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51节

  周彦一一回应着,同时又将给他帮忙的乐手们留住,麻烦了人家这么多天,今天又是忙到饭点都过了,他要是不管一顿饭,那他就要成周扒皮了。

  人叫到一半的时候,周彦忽然又看到孙秦从教室里面走出来,他一脸诧异道,“孙哥,你怎么来了?”

  孙秦笑呵呵地说道,“今天《故宫的记忆》演出,我怎么能不来看看?”

  “你什么时候来的,我一直没看到你。”

  “我早就来了,你忙着演出的事情,哪能看得到我。今天的表现很不错,场面很牛。”孙秦竖起了大拇指。

  “哈哈,过誉,过誉。一会儿我们聚餐,孙哥你跟我们一起。”周彦提出邀请。

  孙秦看了眼乐手们,笑着摇头道,“吃饭就算了,我有件事情跟你说,能不能借一步?”

  “可以啊。”周彦点点头,随后又跟贾国屏叮嘱道,“老贾,你帮我张罗着,要一个都不少地把人留下来。”

  “一个都不少,是不是也一个不能多?”贾国屏笑盈盈地说道。

  周彦撇嘴道,“你要是能把今天来看演出的人都叫上,我都没问题。”

  撂下这么一句,周彦就跟孙秦朝旁边走。

  走到人少的地方,周彦问道,“孙哥,有什么事情?”

  “好事情。”孙秦笑眯眯地说道,“台里面准备再做一个新片子,单以故宫为主题。”

  周彦扬起了眉毛,“因为《故宫的记忆》么?”

  “跟曲子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因为故宫这个主题本身也很有价值,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周彦问道。

  “问题就是,这个新的专题片时长是三十分钟左右,所以一首《故宫的记忆》不够,需要更多的配乐。”

  听孙秦这么说,周彦笑了起来,“这也叫问题?”

  “这难道不叫问题?”

  周彦十分自信地说道,“你只管去拍,配乐的事情交给我。”

  “好兄弟。”孙秦一拳擂在周彦肩膀上,“我就知道你靠谱。”

  周彦揉了揉肩膀,之前胡光磊给孙秦的评价一点都没错,他的手是真贱啊。

  不过孙秦这么激动也可以理解,他毕业也没几年时间,之前一直没有独立制作过片子,如今却能经手制作一部三十分钟的专题片,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有了这部作品之后,他在燕京电视台也能真正地站稳脚跟了。

  孙秦也感觉世事奇妙,要不是当时在午门广场碰到周彦,大概也不会有后续一系列的事情。

  两人又简单地聊了一句,孙秦便告辞离开了,从他轻盈的步伐能够看得出来,他非常高兴。

  送走孙秦,周彦回到教室门口,此时贾国屏已经把人都召集好了,周彦大手一挥,笑道:“走,吃大餐去。”

  ……

  学期新作品演出过后,周彦在学校其实也就没什么事情了。

  接下来他准备多把时间花在《天堂回信》的配乐上,其实这部电影的配乐基本上已经捋顺了,也就是《夏天》这段还没有提交过去。

  把《夏天》录出来之后,他就要等剪接车间那边把电影完整地给剪出来,然后再根据完整地电影把全部配乐给梳理一遍。

  总的来说,整个六月份他应该都是比较闲的,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孙秦身上,想着抽点时间跟孙秦去拍他们那部《故宫:记忆》。

  孙秦当然不是什么导演大师,但是他的理论知识扎实,周彦也能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只不过周彦虽然计划的很美好,却很难实行,自从学期作品音乐会结束之后,88作曲系的那些师弟师妹们就更黏他了。

  特别是许可朗跟沈怀刚这两个小子,每天就跟打卡似的,上午一定要往周彦宿舍跑一趟。

  周彦也是看不得有好学的学生得不到教,所以每天也会抽出时间来给指导他们。

  这俩小子还算是有点人性,每天缠着周彦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小时,只要到点,他们就让周彦“下班”。

