彦顶替初晓饰演陈飞浦。

  这段时间张一谋不断斡旋,想要让煤矿文工团放人,但是事情一点都没有进展,眼看着电影就要开始拍了,张一谋只能开始找其他候选。

  昨天中午碰到贺无名的时候,因为贺无名跟周彦住在一个宿舍,他随口问了贺无名周彦会不会吹笛子,贺无名当时表示不知道,今天中午却跑来跟自己说周彦会吹笛子。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这一幕,张一谋想看看周彦笛子吹的怎么样。

  张一谋之前的期望不高,只要周彦能正常吹曲子就行,但是万万没想到周彦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这笛子吹的比贺无名水平还要高。

  这都还罢了,主要是周彦身材颀长,长相俊朗,横着笛子往那一站,儒雅的气质就出来了,剧组那几个小姑娘的反应就是佐证,这简直跟张一谋设想的陈飞浦一模一样。

  陈飞浦这个角色在小说里面其实戏份不少,而且人物非常复杂,所承载的作者表达也很多。但是在电影剧本里面,他们对陈飞浦这个角色做了简化处理。

  小说里面对颂莲跟陈飞浦吹箫、饮酒着墨很多,并且非常明白地写了陈飞浦是一个同性恋或者是双性恋。

  而在电影剧本里面,大部分此类情节都删掉了,只是做了一些暗喻处理。陈飞浦的戏份因此变得少很多,更多时候他是一个象征性的,活在别人交谈中的人物,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形象上的对板。

  张一谋正在琢磨着让周彦饰演陈飞浦的可行性,那边周彦已经一曲结束。

  剧组的人纷纷鼓起掌来,比早上给贺无名的掌声还要响亮,不说水平如何,这毕竟是周彦第一次当众表演,大家自然是要捧场的。就算今天周彦的表演一般,凭他跟剧组其他人的关系,也肯定会收获热烈的掌声。

  蒋梦飞再次起哄,“门神,再来一个《二泉映月》听听!”

  院子里面的人都笑了,“二泉映月不是二胡么?”

  “乐器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你们不懂……”

  周彦没有理会蒋梦飞,他看向张一谋,“张导,好了么?”

  “好了,曲子非常不错。”张一谋笑了笑。

  周彦将将笛子朝张一谋面前递,“张导,这笛子给您。”

  张一谋摆摆手,“笛子你先留着吧。”

  等到张一谋走后,看热闹的众人都散去,蒋梦飞上来拍了拍周彦肩膀,“门神,有你的,深藏不露啊,这笛子难不难学,要不教教我?”

  周彦瞥了蒋梦飞一眼,“别人要学肯定难,你学就容易了。”

  蒋梦飞欣喜道,“难道你看得出我根骨奇佳,是个学音乐的好苗子?”

  “你平时吹牛那么在行,吹笛子肯定也不在话下,两者差不多,功夫都在吹~上面。”

  蒋梦飞反应也很快,立马笑道,“难怪你笛子吹得这么好。”

  ……

  周彦回到屋里正在摆弄笛子,贺无名抱着凳子回来了,他看向周彦手里的笛子,笑道,“这个笛子做工一般。”

  “确实。”周彦点点头。

  这根竹笛就是个样子货,离得稍远点看着还行,凑近看就露馅了,可能是为了追求外形,用的是紫竹,但其实紫竹笛子在北边并不太适合,性价比也不高。像贺无名的那根笛子,虽然乍一看外形挺普通,但是材质做工都是上乘。

  周彦自己有不少笛子,各种调的都有,基本上都放在学校,老家也有一些。来的时候他犹豫过要不要带乐器,但是最终还是什么也没带,当时他笛子还吹不顺溜。

第12章 退回来了

  贺无名将刚才弹的月琴仔仔细细地放进琴盒里面,然后又拿出那根长笛,“我这根竹笛是去年春天得的,在此之前我很少接触南派曲笛,更多是北方梆笛。”

  周彦点点头,这就对了,贺无名是唱京剧的,应该对北派的音乐形式更了解一些。

  梆笛这名字一听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北方梆子戏,它也确实用于梆子戏的伴奏,梆笛的笛身较曲笛要短一点,音色更加高亢明亮,两种笛子在演奏技法上区别挺大的。

  “贺老师才接触一年半的时间,就能有这样的水平,在音乐上的天赋实在让人兴叹。”周彦随口夸了一句,捧人这种事情几乎已经刻入他的基因了。

  他这“捧死人不偿命”的功夫一般人根本招架不住,但是也有人间清醒的人不吃这一套,就比如眼前的贺无名。

首节上一节5/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