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重生,怎么就成渣男了 第339节

“你,你怎么不早说呢?”

程启刚一拍大腿。

张红芝蹙眉:

“什么意思?”

“我前几天正好一笔款项到了,然后就让财务给她打了一笔钱。”

“打了多少?”

“几,几万吧?没多少反正!”

“到底多少?!”

“……十五万。”

“你给她打那么多钱干什么?她才大一,还是个学生,你,你!”

张红芝要气疯了啊!

然后程启刚弱弱的补了一句:

“打不打也没用啊,她从小到大的各种压岁钱都在她自己卡里,没个十万也有八万的,管她四年生活费肯定没问题的,那你总不能饿死她吧?”

“你,你啊!那你还给她打十五万??”

“咱大女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性格多好,又不乱花钱,打十五万和一百五十万都一样,哎呀,我肚子饿了,你不是说下饺子吗?”

“我下你个头!吃吃吃,就知道吃,你有什么用?!”

张红芝围裙一摘,一甩,气地直跺脚,然后直接上楼了。

可是客厅里的程启刚却高兴了。

两个月了,还是头一次觉得这么舒坦痛快过啊。

然后程启刚又在脑子里复盘琢磨了一下,发现大女儿上了大学之后好像真的变了不少了。

昨天打电话问她回家不,她说不回了,老父亲搁这边眼泪巴巴心疼啊。

现在一琢磨,不对啊,昨天大女儿语气挺好的,心态也还挺好的。

刚才也是,脑子相当清醒的,也没什么特别难受的样子。

还有就是问了好几次她跟小若之间怎么样了,虽然都是含糊其辞,但有一点倒是很明确,那就是两人还小,不着急谈那些事情。

哎,这就对了嘛!

矛盾解决不了,那就把它转移了,然后时间换空间。

另外程启刚自己想着想着,也大受启发了。

他发现自己立场鲜明的给女儿撑腰这个行为还是欠妥的。

一边是大女儿,一边是识于微末相扶相持大半辈子的枕边人,难道真要离婚拆家了?

这要是离了,人家一问怎么说?没法说啊!

正确的做法就是墙头草,两边哄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念及于此,程启刚一拍大腿,那叫一个恼悔啊!

“哎呀,怎么就把当初看家的本事给忘了呢?当年红芝嫁过来,婆媳关系那么紧张,也不是我一手调和的吗?”

“男人啊,哎……”

程启刚长嘘一口气,竟然颇有点深藏功与名的高深莫测感。

而后他不犹豫,直接上楼,进了房间,看见张红芝坐在梳妆台那儿黑着脸生闷气。

张红芝透着化妆镜看了程启刚一眼,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正好发火,结果被程启刚抢了个先,斥道:

“这死丫头,上个大学这才一个月,翅膀就硬了?她那叫什么态度呢?我刚在楼下越想越不对劲儿,越想越来火儿!”

张红芝显然是没料到程启刚会来这么一出。

女人一旦情绪上头了,讲道理是没啥用,得跟着她的情绪,她说不好那就是不好。

人家要的是对错吗?人家要的是你的态度!

果然张红芝就受用了,白了镜子里的程启刚一眼,哼道:

“你才知道啊?!”

“红芝,我刚想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这死丫头不是为爱疯狂,她就是叛逆了,她是觉得自己长大了,想要脱离父母的掌控了,什么小若大若的,都是她的手段和借口,你看这一上大学就本性暴露了吧?”

这话说的张红芝一愣一愣的。

以前没这么想,现在看,似乎有点道理啊。

“现在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特立独行,脑子里想法多,喜欢谈什么人格独立,觉得父母管她就是约束她,反倒是记恨起父母了!什么人格独立,不先经济独立她谈什么人格独立,我就不该给她打钱,哎呀气死我了!”

程启刚又在拍大腿。

张红芝一听这话,哎,说到心坎里了。

然后心里一肚子的委屈啊就似乎一下子找到宣泄口了,起身,转过来,诉苦道:

“程启刚你现在知道了是吧?你之前干什么去了?还蛊惑着梓航一起来对付我,我怎么了?我是孩子妈,我能害他们吗?那是你女儿,就不是我女儿了?那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我知道我知道,夫人你也是不容易的!”程启刚哄着道。

“你知道什么你知道?就说那事,我错了吗?当年我不比她犟,不比她豁得出去,可那些年有多苦多难程启刚你有问过我吗?我嫁过来五年了才在娘家那边抬起头了,之前我都不敢回去你知道吗?跟着你这样那样的,结果你妈还时不时的阴阳怪气说我大小姐脾气,我什么脾气?我做姑娘的时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嫁给你后我什么脏活累活没干过?”