  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了半个月。

  六月二十二号,周彦带着录好的《夏天》赶到了燕京制片厂。

  这半年里,周彦出现在燕京制片厂的次数,可能比某些经常出外勤的导演都多,他又善于搞关系,所以制片厂上上下下的,即便跟他不熟,也都认识他。

  制片厂的门卫周大爷是杆老烟枪,每次见到周彦,脸上的褶子就随着笑容绽开了,他倒也不只是图周彦给他让烟,也因为周彦跟他是本家,说话又有意思,对他胃口。

  见到周彦要停车给他让烟,周大爷摆摆手,“刚抽过,抽不动了,你进去找一趟小陈,他好像找你有事,上午还问了你这两天来没来。”

  周大爷口中的小陈指的是陈恺歌,他资历深,喊陈恺歌一声小陈也是正常。

  陈恺歌是那种出外勤比较多的导演,寻常周彦过来很少见到他,他大概确实要找周彦,所以才跟周大爷问周彦这两天来没来。

  “好嘞,知道了。”

  周彦笑了笑,脚尖一点地,又把车子骑起来,进了厂里面。

  到了办公室,果然见到陈恺歌也在。

  “王姐,货到了。”

  周彦笑盈盈地将录了《夏天》的磁带交给王军正,随后又转头问陈恺歌,“陈导,我听周大爷说,你找我?”

  陈恺歌笑眯眯地说道,“看来这周大爷倒成了咱们之间传递消息的桥头堡,我确实是找你有事,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七月初《霸王别姬》剧组要开个碰头会嘛,现在时间已经定了,就在七月四号。”

  “地点呢?”周彦问道。

  “地点就在厂里面,碰头会是上午,你九点之前到就行了。”

  周彦点点头,“那行,我记住了,这次碰头会演员都会到场么?”

  “那倒也是不是,主要演员有两个过来,巩莉最近在其他剧组拍戏,赶不过来。”

  周彦知道巩莉最近应该挺忙,之前在祁县的时候他就听巩莉说过,天气热起来之后就要去香江拍《梦醒时分》。

  他也没有问来的那两个主要演员是谁,只是关心自己的工作,“碰头会上,我要准备什么?”

  陈恺歌想了想,摇头道,“也不用准备什么,你来了主要是看看其他组怎么说,到时候我也会给各组分发跟电影相关的资料,你肯定也有一份。另外,那天编剧芦苇老师也要过来,你可以……”

  他正说着呢,忽然听到一段轻快俏皮的钢琴声传来,便转头去看收录机的方向。

  王军正站在收录机旁边,显然刚才的音乐就是她放的,而她放进收录机里的磁带,就是周彦刚才给她的。

  陈恺歌看了看周彦,没有再说话,而是认真地听着收录机里面播放的曲子。

  跟之前那首《风筝》不同,这首曲子给人的感觉十分惬意、活泼,像是夏风轻轻吹过挂在门口上的风铃一样,让人听起来特别舒心。

  如果《风筝》让人听到的是悲凉的雨夜,那这首曲子让陈恺歌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明媚的阳光以及生机勃勃的夏日田野,令人特别想要徜徉其中。

  感谢【轩辕--鑫11】的100打赏

第69章 三江感言

  感谢诸君,让本萌新得以再上三江。

  跟责编虎牙小姐姐沟通了一下,大概率会在下周二上架。

第70章 风筝的风(k)

  第70章 风筝的风(7.1k)

  这首曲子比《风筝》要短不少,陈恺歌感觉都没到两分钟,只一会儿就听完了。

  曲子结束之后,王军正把磁带往回倒,又重新听了一遍。

  虽然周彦之前说还有一个曲子没有录,但其实在王军正看来,《天堂回信》的配乐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除了《风筝》之外,周彦给《天堂回信》还写了十几段曲子,这些曲子都不长,短的只有几秒钟,长的也就二三十秒。