张红芝说着说着,哭了。

程启刚是心里有愧,又不知该怎么哄了。

跟着张红芝又哭诉道:

“怀小羽的时候,你妈态度倒还好,可生下来一看是个女儿,你还记得不?让杀只老母鸡炖个汤都不乐意,还是我妈不忍心,偷偷给我……我,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才知道门当户对比什么都重要!”

第352章 越是孤注一掷,就越是输不起的!

程启刚没话说。

回头想想那些年也是真的不容易啊。

门当户对不是简单的有钱没钱,是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的亲戚朋友和不同的思想观念。

年轻时候的张红芝 那是真豁出去了。

在那个年代,啥也不顾,就一根筋儿,跟父亲吵架的时候门一甩说走就走了。

那时候她对程启刚说,我啥也不图,就图你这个人,图你对我好,咱踏实过,牛奶会有的,面包也有的。

当时太理想天真了。

甚至还在心里瞧不起那些个嫁老板嫁干部家庭的小姐妹儿们。

可真嫁了,日子一过,才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现实。

程启刚的爹妈就是典型的小农思维。

没过门那会儿把张红芝捧的高高的,说的也好听,什么凤凰飞进了山窝窝里。

过门后发现这官家大小姐这讲究的那讲究的,然后村里人家里亲戚一捣鬼,居然想着要给儿媳妇儿立个家法家规什么的。

怀大女儿的时候,害口,想吃点好的,跟婆婆一说,婆婆说她村里谁谁怀双胞胎也没你这样的啊?

张红芝说一句她哪个姐妹怀孕了怎么样,婆婆就说那是人家,比不了,咱家就这个条件。

甚至还暗搓搓的让张红芝回娘家,你娘家条件好,啥都有不是嘛?

那时候程启刚厂子刚有点起色,又忙又累的,张红芝真就是眼泪往肚子里吞。

后面程启刚事业起来了,公公婆婆又开始了,觉得是自己儿子有本事,然后反过来还阴阳怪气当初张红芝家里瞧不起人。

也是张红芝性格够强势,拿捏住了。

也算是她没看错人,程启刚本事其实不大,但这么多年也确实在处处包容着她。

只是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姐妹们嫁得好的,现在一样过得比她好,定居国外的有,领导夫人的有,家产上亿的也有。

当年自以为轰轰烈烈多么了不起的选择,发现到头来也就感动了自己。

年轻时候觉得日子是自己过的,到了这个年纪了,才意识到这话也不对,日子到头来,就是过给别人看的。

所以有时候张红芝就在想,当年要不是她逼着程启刚下海,不是她死皮赖脸的跑回娘家找亲戚借了一大笔钱,程启刚估计还跟他那个老哥们儿许广成一样吧?

那自己呢,会不会因为当年的选择而成了一个笑话?

其实这就是现实!

所以张红芝才这么偏执的对大女儿!

也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她太了解了。

程启刚说的也没错,女儿性格随她,但也不全随。

犟是一样的犟,但却没有张红芝当年的那股子狠劲儿,当然,这也是自己这个做妈的这么多年给照顾的太安逸了。

可越是没这股狠劲儿,张红芝就越是不敢松口。

她这么些年能把程启刚拿捏的死死的,两公婆在她面前也是半点脾性都没有了。

可要不是这样呢?

今天程启刚平静的提出离婚时,她为什么慌了?

因为这个婚离了,家破了,她张红芝这一辈子就成了一个笑话了,体面没了,谁都能瞧不起她了。

越是孤注一掷,就越是输不起的!

另外一个就是黄子龙和许安若这两个选项,张红芝也是有过深刻思考对比的。

前者家世好,自身教养也好,但论本事和个人潜力的话确实比不上后者。

可站在父母的角度,这是优势啊。

后者要是没啥大出息了倒还好,真要是有大出息了,呵呵……张红芝反正是觉得自己女儿肯定是拿捏不住的,并且心态也很难放好。

她陪着程启刚起家的这些年,也是国家经济腾飞的时期,身边敢想敢干的人或多或少都发了,有钱就变坏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然后张红芝就发现了一个规律。

本身家底不错的,体体面面的,结了婚后反倒是都能收心了。

反倒是那些后来起家的,年轻时候没吃饱过的,后面一个比一个不是个东西,而且本事越大越不是个东西!

程启刚算老实,本事也不大,起家也是靠着张红芝一步步推着赶着,就这,前几年还时不时的给她闹心一下。

再说了,就这个阶层逐步走向固化的时代,他许广成的儿子能有多大的本事去比肩人子龙家下一步稳上地市一把手的身世背景?

别说你还只是江大,就算是清北那也差的远远的!

……

此时的程启刚心里委实愧疚着。

首节上一节339/570下一节尾节目录