  这样多的曲子,对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来说,应该是足够了。

  至于周彦说的最后一首曲子,他也没有细说,所以王军正就以为跟之前那些小段落一样非常短,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大大的惊喜。

  陈恺歌在曲子里面听到了夏天,而王军正更多的是听到了童年,她自己的童年。

  小的时候,王军正就是个假小子,还是个孩子头,天天带着院子里的其他孩子在街头巷尾“流窜”。

  恍惚间,仿佛几十年前延市的老街景穿越时空来到了她的面前,小妮儿、二毛、大小子……一个个儿时玩伴的名字也在脑海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随着音符跳动。

  等到第二遍曲子结束之后,王军正才长长地舒了口气,随后露出笑容,“周彦,你小子又给我一个惊喜!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曲子配进电影了,这首曲子叫什么?”

  周彦笑着说道,“风。”

  “什么feng?”

  “风筝的风。”

  因为电影是在春天拍的,没有夏天的画面,所以周彦就没有用原本的名字《夏天》,改成了《风》。

  这首曲子会用在电影中两个小孩在在巷子里面追逐嬉闹,爷爷在后面追的场景,周彦原本想取名为“追风”,后来想了想,将追字去掉,只留了一个风。

  “风,挺不错的。”王军正笑着点点头,又问周彦,“你明天上午有没有时间,去把曲子的终版给录制出来?”

  周彦用随身听录出来的曲子,音质达不到要求,肯定是不能直接剪到电影里面的,还需要另外使用专业设备录制出终版来。

  “没问题。”周彦点头:“那我明天上午过去把曲子给录出来。”

  其实这首曲子里面除了钢琴之外,周彦还要加一点小提琴,不过没有关系,本来配乐就是分轨录制的,他一个人就能搞定,不需要另外找人。

  不过后面《故宫的记忆》录制终版,那周彦一个人就搞不定了,架子鼓他可玩不转。

  “那好,你在这儿坐会儿,我去剪接车间看看。”

  王军正把磁带从收录机里面退出来,然后拿着磁带出了办公室,她要去剪接车间对着片子听这首《风》。

  等她走后,陈恺歌笑呵呵地说道,“看得出来,王导真的非常喜欢这首曲子。”

  “王导喜欢就好,配乐主要还是为电影服务。”

  陈恺歌从口袋里面掏出烟,做样子给周彦让一根,还没等周彦拒绝呢,他就自己将烟点着了。

  王军正在办公室的时候,他有所顾忌,不太敢点烟,王大姐脾气可暴,看不惯直接就开怼,一点面子都不会给人留。

  点上烟,舒舒服服地吸了一口,陈恺歌笑道,“周彦,以后有机会,咱俩也合作一把。”

  他说的合作,自然是要请周彦担任配乐指导,而不是像这次《霸王别姬》一样,周彦只是配乐组二把手。

  之前的一首《风筝》,还有今天的这首《风》,让陈恺歌垂涎欲滴,这样的好曲子,用在电影里面,肯定能给电影加分不少。

  陈恺歌已经想好了,以后他要是再拍一些比较柔情的电影,就可以找周彦合作,他在这方面的才能显然很突出。

  周彦笑了笑,“应该会有机会的。”

  他也在脑海中捋了一遍陈恺歌后来拍的电影,如果从配乐角度来考虑的话,恐怕也就《妖猫传》跟《长津湖》能让他产生一点兴趣。

  在他看来,后面跟陈恺歌合作的可能性估计是不太大,所以他刚才的笑容多少带着点敷衍的成分。

  ……

  “咚咚。”

  《BJ文学》的办公楼,主编梁金光正在自己办公室里看各组送上来的稿子,忽然听到门口传来敲门声,便抬起头来。

  门口站着一个青年男人,个子不高,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梁金光之前没见过。

  “好,是梁主编么?”男人笑着问道。

首节上一节51/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